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三理综一诊模拟(12月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4级高三12月月考试题
理科综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 C 12 N 14 O 16 Al:27 S 32 Cl35.5 V51 Fe 56 Ba 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体中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发生改变
B.构成蛋白质、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
C.糖类和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而胡萝卜素的组成元素只有C和H
D.蔗糖、乳糖和麦芽糖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破伤风杆菌分泌外毒素(一种蛋白质)离不开高尔基体的作用
B.动物卵细胞一般比较大,有利于储存营养供胚胎发育
C.核膜上有核孔,是蛋白质和DNA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离不开中心体的作用
3.实验操作不当一般情况下不能达到预期结果,但有的实验或调查若通过及时调整也可顺利完成。

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鉴定蛋白质时,在只有斐林试剂的甲、乙液时,可将乙液按比例稀释得双缩脲试剂
B.探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活性时,发现底物与酶的混合液的pH为0.9时,可调至中性
C.调查遗传病发病率时,如发现样本太少,可扩大调查范围,已获得原始数据不能再用
D.提取光合作用色素实验中,如发现滤液颜色太浅,可往滤液中再添加适量CaCO3
4.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乙烯的作用下,生长素的合成减少
B.生长素可在转录水平上影响乙烯的生成速率
C.若没有生长素,植物体内无法合成乙烯
D.生长素和乙烯在促进菠萝开花方面起协同作用
5.下图是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图,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有3种细胞能够对病菌进行特异性识别
B.物质Ⅰ具有促进细胞D增殖分化的作用
C.物质Ⅰ和物质Ⅱ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细胞B和C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
6.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

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某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B. 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C. 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 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一些物质的用途或对环境的影响解释错误的是()
8.下列对有机物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乙苯和邻二甲苯属于同分异构体
B.苯和苯乙烯属于同系物
C.糖类和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植物油和矿物油都属于油脂
9.下列试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
A. 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B.用CC1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用NaOH溶液吸收少量C12选⑤
D.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设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A.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说明铝箔表面氧化铝膜的熔点高于铝
B.向氢氧化镁悬浊液中加入浓的NH4Cl溶液,因发生化学反应而溶解
C.足量的Cu与含2molH2SO4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可生成N A个SO2分子
D.氢氧化铝溶于强碱溶液,说明铝具有一定的非金属性
11.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
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 B.每生成1 molNa2Mn5O10转移2mol电子
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D.AgCl是还原产物
12.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四种主族元素,其中a和d同族, 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
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b2-、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错误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a-的还原性弱于c-的还原性
C.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a 、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13.常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H=10的CH3COONa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0mol·L-1
B. 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溶液体积变为原来10倍)后,其pH=b,则a=b+1
C. pH=3的H2S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 C(Na+)+c(H+)=c(OH-)+c(HS-)
D. pH 相同的①CH 3COONa ②NaHCO 3③NaClO 三种溶液的:c(Na +)大小顺序为①>②>③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若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对于不同轨道上的人造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大
B . 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小
C. 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大
D. 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小
15.质点所受的力F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力的方向始终在一直
线上。

已知t=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

在图示的t 1、t 2、t 3和t 4各时刻
中,哪一时刻质点的动能最大( )
A .t 1
B .t 2
C .t 3
D .t 4
16.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底角是60°的等腰梯形,坐标系中有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
的匀强电场,其中O (0,0)点电势为6 V ,A (1,3)点电势为3 V ,B (3,3)点电势为0,则由此
可判定( )
A .C 点电势为3
B .
C 点电势为6V
C .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100 3 V/m
D .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100 V/m
17.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边长为l 的正方形区域处在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与正方形一边
平行。

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球由某一边的中点,以垂直于该边的水平初速v 0进入该正方
形区域。

当小球再次运动到该正方形区域的边缘时,具有的动能不可能为( )
A .0
B ..212120qEl mv +
C ..2120mv
D ..4
32120qEl mv + 18.在真空中的光滑水平绝缘面上有一带电小滑块。

