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G-7及MMP-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3·
戴悦萱,李月春,梁芙茹.PI3K/AKT/GSK3β通路影响糖
代谢与认知过程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8,6(6):28-29.
师林,
杨玉彬,黄颖娟,等.健脾化湿方对脾虚痰湿型肥胖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PI3K/Akt通路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2):530-534.
付秀美,
钟美蓉,付文亮,等.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103-105.Gao Y
, Zhang M, W u T , et al. Effects of D-Pinitol on Insulin Resistance through the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in T ype 2 Diabetes Mellitus Rats[J]. J Agric Food Chem, 2015, 63(26): 6019-6026.
赵海燕,
张长宁,黎丽萍,等.维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药物与临床,2018,15(3):60-64.王维维,朱文静.丝胶蛋白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概况[J].中国药业,2012,21(10):14-16.张敏,
何继瑞.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8):993-997.钱俊文,
柴可夫.加减抵当汤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胰岛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3):
295-298.
(收稿日期:2018-03-11)
α亚基结合,引发β亚基的酪氨酸残基自身磷酸化后才能激活下游的相关因子而启动PI 3K/Akt信号通路[8],因此IR作为胰岛素PI3K/Akt信号通路的起始因子,在调节胰岛素的代谢效应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发现,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IR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果与钱俊文等[9]
的胰岛素抵抗机理研究结果一致,即IR是肝脏胰岛素PI3K/Akt信号通路的重要介导者,其基因突变或表达下调均可造成肝细胞膜表面IR数目减少,从而降低胰岛素敏感性而引发胰岛素抵抗。
而用丝胶蛋白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进行灌胃治疗后发现,实验组大鼠肝脏I R m R N A的表达明显升高,提示丝胶可能通过提高IR的表达水平增强胰岛素PI3K/Akt通路的转导效应,进而通过促进葡萄糖转运、肝糖原的合成及加强对糖异生的抑制作用起到降低血糖的效果,这可能是丝胶降低血糖的作用机制之一。
【参考文献】
金美英,朴春丽,赵宗江,等.2型糖尿病ZDF大鼠模型的最
佳成模时间及解毒通络肝方的干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3-6.
[1] [2][3][4][5][6][7][8][9]MIG-7及MMP-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李明玉1,贾喜花2△,周炳娟2,张丙信2
(1.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2.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摘要】目的:研究迁移诱导蛋白7(MIG-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70例结肠癌组织与对应癌旁组织MIG-7及MMP-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MIG-7及MMP-2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结肠癌组织中二者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70例结肠癌组织中MIG-7、MMP-2的阳性率分别为61.43%、70.00%,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 <0.05)。
结肠癌组织中,M I G -7及MMP-2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和肿瘤直径无关(P >0.05),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5)。
并且,结肠癌组织M I G -7与M M P -2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 =0.506,P <0.05)。
结论:M I G -7和M M P -2可能共
同参与了结肠癌的生长和转移过程。
【关键词】 结肠癌;迁移诱导蛋白7;基质金属蛋白酶2
【中图分类号】 R73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879(2018)05-0363-04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MIG-7 AND MMP-2 IN COLON CANCER
LI Ming-yu, JIA Xi-hua, ZHOU Bing-juan, et al (Chengde Medical College, Hebei Chengde 067000,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 o study the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migration induced protein-7 (MIG-7) and matrix △ 通讯作者
metalloproteinase-2 (MMP-2) in colon cancer.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MIG-7 and MMP-2 in 70 cases of colon cancer tissues and corresponding adjacent normal tissu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IG-7, MMP-2 and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lon cancer, and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MIG-7 and MMP-2 in colon cancer tissues were also analyzed. Results: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MIG-7 and MMP-2 in 70 cases of colon cancer tissues were 61.43% and 70.00%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all singnificantly higher than adjacent normal tissues (P˂0.05). In colon cancer, the expression of MIG-7 and MMP-2 were related to differentiation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P˂0.05); but irrelevant to sex, age and tumor size (P>0.05). In colon cancer, the expression of MIG-7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MMP-2 (r=0.506,P˂0.05). Conduidons: MIG-7 and MMP-2 may participate in the growth and metastasis of colon cancer together.
