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菜名的语言学考察
浅谈川菜菜名英译原则及策略
![浅谈川菜菜名英译原则及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b386f03fc4ffe473368ab75.png)
MING RI FENG SHANG309文 教 研 究文|宋丽娟 何大顺浅谈川菜菜名英译原则及策略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餐饮文化便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面。
川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中极具特色的一种,更是享誉世界。
在这个文化交流愈加频繁的时代,将川菜菜名翻译成准确优美的英文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根据川菜菜名的特点将其进行分类,并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分析、总结出了川菜菜名英译原则及策略。
关键词:川菜菜名;目的论;英译方法中国是一个饮食大国,餐饮文化源远流长。
川菜作为八大菜系中极具特色的一种,深受群众喜爱。
作为四川文化的一张名片,川菜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传播。
但目前有些川菜菜名翻译很不规范,给餐饮文化的发扬光大带来了一定障碍,因此怎样将川菜菜名翻译成准确优美的英文显得格外重要。
一、川菜的特点1、川菜的命名川菜讲究色、香、味、型、器俱全,自古以来就有“巴人善食,蜀人善烹”的说法。
川菜不仅做法讲究,而且命名也十分讲究,其菜名浓缩了博大精深的烹饪技巧和 地方特色。
它们或以川菜发明者的名字命名,比如:麻婆豆腐、宫保鸡丁、东坡肉;或以历史故事和传说命名,如:灯影牛肉、叫花鸡;或以地名和景点命名,如:广汉连山火锅肉、合川肉片;或以原材料或者烹饪方法命名,如:红烧牛肉、干煸四季豆等。
2、川菜菜名的分类川菜菜名各具特色,主要分为写实型和写意型两类。
前者真实地反映出菜式的原料搭配、刀工火候、烹饪调味以及摆盘器皿等,重点突出菜品的主料名称,如:水煮鱼、泡菜鱼、鱼香肉丝等。
而写意型命名则注重“形、音、意”方面的意境,这类川菜菜名承载着特有的川蜀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如:成都元宝鸡、担担面、军屯锅盔等。
二、目的论概述20世纪70年代,Hans Vermeer 提出了翻译“目的论”,创立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
作为功能翻译学派的主题理论,“目的论”把翻译看作是一种带有目的的文化交际行为,翻译的目的是翻译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其理论包括三个法则:1)目的法则,翻译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翻译整个过程;2)连贯法则,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准则;3)忠实法则,原文和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即通常所说的忠实与原文。
中国菜名的认知语义研究
![中国菜名的认知语义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7a9f34931126edb6e1a1019.png)
中国菜名的认知语义研究中国是享誉世界的美食王国,中国人对吃的重要性的认识始终贯穿中国文明的历史长河。
中国人非常重视菜肴的命名,认为一个美妙的菜名,既是菜品生动的广告词,也是菜肴自身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可以愉悦精神,满足心理上的需要。
中国菜名的学问博大精深,它作为饮食文化的一部分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在这个新的世纪,中国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改革以展示其新型的迷人形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将介绍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其他国家之间互相交流,加强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中餐菜名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目前大多数的研究者集中在对中国菜名的翻译工作中。
除此之外,现存对菜名的研究是在某一理论基础上的认识,或是对单菜系菜名的研究,没有把八大菜系菜肴名称集中汇总当成一种语言现象来看待,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研究。
此外,还没有哪一个研究系统连贯地讨论过下面这两个相互联系的问题:中国菜名是如何形成的?它的语义结构模式是什么样的?因此,基于已有的研究,本文以中国八大菜系菜谱名作为研究对象,旨在系统地分析中国菜名的认知语义结构,并尝试以认知语言学的认知三观,即经验观、突显观和注意观为框架来阐释菜名的命名,以期对中国菜名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贡献。
本文分五章,其中第一章是引言。
第二章回顾了之前学者对中国菜名的研究。
主要有三种视角,即文化视角,功能视角以及在翻译研究的视角。
相比较之前的研究,本文的独特视角可以明显发现,因为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讨论中国菜名的命名特征和中国菜名的语义结构。
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概念将在第三章中介绍。
第三章介绍理论基础。
本章主要列举了认知三观的基本概念,即经验观,突显观和注意观。
此外,第三章分析了中国菜名和这些理论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对中国菜名的认知解释。
本章节阐释了中国菜名的命名特征和语义结构。
作者认为菜名的命名不是任意的,而是有动机的。
菜名涉及到七个语义成分,即生产/发明者,材料,地点,性质,烹调方法,喜闻乐见的物体(动物和植物)。
中国烹饪的命名艺术
![中国烹饪的命名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20b4316076eeaeaad1f330f8.png)
中国烹饪的命名艺术
中国烹饪的命名艺术
中国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中国人历来强调“民以 食为天”,加上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物产不同,饮食 习惯各异,烹饪方法也多种多样,因而中国菜的命名理 据也是多种多样的。
中国烹饪的命名艺术
1.1菜名的语音
从语音的角度看菜名是长短不一、没有规律的,但 其实它的音节的数量是有限制的,多由2~8个音节组成。 最短的菜名只有两个音节,如凉粉、凉菜、酱菜、豆花、 扣肉,最长的菜名却达到十几个音节,如椰盅阿参汤炒 海鲜伴雪茄小馒头、花雕芙蓉蒸阿拉斯加蟹配麻辣冰激 凌等。
2. 意象
意象是汉语名词组合中特有的修辞手段,注重于整 体上的把握,把“神”放置到“形”之上,强调的是意 会、神到。如“小二黑结婚”(两个剥壳的皮蛋)、“激 情燃烧的岁月”(红红的、油油的、辣辣的水煮鱼)、 “雪夜初吻”(白萝卜丝炒红辣椒)、“天长地久”(鹅肠 拌韭菜)。
中国烹饪的命名艺术
3. 比拟中国烹饪的命Fra bibliotek艺术1.2菜名的结构
菜名是搭建商家与消费者之间信息的桥梁,因而菜 名的主要理据是:菜名主要包括主料、配料、刀法和烹 饪方法。从搜集的菜名中可以发现大部分的菜名都是短 语,如油风猪肝、叉烧香肉、拌鸡冠肚皮、板栗红烧肉; 当然也有合成词,如虎皮鸭、复元汤。
