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汇报提纲

幻 灯
1 项目概况

3
2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措施体系
3 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 4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5 结论
一、地理位置
工程概况 凯里炉山至麻江下司公路工程所经的区域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山区,工程地处贵州省 黔东南州凯里市、麻江县境内。位于东经 107°40'~107°54',北纬26°17'~ 29°48'。
2、沉沙池
主要布设在项目周边的地势低洼处,它和排水沟相接形成配套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沉沙池规格采用道路工程区设计断面为4.0m×2.0m×1.5m,池内采用M10水泥砂
B
M10水 泥 砂 浆抹面
浆抹面。
A
排水沟
3施、工土结地束整后治,设计对综合护坡进行覆土绿化A。施工A临时用地主要是排将水沟 施工时造A成的
三、气象、水文
项目区域内气候属于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 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平均气温在 13.6℃~16.2℃之间;平均年降水量为 1240.4毫米。一年中以5 月份降水量最多, 为208.8毫米。1月份最少,为25.9毫米。 项目所在区域属长江流域沅江水系,主要 河流有清水江及其支流下坝河,老山河等 支流,地表水系较发育。
二、自然环境
道路沿线亦为典型的山岭重丘地形。路线 所经路段海拔高程在610~1078m之间。项 目区域内气候属于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土壤主要有红壤土、 黄壤土、水稻土等,黄壤土是分布最广泛 的地带性土壤,PH值在6.7~7.3之间,土层 厚度0.5~1.5m。项目区地带性原生植被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项目区所涉及的凯里 市林草覆盖率为51.2%,麻江县林草覆盖率 为51.59%。
板结土壤进行松翻需要进行表土回填和整地,
排水沟 M7.5浆砌石
A--A剖面图
比例 1:50
M10水泥砂浆 抹面
排水沟
B--B剖 面 图
比 例 1:50
M 浆 7.5 砌 石
M 水 10 泥 砂 浆 抹面
挡渣墙
a基础开挖深度达到基岩,临渣面边坡垂直,外侧边坡1:0.5, 弃渣回填边坡坡度设计为300; b在挡渣墙下部设置排水孔,排水孔设在地面高程以上0.5m处。 排水孔水平间距为3m,排距为3m,挡渣墙的排水孔临渣面设 碎石反滤层滤水;
12本9.68方案以46.68T1、83T.020 号弃渣场为例,计算渣场的库容,30.66
20.26
5.50
1.20
4.30
1.20
1.10
1.22
0.36
0.86
0.30
0.68
去向
26589m3弃土方临 时堆放,用于该区 后期绿化覆土,其 余运往附近弃渣场
5400m3弃土方临时 堆放,用于该区后 期绿化覆土,其余 运往附近弃渣场
20
15 30 30 30 30
150
220
150
草皮满铺
1:1.5
表土剥离及防护
Φ6钢筋与土工布格栅
1:1 塑料布衬底
草袋覆盖
临时排水 路表堤临土时挡 剥护离及护及坡剖 临面时图挡护工程 (1:50) 土工布格栅
Φ6钢筋


