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2)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2)
一、下面各题都有四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把序号写在题目后面的“()”里.(14分,每题2分)
1. “懦弱”一词的正确读音是()
A.nuò luò
B.ruò luò
C.nuò ruò
D.ruò ruò
2. 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挣脱挣扎
B.撒手撒播
C.匀称称心
D.不禁禁止
3. “颈”字的读音可能与下面哪个字的读音最接近?()
A.经
B.硕
C.颜
D.轻
4. 下面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触电神气欣常价值
B.代价耕种擦洗配合
C.娇傲狮子谦虚倒映
D.池塘尘土别至匀称
5. 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A.因:因为冀:河北省的别称
B.因:于是冀:希望
C.因:凭借,根据冀:希望
D.因:因此冀:河北省的别称
6. 下列成语不是出自寓言故事的是()
A.邯郸学步
B.自相矛盾
C.杞人忧天
D.精卫填海
7. 书写时要事先考虑好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避免拥挤,是针对()
A.字的间架结构
B.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
C.竖画较多的字
D.横画较多的字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8分)
照样子写词语,再任选一个写一句话。

(1)翻来覆去:________
(2)源源不断:________
(3)无忧无虑: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1)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妈妈________:“你真是太棒了!”
(2)“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我终于可以去旅游啦!”姐姐________。

(3)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

又细又长的柳枝,像________。

四、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5分,每题1分)
美丽的鹿角无关紧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________(判断对错)
寓言故事能让我们想到许多人和事。

________(判断对错)
《克雷洛夫寓言》是德国杰出的寓言家克雷洛夫的作品集。

________(判断对错)
《守株待兔》告诉我们:做事可以不靠自己的努力,可以心存侥幸。

________(判断对错)
陶罐和铁罐最后都找不到了。

________(判断对错)
填一填。

(1)宋人有耕者。

________。

________触________,折________。

(2)许多年过去了,陶罐被人们掘出来,发现它还是那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被人们认为是________的东西。

而铁罐呢,连________。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

(3)他叹了口气,说:“________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________却让我狮口逃生!”
六、第二部分:阅读理解(26分)
塞(sài)翁失马
战国时期,靠近北部边城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一位老人和他年轻的儿子。

这位老人养了许多匹马。

有一天,老人的一匹马突然跑丢了,邻居们都替他们惋惜,纷纷来安慰他们。

老人却说:“丢了一匹马虽然可惜,但怎见得这不是一件好事呢?”
过了几个月,那匹马突然跑回来了,而且是带着一匹胡人的骏(jùn)马一起回来的。

大伙儿很为老人一家高兴,纷纷前来祝贺,羡慕他们因祸得福。

这时,老人又对大家说:“大伙儿先别忙着祝贺,很难说这不是一件坏事。

”果然,老人的儿子因为有了骏马,每天都要骑上跑一圈,不料,有一次不慎(shèn)从马上摔了下来,结果摔断了腿。

邻居们关心地来探望,有的劝老人的儿子安心养伤,有的对老人表示同情。

老人还是那句话:“不见得这不是一件好事。

”大伙将信将疑。

不久,边关起了战争,附近的青壮年都应征入伍,上了战场。

等到战争结束了,活着回到家乡的只是极少数人。

绝大多数人都战死疆(jiāng)场。

老人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没有应征入伍,所以保全了性命。

(1)选择题。

①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有________句话。

________
A.3 6 B.3 5 C.2 5 D.3 7
②依次填入第一自然段的横线上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B.,?
C.:“,?”D.:“,?
③“大伙儿很为老人一家高兴,纷纷前来祝贺,羡慕他们因祸得福。

”这里的“祸”是指________
A.老人的儿子摔断了腿
B.绝大多数人战死疆场
C.老人的一匹马突然跑丢了
D.老人的儿子不慎从马上摔了下来
④“大伙儿很为老人一家高兴,纷纷前来祝贺,羡慕他们因祸得福。

”这里的“福”是指________
A.丢了的马带着一匹骏马回来了 B.青壮年都应征入伍
C.老人的儿子没有应征入伍 D.老人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⑤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
A.凡事都要想到好的和坏的两个方面。

B.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引出坏的结果。

C.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D.邻里间要互相关心。

(2)简答题。

①老人的儿子是因为什么摔断了腿?
________
②老人的儿子为什么保全了性命?
________
③猜想:老人的儿子保全了性命,邻居们前来祝贺。

老人会怎么说?
________
④你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写一写。

________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25分)
请你写一段话,把下面这幅画介绍给大家要求:字迹工整,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2)
一、下面各题都有四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把序号写在题目后面的“()”里.(14分,每题2分)
1.
【答案】
C
【考点】
拼音
【解析】
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就得识字量大,做到见到就能拼出拼音,注意平翘舌的运用,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选择做到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
词义来辨析。