中国烹饪的命名艺术
1.2菜名的结构
中国烹饪的命名艺术
1. 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
菜肴的命名构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菜名不仅体现了劳动人民集 体的智慧和超群的烹饪技艺,而且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 的深厚文化底蕴。对菜肴的名称进行挖掘、整理,使之 系统化、理论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 传统文化之精华,促进饮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菜名中的修辞艺术管窥
![菜名中的修辞艺术管窥](https://img.taocdn.com/s3/m/454ccf2f2af90242a895e540.png)
李丽虹菜名中的修辞艺术管窥 经过仔细研究,我们发现菜名中的修辞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音修辞。
菜名作为一种名字,尤其作为商品名字,必须好说、好听、好记。
所以菜名一般都很讲究声调的平仄搭配。
比如,“雄鸡报晓”,“粉蒸鳝鱼”等。
平仄的和谐配置可以构成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美。
同时,菜名还普遍采用四言格式(当然,也有一些采用二言、三言、五言等的)。
比如,“梅花海亭”、“灯笼鲍鱼”等。
正如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一文中指出的那样:“从历史上来观察,就会发现,四音节好象一直都是汉语使用者非常爱好的语音段落”。
这种四言格的朗读格式是“中轻中重”,这样在音节的轻重搭配之中,便会产生较强的节奏感,形成一种整齐之美。
四言格的整齐格式与平仄的和谐搭配相结合,就会产生整齐之中又波澜起伏的美妙境界。
美的东西总是容易为人们所喜爱,为人们所记忆。
二、词汇修辞。
菜名中使用的词汇十分讲究。
首先,菜名力求简洁,故而在菜名中几乎见不到任何虚词,使用最多的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其次,菜名中常使用一些诸如“喜”、“祥”等表示吉祥、喜庆的词语。
这符合中国人趋吉避凶的心理习惯。
比如,“喜鹊登梅”、“龙凤呈祥”、“一帆风顺”等这些菜名就寄托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再次,菜名要力求能够真切地反映、体现菜的特色,所以菜名中使用的词语往往十分形象、生动。
有的菜名中使用一些色彩明亮的词汇,给人以鲜明的视觉效果(虽然在未见到菜之前还只是想象中的)。
如“雪里藏蛟”中的“雪”(让人想到洁白);“水晶翡翠糕”中的“水晶”和“翡翠”(让人想到玲珑剔透、光洁无暇)。
有的菜名中使用一些生动的动词。
比如,“群龙闹海”中的“闹”,“二龙戏珠”中的“戏”。
菜本来是静态的,却用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来描绘,可以化静为动,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三、语用修辞。
菜名的语用修辞,是指菜名在使用过程中所具有的修辞特点。
具体地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菜名在确定(即命名)和运用过程中的语境制约特点,二是菜名的语用功能。
中国菜名的认知语言学分析
![中国菜名的认知语言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b0c14ab90d6c85ed3ac618.png)
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新颖奇特,甚至是不合适的不雅观的菜名也日益增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中国菜名的认知语言学分析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此观念是中国文化生活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核心,充分表明了饮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菜品种类繁多,风味独特,体现了饮食的博大精深。
然而关于菜的研究,大多数学者是从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以及文化的角度来分析的,也有学者从语用学和语言学角度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虽然这些研究都是建立在菜名的外在形式之上,但是也为我们日益完善的研究提供了借鉴。本文旨在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以一些典型的中国菜名为实例,根据最频繁使用隐喻本体的不同进行分类,主要从菜的造型和色彩,以及运用语音隐喻从菜名的发音等方面,详细系统地来分析下这些所谓的艺术菜名是如何命名和被人们认知的,本研究也丰富了隐喻意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功能对等理论看四川菜菜名翻译
![功能对等理论看四川菜菜名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3fd4e7fbcd126fff7050bca.png)
一、功能对等理论
(一)功能对等理论的概况
尤金·奈达提出了动态对等理论。谭载喜教授的《奈达论翻译》(1984)和《跨语交际》(1993),系统的介绍了奈达在翻译理论方面的著作。[1]1964年,奈达在专著《翻译科学探索》(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中提出了动态对等理论;1969 年,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一书中,解释动态对等,即“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发语的信息。在动态对等的翻译中,译者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2] 这也是检验译文效果的标准之一。动态对等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20世纪70年代,奈达将“动态对等”改为了“功能对等”,进一步完善了功能对等理论的内容,提出了在确保原文内容信息恰当传递的同时,要注意文体风格等方面的对等,还要兼顾再现源语文化和消除文化差异的问题。
上述简要介绍的川菜菜名的三个特点,在下文分析菜名翻译现存的问题和建议使用的翻译方法时,作为参考的条件。
三、四川菜菜名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川菜菜名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四川菜肴和四川地方文化的对外宣传。但目前,川菜菜名翻译,仍存在差强人意的地方,下面根据功能对等理论中,分析川菜菜名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一)违背再现源语文化的要求
这道菜是清朝名叫宫保的人制作的,但如果按照译文1,直译菜名,对于不了解这道菜来历的外国游客而言,是不明白菜名的意思,没有传递源语文化,不符合功能对等理论;而译文2 更加细致、清楚地说明菜肴的来历、主料、配料和调料,让外国游客不仅明白这道菜肴是什么,还了解菜肴的文化典故,增大了他们品尝菜肴的兴趣,也促进菜肴在外国游客中的宣传和推广,符合功能对等理论的要求,再现了源语文化。
