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小学三年级校本教材《走进国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诗词歌赋
竹里馆①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②。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赏析】
这首诗描绘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
以“幽篁”、“深林”、“明月”三个词写自然景色。
以“独坐”、“弹琴”、“长啸”三个词写人物活动。
短短两句,抒发了安闲自得之情;并使外景与内情交融无间、融为一体。
全诗语言自然平淡且富有韵味。
【作者简介】
王维(约692~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
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王维诗明净清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家。
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
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
王维又是杰出的画家,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
苏
轼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
春夜喜雨①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②。
【请你读读】
多好的春雨呵好像知道时节变化,
到了春天,它就自然地应时而生。
伴随着和风在夜里悄悄飘洒,
滋润着万物轻柔而寂然无声。
野外的小路上空乌云一片漆黑,
只有江面小船还亮着一盏孤灯,
清晨观赏细雨湿润的处处春花,
朵朵沉甸甸的开遍美丽的锦官城。
【帮你理解】
①这首诗是诗人住在成都草堂时写的。
②锦官城:四川省成都市。
因为古代成都曾经住过主持织锦的官,所以叫锦官城。
锦:一种彩色有花纹的丝织品。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
人称为“诗史”。
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简析】
这首诗写自己回到久别家乡时的喜悦与感慨,写得生动含蓄,富有生活情趣。
贺知章一生仕途顺利,年逾八十告老还乡时,玄宗皇帝亲自作诗送别,还将镜湖赐给他,太子和百官为他饯别,可以说是“衣锦荣归”,但诗人没有描写那些为世俗所羡的情态,只是刻划一个久客回乡的普通人的真情实感。
这一点与史籍记载贺知章一生旷达豪迈、不慕荣利是一致的。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县)人。
唐代诗人。
早春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
1. 张十八员外:指张籍。
张曾任水部员外郎,排行十八。
2.天街:京城街道。
3.润如酥:形容初春细雨如奶油样的滋润。
【简析】
长安街上细小的春雨润滑如酥,近看没有绿色,远看草色青青。
早春正是一年春光的大好时节,大大胜过满城杨柳堆烟的暮春。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当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
称“韩柳”。
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
有《昌黎先生集》。
北魏贵族后裔,父仲卿,为小官僚。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
1.“百般红紫”句:指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的情景。
2.惟解:只知道。
【简析】晚春是韩诗颇富奇趣的小品,历来选本少有漏选它的。
然而,对诗意的理解却是诸说不一。
题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诗中所描写的乃郊游即目所见。
乍看来,只是一幅百卉千花争奇斗妍的“群芳谱”:春将归去,似乎所有草本与木本植物(“草树”)都探得了这个消息而想要留住她,各自使出浑身招数,吐艳争芳,一刹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
可笑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
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言“杨花榆荚”偏义于“杨花”)。
仅此寥寥数笔,就给读者以满眼风光的印象。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注释】
1、岭外:大庾岭之外,就是广东。
五岭(在广东、广西北部)之外,此指诗人被贬之所。
2、汉江:汉水中游的襄河。
【简析】
这是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
诗意在写思乡情切,但却正意反说。
写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消息,担心听到环的消息,而伤了好的愿望。
语极浅
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
山中
王维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注释】
1.荆溪:一名“浐水”,源出陕西蓝田县,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水,水清浅,故曰“白石出”。
2.元:原
3.湿:形容山岚苍翠欲滴,湿衣如雨。
诗人借用美学的“通感”手法,用触觉的干湿来感知视觉的翠色。
故苏轼评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感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简析】
这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
前半首的久客思归之情,正因深秋景色的点染而加浓了它的悲怆色彩;后半首的风吹叶落之景,也因旅思乡情的注入而加强了它的感染力量。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红叶飞。
【注释】
1、滞:停顿。
这里是说长江流得太慢了。
2、这句是说盼望回到万里之外的家乡。
“万里”是夸张的说法。
3、况属:况且遇上。
属:这里的意思是遇、逢。
【简析】
这首诗是诗人客游蜀中(今四川)时写的,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晚上,满山黄叶飘落,诗人遥望长江,因为盼望早日返回家乡,仿佛觉得江水都流的太
慢了。