开始时滑块静止。

若在滑块所在空间加一水平
匀强电场E 1,持续一段时间后立刻换成与E 1相反方向的匀强电场E 2。

当电场E 2与电场E 1持续时间
相同时,滑块恰好回到初始位置,且具有动能E k 。

在上述过程中,E 1对滑块的电场力做功为W 1,
冲量大小为I 1;E 2对滑块的电场力做功为W 2,冲量大小为I 2。

则 ( )
A .I 1=I 2
B .4I 1=I 2
C .W 1=0.25E k ,W 2=0.75E k
D .W 1=0.2
E k ,W 2=0.8E k
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R
、R2、R3是定值电阻, R4是光敏电阻,其阻值随
光照的强度增强而减小. 当开关S闭合且没有光照射时, 电容器C不带电.当用强光照射R4且电路稳定时, 则与无光照射时比较()
A.通过R4的电流变大,电源提供的总功率变大
B.通过R4的电流变小,电源的路端电压增大
C.电容器C的下极板带负电
D.电容器C的上极板带负电
20.滑块以速率v1靠惯性沿固定斜面由底端向上运动,当它回到出发点时速率为v2,且v2< v1,若滑块向上运动的位移中点为A,取斜面底端重力势能为零,则()
A.上升时机械能减小,下降时机械增大。

B.上升时机械能减小,下降时机械能也减小。

C.上升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A点上方。

D.上升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A点下方。

21.如图所示,带同种电荷、大小不计的两个小球a和b,分别静止在竖直
墙面A处和光滑水平地面B处,AO=OB;a球此时受摩擦力向上,A与
墙面间动摩擦因数为 =0.5,b球被光滑竖直板挡住,a球由于漏电而
缓慢下移到A′ 处,在此过程中()
A.地面对b球的支持力变小 B.竖直墙面对a球的支持力变小
C.a、b之间的作用力变大 D.竖直墙面对a球的摩擦力变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5分)某活动小组利用图甲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钢球
自由下落过程中,先后通过光电门A、B,计时装置测出钢球通过光
电门A、B的时间分别为t A、t B.用钢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表示钢
球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测出两光电门间的距离为h,钢球直
径为D,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1)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钢球的直径,读数如图乙所示,钢球直径为D= △mm.
23.(10分)某同学为了测量一个量程为3V的电压表的内阻,进行了如下实验。

(1)他先用多用表×100档进行了正确的测量,测量时指针位置如图
1所示,得出电压表的内阻为3.00×103Ω,此时电压表的指针也偏转了。

已知多用表欧姆档表盘中央刻度值为“15”,表内电池电动势为1.5V,
则电压表的示数应为△ V(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为了更准确地测量该电压表的内阻R v, 该同学设计了图2所示的电
路图,实验步骤如下:
A.断开开关S,按图2连接好电路;
B.把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滑到b端;
C.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到零;
D.闭合开关S;
E.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3V的位置;
F.保持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R0的阻值使电压表指针指到1.5V位置,读出此时电阻箱R0的阻值,此值即为电压表内阻R v的测量值;
G.断开开关S.
实验中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有:
a.待测电压表
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00Ω
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Ω
d.电阻箱:最大阻值9999.9Ω,阻值最小改变量为0.1Ω
e.电阻箱:最大阻值999.9Ω,阻值最小改变量为0.1Ω
f.电池组:电动势约6V,内阻可忽略
g.开关,导线若干
按照这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①要使测量更精确,除了选用电池组、导线、开关和待测电压表外,还应从提供的滑动变阻器中选
用 △ (填“b ”或“c ”),电阻箱中选用 △ (填“d ”或“e ”)。

②电压表内阻的测量值R 测和真实值R 真相比,R 测 △ R 真(填“>”或“<”);若R V 越大,则

真测|R R R |越 △ (填“大”或“小”) 24.(14分)如图所示,一轻绳吊着粗细均匀的棒,棒下端离地面高H ,上端
套着一个细环,棒和环的质量均为m ,相互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kmg (k>1)。

断开轻绳,棒和环自由下落。

假设棒足够长,与地面发生碰撞时,触地时间极短,
无动能损失,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空气阻力不计。