中式菜名及其英译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中式菜名及其英译的认知语言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a0ab904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4.png)
中式菜名及其英译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中式菜名及其英译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作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中餐在国内外享有广泛的认可和受欢迎程度。
其中,中式菜肴为中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丰富多样、口味独特,而且还富有文化特色。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加,中式菜肴的英文译名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本文将介绍中式菜名及其英译的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相关内容。
一、中式菜名的特点中式菜名是中国餐饮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实用性,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式菜名通常采用的是汉字,每个汉字都具有独特的含义。
例如,“鱼香肉丝”是一道著名的中式菜肴,其中“鱼香”指的是一种独特的调味汁,而“肉丝”则表示肉的形状。
中式菜名通常有形容词和名词两部分组成,形容词用于描述菜肴的口感和特点,名词则用于表示菜肴的材料和做法。
例如,“红烧肉”中的“红烧”指的是一种独特的炖肉方法,“肉”则表示这道菜是由猪肉制作而成的。
除了形容词和名词外,中式菜名还常常使用象征性的词语。
例如,“喜庆饺子”是一种传统的考试食品,其中的“喜庆”意味着这道菜肴适合在庆祝场合食用,“饺子”则表示该菜肴的主要成分为面粉和肉。
总之,中式菜名具有语义底蕴深厚、形式句式多样等特点,这些特点都为其英文译名的表达和传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中式菜名的英文译名由于中式菜名的独特性,其英译名的选择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通常情况下,中式菜名的英文译名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 直译法直译法是最常见的一种翻译方式,它通常采用逐字逐句的方式对中文意思进行翻译,以直接呈现其含义。
例如,“麻婆豆腐”可以直接翻译为“Mapo Tofu”。
然而,直译法有时会导致译名不规范、精准度不高等问题,特别是对于中式菜名中的一些不常见的生僻汉字或尚未被翻译过的词语,其英文译名可能会出现歧义或者不恰当的表达。
2. 意译法意译法指的是在将中式菜名翻译成英文时,不是逐字逐句地翻译,而是根据典故、文化内涵等综合因素采用更灵活的方式进行翻译的方法。
中式菜肴命名的理据分析
![中式菜肴命名的理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4e36966529647d27285267.png)
1332016年/第三十二期/十一月(中)中式菜肴命名的理据分析付雪梅(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中华菜肴名扬天下,菜肴名是菜肴的广告语,也是它的语言载体,传递着菜肴的味道、色彩、香味、造型等方面的信息。
留学生每日就餐点菜和学习中国文化时不可避免要碰到菜肴名,如果掌握了菜肴名的命名理据,就能更有效地根据菜肴名判断菜的内容。
本文将从语言学角度出发,从语法、语音、语义三方面来研究写实型菜肴;从文化角度出发,研究写意型菜肴名的命名理据。
关键词语言学中式菜肴名对外汉语教学中图分类号:TS97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6.11.064Analysis of the Naming of Chinese DishesFU Xuemei(School of Humanities,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Hubei 430074)Abstract Chinese cuisine is famous dishes,dishes of advertisement,it is also the carrier of language transfer,taste,color,fla-vor and other aspects of information.It is inevitable to encounter the dish name of the students who eat a la la and study Chinese culture.If the name of the menu is mastered,it can be more eff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the dishes according to the dishes.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s,from the grammar,pronunciation,semantic three aspects to study real-istic dishes;from the cultural point of view,the study of the name of the style dishes.Keywordslinguistics;Chinese dishes name;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1写实型菜肴名的分析写实型菜肴名一般都可以从字面理解内容。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菜肴命名的语用研究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菜肴命名的语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d7030a271fe910ef12df83c.png)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菜肴命名的语用研究作者:王娟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02期摘要:菜肴命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和语言现象。
本文从菜肴命名的形美、音美和意美三个方面来分析菜肴命名的深刻内涵,又进一步从社会语言学视角深入探究菜肴命名中运用的语用艺术,并对菜肴命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菜肴命名音美形美意美语用艺术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2-0108-03中国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而菜肴文化则是饮食文化中的一面镜子。
中国菜肴一向讲究色、香、味、形俱全,同时也非常重视菜肴的命名。
其“美名”不仅反映了菜肴的背景和文化,也反映了人们的审美情趣。
作为被人们所关注的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和语言现象,菜肴命名不仅具有形美、音美和意美的特点,而且还使用了独特的语用艺术手法。
本文在此基础上也对菜肴命名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