【KEY WORDS】 Colon cancer; MIG-7; MMP-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结肠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目前结肠癌已成为我国重点防治的肿瘤之一。
有研究显示,影响结肠癌患者治疗效果和导致不良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癌转移[1]。
因此,深入研究结肠癌浸润转移的分子机制对改善患者的总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迁移诱导蛋白7(MIG-7)是血管生成拟态(VM)形成过程中重要的调控因子,它可使肿瘤细胞发生可塑性变化,并使肿瘤细胞具有内皮细胞的功能,而具有内皮细胞功能的肿瘤细胞可参与构成VM管腔的内衬结构[2]。
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作为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 M P s)的成员之一,是V M形成通路(E p h A2/P I3K/A K T/M M P s)中重要的末端信号因子[3]。
VM的形成除了可满足肿瘤自身的血供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外,还使肿瘤细胞直接与血液接触,从而增加肿瘤细胞发生血道转移的机会[4]。
本研究拟通过观察与V M形成有关的M I G-7和M M P-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在结肠癌生长与转移中的作用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收集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存档经手术切除,且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的结肠癌组织蜡块70例,均明确诊断为腺癌,术前均未行放疗、化疗及生物靶向治疗等,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
70例结肠癌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33例,高分化35例、中低分化35例,<50岁17例、≥50岁53例,肿瘤直径<5cm 26例、≥5cm 44例,有淋巴结转移者22例、无淋巴结转移者48例。
以同期切除的70例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5cm,病理证实为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
1.2试剂 MIG-7兔抗人多克隆抗体,购自上海安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MMP-2兔抗人多克隆抗体、鼠/兔通用型二抗、DAB试剂盒,均购自北京博奥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实验方法及结果判定 MIG-7及MMP-2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进行检测,按照EnVision二步法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
结果判定:M I G-7及M M P-2(1:100)阳性染色呈棕黄色颗粒,均定位于细胞膜及细胞质。
结果判定[5]:选择5个高倍视野(400×)进行观察,计数阳性细胞数及着色深度。
阳性细胞数:无阳性细胞或阳性细胞数<10%为0分,阳性细胞数10%~40%为1分,阳性细胞数41%~70%为2分,阳性细胞数>70%为3分。
着色深度:细胞不着色为0分,淡黄色为1分,黄色为2分,棕黄色为3分。
两项评分相乘,0~1分为阴性、2~3分为弱阳性、4~6分为中等阳性、6分以上为强阳性,其中2分及以上均计为阳性。
免疫组化结果由两位经验丰富的病理科医师采用独立双盲法判定。
1.4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肠癌组织MIG-7与MMP-2表达的相关性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MIG-7与MMP-2在结肠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70例结肠癌组织中M I G-7、M M 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4%(43/70)、70.0%(49/70),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64·
表1 MIG-7与MMP-2在结肠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例数
MIG-7MMP-2+%P+%P
结肠癌704361.4
0.0004970.0
0.000
癌旁正常组织7000.03 4.3
2.2MIG-7、MMP-2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肠癌组织MIG-7、MMP-2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和肿瘤直径无关(P>0.05);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中低分化明显高于高分化。
见表2:
表2 MIG-7、MMP-2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临床病理特征例数
MIG-7MMP-2
阳性率(n/%)P阳性率(n/%)P
性别男3725/67.6
0.264
26/70.3
0.958女3318/54.623/69.7
年龄(岁)<50岁1712/70.6
0.373
11/64.7
0.584≥50岁5331/58.538/71.7
肿瘤直径<5cm2615/57.7
0.622
17/65.4
0.517≥5cm4428/63.632/72.3
分化程度
高3517/48.6
0.027
19/54.3
0.004中低3526/74.330/85.7
淋巴结转移有2219/86.4
0.004
20/90.9
0.010无4824/50.029/60.4
2.3结肠癌组织MIG-7与MMP-2表达的相关性 结肠癌组织中,MIG-7与MMP-2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506,
P<0.05)。
见表3:
表3 结肠癌组织MIG-7与MMP-2表达的相关性
MMP-2
MIG-7
r P +-
+3811
0.5060.000
-516
3 讨论
VM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全新的肿瘤微循环模式。
不同于经典的内皮细胞依赖的肿瘤微血管结构,VM是
高侵袭性肿瘤细胞为了满足自身的血供,通过自身变形和细胞外基质重塑而形成的一种类似血管样的通道[6]。
VM周围的肿瘤细胞在缺少内皮细胞作为屏障时,会有更多与宿主血液循环直接接触的机会,从而增加了转移发生的可能性[4]。
有研究显示,肿瘤组织中VM的形成可同时增加血道和淋巴转移的几率[7]。
MIG-7是VM形成过
程中的一个重要调控因子,它通过增加肿瘤细胞的可塑性变化,促进VM的形成,从而加快肿瘤的转移[8];此外,Phillips等[9]的研究也显示,MIG-7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而在正常对照组织中则未发现表达。
本研究发
现,结肠癌组织MIG-7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而在癌旁组织中则未检测到MIG-7的表达,与Phillips等[9]
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MIG-7可能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
发展过程。
另外,本研究还发现MIG-7与结肠癌分化程度
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MIG-7阳性表达与结肠癌的恶
性程度和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MMP-2即明胶酶A,是降解Ⅳ型胶原的一种蛋白水
解酶。
溶解、穿越基底膜是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过程中
的重要环节,而基底膜的主要成分是Ⅳ型胶原蛋白[10]。
因此提示,MMP-2可能在肿瘤细胞的转移过程中扮演重
要角色。
另外,MMP-2还可参与V M的细胞外基质重塑。
MMP-2可裂解层粘连蛋白5(LN-5v2),L N-5v2的裂解片
段沉积于细胞外基质并参与基质重塑,从而促进了V M
的形成[11]。
近年来研究发现,MMP-2在喉癌[10]、胃癌[12]、前
列腺[13]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均存在过表达现象,并且过表
达的MMP-2与肿瘤的浸润转移相关。
本研究结果亦显示,结肠癌组织M M P-2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且MMP-2表达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说
明MMP-2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恶性程度和转移关
系密切。
同时,本研究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结肠癌组
织中MIG-7的表达与MMP-2呈正相关关系,提示二者可
能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
综上所述,MIG-7和MMP-2可分别通过调控肿瘤细
胞的自身变形和参与细胞外基质重塑促进V M的形成,从而间接参与了结肠癌的生长及转移过程,检测结肠癌
组织中M I G-7和M M P-2的表达情况可能对判定结肠癌
的生长和转移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参考文献】
杨倩,马翔,李华驰,等.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在结直肠癌
研究中的进展[J].中国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3):1252-1255.