求:
(1)棒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弹起上升过程中,环的加速度。

(2)从断开轻绳到棒与地面第二次碰撞的瞬间,棒运动的路程S 。

25.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上,质量为2m 的小球A 静止在光滑斜面的底部,斜面高度H =
2L ,小球受到弹簧的弹性力作用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离开斜面后,达到最高点时与静止悬挂在此
处的小球B 发生弹性正碰,碰撞后球B 刚好能摆到与悬点O 同一
高度,球A 沿水平方向抛射落在水面C 上的P 点,O 点的投影O ′
与P 的距离为L /2.已知球B 质量为m ,悬绳长L ,视两球为质点,
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求:
(1)球B 在两球碰撞后一瞬间的速度大小;
(2)球A 在两球碰撞前一瞬间的速度大小;
(3)弹簧的弹性力对球A 所做的功.
26、(15分)亚硝酸钠是重要的防腐剂。

某化学兴趣小组以碳和浓硝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如下装置
利用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

(夹持装置和A 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查阅资料:①HNO2为弱酸,室温下存在反应3HNO2=HNO3+2NO↑+H2O;
②在酸性溶液中,NO2-可将MnO4-还原为Mn2+且无气体生成。

③NO不与碱反应,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硝酸
实验操作:①关闭弹簧夹,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一定量浓硝酸,加热;
②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
③从C中取少量固体,检验是否是亚硝酸钠。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B中观察的主要现象是△,D装置的作用是△。

(3)检验C中产物有亚硝酸钠的操作是△。

(4)经检验C产物中亚硝酸钠含量较少。

a. 甲同学认为C中产物不仅有亚硝酸钠,还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生成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是△。

为排除干扰甲在B、C装置间增加装置E,E中盛放的试剂应是△(写名称)。

b. 乙同学认为除上述干扰因素外,还会有空气参与反应导致产品不纯,所以在实验操作①前应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

(5)实验经改进后可制得较纯亚硝酸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亚硝酸钠有咸味,可代替食盐食用
b. 常温下,0.1 mol/L亚硝酸溶液pH > 1
c. 已知亚硝酸电离平衡常数为K a;亚硝酸根水解常数为K h;水的离子积为K w;
则三者关系为:K a·K h=K w
d. 0.1 mol/L亚硝酸钠溶液中存在:c(NO2- ) > c(Na+) > c(OH-) > c(H+)
27 (14分)氮氧化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

消除氮氧化物有多种方法。

(1)可利用甲烷催化还原氮氧化物。

已知:
CH4 (g)+4NO2(g)=4NO(g)+CO2(g)+2H2O(g) △H=-574 kJ/mol
CH4(g)+4NO(g) = 2N2(g)+CO2(g)+2H2O(g) △H=-1160 kJ/mol
则CH4(g)将NO2(g)还原为N2(g)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

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NH3(g)+NO(g)+NO2(g) 2N2(g)+3H2O(g) ΔH < 0 。

为提高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一条即可)△。

(3)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 + 2CO(g)2CO2(g)+ N2(g)。

ΔH<0
①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
②若该反应在绝热
..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恒容
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代号)。

(4)利用ClO2氧化氮氧化物反应过程如下:
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2NO+ ClO2+ H2O === NO2+ HNO3+ 2HCl,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有11.2 L N2生成(标准状况),共消耗ClO2 △ g 。

(5)工业废气中含有的NO2还可用电解法消除。

用NO2为原
料可制新型绿色硝化剂N2O5。

制备方法之一是先将NO2转化为
N2O4然后采用电解法制备 N2O5,装置如下图所示。

Pt甲为的
电极反应式是△。

28(14分)为回收利用废钒催化剂(含有V205、V0S04及不溶
性残渣),科研人员最新研制了一种离子交换法回收钒的新工艺,主要流程如下:
部分含钒物质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废钒催化剂,粉碎的目的是△,V0S04溶液水解显酸性,离子方程式为△
(2)工业上由V2O5冶炼金属钒常用铝热法,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为了提高钒的浸出率,反应①用Na2SO3和硫酸酸浸使催化剂中的V2O5转变成可溶于水的V0S04,
与水浸液合并,再通过反应②用KClO3氧化,使+4价的V氧化成易溶于水的(VO2)2SO4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4)该工艺中反应③的沉淀率是回收钒的关键之一,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 已知常温下NH4VO3的溶解度为0.468g/100g水,则NH4VO3的溶度积常数约为
___ △ ___(已知V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1)。