一、菜肴命名的语言学方面的特征菜肴的命名,不仅要体现创作者的初衷,而且要体现菜肴美感所带来的视觉享受。
因此菜肴的命名一般需借助音、形、意来表达。
(一)菜肴命名语音方面的特色菜肴在命名过程中讲究音美。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传情达意需要借助恰当的语言形式,才能赋予菜肴固有的特色和意义。
菜肴的音美需要声韵的配合,美的语音旋律会给人以美感,读着顺、闻着悦,才能打动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所以讲究菜肴命名的音韵美是很有必要的。
体现为以下几个特征:(1)音节整齐对称。
在菜肴命名中,以4到6个音节常见,双音节名称很少见。
其中,在菜肴名称中以4音节最为常见。
吕叔湘先生曾说:“四音节似乎一直都是语言使用者非常喜爱的语言形式。
”因其具有巧妙的传情达意的格式,广受人们喜爱。
例如北京烤鸭、红烧茄子、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等。
(2)声调平仄相间。
我们在菜肴命名过程中不仅要注意音节的韵律,还应注意声调的平仄。
巧妙使用声调的平仄,使得音调抑扬顿挫,富有节奏美感,具有感染力和语言魅力,从而打动和吸引消费者。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菜肴命名的语用研究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菜肴命名的语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c8e095e580216fc700afd71.png)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菜肴命名的语用研究王娟(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西安710100)㊀㊀摘要:菜肴命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和语言现象ꎮ本文从菜肴命名的形美㊁音美和意美三个方面来分析菜肴命名的深刻内涵ꎬ又进一步从社会语言学视角深入探究菜肴命名中运用的语用艺术ꎬ并对菜肴命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建议ꎮ关键词:菜肴命名音美形美意美语用艺术中图分类号:H030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2-0108-03㊀㊀中国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ꎬ而菜肴文化则是饮食文化中的一面镜子ꎮ中国菜肴一向讲究色㊁香㊁味㊁形俱全ꎬ同时也非常重视菜肴的命名ꎮ其 美名 不仅反映了菜肴的背景和文化ꎬ也反映了人们的审美情趣ꎮ作为被人们所关注的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和语言现象ꎬ菜肴命名不仅具有形美㊁音美和意美的特点ꎬ而且还使用了独特的语用艺术手法ꎮ本文在此基础上也对菜肴命名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ꎮ一、菜肴命名的语言学方面的特征菜肴的命名ꎬ不仅要体现创作者的初衷ꎬ而且要体现菜肴美感所带来的视觉享受ꎮ因此菜肴的命名一般需借助音㊁形㊁意来表达ꎮ(一)菜肴命名语音方面的特色菜肴在命名过程中讲究音美ꎮ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ꎬ传情达意需要借助恰当的语言形式ꎬ才能赋予菜肴固有的特色和意义ꎮ菜肴的音美需要声韵的配合ꎬ美的语音旋律会给人以美感ꎬ读着顺㊁闻着悦ꎬ才能打动人ꎬ给人留下深刻印象ꎮ所以讲究菜肴命名的音韵美是很有必要的ꎮ体现为以下几个特征:(1)音节整齐对称ꎮ在菜肴命名中ꎬ以4到6个音节常见ꎬ双音节名称很少见ꎮ其中ꎬ在菜肴名称中以4音节最为常见ꎮ吕叔湘先生曾说: 四音节似乎一直都是语言使用者非常喜爱的语言形式ꎮ 因其具有巧妙的传情达意的格式ꎬ广受人们喜爱ꎮ例如北京烤鸭㊁红烧茄子㊁鱼香肉丝㊁宫保鸡丁等ꎮ(2)声调平仄相间ꎮ我们在菜肴命名过程中不仅要注意音节的韵律ꎬ还应注意声调的平仄ꎮ巧妙使用声调的平仄ꎬ使得音调抑扬顿挫ꎬ富有节奏美感ꎬ具有感染力和语言魅力ꎬ从而打动和吸引消费者ꎮ利用声调平仄相间的菜肴名称有很多ꎬ例如青椒炒蛋(平平仄仄)㊁东坡豆腐(平平仄仄)㊁掌上明珠(仄仄平平)ꎮ(3)叠音㊁双声叠韵的运用ꎮ在菜肴命名过程中巧妙使用叠音㊁双声叠韵ꎬ可以增强菜肴名称的音乐美感ꎬ使音节读起来铿锵婉转ꎬ别有韵味ꎮ例如鸳鸯鱼㊁葫芦㊁萝卜等例子都可以体现ꎮ(二)菜肴命名用字方面的特色菜肴命名的形美ꎬ主要体现在它的用字方面ꎬ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将与菜肴相关的熟语或者一些固定格式的词语ꎬ通过精心构思ꎬ巧妙地运用于菜肴的命名中ꎬ不仅通俗易懂ꎬ而且更具特色ꎮ现在应用比较多的四字格式名称有:年年有余ꎬ龙飞凤舞ꎬ苦中作乐等ꎮ(2)喜用字词的重叠形式表达ꎬ也是菜肴命名方面的一大特色ꎮ既可以增强音乐美感ꎬ又可以突出词语的意义ꎬ增强形象感ꎬ使菜名充满活力ꎮ如担担鸡ꎬ渣渣肉这样的例子ꎮ(3)常从典故㊁成语㊁诗词中抽取一些典型的字词来命名菜肴ꎮ这种菜肴命名方式高雅时尚ꎬ不仅反映了菜肴的具体特征ꎬ而且反映了一定的文化特色ꎬ更具有传播力和吸引力ꎮ例如阳关三叠㊁雪中送炭㊁柳浪闻莺㊁掌上明珠等菜肴名称ꎮ(4)因为菜肴名称总是用于顾客查阅的ꎬ所以菜肴名称应使用一些醒目㊁易认㊁易读和易记的字ꎬ便于顾客理解和认可ꎮ因此ꎬ应避免使用过于繁琐难认的词语ꎬ使用简单易读ꎬ并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词语ꎮ同时也避免使用过于简单的名称ꎬ不仅容量小ꎬ而且描述菜肴的特色也比较困难ꎮ因此ꎬ一般的菜肴名称都喜欢用简短有力ꎬ以方便称说和记忆的字词ꎮ(三)菜肴命名意义方面的特色对于菜肴命名ꎬ也讲求 意美 ꎮ意义是菜肴名称的内涵与灵魂ꎮ在菜肴命名时ꎬ除了考虑音㊁形之外ꎬ应该从意义方面重点考虑ꎬ精心锤炼ꎬ寻求恰当的词语ꎬ既生动贴切又新鲜活泼ꎬ也可突出菜肴名称的特色ꎮ因此菜肴命名的意义应具备以下特点:(1)高度的概括性ꎮ菜肴名称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高度概括性ꎬ需要尽可能多地包含菜肴的色㊁香㊁味和形等特点ꎬ便于消费者对菜肴内容的理解ꎮ但是高度概括的同时就会顾此失彼ꎬ不能面面俱到ꎬ这时就需要选择1-2个能够代表其特色的方面进行命名ꎬ这样既便于记忆和理解ꎬ也能够体现菜肴的特色ꎮ名称只是代号ꎬ只是起指代的作用ꎮ菜肴名称不宜过长ꎬ否则不宜记忆和传播ꎮ有时不是对菜肴的完整解释ꎬ只是起到一定的概括作用ꎮ在日常生活中ꎬ经常遇见菜肴名称中出现 三鲜 八珍 等字样ꎬ这些词语实际上是对菜肴原料的一种概括ꎮ例如:陕西榆林的风味菜肴 拼三鲜 中的三鲜指鱼肉㊁猪肉和羊肉ꎬ东北菜肴 地三鲜 中的三鲜则指土豆㊁辣椒和茄子ꎮ(2)独特的创新性ꎮ菜肴名称的意义需要创新ꎬ但并不意味着去追求使用华丽的辞藻ꎬ很多时候那些平淡无奇的词语ꎬ却具有较强的表达力度和表现活力ꎬ反而更能引801现代交际 2018年2期㊀㊀作者简介:王娟ꎬ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ꎬ研究方向:语言学及教学管理方面ꎮ起大家的共鸣ꎬ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ꎮ菜肴命名之美ꎬ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ꎮ例如:在东北非常接地气的一道菜 大丰收 ꎬ实际上就是普通的素菜拼盘ꎬ在盘子里放进萝卜条㊁黄瓜条㊁大葱条㊁干豆腐和辣椒等ꎬ再配上一盘鸡蛋酱ꎮ但 大丰收 这个表面上看起来普通但却具有创新性的名字ꎬ深受顾客欢迎ꎮ还有诸如 蚂蚁上树 (粉条和肉碎制成的)㊁ 兄弟之谊 (荷叶饭)等的菜肴名称也是如此ꎮ(3)形象的色彩性ꎮ在菜肴命名中合理地使用形象的色彩词ꎬ不仅可以塑造菜肴的真实形象ꎬ同时又可激发人们的联想ꎬ从而达到闻其名即可见其形的功效ꎮ如翠柳啼红(菠菜炒西红柿)㊁金凤卧雪莲(莲米炖鸡)ꎬ等等ꎮ因此ꎬ在菜肴命名中巧妙使用词语的形象色彩ꎬ既使事物形象鲜明ꎬ又增强了菜肴名称的具象性和审美价值ꎮ通过以上分析ꎬ我们在菜肴命名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要名副其实ꎮ这一原则是要求菜肴命名的名称要与菜肴的实际内容相吻合ꎬ不能夸大其词ꎬ更不能无中生有ꎬ名称应能反映菜肴的色㊁形㊁味㊁料等方面的相关特征ꎬ不然就会使人感到不知所云或显得空洞浮华ꎮ二要有闻其名而欲食之的效用ꎮ菜肴命名是否得当ꎬ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食欲ꎮ也许只是一盘特别普通的大众菜肴ꎬ但却因为赋予它一个特别不寻常的名字ꎬ就立刻赢得顾客的青睐与喜爱ꎮ菜肴的名称就如同一幅优美的画卷ꎬ不但要给人以生理上的满足感ꎬ还应给人以心理上美的享受ꎮ这种美感往往是建立在联想和理解的基础之上ꎬ从美学的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ꎬ称之为 视觉美感 ꎬ即审美对象通过视觉向美感过渡的过程中ꎬ不是仅仅停留在名称表面ꎬ而是往往渗透着审美主体的联想和理解ꎮ所以菜肴命名应多赋予艺术性ꎮ根据菜肴本身的色㊁香㊁味等特色来联系天地四季ꎬ风花雪月ꎬ动物植物等ꎬ给菜肴赋予一个美丽动听的名字ꎬ这样既能够引起人们的联想ꎬ也能勾起人们的食欲ꎮ三要雅致得体ꎮ古人在菜肴命名时ꎬ已经注意到以美好的事物来比喻菜肴的原料ꎮ例如ꎬ把美好的植物融入菜肴的名称中ꎬ典型的代表如 芙蓉 ꎮ 芙蓉 是荷花的别称ꎬ在古诗词中素来纯洁高雅ꎬ常以 出淤泥而不染ꎬ濯清涟而不妖 来形容它ꎮ芙蓉以清新淡雅的姿态ꎬ给人以美的享受ꎮ菜肴名称中的 芙蓉 指 蛋清 ꎬ如以 芙蓉 命名的菜肴有 芙蓉鱼片 芙蓉海参 等ꎬ这样的例子还有 皎月香鸡 群虾望月 乌龙赏月 等ꎮ四要耐人寻味ꎮ中国菜肴的命名ꎬ一是要符合实用价值ꎬ二是要给人以更多的精神享受ꎮ菜肴名称往往要在寥寥数字之间ꎬ折射出美的意象ꎬ给人以美的感受ꎮ通常在我们的生活中ꎬ那些耐人寻味的菜肴名称都充满了诗意ꎬ让人浮想联翩ꎬ更容易唤起消费者情感上的共鸣ꎮ二㊁菜肴命名的语用艺术手法中国菜肴名称可谓是绚丽多彩ꎬ多种多样ꎬ能够充分反映出菜肴的内容和特色ꎬ这与艺术手法的巧妙使用是密切相关的ꎮ中国菜肴命名ꎬ从语用艺术角度来考虑ꎬ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直接命名法这类命名法就是用朴实的语言给菜肴直接命名ꎮ直接命名法是一种最通俗㊁应用最广泛的命名方法ꎮ也正是因为如此ꎬ中国菜肴的命名大都以直接命名为主ꎬ通过名称就能够了解到菜肴的原料㊁烹调方式㊁创始人㊁发源地等特征ꎮ这类命名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以原料命名的:西芹牛肉㊁鲢鱼豆腐㊁紫菜羹㊁羊肉泡馍㊁牛肉煮ꎻ(2)以烹调方法命名:铁板炒鱿鱼㊁粉蒸肉㊁滑溜里脊ꎬ清蒸鲶鱼ꎻ(3)以创始者命名:东坡肉㊁宫保鸡丁ꎬ麻婆豆腐ꎻ(4)以发源地命名:北京烤鸭㊁涪陵榨菜㊁南京板鸭ꎻ(5)以色香味形命名:红烧肉㊁爽口泡萝卜ꎮ(二)间接命名法间接命名法是指通过比喻㊁借代㊁象征㊁双关㊁夸张等手法为菜肴命名ꎬ它们有的诙谐幽默ꎬ有的浓郁典雅ꎬ体现了人们不同的审美情趣和愿望ꎬ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诗意式:通过古诗词或者成语等具有诗意的词语ꎬ来描绘和命名一道菜肴ꎬ构筑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ꎮ如翠柳啼红(菠菜炒西红柿)㊁乌云托月(紫菜汤上放一荷包蛋)㊁金鱼戏莲(在用整虾和蒜泥制成的鱼形胚上镶嵌点缀上青椒㊁豌豆㊁和虾尾)ꎬ其他如:荷塘月色㊁飞雪过江㊁西湖美景等菜肴名称ꎮ这些菜肴名称往往能使人产生如诗如画的意境和联想ꎬ给人以艺术和美的享受ꎮ(2)吉庆式:吉祥福禄寿在中国有着特别的寓意ꎬ表达人们对未来或者事物充满了美好的愿望和期待ꎮ因此ꎬ吉庆式命名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命名方法ꎮ其特点是在菜肴的具体内容上另立心意ꎬ体现出人们对于幸福㊁长寿㊁平安和富裕生活的向往与追求ꎮ尤以宴席的菜肴名称最为出彩ꎬ如万寿无疆(木瓜素菜)㊁前程似锦(水果拼盘)㊁喜庆团圆(董园鲍翅)ꎬ此外还有诸如一帆风顺㊁百年好合等ꎮ(3)典故式:这类命名通常借用历史典故或诗词歌赋来命名ꎬ其名称背后蕴含着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或古典文学知识ꎮ如草船借箭(清蒸鳜鱼为船ꎬ蛋松为草ꎬ嫩细冬笋为箭)㊁鸿门宴(以蟹黄燕窝烹制而成)ꎬ还有游龙戏凤㊁贵妃醉酒㊁八仙过海之类的菜肴名称ꎮ(4)幽默式:通过联想㊁比喻㊁夸张的艺术手法营造出一种诙谐幽默的氛围ꎬ既幽默风趣又新奇别致ꎮ如蚂蚁上树(粉丝夹肉碎制而成)㊁海底捞月(海蜇鸽蛋汤)ꎬ汤浴绣丸(肉末和鸡蛋做成的丸子ꎬ如绣球ꎬ加汤煨成)ꎬ此外还有鸳鸯戏水㊁欢天喜地㊁龙虎斗等之类的说法ꎮ三㊁菜肴命名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菜肴的命名ꎬ我们既要看到它积极的一面ꎬ也要看到消极的一面ꎮ菜肴命名既可以反映我们中华民族饮食方面的文化特色ꎬ又可以使人产生联想ꎬ激发情感ꎬ是一种社会的进步ꎮ但是对菜肴名称的胡编乱造ꎬ则不仅有害社会ꎬ还会违背一些道德方面的要求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ꎬ菜肴命名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为了吸引顾客ꎬ挖空心思在菜肴名称上大做文章ꎬ故弄玄虚ꎬ哗众取宠ꎮ特别另类或者出奇的名称不但不能使菜肴名称产生美感ꎬ反而会令人反感ꎮ例如将 拍黄瓜 命名为 刀斩青龙 ꎬ这样奇怪的名字令人哭笑不得ꎮ还有如 雪山飞狐 就是炸虾片上面放几个小炸虾皮ꎬ类似的例子五花八门㊁不胜枚举ꎮ(2)菜肴名称出奇但不是过分夸张ꎮ个别饭店一味追求菜肴名称的新潮另类ꎬ以达到吸引顾客的目的ꎬ而使用一些带有低级趣味的词语ꎬ这是对餐饮文化精神文明的玷污ꎮ如把一小碟凉拌海蜓称之为 美味小女子 ꎻ把 黏901社会语言学视角下菜肴命名的语用研究黏 的拔丝苹果称为 如胶似漆 ꎮ因此ꎬ我们对菜肴命名中所出现的这些问题应极力避免ꎬ做到:(1)菜肴名称应实至名归ꎬ菜肴的名称应真实反映菜肴的实际内容ꎬ这样也易于顾客理解和接受ꎮ当然对于一些虚实相间的菜肴命名ꎬ在菜肴名称中恰当地运用比喻㊁借代㊁夸张等语言手法ꎬ可以给人新奇独特的美感ꎮ如果脱离菜肴的实际内容ꎬ单纯为了追求新奇而故弄玄虚ꎬ会使人不知所云ꎮ所以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ꎮ例如 蚂蚁上树 这个富有艺术性的菜肴名称ꎬ因人们熟悉其文化背景ꎬ故受到人们的称赞与认可ꎮ(2)要雅致得体ꎬ这样会使人得到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享受ꎮ过于庸俗或者带有低级趣味的菜肴名称是一种不良文化的反映ꎬ非但不能引起人们的食欲ꎬ还会失去顾客和口碑ꎮ因此ꎬ在菜肴命名时一定要雅致得体ꎬ同时也要抵制使用过于庸俗的菜肴命名ꎬ积极捍卫菜肴名称的纯洁性ꎮ四㊁结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ꎬ文化对语言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ꎮ菜肴名称从表面看ꎬ兼有形美㊁音美㊁意美的语言特点ꎮ从深层次来说ꎬ则是人们的文化心理㊁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影响的结果ꎮ本文对菜肴命名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ꎬ从形美㊁音美㊁意美三个方面揭示了菜肴命名的语言学方面的特色ꎻ重点分析了菜肴命名过程中所运用的语用艺术ꎬ同时对菜肴命名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思考和建议ꎬ使其向更加规范㊁更加科学㊁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ꎮ参考文献:[1]阿坚ꎬ车前子ꎬ红烛.中国人的吃[M].中国文联出版社ꎬ2000.[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ꎬ2001.[3]陈诏.中国馔食文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ꎬ2001.