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用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服降糖药的服用方法
• • • • • • 二甲双胍:进餐前或与餐同服 磺脲类: 餐前15-30分钟服用 格列奈类:餐前0-30分钟服用 胰岛素增敏剂:不受食物影响 DPP-4抑制剂 :不受食物影响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 物一起咀嚼服用
该吃哪种药?
根据体重选药: 理想体重(千克)=身高(cm)-105,如果实 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则认为体型偏胖,首 选二甲双胍或α糖苷酶抑制剂。如实际体重低于 理想体重10%,则认为体型偏瘦,应选用促胰岛 素分泌剂。
长效 预混 混合
4~6h 即刻 —
4~20 -
来的时、长秀霖等。 诺和灵30R、诺和灵50R、优泌林 70/30 短效(RI)+中效、短效+长效
超短效、短效
超短效:起效时间为15分钟,作用高峰1~2小时,持续时间约2~4小时。 可餐前注射。 皮下注射后可随即进餐。
举例:诺和锐(门冬胰岛素) 优泌乐(赖脯胰岛素)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降糖机制:在小肠竞争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从而减少淀粉、糊精、双糖在小肠的吸 收,使正常人和糖尿病人饭后高血糖降低。 临床应用:用于降低患者的餐后血糖
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 (2)过敏反应 (3)乏力、头痛、眩晕 代表药物: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噻唑烷二酮类
胰岛素增敏剂被广泛应用于Ⅱ型糖尿病的治疗。 降糖机制:胰岛素增敏剂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胰岛素充分利用,从而达 到刺激体内葡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 临床应用:用于体胖的伴胰岛素抵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 不良反应:(1)导致上呼吸道感染 (2)头痛、背痛 (3)轻度水肿 代表药物:吡格列酮
临床应用: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T2D患者,也可用于不能使用二甲双胍或胰岛素增 敏剂的肥胖或超重患者和2型糖尿病肾病者、老年糖尿病患者。 不良反应:(1)低血糖 (2)胃肠道反应 (3)过敏反应 代表药物:瑞格列奈
双胍类
降糖机制:减少肝脏产生葡萄糖,促进肌肉摄取葡萄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因此 它对胰岛功能正常或已丧失的糖尿病人均有降血糖作用,但不能降低正常人的 血糖。不增加患者体重,且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相关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 临床应用:对于肥胖和伴有高胰岛素血症者(胰岛素抵抗者)使用本类药物不但有 降血糖的作用,还有减轻体重及缓解胰岛素抵抗。适应于肥胖型2型糖尿病经饮 食和运动疗法仍未达标者,作为首选降糖药 不良反应:(1)口中有金属味 (2)胃肠道反应 (3)罕见乳酸性酸中毒 代表药物:二甲双胍。
• • •
•
•
注射前从冰箱中取出胰岛素后在室温放置20分钟后注射。
安装了胰岛素笔芯的注射笔,请不要在冰箱内保存,放在阴凉处即可。
胰岛素的不良反应
• ⑴低血糖反应:最常见。一次严重的医源性低
血糖或由此诱发的心血管事件可能会抵消一生维持 血糖在正常范围所带来的益处。症状有饥饿感、头 晕、软弱、出汗、心悸,甚而出现神经症状,如定 向失常、烦躁不安、语无伦次、哭笑无常,有时可 更严重,甚而昏厥、抽搦、状似癫痫,昏迷不醒, 以致死亡。治程中应教会病人熟知此反应而随时提 高警惕,及早摄食糕饼糖食或糖水以缓解 ⑵过敏反应:少数病人有过敏反应,如荨麻疹、 血管神经性水肿、紫癜,极个别有过敏性休克。引 起过敏极罕见,或可改用口服药。 ⑶胰岛素性水肿:水钠滞留而水肿
按作用时效分类
种类 起效时 间 高峰时 间h 持续 时间 h 2~4 代 表 药 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诺和锐)、 优泌乐(赖脯胰岛素)、速秀霖等 普通胰岛素、诺和灵R、优泌林R等
超短效
15min
1~2
短效
30min
2~4
5~8
中效
2~4h
6~12
24~4 8 24~3 6 —— ——
中效精蛋白锌胰岛素N
格列奈类
降糖机制:与磺酰脲类相同,只是与SUR1的结合位点不同,最终都是促进胰岛素的 分泌。与磺酰脲类相比格列奈类药物与SUR1的结合和解离速度更快、作用时间更短 、亲和力更强。可模拟正常人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口服给药后能迅速经胃肠道吸收入血 ,15分钟起效,1小时内达峰值浓度,半衰期仅1小时左右,约经4小时基本代谢清除,两餐 之间不刺激胰岛素释放。
长效胰岛素
• ◆皮下注射后3~4小时起作用,最大作用时间在10~20小 时,持续时间24~36小时 ◆主要提供基础水平胰岛素 ◆长效胰岛素由于作用时间长,每日仅需要注射一次, 常于晚间皮下注射.