29.(8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胰腺能分泌胰液。

胰液通过导管注入小肠,其中的消化酶用来消化食物。

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节的呢?下图表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盐酸刺激△,从而使其分泌△,经△传送至胰腺,促使其分泌胰液。

图甲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

这些途径表明机体是通过△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2)胰腺也能分泌激素。

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2分),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胰岛素等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动态平衡的原因是△。

30.(9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为了便于明确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机能与结构和形态间的相互关系,科学家们提出了“细胞
模型”的构想。

某科研专家构建了一个能自己移动和改变形态的“类细胞”模型,由膜外壳和填入物构成。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模塑类似于_______△_______(填两种细胞器)产生的囊泡,其边界(膜外壳)由一种脂质成分构成,该成分是______△_____分子。

(2)该模型中填入了细胞骨架和驱动蛋白,作为运动的结构基础,另外还需要填入______△_____作为直接能源。

将该结构置于一定浓度的K+溶液中一段时间,检测发现K +不能进入其中。

若你是科学家,将如何改造这个结构,使其能够吸收:_________△________。

这样改造的依据是△。

(2分)
(3)科学家想利用该结构运输抗癌药物到达患者体内,且仅与癌细胞密切接触并释放药物,而不伤害正常细胞,这利用了细胞膜的△功能。

请从细胞膜的功能角度分析,应该如何改造这个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1.(10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某研究小组在水分充足,晴朗无风的夏日,观测到A、B两种高等植物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的日
变化趋势,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种植物细胞中与光合作用暗反应有关的酶分布于△,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

(2分)A、B两种植物在12:00时,细胞内产生[H]的场所有△。

(2)图1中,直接引起蒸腾速率变化的指标是△;据图推测导致12:00时光合速率出现低谷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填“光照强度”或“CO2”)(3)图2中,△时刻的有机物积累最大。

(4)图2中b曲线在10:00后下降的最可能原因是△。

若给A、 B 植物供应14CO2,则在光合作用工程中14C的转移途径是△。

(2分)
32.(12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科学家发现多数抗旱性农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液的渗透压,
此代谢产物在叶肉细胞和茎部细胞中却很难找到。

(1)该代谢产物能够使细胞液的渗透压△ (填“增大”或“减小”)
(2)这种代谢产物在茎部和叶肉细胞中很难找到,而在根部细胞中却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3)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旱敏基因):R、r的部分核苷酸序列为r:ATAAGCATGACATTA;R:ATAAGCAAGACATTA。

抗旱基因突变为旱敏基因的根本原因是△。

研究得知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是通过△(2分)实现的。

(4)已知抗旱性和多颗粒(用D表示)属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纯合的旱敏多颗粒植株与纯合的抗旱少颗粒植株杂交,F1自交:
①F2抗旱多颗粒植株中双杂合子占的比例是△。

②若拔掉F2中所有的旱敏型植株后,剩余植株自交。

从理论上讲F3中旱敏型植株的比例是△。

③某人用一植株和一旱敏型多颗粒的植株做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性状的统计结果显示:抗旱∶旱敏=1∶1,多颗粒∶少颗粒=3∶1。

若只让F1中抗旱多颗粒植株相互授粉,F2的性状分离比是△(2分)。

(5)请设计一个快速育种方案,利用抗旱少颗粒(Rrdd)和旱敏多颗粒(rrDd)两植物品种做亲本,通过一次杂交,使后代个体全部都是抗旱多颗粒杂交种(RrDd),用文字简要说明思路。