[4]李晗蕾. 名+名 式菜名的命名模式[J].江南大学学报ꎬ2002(2).[5]刘凤玲ꎬ戴仲平.社会语用艺术[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ꎬ2003.[6]胡自山.中国饮食文化[M].时事出版社ꎬ2006. [7]黄伯荣ꎬ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ꎬ2002.[8]谭汝为.中华菜肴艺术谈[J].修辞学习ꎬ2002(2).[9]谢琼.中国菜肴名称的社会文化研究[J].法制与社会ꎬ2007(7).责任编辑:孙㊀瑶(上接第111页)нашаромыжку ꎮ吃豆腐:指调戏㊁戏谑人ꎬ多指女性ꎻ以占便宜和给人难堪为目的ꎮ因此译为:(1)заигрыватьсженщинойꎻ(2)подшутитьнадкемꎬсыгратьшуткускемꎮ吃虎胆:用来形容胆子很大ꎮ因此译为 храбростьисилабезмерная ꎮ吃大锅饭:指无论工作好坏ꎬ贡献大小ꎬ全由国家包干的办法ꎮ因此译为 питатьсяизобщегокотла уравнительноераспределение естьизобщего/одногокотла ꎮ吃后悔药:喻指事后后悔ꎮ因此译为 жалеть 而不能译为 приниматьлекарствораскаяния ꎮ三㊁结语汉语与俄语中ꎬ有许多词存在一词多义现象ꎮ往往原文中一个词的词义ꎬ在译文中可以找到多个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汇ꎮ因此选词之时ꎬ要根据原文词在上下文中的确切意思和语境进行选择ꎮ从上述所举例子中可以发现ꎬ俄语与汉语中不对等情况很多ꎮ而在俄汉对应词中经常存在交叉对等㊁部分对等现象ꎬ也可以说除一些专业术语㊁科技词汇外ꎬ几乎不会存在完全对等的情况ꎮ而随着的社会发展ꎬ语言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ꎬ渐渐形成了很多有引申意义的词组ꎮ因此翻译过程中ꎬ这些词组要根据其引申意义进行翻译ꎬ如 吃醋 吃豆腐 等ꎬ不能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ꎮ所以在俄语学习中要注意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ꎬ选择更准确的表达方式ꎬ说更地道的俄语ꎮ参考文献:[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ꎬ2012. [2]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重谢辞书研究所.大俄汉词典(修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ꎬ2001. [3]顾柏林.汉俄大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ꎬ2009.[4]黄忠廉ꎬ白文昌.俄汉双向全译实践教程[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ꎬ2010.[5]杨仕章.语言翻译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ꎬ2006.[6]郑维.汉语中有关 吃+名词 构造的认知解读[J].绥化学院学报ꎬ2012(5):139-141.[7]赵小华ꎬ张金忠. 用+名词 结构俄译举隅[J].俄语学习ꎬ2007(2).Eating+noun structureofRussiantranslationstudiesLiuJingjing(CollegeofSlaviclanguagesHarbinNormalUniversityꎬHeilongjiangꎬHarbinꎬ150025)Abstract: Eating isanimportantwayofliving.InChi ̄neseꎬwhenthe eat+noun structureistranslatedintoRus ̄sianꎬIfthenounsaftertheverbaredifferentꎬthetranslationmaybedifferent.SobystudyingRussiantranslationof eating+noun structureꎬthemethodofinductionisconcluded.Studyit.Keywords:verbsꎬeatingꎬstructureꎬtranslation责任编辑:孙㊀瑶011现代交际 2018年2期。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菜肴名称研究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菜肴名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ef2aee4b307e87100f69671.png)
(4)原料 +始源:如虾仁芙蓉,始源是芙蓉,目标 是蛋清,炒熟的蛋清状若芙蓉。
2.多重隐喻的类型 根据始源和目标的跨域映射情况,可将多重隐喻 分为以下三类: (1)始源 1+始源 2:如白玉翡翠,该菜名涉及两 次跨域映射,并包含两个始源和两个目标,即始源白 玉和翡翠以及目标青菜和鸡丝。两次跨域映射从白 玉到鸡丝和从翡翠到青菜,都是以物理相似性颜色为 基础; (2)始源 1+始源 2且整体隐喻:如子母会,食材 为鸽子蛋和鸽子,将鸽子蛋比拟为孩子,鸽子喻为母 亲,子母会 生 动 地 描 绘 出 鸽 子 蛋 和 鸽 子 同 现 于 一 道 菜,犹如母子相会; (3)多个始源:如玉盏豆腐,始源分别为玉和盏, 目标是豆腐,两个始源的部分特性同时投射到共同的 目标,该菜名凸显了豆腐色如玉,形似盏。 (二)转喻型菜名 概念转喻是一种认知操作,在这一过程和同一认 知域中,源 域 为 靶 域 提 供 心 理 可 及[3]。 单 一 转 喻,即 在菜肴的命名过程中涉及到在同一总认知域内,一个 源域为靶域提供了心理可及。多重转喻涉及两次或 多次的转喻识解,即两个或多个参照点为不同的目标
最新 饮食文化的川菜菜名翻译研究-精品
![最新 饮食文化的川菜菜名翻译研究-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b37f59a3f90f76c661371aff.png)
饮食文化的川菜菜名翻译研究1川菜菜名翻译的原则通过分析常见的川菜菜名误译的原因,不难发现要保持川菜菜名的英译能够恰如其分地展示菜品本身和川菜的文化,要根据菜名本身体现的内容,价值观以及命名时使用的修辞手法进行综合考虑。
这样才能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更加全面细致地将川菜菜名翻译成英文,而避免引起外国读者的误会。
1.1保持川菜饮食文化内涵作为饮食文化传播的手段,川菜菜名的翻译必然要符合川菜所处的饮食文化。
虽然中西方文化不能完全一致,但是菜名翻译的特殊性要求这样的翻译本身应该达到传播饮食文化的目的。
为使读者在文化心理上更容易产生共鸣,译者应该尽量考虑两种文化的因素,尤其是译入语的文化。
因为文化内容不仅能够影响读者对于菜品的兴趣,也能够通过菜名的英译影响读者心理反应,所以在文化内容上保持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1.2综合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因素川菜文化是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之中的。
在这样的文化和价值观背景下,有的菜品或者有的菜名翻译也许得不到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容纳。
这时候的翻译应当充分考虑西方的价值观,因为译文服务的对象就是英语文化中的读者。
尽管在中西方价值观中寻求平衡以更好地翻译川菜菜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只有这样才能够化解由价值观不同带来的理解偏差,甚至是理解上的冲突,从而更好地将川菜的饮食文化以西方价值观所接收的方式传播出去。