【解答】
注意“懦弱”一词声母和韵母以及声调的掌握,正确读音是nuò ruò。

2.
【答案】
C
【考点】
拼音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多音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结合所
在的具体词语选择正确读音即可。

【解答】
A.挣:多音字,[zhèng]用力支撑或摆脱。

[zhēng][~扎]尽力支撑或摆脱。

根据字义,
结合语境在“挣脱”中读“zhèng”,在“挣扎”中读“zhēng”;
B.撒:多音字,[sā]放开,发出。

[sǎ]散播,散布,散落。

在“撒手”中读“sā”,在“撒播”中读“sǎ]”;
C.称:多音字,[chēng]量轻重。

[chèn]适合。

[chèng]同“秤”。

在“匀称”中读“chèn”,在“称心”中也读“chèn”;
D.禁:多音字,[jìn]不许,制止。

[jīn]受得住,耐久。

在“不禁”中读“jīn”,在“禁止”中
读“jìn”。

3.
【答案】
A
【考点】
拼音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
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正确读音即可。

【解答】
A经:多音字,[jīng]1.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

[jìng]纺织,把纤维拧
成纱。

B.硕:[shuò][~士]学位名,高于“学士”。

[shí]古同“石”,形容坚固。

C.颜:[yán]面容,脸色,脸面。

D.轻:[qīng]分量小,与“重(zhòng )”相对。

“颈”多音字,[jǐng]头和躯干相连接的部分(亦称“脖子”)。

.[gěng][脖~子]口语指脖子。

亦称“脖颈儿”。

故“颈”与A中的字读音最接近。

4.
【答案】
B
【考点】
改正错别字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
A.“欣常”应该为“欣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音乐~.~雪景。

B.正确。

C.“娇傲”应该为“骄傲”: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虚心使人进步,~使人落后。

D.“别至”应该为“别致”:新奇,跟寻常不同:这座楼房式样很~。

5.
【答案】
B
【考点】
词语的分类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要想理解重点词语,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
或句子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解答】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出自《韩非子》。

意思是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

“因”于是;冀:希望。

6.
【答案】
D
【考点】
成语
【解析】
考查了学生对成语的识记和运用能力,成语就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
组或短句。

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
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
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解答】
A.邯郸学步:出自寓言故事《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
西忘了。

B.自相矛盾:出自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C.杞人忧天:出自寓言故事《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D.精卫填海:来自神话故事,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

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

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7.
【答案】
B
【考点】
词语的结构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汉字的间架结构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课内所学完成。

【解答】
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先考虑好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避免拥挤。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8分)
【答案】
七上八下、声东击西。

津津有味、历历在目。

自由自在、百发百中。

,无忧无虑,在爷爷奶奶的陪伴下,我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考点】
仿写句子
造句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词语仿写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例词在结构及内
容上的特点,然后进行仿写。

【解答】
要求写含有反义词的词语,如:七上八下、声东击西。

要求写AABC式的词语,如:津津有味、历历在目。

要求写ABAC式的词语。

如:自由自在、百发百中。

用“无忧无虑”造句,要求意思表达清楚,用词准确。

如:在爷爷奶奶的陪伴下,我度
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答案】
嘴角上扬,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兴奋地喊道
少女美丽柔软的长发
【考点】
补充句子
【解析】
考查了句子的补充,补充句子词和词组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成为能表达一个完
整意思的话,这就是句子。

为了把意思表达完整,句子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成分,基本
成分齐全的句子,叫做完整句。

【解答】
注意结合例句,抓住人物的神态来写,注意结合后面的语言,联系“你真是太棒了!”
思考妈妈的表情,如:妈妈嘴角上扬,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你真是太棒了!”
注意结合例句,抓住人物的神态来写,注意结合前面的语言,联系“我终于可以去旅游啦!”思考人物的表情,如:“我终于可以去旅游啦!”姐姐兴奋地喊道。

注意这个句子是比喻句,要看有没有把什么比作什么,有本体和喻体,和比喻词“好像,犹如”等,本体和喻体具有相同的特点,思考“柳枝”像什么,如:又细又长的柳枝,像
少女美丽柔软的长发。

四、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5分,每题1分)
【答案】

【考点】
课文理解,课文背诵
【解析】
考查了课文的理解,《狮子和鹿》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奋力脱险的故事。