◆常用的有 诺和平(地特胰岛素 )、 来得时(甘精胰岛 素)、重组甘精胰岛素(长秀霖)等。
胰岛素注射的注意事项
DPP-4抑制剂
良好的血糖控制,低血糖发生风险小,不影响体重。服药时间不受进餐影响,肾功能 不全患者和肝功能不全患者不需要调整剂量。 降糖机制:通过延长体内GLP-1的半衰期,促进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抑制胰高血 糖素升高(轻度影响胃肠道蠕动而产生饱腹感) 临床应用:适用于2型糖尿病,不用于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少,不影响体重。偶尔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头痛。 单独使用不易发生低血糖(低血糖的发生率<1%),但是如果与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联合 使用时,可增加磺脲类和胰岛素的低血糖发生率。 代表药物:西格列汀(第一代)、维格列汀(第二代)、沙格列汀(第三代)、利格 列汀(第四代)
糖尿病的常用药物
糖尿病是?
•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内分 泌疾病,系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所 致。糖尿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已成为全世界 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糖尿病分 为二种类型:胰岛素依赖性和非胰岛素依赖 性。临床上表现为“三多一少”。
以下情况可以怀疑是糖尿病:
(1)有异常分娩史,如有原因不明的多次流产、死胎、早 产等。 (2)有多尿、多饮、口渴或近期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 (3)偶有尿糖阳性而空腹血糖正常也可以怀疑是否患上糖 尿病。 (4)反应性低血糖,多发生于餐后3小时以上,表现为心 慌、饥饿、出汗、颤抖等。
根据糖代谢状态选药:
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注意:
老年人往往肝肾功能下降,因此,应尽量选用对肝肾无毒性或 毒性较小的药物,如瑞格列奈,格列喹酮。二甲双胍在病人有 肝肾功能不全、心衰、缺氧的情况下,容易导致乳酸酸中毒, 因此,有上述情况的老年人应禁用。老年人不宜选用长效、强 效的促胰岛素分泌剂(如优降糖、消渴丸),以导致严重的低 血糖,尽可能选用半衰期短、排泄快的短效药物。早期宜联合 用药。
⑷屈光失常:属暂时性变化 (5)注射局部皮肤红肿、发热及皮下有小结 剂 ① 磺脲类 ② 格列奈类 (2)双胍类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4)噻唑烷二酮类 (5)DPP-4抑制剂
磺酰脲类
磺酰脲类(SU)是应用最早、品种最多、临床应用也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 , SU类药物有 第一代和第二代之分,近年研制的格列美脲则以其用药剂量小、具有一定的改善胰岛素抵 抗作用、减少胰岛素用量而被称为第三代SU类药物。 降糖机制:主要通过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所产生作用 临床应用:适用于单用饮食控制疗效不满意的轻、中度Ⅱ型糖尿病。是那些并非很肥胖的 2型糖尿病病人的一线治疗药物。 不良反应:(1)低血糖 (2)胃肠道反应 (3)过敏反应 应该强调,所有磺酰脲类药物都能引起低血糖。 代表药物有: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喹酮、格列吡嗪 (第二代),格列美脲(第三 代)。
短效:起效时间为20~30分钟,作用高峰为2~4小时,持续时间 6~8 小时.