1.3保持菜品名的吸引力和其他文本的翻译不同,菜名翻译必须和菜品本身一样,能够引起人的食欲。
川菜讲究色香味俱全,那么相应地,菜名的翻译也应该尽力在表明菜品原料与做法的同时突出菜品的特色。
这就需要在重意和重形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了。
菜名的翻译偏向哪一方都不太合适,太重意使人不明白菜是什么菜;太重形又会过于直白,无法表现出菜品的美。
2川菜菜名的翻译策略川菜菜品名称的翻译策略应该是多样化的,这是由于川菜本身品种繁多,菜名来历复杂这一特点决定的。
川菜菜名的翻译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应遵循英语语言习惯,参照西餐菜单的特点,让外国客人了解菜单中所包含的文化层次的外在表象,如:原料、烹饪方法、特点等。
《川菜平反论》之川菜基本术语
![《川菜平反论》之川菜基本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d937845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2.png)
——领衔主持——研究川菜,要从最基本的元素入手。
这些东西搞不清楚,就会留下川菜麻辣重油的坏印象。
先从一个“”字开始吧。
此字音“趴”,四川方言,意为软,四川人说男人妻管严,即叫“耳朵”,用在食物上,是指原料到了软熟而形整不烂的程度。
川菜中久蒸久煮的菜式,什么时候算是火工正好?老师傅便教你,至为止。
更完美的境界叫“ 活”,肉虽软熟,但不死板,感觉还是活的。
最直观的例子是成都流行的“老妈蹄花”,完整的猪蹄跟汤上桌,入口抿之,一下子化开。
但大规模经营,不如邓师傅做得细腻,他刚添了外孙女,那碗“外公蹄花”真是已臻化境。
说到“ 耳朵”,还有马耳朵,那是切配上的术语。
把葱白或泡红辣椒切成七分长的段,一端呈斜尖形,形似马耳,故名。
这种刀法,不见于其它菜系,用意何在?向邓师傅请教,原来一则是为配合腰块肉片之类较大的主料,二则爆炒时争分夺秒,斜切之后,香味更易快速散出。
更快的切法,是两端皆成斜尖,名曰“箭头指”,又叫“眉毛葱”。
较复杂的则有复制酱油,每家的制法都有独到之处,教科书上的标准版本是酱油十五斤、红糖三斤,另将八角三段、桂皮二钱、甘草五钱、三奈五分用纱布包好,一同入锅,小火煨一个钟头。
成都名小吃红油抄手和钟水饺,缺了此味即不正宗,绝不是酱油加辣椒那么简单。
有人质疑,说川菜麻辣,岂有用糖之理。
殊不知从前糖为奢侈品,四川天府之国,才消费得起,何况糖有提鲜之效,也不完全为了斗富。
这些家伙已被三流川菜搞坏味蕾,不可救药矣。
川菜百菜百味,单看各类蘸食的味碟就知道了。
常见味碟如下:椒盐味碟:将花椒炒香、碾细,与炒锅的精盐按一比二的比例调匀。
红油味碟:将酱油八钱、辣椒油三钱、芝麻油一钱调匀。
所谓辣椒油,是把菜油烧滚,冷至五成热,淋在辣椒面上,只用其油。
姜汁味碟:将姜蓉三钱、醋五钱、芝麻油二钱、精盐稍许调匀。
椒麻味碟:将葱叶五钱、花椒十五粒、精盐一分碾成细末,再加酱油二钱、芝麻油二钱、肉汤三钱调匀。
蒜泥味碟:将蒜蓉三钱、酱油八钱、白糖一分、芝麻油二钱调匀。
文化语言学视野下的川菜菜名翻译——汉外对比的思考
![文化语言学视野下的川菜菜名翻译——汉外对比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59187e4365ce050877321350.png)
Sichuan Dishes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Linguistics——A Comparative Thought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Languages 作者: 王俊棋 张粲 王婷婷
作者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出版物刊名: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页码: 13-16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4期
主题词: 川菜 菜名翻译 文化蕴涵 英译 法译
摘要:川菜本身富有文化蕴涵,其中的菜名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味或历史典故,在翻译这些菜名的时候,译者在理解环节要考证清楚菜名源流、文化蕴涵,明确菜名中的名物训诂,才不至于陷入误解。
表达环节要力争传递丰富的文化信息,才能准确地把川菜的饮食文化表现出来,实现真正信达雅的翻译。
从川菜命名角度浅谈川菜的英译
![从川菜命名角度浅谈川菜的英译](https://img.taocdn.com/s3/m/dc51ca27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b.png)
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从川菜命名角度浅谈川菜的英译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周志容【摘要】四川文化中最具特色之一的就是川菜。
川菜菜名喜欢用象征,联想等手法使菜名鲜明生动,活色生香。
由于汉英语言差异很大,川菜在翻译时应根据其不同的命名方式,采用“直译”,“直译加注”,“音译或汉语拼音加注”的方法。
英译中应尽量包含菜肴的主材料,烹饪方式,调味等,使人一看菜名就一目了然。
【关键词】川菜 命名 英译美国的Bored Panda网站近来报道了一些走红国外网络的令人感到崩溃的菜单翻译。
比如,菜单中的“野山椒牛肉”被译为“你和你的家庭”(You and your family)。
“四喜烤麸”被翻译成“Si xi roasted husband”。
“私房香之驴”被译为“our sweet ass”。
类似的翻译还有2007 年,美国CNN报道的北京一家豪华大饭店里出现的菜肴的错误翻译,比如将川菜“夫妻肺片”翻译成“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husband and wife’s lung slice)。
把“酸菜包”译成“酸性食物”(Acid food)。
看了这些英译的菜名不仅毫无美感和胃口反而令人毛骨悚然。
川菜,发源于古代的巴国和蜀国,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到了晚清以后,逐步形成了一个极具地方风味的菜系。
川菜具有取材广泛,调味多样,适应性强的特征。
川菜口味多样,调味丰富。
在国际上享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美誉。
川菜早已走出国门,名扬海外,现在在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泰国等国家都有很多川菜馆。
此外每年都有不少外国人士来川投资经商或是旅游度假,他们在饱览四川秀丽风光的同时也一定极想品尝闻名世界的川菜,川菜的正确翻译也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川菜命名的方法川菜的菜名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内涵,也富于鲜明的地方特色,有的还蕴涵着有趣的故事和历史传说。
川菜菜肴的命名多姿多彩,因其选材广泛,烹饪方式多样,刀工和调味也不尽相同。
但是归纳起来,不外乎写实和寓意两种。
川菜菜名转喻的认知文化特性研究
![川菜菜名转喻的认知文化特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4fd99f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6.png)
川菜菜名转喻的认知文化特性研究摘要:本文认知转喻的视角出发,选取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所发布的《四川名菜及名小吃英、日、韩译法》((D)B510100/T 022-2009)中812个川菜菜名,对其展开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
