金坛地区“行政推动”式招商引资战略的有效性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坛地区“行政推动”式招商引资战略的有效性探析不同地方政府竞相提供各种优惠以引进外资的行为值得反思,所以借助
SWOT模型分析了金坛地区招商引资战略的内外部环境,并通过调研剖析招商引
资中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从而揭示地方政府“行政推动”模式的招商引资战略的有效性,并提出改善的方法和建议。

标签:金坛招商引资战略有效性
一、金坛市招商引资战略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s):金坛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境内河网密布,西部为茅山山麓,有丰富的地下盐矿、石灰石和玄武岩等多种矿产,已初步形成农、工、贸一体经营格局,并加速实现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2.劣势(Weaknesses):高新产业、科教、三产及基础配套设施整体推进不够协调,在商贸、生活居住投入上缺乏超前布局和负债大投人的胆识,开发区建设缺乏气势,区块功能和特色不够鲜明。

3.机遇(Opportunities):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更多的外国资本、技术进入我国市场,弥补了国内市场的相对匮乏,带来了先进适用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增加了我国税收和外汇收入,扩大了劳动就业。

4.威胁(Threats):招商引资的大环境趋紧,2005年1月~11月份,金坛利用外资金额同比下降1.54%。

同时,城市之间竞争加剧,招商成本不断增加。

通过SWOT分析便能透析出金坛市招商引资战略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由于自身劣势和外部威胁明显,金坛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付出和收入难以配比,也就是说招商引资的实际效果不容乐观。

二、金坛地区“行政推动”式招商引资战略的效果分析
从我国开始引进外资以来,无论是从存量还是从增量上看,外资都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然而,世界经济正经历深刻的结构调整,各国都面临着资本重组和产业转移的要求。

在这种政策指引下,从金坛地区外商投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以下现象:
1.存在的合理性。

作為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结构上的刚性、落后、短缺、过剩和供求弹性小等特点,市场的作用不同于发达国家,政府需要干预发展过程。

目前,生产已经标准化和规范化,竞争的主要手段也转向价格为主。

我国在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廉价优势对于投资国的重要性己经开始取代投资国的垄断优势⑴。

不过在承认我国行政推动招商引资政策合理性的同时,还必须看到招商引资战略的成本增加具有无限性。

招商引资的成本由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两
部分构成。

2.显性成本。

(1)优惠成本:所得税减免、土地使用费减免等招商引资政策中的优惠措施。

这部分成本便于计算,占比重较大,也是在资本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必须要支付的成本之一。

(2)财政成本:与外方投资者进行的接触、联系和谈判所支付的费用,也叫交易成本,这也是必须支付的。

(3)人力成本:人做任何一件工作,都要付出一定的体力、脑力和时间。

从事招商引资的公务人员所付出的这部分成本长期被人们所忽视,但也是必须要计算进去的。

3.隐性成本。

(1)机会成本:即替换成本,由于使用一定资源与用于某种产品生产而必须同时放弃这些资源用于其他的用途,这些资源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便是使用该项资源于该生产的机会成本;
(2)污染成本:引进污染比较严重的项目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被置之脑后,一些外来项目属污染、高耗型,对各地经济的长远发展极为有害。


(3)浪费成本:引进低层次、低技术含量的项目或在同一地级市引进多个相同的项目,造成严重的重复建设。

(4)博弈成本:在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而进行的相互“博弈”中,由于互相之间争抢项目、争抢外商,就必然会提高单个项目招商引资的成本。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的制度经济学观点:一种制度一旦形成,在一定时期内就会处于类似纳什均衡的状态;一种制度一旦被一个社会所采用,都会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自我强化倾向而不易改变。

4.引发的诸多问题。

(1)有些招商引资的政策连贯性差,政府信誉度不高,投资的软环境建设较差,造成外资来了又走的情况。

(2)由于片面追求外资量的扩张,外资来源和结构不尽合理,造成引进的外资质量不好、水平不高。

(3)对外资利用的监管不严,外方出资的设备和其他资产估价过高、外商投资企业转移利润、逃避税收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4)政府过度介入经济活动,助长了“寻租”行为的发生,使得社会的交易成本加大,不仅影响了资源配置,也影响了社会的道德基础。

三、促进招商引资战略健康发展的对策
1.清醒认识区域既有优势。

邓宁抽象出三个最基本的决定跨国公司行为和对外直接投资的要素: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市场内部化优势,这就是所谓OLI 模式。

不同行业在空间分布上重点考虑的因素并不是一样的,分析本区域与企业具有的产业契合性比提供优惠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2.地方政府权衡成本收益。

地方政府必须对于企业在本区域所产生的收益具有准确的认识,还必须对于其他区域提供的优惠具有充分信息,才能理性决策和取舍。

3.国家调控招商引资的竞争程度。

区域间招商引资的竞争更多导致分配偏向企业,国家可以采用倾斜性的区域发展政策使得不同区域在优惠提供能力方面具有一定差异。

此外,利用外资的目的之一在于积累本国资本,所以在招商引资时不能忽视壮大民族资本。

参考文献:
[1]R.Vernon:The Product Cycle Hypothesis in a Ner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 o1.41,November 1979
[2]J,H.Dunning:The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George Aclen and Vnmin.Ltd.19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