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细长的腿。

当凶猛的狮子向它扑来的时候,鹿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它狮口逃生;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险些送命。

【解答】
结合课文句子:他叹了叹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
却让我狮口逃生。

”可知美丽的鹿角无关紧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答案】

【考点】
课文理解,课文背诵
【解析】
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
体现。

【解答】
寓言它往住叙述一个小故事,而又于具体的情节中,隐含着一种更深刻的思想,告诉
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同时也会让我们想到现实生活中许多的人和事。

【答案】
×
【考点】
作者生平及代表作
【解析】
考查了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
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答题的
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解答】
《克雷洛夫寓言》是俄国杰出的寓言家克雷洛夫的作品集。

【答案】
×
【考点】
课文理解,课文背诵
【解析】
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出自课文《守株待兔》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
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解答】
讲述的是一个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结果一无所得。

批判那些不知变通,死守教条的思想方法,做事可以心存侥幸。

【答案】
×
【考点】
课文理解,课文背诵
【解析】
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出自课文《陶罐和铁罐》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
不起陶罐。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解答】
结合课文句子: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
一定闷得够受了。

”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他不知道在什么年代已经完全氧化,早已腐蚀成一堆锈土了。

可知答案。

【答案】
田中有株,兔走,株,颈而死
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影子也没见到,不能像铁罐那样骄傲自大,看不起人,要学习
和发扬陶罐谦虚克制的精神
两只美丽的角,四条难看的腿
【考点】
课文理解,课文背诵
【解析】
本题是按课文原文填空,考查了对课文重点语段的熟悉程度,以及文言文的默写,作
答起来不难,但要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做完应检查一遍。

【解答】
出自课文《守株待兔》,该句译文: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出自课文《陶罐和铁罐》,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学习铁罐那种骄傲自大,看不起别人,要
学习和发扬陶罐谦虚克制的精神。

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不能光看到自己的长处,也
要看到自己的短处。

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相比。

要学习别人的长处。

出自课文《美丽的鹿角》,故事告诉告诉我们不要只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究实用,美
和实用都有存在的价值。

六、第二部分:阅读理解(26分)
【答案】
3,7,D,C,C,A,B
老人的儿子因为有了骏马,每天都要骑上跑一圈,不料,有一次,不慎从马上摔了下来,结果摔断了腿。

,老人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没有应征入伍,所以保全了性命。

,不
见得这是一件好事。

,这次考试考的不好,但是很快就吧一部分错题弄懂,下次考试就
可以不在错这些题了。

【考点】
现代文阅读
【解析】
短文主要讲了赛翁的马走丢了,大家劝他不要伤心,他反而问大家他为什么要伤心,
后来他的马果然回来了,还带回来一匹马,后人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什么事情
都有可能有转机。

【解答】
①考查了数几句话和自然段。

数几句话主要数“句号、问号、感叹号和省略号”。

数自
然段,则要注意每个自然段的段首会空两格这个标志。

据此可知短文共三个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共七句话。

②考查了标点符号的运用,要注意说字后面用冒号和双引号,据此可排除A、B项。

③考查了句子筛选能力,结合原句“有一天,老人的一匹马突然跑丢了,邻居们都替
他们惋惜,纷纷来安慰他们。

”可知祸指老人的一匹马突然跑丢了。

④考查了句子筛选能力,结合原句“过了几个月,那匹马突然跑回来了,而且是带着
一匹胡人的骏马一起回来的。

”可知福指丢了的马带着一匹骏马回来了。

⑤考查了短文的寓意,结合主要内容作答,短文主要讲了赛翁的马走丢了,大家劝他
不要伤心,他反而问大家他为什么要伤心,后来他的马果然回来了,还带回来一匹马。

由此可知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引出坏的结果。

①考查了句子筛选和概括能力,结合句子“老人的儿子因为有了骏马,每天都要骑上
跑一圈,不料,有一次不慎从马上摔了下来,结果摔断了腿。

”作答。

②结合句子“老人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没有应征入伍,所以保全了性命。

”作答。

③考查了学生的写话能力,结合文章中人们安慰老人和祝贺老人时,老人的话语作答
此题,答案合理即可。

如:不见得这是一件好事。

④考查了课外拓展,联系生活实际,合理写出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见过的事情。

如:这
次考试考的不好,但是很快就吧一部分错题弄懂,下次考试就可以不在错这些题了。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25分)
【答案】
例文
快乐的一天
今天是星期天,爸爸妈妈带小红去公园玩。