研究发现川菜的命名方式以“范畴成员+主料”的转喻为主,且偏好使用菜肴中的辅助性食材,味道和烹饪方式转指菜肴,且这样的偏好可以从认知及文化层面寻找理据。
关键词:认知转喻;川菜菜名;原型范畴;突显;文化特征1. 引言中式菜肴的命名往往涉及诸多特色,所体现出的深层次认知文化因素较多,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学界现下虽有一定量差强人意的菜名研究成果,但这一领域的成果还是菜名的翻译研究最占上风,如刘清波(2003),文珊(2012)等,相关的语言学研究确实不多,甚至在有些方面还有所留白。
此外,就菜名的语言学研究而言,近五年来虽有相关成果见刊于重要学术平台(周启强,2020;宋作艳,2022),但关于“其他认知机制(如转喻)是否也影响着菜肴命名方式”这一问题,依旧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
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川菜取材多源自日常,以家常菜为主,命名方式总体较其他菜系的菜名简单。
同时,川菜是也外界了解四川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所发布的《四川名菜及名小吃英、日、韩译法》((D)B510100/T 022-2009,以下简称《译法》)共列出812道川菜菜名,从主菜到小吃覆盖完全,为研究川菜菜名中的转喻现象提供了合适的研究对象。
2. 川菜菜名的认知实质由于某种事物往往包含多种特征,且人们无法将一个事物的所有特征用一个简单的名称全部包括。
菜名更是如此。
一道菜肴往往包含多重因素,如味道,食材,制作方式等,而在命名过程中,出于语言经济性原则的需要,菜肴的命名难以体现所有组成因素,往往需要借助认知手段对其中特色进行突显,这一手段就是转喻。
英语中metonymy最早始用于十五世纪六十年代,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将其定义为“A figure of speech thatconsists in using the name of one for that of something else with itis associated”,即“即用一个事物的名称去代替与它相关的另一个事物的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 川 菜 菜 名 的 语 法 结 构
2 . 1 偏正短语
川菜 菜 名 很 多 都 是 朗 朗上 口 、 便 于记 忆 的 . 这 要归 于 其 简洁 、 经 济 的语音 特 点 , 下 表 是对4 2 8 道 川菜 菜名 语 音 的 分析 。
菜名比例数目节奏占比例节奏类型占各菜名音节数示例音节数类型的比例二音节125ll1006i一295打老虎三音节14657905水浒肉184968火爆腰块四音节4446l一332炒豌豆夹109812红烧狮子头43229血魔芋鸡翅五音节3l822162萝h炖羊肉80鲜花百玉鸡片六音节4743320张凉粉水饺店922390花式麻辣小龙虾七音节231232lo白炒三七花田七50五花肉炒豆腐泡菜八音节052222250白果烧鸡红油耳片50四川风味土豆烧排骨九音节05233350辣香味鲜豆豉双椒鸡根据上表得出如下结论
语言文学研究
川
菜
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名
的
语
言
学
考
察
何 贵 平
( 泉州师范 学院 文学 与传播学 院 , 福建 泉州 3 6 2 0 0 0 ) 摘 要 :菜名是 地域 文化 的折射 , ) J l 菜作 为八 大菜 系之 中普 及 面较 广的一 大 菜 系, 其 独特 的 i l l 蜀文化 伴 随着 菜名 的传
示例
镶碗 打 老 虎 水 浒 肉 火 爆 腰 块
炒豌 豆夹 红 烧 狮 子 头
定语 的语 义类型 。
5 6 5 7
2 . 1 . 1 名词性 定语 。第一 , 限制性 定语 : ① 配料一 主料 : 可
能是一种 配料 , 如: “ 鸡汁虾 卷” 、 “ 苕 菜狮子 头” 、 “ 虫 草鸭舌 ” 、 “ 茄 汁鱼卷 ” 等。 或者 是数种 配料 , 如: “ 枸杞 牛鞭 汤” 、 “ 竹笋香
四音 节 4 4 . 4 %
1 8 4
6 1 0 9
菇汤 ” 、 “ 沙 参心肺汤 ” 、 “ 箩粉鱼头 豆腐汤 ” 等。 ② 器皿一 主料 , 如: “ 干锅兔 ” 、 “ 砂锅雅 鱼” 、 “ 坛 子 肉” 等 。③ 地名一 主料 . 如:
“ 广汉 缠丝兔 ” 、 “ 川 北风 味虾 ” 、 “ 成 都子鸡 ” 、 “ 潼川 豆豉 ”等 。
④ 人名一 主料 , 如: “ 张飞牛 肉” 、 “ 东坡 肉” 、 “ 大干子鸡 ” 等。 有
的不 是人 名 , 是 一种 通称 : “ 主席 红烧 肉 、 贵妃 鸡 翅 、 状 元 卤
味、 东坡春鸠脍” 等。第二 。 描述性定语 : ①性质一 主料, 如:
“ 家常 海参 ” 、 “ 沸腾鱼 ” 、 “ 银丝 圆 ” 、 “ 糊 涂鸡 ” 、 “ 清水 白菜 ” 等。
节奏 类型
1 —1 l - - 2 2 一l 2 —2
l 一3 2—3
占比例( 节奏类型 占各菜名音节数 的 比例 )
1 0 o % 9 . 5 % 9 0 . 5 % 9 6 . 8 %
3 . 2 % 8 1 . 2 %
合短语 “ 麻辣鸡 肫毛豆 ” 、 “ 酸辣臊子 蹄筋” 等 。下面 主要 研究
菜名 音节数 比例 数 目
二 音 节 1 . 2 %
三音 节 l 4 6 %
偏正短 语结构 的川菜 菜名 , 中心语 一般 为名词 性词 语 , 如: 单个 名词 “ 玻 璃鱿 鱼” 、 “ 麻 辣 肉丁 ” 、 “ 毛肚 火锅 ” 等: 名词
性偏 正短语 “ 鲜花 白玉鸡 片” 、 “ 酸辣 岩水 豆花 ” 等: 名词 性联
五音 节 3 1 . 8 %
4 2 2 l
3—2 2一l 一2 l 一2—2 2—2—2 3—3
2 . 9 % l 6 2 % 0 . 7 % 8 O % 2 0 %
血 魔 芋 鸡 翅 萝 炖 羊 肉 炸 花 仁 腰 块 鲜 花百 玉 鸡 片 张 凉 粉水 饺 店
进 行考 察 。 1 . 川 菜 菜 名 的 语 音 特 色
菜名 所 占百 分 比是 随着音 节 数 的增 加呈 逐渐 下 降 的趋 势 , 这是 因为菜 名过 长不够 经济 简明 , 不便 于记 忆 . 菜 名 过短 又 不足 以明确丰 富地表 明内在涵义 。
1 . 2 菜名在节 奏方 面 ,主要 的节奏类 型 以双音节 和三音
播 而为各地 的人们所 了解。文章 以菜谱和 网络上 的4 0 0 多个川菜 菜名 为语料 , 从 语 言学角度探 究其背后 的地域 文化 特征 。
关键词 : 川 菜菜名 地域 文化 语 言学 心理 学 社会 学
中 国是 一 个 美食 大 国 , 有“ 鲁、 川、 粤、 闽、 苏、 浙、 湘、 徽 ”八 大 菜 系 之 说 ,中 国人 对 美 食 的命 名 也 是 别 具 匠 心 的. 菜名 这种 语 言现 象 是 当地独 特 文化 特 征 的反 映 。八 大 菜 系之 一 的 川菜 历 经 两 千多 年 的 发 展 . 在 国际 上 享有 “ 食 在中国、 味 在 四川 ” 的美誉 , 也是 巴蜀文 化 的折 射 。本 文 以 菜谱 和 网址 “ h t t p : / / w w w. c a i z h i s k . c n / s h o w. a s p i d = 1 4 5 ” 上 的 4 2 8 道 川 菜菜 名 为 研究 对 象 , 从语音 、 结构 、 修 辞 三个 方 面
9
七 音 节 2 . 3 % l
八 音 节 O . 5 % 2
2 — 2 — 3
2—3—2 3—1 —2—2 2—2—2—2
9 0 %
1 O % 5 O % 5 0 % 5 O %
花式麻辣小龙虾
白炒 三 七 花 田七 五 花 肉 炒 豆腐 泡 菜 白果 烧鸡 红 油 耳 片 四川 风 味 土 豆烧 排 骨
六 音 节 4 . 7 %
1 6 4
②形 态一主 料 ,如 : “ 绣球 鱼翅 ” 、 “ 太极 双丝 ” 、 “ 金钱 海参 ” 、 “ 口袋 豆腐 ” 、 “ 宫灯鱼 丝 ” 等 。③ 味 道一 主料 , 如: “ 酸辣 鸭血
旺” 、 “ 辣子 脆肠 ” 、 “ 甜 辣 回锅 肉” 、 “ 香 酥竹 荪鱼 ” 、 “ 五香 脆皮 鸡”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