Petty AP, Garman KL, Winn VD, et al. Overexpression of carcinoma
and embryonic cytotrophoblast cell-specific Mig-7 induces invasion
and vessel-like structure formation[J]. Am J Pathol, 2007, 170(5):
1763-1780.
Paulis YW, Soetekouw PM, V erheul HM, et al. Signalling pathways
in vasculogenic mimicry[J]. Biochim Biophys Acta, 2010, 1806(1):
18-28.
van der Schaft DW, Seftor RE, Seftor EA, et al. Effcets of angiogenesis
inhibitors on vascular network formation by human endothelial and
[1]
[2]
[3]
[4]
·365·
melanoma cells[J]. J Natl Cancer Inst, 2004, 96(19): 1473-1477.
王静苗,贾喜花.Six1、E-cad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7,34(1):3-5.
杨莹,胡叶,吴娜,等.肿瘤血管生成拟态在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8,26(1):149-152.
王魏,林鹏,孙保存,等.血管生成拟态和内皮依赖性血管在喉癌转移中的作用研究[J].中华耳鼻喉外科杂志,2012,17(5):400-405.
廖世平,高青.血管生成拟态及相关蛋白MIG-7、MM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3,29(2):194-196.
Phillips TM, Lindsey JS. Carcinoma cell-specific Mig-7: a new potential marker for circulating and migrating cancer cells[J] . Oncol Rep, 2005, 13(1): 37-44.
许熠铭,谢民强,刘涛,等.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 M P-2与喉癌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3):1930-1934.
乐晓峰,孙彬佳,郭思翊,等.血管生成拟态在肿瘤研究中的现状与展望[J].现代肿瘤医学,2014,22(9):2204-2208.
于燕妮.胃癌中SDF-1、CXCR4、MMP-2和MMP-9的表达及意义[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2,28(2):135-139,143.
邱承俊,程帆.MMP-2基因对前列腺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4):365-370.
(收稿日期:2018-03-13)
[5]
[6]
[7]
[8]
[9]
[10]
[11]
[12]
[13]
大豆异黄酮对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胆碱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杨振军1,张祥云2,陈志宏1,薛景凤1△
(1.承德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河北承德 067000;2.河北省军区承德离职干部休养所)
【摘要】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胆碱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方法: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n=10),模型组、治疗组采用永久结扎去势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建立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分离双侧卵巢和颈总动脉,不结扎。
建立模型后,治疗组术大鼠给予大豆异黄酮(9mg/kg/d)灌胃21d。
采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 A1区神经元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蛋白表达的变化。
采用MiVnt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结果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海马CA1区ChAT蛋白的表达显著多于模型组和治疗组(P<0.05);治疗组大鼠海马C A1区C h A T蛋白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多(P<0.05)。
结论:大豆异黄酮对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胆碱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神经元ChAT蛋白的表达有关。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胆碱乙酰基转移酶
【中图分类号】 R5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879(2018)05-0366-03
PROTECTIVE EFFECTS OF SOYBEAN ISOFLA VONE ON HIPPOCAMP AL CHOLINERGIC NEURONS OF
RA TS DURING CHRONIC CEREBRAL ISCHEMIA
Y ANG Zhen-jun, ZHANG Xiang-yun, CHEN Zhi-hong, et al
(Department of Human Anatomy, Chengde Medical College, Hebei Chengde 0670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soybean isoflavone on hippocampal cholinergic neurons of chronic cerebral ischemia rats. Methods: 30 healthy, adult female SD rats were applied in this study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sham operation group (n=10), model group (n=10) and treatment group (n=10). The rats in model group and treatment
△ 通讯作者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