前半首的久客思归之情,正因深秋景色的点染而加浓了它的悲怆色彩;后半首的风吹叶落之景,也因旅思乡情的注入而加强了它的感染力量。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简析】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这首诗是一幅西北边疆壮美风光的画卷,又是一首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怨歌。
诗人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
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当羌笛的声音随风传来《杨柳枝》那熟悉的旋律,笛声充满了哀怨之情,那是戍边的军士在吹奏送别曲吧。
如今,只要吹起这支曲子,他们的眼前会立即浮现妻儿的泪眼,慈母的愁容。
诗人劝慰他们:你们何必借《杨柳枝》来抒发满腔的幽怨呢?要知道,春风是吹不过玉门关的。
诗人的本意并不在于夸张塞外的荒寒,说那里没有春风,而是借自然现象来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守边的士兵。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州(今山西绛县)。
唐代诗人。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1.夜光杯:白玉做成的酒杯。
2.卧:躺。
【简析】
这是盛唐边塞诗中的一篇名作。
这首诗以奔放的热情给我们成功地描绘了一幅塞上军旅饮宴图。
诗歌一开头就饱含激情,以浓笔重墨为我们大笔书写了军旅宴会的热烈气氛,充满了诗情画意。
首句“葡萄美酒夜光杯”,从具有边塞风味的葡萄酒和酒具方面铺排了宴会的无比隆重、排场;次句则从音乐的角度渲染了宴会的热闹非凡。
正当大家即将畅饮之时,忽然,由马上传来了琵琶弹奏声。
(西域胡人有在马背上弹奏琵琶的风俗)“马上催”的“催”字有不同解释,有的说是催饮,有的说是催人出征,或解释为急促弹奏之意。
三四句“醉卧沙场君
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在酣醉时的劝酒词,是说,醉就醉吧,醉卧在沙场上有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
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
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
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5.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6.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
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诗意思是说:只要有李广这样英勇善战、忠心为国的统帅来镇守边庭,外敌就不敢轻举妄动。
这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抒发戍边战士
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
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1.芙容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
辛渐:作者的一位朋友。
2.寒雨连江:润州在长江边。
这句是说,夜里长江上下了寒雨。
吴:春秋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
3.平明:清晨。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楚山。
4.洛阳:今河南洛阳,是辛渐所去的地方。
5.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赏析】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
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
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
第二句“平明送客楚山孤”,点出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理环境。
雨后的清晨,天气初晴,青山滴翠,孤山兀立。
一个“孤”字,也形象地传达了诗人此时的心境。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二句,写的是诗人对辛渐的叮咛和托付之语。
意思是说:你到达洛阳后,假如有亲戚朋友询问我遭贬后的近况,你可以告诉他们,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
诗中用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
这两句诗并不仅仅是诗人的自我表白,更是诗人以凛
然的姿态对小人诽谤所进行的驳击,表现出诗人不肯屈从于恶势力的顽强斗争精神。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解】
1.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2.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3.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4.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简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二句,展现一幅清新明朗、和谐悦目的艺术画面。
清晨绵绵春雨飘然而降,沾湿了驿道上的灰尘,使得微尘不扬,路边的杨柳经过朝雨的洗涤润泽,这清新怡人的新绿,使得客店上空也变得葱郁青翠。
这里一个“新”字,一扫与离愁别恨相联的孤寂惨淡的情绪,而使诗歌的基调趋于乐观开朗。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二句,是饯行时的送别辞:请您再干下这杯酒吧,出了阳关要塞,可就再也不到老朋友了!从诗人这热情洋溢而又朴素自然的劝酒辞中,我们不仅可以窥见诗人珍视友谊、热爱生活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可以想象
到诗人临风把盏的潇洒倜傥的形象。
这首诗饱含着依依惜别的深情,真挚感人而不伤感,富于热情和浪漫情调。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1.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