中午,他们玩累了。

爸爸妈妈决定带小红到附近的街边饭店去吃饭。

爸爸在桌上看菜单,时不时和一旁的服务员说着什么。

妈妈带着小红先去洗手间洗手了。

洗完手出来,饭菜也端上了桌子。

当看到桌上的胡萝卜烧羊肉、韭菜炒鸡蛋和青椒土豆丝时,小红
有些不高兴了,因为胡萝卜和韭菜是她最讨厌吃的菜了。

可是爸爸还是夹了一大筷子
胡萝卜给她,并且告诉她,“要乖乖吃饭,不能浪费。

”小红不行吃饭,就到处张望,
左看看右瞧瞧。

突然,她看到隔壁桌上的人在吃大螃蟹,就对爸爸说:“我要吃他们那
种大螃蟹!”妈妈说:“小红乖,妈妈回家给你做。

”小红不愿意,指着隔壁桌上的大螃
蟹和鸡腿叫了起来,“不要,我就要吃大螃蟹,还要那种鸡腿”爸爸说:“没事,不就大
螃蟹和鸡腿吗,今天就是出来吃大餐的,咱们点上!”妈妈却制止了爸爸,“我们已经
点了这么多菜了,再点就吃不完了,要浪费了。

”小红说:“可是我们三个人菜点了三
道菜,隔壁两个人却点了六道菜啊!”妈妈语重心长的说:“小红,我们是不是学过
《锄禾》,还记得那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吗?米饭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
这些蔬菜也是他们辛苦种的。

我们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

如果大家都不珍惜粮食,
不是浪费了农民伯伯的心血了吗?”小红低下了头想了想,点了点头说:“嗯,我知道了,我一定好好吃饭,不浪费粮食。


吃过饭,大家高高兴兴地回家啦,今天真是开心的一天!
【考点】
看图写话
【解析】
【审题立意】
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本次作文首先明确是看图作文,考查了学生看图写
话的能力。

【思路点拨】
仔细看图可以看出这是在一个餐馆里,小女孩一家在吃饭,他们的桌子上摆着三碗米饭,三盘菜。

小女孩用手指着邻桌,邻桌只有两个人,却点了很多菜。

小女孩的表情
很惊讶。

根据看到的这些发挥想象,猜猜小女孩会说些什么,她的爸爸妈妈又会说些
什么,然后写一篇作文。

【构思指导】
1、开头:可以直接介绍时间、地点、人物,做什么。

2、中间:详细介绍发生了什么事情,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

3、结尾:事情的结果怎么样,人物心情如何。

【解答】
例文
快乐的一天
今天是星期天,爸爸妈妈带小红去公园玩。

中午,他们玩累了。

爸爸妈妈决定带小红到附近的街边饭店去吃饭。

爸爸在桌上看菜单,时不时和一旁的服务员说着什么。

妈妈带着小红先去洗手间洗手了。

洗完手出来,饭菜也端上了桌子。

当看到桌上的胡萝卜烧羊肉、韭菜炒鸡蛋和青椒土豆丝时,小红
有些不高兴了,因为胡萝卜和韭菜是她最讨厌吃的菜了。

可是爸爸还是夹了一大筷子
胡萝卜给她,并且告诉她,“要乖乖吃饭,不能浪费。

”小红不行吃饭,就到处张望,
左看看右瞧瞧。

突然,她看到隔壁桌上的人在吃大螃蟹,就对爸爸说:“我要吃他们那
种大螃蟹!”妈妈说:“小红乖,妈妈回家给你做。

”小红不愿意,指着隔壁桌上的大螃
蟹和鸡腿叫了起来,“不要,我就要吃大螃蟹,还要那种鸡腿”爸爸说:“没事,不就大
螃蟹和鸡腿吗,今天就是出来吃大餐的,咱们点上!”妈妈却制止了爸爸,“我们已经
点了这么多菜了,再点就吃不完了,要浪费了。

”小红说:“可是我们三个人菜点了三
道菜,隔壁两个人却点了六道菜啊!”妈妈语重心长的说:“小红,我们是不是学过
《锄禾》,还记得那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吗?米饭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
这些蔬菜也是他们辛苦种的。

我们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

如果大家都不珍惜粮食,
不是浪费了农民伯伯的心血了吗?”小红低下了头想了想,点了点头说:“嗯,我知道了,我一定好好吃饭,不浪费粮食。


吃过饭,大家高高兴兴地回家啦,今天真是开心的一天!
试卷第11页,总1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