(3分)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上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s时的波形图,图(b)为媒质中平衡位置在x=1.5m 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P是平衡位置为x=2m的质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
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
得分为0分)
A.波速为0.5m/s
B.波的传播方向向右
C.0~2s时间内,P运动的路程为8cm
D .0~2s 时间内,P 向y 轴正方向运动
E .当t =7s 时,P 恰好回到平衡位置.
(2)(10分)一个半圆柱形玻璃砖,其横截面是半径为R 的半
圆,AB 为半圆的直径,O 为圆心,如图所示。

玻璃的折射率为n=2。

(i )一束平行光垂射向玻璃砖的下表面,若光线到达上表面后,
都能从该表面射出,则入射光束在AB 上的最大宽宽为多少?
(ii )一细束光线在O 点左侧与O 相距
2
3R 处垂直于AB 从下方入射,求此光线从玻璃砖射出点的位置。

35.[化学—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15 分)
常见的太阳能电池有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GaAs 太阳能电池及铜铟镓硒薄膜
太阳能电池等。

(1)Cu +在基态时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 △ , 。

(2)砷、硒是第四周期的相邻元素,已知砷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硒。

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加以解
释 △ 。

(3)GaAs 根据Ga 、As 原子结构推测,GaAs 晶体中,其键角为 △
(5)硼酸(H 3 BO 3)本身不能电离出H +,在水中易结合一个OH -生成[B (OH )4]-,而体现弱酸
性。

① [B (OH )4]-中B 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 △ 。

② [B (OH )4]-的结构式为 △ 。

(6)金刚石的晶胞如右图,若以硅原子代替金刚石晶体中的碳原子,便得到
晶体硅;若将金刚石晶体中一半的碳原子换成硅原子,且碳、硅原子交替,
即得到碳化硅晶体(金刚砂)。

①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的熔点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 (用化学式表示)。

②立方氮化硼晶体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硬度与金刚石相当,晶胞边长为361.5 pm 。

立方氮
化硼的密度是 △ g·cm -3(B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 )。

36.[化学—选修 5:有机化学基础](15 分)
有机物G()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来制备抗凝血药,可通过下列路线合成:
(1) A 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生成,则A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
D 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B→C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

(2)下列关于G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 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b .能与金属钠反应
c. 1 mol G 最多能和 5 mol 氢气反应 d .分子式是C 9H 6O 3
(3)写出一种满足下列条件的E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①苯环上的一氯取代产物只有两种;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能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4)写出F 和过量NaOH 溶液共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设计合理的方案以苯酚和乙醇为原料合成乙酸苯酯()(用合成路线流程图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

提示: ①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②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方法示例
如下:A ――→反应物反应条件B ――→反应物反应条件C……―→D

△ △
37.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

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
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回答下列问题:(1)为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常将样品用△(1分)法接种于培养基表面。

运用活菌计数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原因是△。

(2)为了检验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在该病菌菌落均匀生长的平板的不同位置,分别放置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四个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由大到小依次是A>C>D>B,由此推断,该病人目前适合使用的抗生素△。

含C的滤纸片周围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该病人△;若抗生素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最可能的原因是△导致的结果;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一个菌落,这种菌落的出现可能是由于接种过程不严格导致的,也可能是产生了抗生素D的耐药菌,这种变异的特点是_____
△(至少列举两个)。

(3)实验中培养基需用△灭菌、接种环用灼烧灭菌、接种过程也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其达到的目的是△。

38.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下图表示通过核移植等技术获得某种克隆哺乳动物(二倍体)的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正常细胞核,染色体数为2n,则其性染色体的组成可为_____△_______。

过程①表示去除细胞核,该过程一般要在卵母细胞培养至适当时期再进行,去核时常采用____△___的方法。

②代表的过程是_____△_____。

(2)经过多次传代后,供体细胞中__△____的稳定性会降低,因此,选材时必须关注传代次数。

(3)若获得的克隆动物与供体动物性状不完全相同,从遗传物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

(4)与克隆羊“多莉(利)”培养成功一样,其他克隆动物的成功获得也证明了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