皮下注射30min后进餐。
举例:优泌乐R(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优泌林R(重组人胰岛素)诺和灵 R(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优泌灵R。 短效和超短效胰岛素均需三餐前皮下注射,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
中效人胰岛素
• 起效时间为1.5~4小时,作用高峰 4~12小时,持续时间约14~20 小时。 主要控制第二餐餐后血糖,常用于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中睡前给药, 以控制夜间和清晨空腹血糖
针头不能刺入过深而进入肌肉 层 胰岛素在皮下吸收的快慢,依 次为:上腹部→下腹部→上臂 →大腿。 避开水肿区域,有痣、疤痕组 织处注射 避免过度活动接受注射的肢体 胰岛素注射 计划地轮换注射部位 每周检查注射部位
注射部位
最适合注射短效胰岛素或与 中效混合搭配的胰岛素
腹部:是应优先选择的部位, 大腿外侧 一定要捏起皮肤 上臂外侧四分之一部分不
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英文缩写为NPH,常用有诺和灵N(精 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优泌林N(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中效 人胰岛素 )。
预混人胰岛素
• 即短效与中效预先混合的胰岛素制剂。 ◆有2种制剂:短效/中效 30/70和50/50。制剂中的短效成分起效迅速,可以 较好的控制餐后高血糖,中效成分持续缓慢释放,主要起替代基础胰岛素分 泌作用。可满足临床对餐后血糖良好控制及减少注射次数的需要。常用有诺 和灵30R、优泌林30R。 ◆可每日早、晚餐前2次注射: 根据早餐后、午餐后的血糖来决定早餐前用量。 根据晚餐后及次日凌晨血糖来决定晚餐前用量。 ◆对每日3次注射胰岛素的病人 为使次晨血糖达良好控制,早、午餐前使用短效胰岛素 晚餐前也可选用预混胰岛素。
降糖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应用
• 1胰岛素
胰岛素的临床应用
1饮食、运动和口服药物治疗后 血糖控制不佳(包括磺脲药物原发 失效和继发失效) 2发生急性并发症或处于急性应激(感染,外伤,手术等) 3严重慢性并发症、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慢性消耗性疾病 (结核病,癌症和肝硬化等) 4未分型的消瘦糖尿病患者(LADA?) 5妊娠期、哺乳期
降糖药的应用原则
1同类口服降糖药不联用 2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从小剂量开始 3口服降糖药联用一般不超过两种
4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5妊娠、哺乳期不能口服降糖药
6口服降糖药用到最大剂量仍无效,及早用胰岛素
健康教育
糖尿患者防低糖,随身应该带点糖; 用药病人如昏迷,首先应想低血糖; 先测血糖后给糖,低糖危险大高糖; 糖尿病人带糖卡,别人知你患糖尿; 血糖低了如何办?进食输糖胰高糖; 年老体弱心脑病,单身居住更谨慎; 合理应用胰岛素,服药不能过了量; 儿童患者更注意,跑跳玩耍饮食给; 上午下午加小点,血糖还应常检查; 常请医生常学习,久病应该自成医。
谢谢大家!
适合自我注射
臀部适合注射中、长效胰岛
素
胰岛素的储存
• 保存在10℃以下的冷藏器内,在2℃~8℃温度的冰箱中可保持活性不变2~3年, 即使已部分抽吸使用的胰岛素也是如此。使用时,温度不超过30℃和小于2℃ 的地方均可,必须避开阳光,以防失效。 开启的胰岛素放在冰箱内的保质期一般为1月,注明开启时间。使用中的胰岛 素笔芯不要和胰岛素笔一起放回冷藏室中,可随身携带保存4周。 混浊型胰岛素若是被震摇几个小时或是没有适当保存时便可能会形成团块, 这时胰岛素就应该丢弃。 切记不要把胰岛素放在冰箱的冷冻层,结冰的胰岛素不能使用,只能放在冷 藏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