草皮满铺



表土剥离及防护
50 30 30 30 30
150
220
150
3.51
3.30
0.49
2.81
时用地 区
施工 生产
0.15
0.15
0.15
0.15
生活区
弃渣总量为 61.0万m3
32.16 1.7
2.25 1.40 0.00
22.04 0.70
16350m3弃土方临 时堆放,用于该区 后期绿化覆土,其 余运往附近弃渣场
21390m3弃土方临 时堆放,用于该区 后期绿化覆土,其 余运往附近弃渣场
1.1 项目基本情况 1.2 工程占地情况 1.3方案设计深度及设计水平年 1.4 土石方平衡分析评价
1.5 水土流失情况
凯里炉山至麻江下司公路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一、线路布置
凯里炉山至麻江下司公路工程起于凯里市炉山镇南的金银洞 附近,与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麻江至凯里炉山公路相接。路线基本 沿老山河布线,经烂泥沟、下甫、麻关井、狗井坳、干田坡、翁早、 小瓦寨、巴猫冲、六个鸡、新庄、下坝、响水脚,终点止于麻江县 下司镇,与规划建设的凯开大道相接。终点桩号为 K14+844,路线 全长 14.844Km,为开放式二级公路,公路总体走向为由北向南。
T1、T2号弃渣场库容计算表
根据估算,本项目开挖弃渣量61.0万m3(其中表土剥离6.8万m3, 开挖弃石方利用4.66万m3(利用率按20%计))实际弃渣量49.54万m3, 弃渣土石方量乘以相应的松散系数:土方按1.33,石方按1.53,则弃渣 量总计为69.61万m3。本项目所设置弃渣场有效库容70.1万m3, 能满足弃渣需求。
,新增水土流失量8323.68t(施工期8030.1t,自然恢复期293.58t)。
可能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
• 本项目建设期间,施工期为水土流失重点时段,水土流失危害最为严重的区域 为主体线路工程区、料场区、弃渣场区 。
2.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措施体系
2.1防治目标
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的规定,项目所在地属于 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规定,本项 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建设类一级标准。 同时考虑到项目区降雨、水土流失强度和地形地貌等条件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根据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中的规定,水土流失防治执行标准须按当地的多年平 均降雨量、水土流失强度以及地形等因子对防治标准的基准值进行修正,其修正结果 详见表
c挡渣墙水平方向每隔15m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为2cm。
覆 土 绿 化
弃渣 原地面线
M 7.5浆 砌 石
1:0.75
排水孔
沉沙池
3. 2植物措施
综(合JD护0+坡00进0行~J撒D0播+草70籽0m绿)化中;央对隔道离路带两终进侧行期及撒绿化
播草籽和种树绿化,道路两侧单行种植,单 株株距5m,中央隔离带单行种植,单株株距5m。 料场、弃渣场及施工临时用地区,施工结束后对
20
路堤临时挡护及护坡俯视图
营造混交林
排水边沟 (主体已有)
草皮满铺 三叶草、狗牙根草混播


200
草皮满铺



临时排水
表土剥离及覆盖
施工便道 表土回填
撒播草籽及营造混交林
4.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4.1 投资估算 单位:万元
水土保持新增投资
草其皮进行护植坡被恢复,采用撒播草籽及营造混交林
排水沟
浆砌石挡土墙
弃渣碾压坝
原地面线
草籽选择一级种,树木选择胸径15cm苗木(备选树木选择胸径10cm苗木), 冬、春种植,整地规格0.8×0.8×0.8m,株行距5×5m栽植时压实覆土,并 浇透定根水。
剖面图
剖面图
600 80 100 20
3. 3临时措施
三、水保方案设计项目组成及布局
项目区由主体线路工程区、料场区、弃渣场 区、施工临时用地区、拆迁安置区5个一级 分区组成,再根据布置内容,建设方式等的 不同再划分为5个二级分区,即:道路工程 区、桥涵工程区、交叉工程区、施工便道区、 施工生产生活区。全线共布置7个料场、9个 弃渣场。
凯里炉山至麻江下司公路工程起于凯 里市炉山镇南的金银洞附近,与正在 开展前期工作的麻江至凯里炉山公路 相接。
1.4 土石方平衡分析评价
主体设计土石方情况:根据主体可行性研究报告,主体工程共挖方:190.6万m3,填方:136.4万m3。本方案根 据现场实际情况及对土石方进行了重新分析估算,并将表土剥离量、拆迁建筑工程量统计进入土石方平衡中。
项目分区
挖 方(万m3)
小计
土方
道路 工程区
180.60
77.34
4.25
3.15
方案新增
4.25
小计
7.39
7.39
总计
92.85
72.87
19.98
永久占地:主线工程为永久占地,共征用地72.87hm2; 临时占地:临时占地包括料场区、弃渣场区、施工临时用地区三部分,共计
19.98hm2。
1.3方案设计深度及设计水平年
方案设计深度
可研设计阶段
方案设计水平年
2019年
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项目
施工期
规范标准
防治目标
试运 行期
按降水量修 按土壤侵蚀