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
2.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简析】
李白乘坐着小船正要离开,忽然听到岸边传来一阵阵踏歌声,(踏歌,是民间的一种歌唱方式,歌者手拉手,两脚踏地作为节拍边走边唱。
),原来是汪伦和村民们手拉着手,边走边唱地来为李白送行。
这种朴实、欢快的送别场面是其他送别诗中所看不到的。
从这热情洋溢的气氛中,我们不仅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诗人与汪伦相互间的亲密关系,而且也能体会到他们相互之间的深刻了解。
李白性格飘逸豪放,汪伦及村民们的踏歌相送也堪称浪漫犷达,这样的送别方式一反一般送别哀愁、忧郁、依依不舍的缠绵场面,正合诗人性格,因而也就足见汪伦对诗人的知心之深。
“桃花潭水深千尺”,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
“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
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
李白很善于把握受赠者的审美心理和艺术趣味。
汪伦是一
个普通的村民,赠给他的诗,李白就采用了通俗易懂、清新活泼而富于民歌色彩的语言。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3.广陵:即扬州。
4.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简析】
这首诗是李白诗中歌颂真挚友谊和抒写离别之情的代表作,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前两句旨在点题,引出了相互惜别的人物、地点、时令和友人要前往的目的地。
“烟花三月”之际,长江流域正值“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繁花似锦般的时期,沿路的碧水、晴天,更给友人的扬州之行增兴添色。
在此“烟花三月”明媚艳丽的色彩既是实景,也借景抒情地表现出盛唐时代人们积极奋发的精神面貌。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从诗人的眼光和角度写孟浩然乘船在江中顺流而下,李白伫立楼前以目相送,船越行越远,船上的白帆逐渐消逝在蓝天尽头遥远的水天相接处,最后只能看见长江仿佛是流向天边……这两句诗意蕴
深远,李白在楼前伫立之久足见友谊之深长和心情之惆怅了。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2.楚江:即长江。
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3.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评析】
天门山从中间断开,长江畅通奔流,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里回旋。
东西两岸的东梁山和西梁山夹江对峙耸出来,有一只挂着帆的小船从太阳那边驶来。
这首诗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
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中断”,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险峻:“楚江开”,不令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
“碧”字明写江水之色,暗写江水之深;“回”字描述江水奔腾回旋,更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山势走向。
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相对”二字用得巧妙,使两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
结尾一句更是神来之笔,一轮红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个画面明丽光艳,层
次分明,从而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画卷展现出来。
题诗后
贾岛
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注释】
此诗是描写诗人作诗的辛苦。
大凡佳句好诗总是得来不易,诗人把全部生命都投注于诗的世界中。
【评析】
简简单单两句诗想了几年才觉得恰当,读一读,激动得泪水马上就流了下来。
我写了两年我写出这么两句,你要是不喜欢,我就颠儿了,我就当隐士去了。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简析】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将一“偷莲”小童的憨态描绘得惟妙惟肖。
诗中最传神的当是“不解藏踪迹”一句,写尽小童顽皮、纯真情态。
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简析】
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送兄
七岁女
别路云初起,
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
不作一行飞。
【简析】
离别的路上白云刚刚升起,分别处小亭子周围的树叶已经稀疏了。
令人叹息的是人和大雁不一样,不能排成一行行共同飞向远方。
第二部分经典诵读
弟子规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附:《弟子规》易解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圣人训。
】
《弟子规》是从《论语·学而篇》所摘录出来的,完完全全都是儒家的经典重要所在。
这里讲的“圣人训”,我们狭义的来讲,可以说就是孔老夫子;广义来讲,我们都晓得凡是古圣先贤、列祖列宗,只要他们有好的典范,他们有立教于后世的,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我们都可以称为训诲、训勉。
【首孝弟,次谨信。
】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泛爱众,而亲仁。
】
孟子说到人皆有恻隐之心。
《三字经》一开端就讲“人之初,性本善”。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
【有余力,则学文。
】
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我们也不要让时间空过,更应该珍惜这个时间,好好地学习六艺等其他有有益的学问来充实自己。
人应当活到老,学到老,能学习的人,是最快乐的。
康熙皇帝他教诫他的子孙,他就提到人应该以劳,劳动的劳,勤劳的劳,人应当以劳为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