强度修正
采用标准
施工期
试运 行期
扰动土地整治率(%)
*
95
*
95
土壤流失总治理度(%)
*
95
2
*
97
水土流失控制比
0.7
0.8
≥1
0.7
1
拦渣率(%)
95
95
95
95
林草植被恢复率(%)
*
97
2
*
99
林草覆盖率(%)
*
二、主体设计项目组成及布局 主体设计本项目建设由道路工程、桥涵工程、交叉工程组成
道路工程:主要包括路基、路面及其排水、护坡等工程总线路长 14.844km。 桥涵工程:主要包括桥梁及涵洞工程。桥梁主要为跨越栏山河或深谷 而设,所有桥梁均为新建,全线路共有桥梁14座,其中大桥9座, 中桥5座;涵洞57道。 交叉工程:由于本项目为开放式二级公路,为方便沿线群众,除与 铁路、高速公路交叉采用分离式交叉外,其余均为平面交叉。全线 共设置分离式立体交叉4处,平面交叉14处。
1620m3弃土方临时 堆放,用于该区后 期绿化覆土,其余 运往附近弃渣场
小计
190.6
80.4
110.2
136.4
48.24
88.16
取料场区
1.98
1.98
0.28
0.28
挖方总量为
弃渣场区
2.39
2.39
201.27万m3
填方总量为
0.14
0.14
140.27万m3
施工
施工临
便道区Βιβλιοθήκη 5.401.891.5.水土流失情况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
❖ 本项目建设区总占地面积92.85hm2,其中水田21.71hm2,旱地28.99hm2,林地 15.1hm2,荒草地27.05hm2。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
❖ 本项目扰动原地表面积92.85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92.85hm2。 ❖ 水土流失预测期总量为12340.34t(施工期10943.15t,自然恢复期1397.19t)
25
2
*
27
注:“*”表示指示值应根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措施实施进度,通过动态监测获得,并作为竣工验收的依据之一。
2.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措施体系
2.2防治措施体系
3. 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
1
主要工程措施:挡墙、综合护坡、截排水沟、沉沙池、挡渣墙、覆土整治。
2
植物措施:综合护坡种草、种行道树、中央隔离带绿化JD0+000~JD0+700m)
运至邻近弃渣场
建筑物拆除
0.75
0.22
0.53
0.22
0.53
运至邻近弃渣场
合计
201.27 87.03
114.24
140.27 49.30
90.97
37.73 23.27
注:①本平衡表内土石方均为自然方;②各区开挖表土作为后期覆土绿化用土方量按照水保监[2019]8号文件的要求,将其列为废弃方。
及植被恢复
3
临时措施:表土剥离、临时排水沟、临时苫盖、临时土袋 拦挡、临时沉沙池。
3. 1工程措施
1、截排水沟
截排水沟及沉沙池 布设在渣场、料场周边用以拦截坡面来水,将来水汇集后排至自然冲沟或公路边沟 。根据水力计算,故最后确定断面形式为梯形,选定排水沟断面为底宽0.6m,高 0,.6厚m度,0边.3坡m,系数过m水=断0面.5,采截用水M沟1纵0水坡沉泥缓沙砂坡池 浆取抹i平 =面1%面,厚,冲图 度沟2取cmi=。2%。采用M7.5浆砌石砌筑 比例 1:50
石方 103.26
主体线 路工程 区
桥涵
工程区
7.80
交叉
工程区
2.20
2.40
5.40
0.66
1.54
项目区土石方平衡表 填本方(项万m目3) 工程可行性研调究入(阶万m段3)尚未调出确(万定m3弃) 渣外场借(的万m位3)置及废弃数(万量m3,) 小本 地计 形方等案根情土 方况据土初石石步方方选平取土方衡了情弃石方 况渣来源,场考。土方虑本石方土方石案去向 方共土方调新运增石 方 的9处来 源合弃理土渣方运场距。、石 方
1.2 工程占地情况
项目组成 道路工程区
合计 56.71
建设区占地 永久占地
56.71
临时占地
备注
主体线路工程区
桥涵工程区 交叉工程区
14.00 2.16
14.00 2.16
主体设计
小计
72.87
72.87
料场区
5.45
5.45
弃渣场区
7.13
7.13
施工便道区
3.15
施工临时用地区
施工生产生活区
麻江至炉山公路
凯麻高速下 司收费站
终点止于麻江县下 司镇,与规划建设 的凯开大道相接。
1.1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地点:凯里市炉山镇、麻江县下司镇 项目性质:新建 工程等级:二级公路,设计行车速度60km/h。 建设规模:道路总长14.844km,K0+000~K0+700段宽32米;
其余路段宽均为12米。 工程投资:总投资5.37亿元,其中建安工程总投资4.16亿元。 建设工期:2019年6月~2019年5月,共24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