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糖类油脂和蛋白质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糖类油脂和蛋白质试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毛巾、口罩等个人用品要经常用开水蒸煮,被褥要放在太阳光下直射,其目的都是使病毒蛋白质变性
B.用浓Na
2SO
4
、CuSO
4
溶液或浓硝酸溶液使蛋清液发生盐析,进而分离、提纯蛋白质
C.蛋白酶是蛋白质,它不仅可以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反应,还可以催化淀粉的水解反应
D.甘氨酸(H
2N—CH
2
—COOH)既有酸性,又有碱性,是最简单的氨基酸
【答案】AD
【解析】B选项,蛋白质与重金属铜会发生变性,不是盐析,因此B选项是错误的。

C选项酶具有专一性,因此不能催化淀粉的水解。

所以BC选项是错误的。

【考点】考查基本营养物质蛋白质的相关知识点
2.进行淀粉水解实验(包括检验水解产物及水解是否完全)除淀粉外,还使用下列试剂或其中的一部分:①碘水②银氨溶液③NaOH溶液④稀硫酸⑤pH试纸.使用上述试剂的顺序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
C.④①②③D.④①③②⑤
【答案】B
【解析】淀粉水解需用④稀硫酸做催化剂,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要用①碘水,检验水解产物前应用③NaOH中和,然后用②银氨溶液检验。

【考点】考查淀粉的水解及产物检验等相关知识。

3.如图是某只含有C、H、O、N的有机物简易球棍模型,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
3H
7 NO
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C.不能和盐酸溶液反应
D.不能和NaHCO
3溶液反应生成CO
2
【答案】B
【解析】根据价键规律C成4键,H成1键,O成2键,N成3键,所以该物质的分子式为
C
3H
7
NO
2
,错误;B、该分子中存在羧基和氨基,可以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正
确;C、分子中存在氨基,可以和盐酸反应,错误;D、分子中存在羧基,可以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价键已知的应用,官能团的化学性质
4.蔗糖酯是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食品乳化剂。

某蔗糖酯可由蔗糖与硬脂酸乙酯合成,反应如下:
蔗糖蔗糖酯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蔗糖酯可看成是由高级脂肪酸和蔗糖形成的酯
B.合成该蔗糖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C.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而它的同分异构体纤维二糖则能发生银镜反应。

D.该蔗糖酯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水解后只有硬脂酸和葡萄糖两种产物
【答案】D
【解析】A、蔗糖分子中存在羟基,高级脂肪酸分子中存在羧基,二者可以合成蔗糖酯,正确;B、合成蔗糖酯的反应是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正确;C、蔗糖分子中不存在醛基,不能发生银
镜反应,而纤维二糖是还原性糖可以发生阳极反应,正确;D、该蔗糖酯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
水解后有硬脂酸和葡萄糖、果糖三种产物,错误,答案选D。

【考点】考查对给定物质的性质的分析判断
5.某期刊封面上有如下一个分子的球棍模型图()
图中“棍”代表单键或双键或三健。

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该模型图可代表一种
A.葡萄糖B.酯C.氨基酸D.乙醇钠
【答案】C
【解析】由分子的球棍模型图,结合原子结构可知:白:H;蓝:N;绿:C;红:O。

该分子表
示的是NH
2—CH
2
COOH。

它是氨基乙酸,即甘氨酸。

因此该模型图可代表一种氨基酸。

选项为
C。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模型的含义的知识。

6.有关天然产物水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脂水解可得到丙三醇
B.可用碘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
D.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
【答案】D
【解析】纤维素与淀粉水解时,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7.对于蔗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蔗糖是最重要的二糖,它的式量是葡萄糖式量的2倍
B.纯净的蔗糖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微热,不发生银镜反应
C.在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再水浴加热,看不到有银镜生成
D.在蔗糖里加入浓硫酸,可观察到颜色变黑,并有泡沫出现
【答案】A
【解析】蔗糖可以看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脱去一分子水后的缩合产物,其式量小于葡萄糖式量的2倍,A错;蔗糖分子中无醛基,不会发生银镜反应,B对;银镜反应或新制的
Cu(OH)
2
悬浊液氧化醛基的反应都必须在碱性环境中进行,蔗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若不加碱中和过量的酸则不发生银镜反应,C对;浓硫酸有脱水性,可将蔗糖炭化,故颜色变黑,炭再被
浓硫酸氧化,产生CO
2、SO
2
气体,从体系中逸出,出现泡沫,D对。

8.把NaOH溶液和CuSO
4
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加热后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含有()
A.脂肪B.白酒C.乙酸D.葡萄糖
【答案】D
【解析】尿液与新制Cu(OH)
2
悬浊液共热时,产生红色沉淀,说明所含物质分子中含—CHO。

9.可以鉴别醋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的试剂是()
A.银氨溶液
B.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C.石蕊试液
D.碳酸钠溶液
【答案】B
【解析】醋酸溶液具有酸性,能与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使氢氧化铜悬浊液变澄清;葡萄糖含有醛基,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后,生成氧化亚铜砖红色沉淀;蔗糖不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化学反应,无现象。

10.已知苏糖的结构简式为:CH
2
OHCHOHCHOHCHO有关苏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苏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B.苏糖属于单糖
C.苏糖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D.苏糖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D
【解析】苏糖含有醛基,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它是单糖,不能再水解;含有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苏糖的分子式与葡萄糖不同,所以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1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②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③食用油属于酯类,石蜡油属于烃类
④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气化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⑤淀粉遇碘酒变蓝色,在加热条件下葡萄糖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反应
A.②③④B.①②④C.Z①③⑤D.②④⑤
【答案】C
【解析】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油脂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发生水解反应,①正确;淀粉和纤维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不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②不正确;食用油主要成分是油脂属于酯类,石蜡油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属于烃类,③正确;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④不正确;碘酒中含有单质碘,淀粉遇碘酒变蓝色;葡萄糖含有醛基,在加热条件下葡萄糖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反应,⑤正确,故答案选C。

【考点】考查常见有机物结构、性质以及分类的有关判断
12.下列物质中含有亲水基团但不溶于水的是 ()。

A.CH
3CH
2
Br
B.CH
3(CH
2
)
11
CH
2
OH
C.C
17H
35
COONa
D.
【解析】A中不含有亲水基;B中含有亲水基—OH,但含12个碳以上的醇是无色固体,难溶于水;C、D分别是肥皂、洗涤剂的主要成分,均能溶于水。

13.在下列物质中:①K
2SO
4
;②HCHO;③MgSO
4
;④Hg(NO
3
)
2
;⑤NH
4
Cl;⑥KOH
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是()。

A.②④⑥B.①③⑤C.①②③D.④⑤⑥
【答案】A
【解析】轻金属盐、铵盐不能使蛋白质变性;甲醛、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能使蛋白质变性。

14.在下列物质中:①K
2SO
4
;②HCHO;③Na
2
SO
4
;④Hg(NO
3
)
2
;⑤NH
4
Cl;⑥KOH,能使蛋
白质盐析的是 ()。

A.②④⑥B.①③⑤C.①②③D.④⑤⑥【答案】B
【解析】向蛋白质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溶液,可使蛋白质盐析,如K
2SO
4
、Na
2
SO
4
、NH
4
Cl等。

而向蛋白质中加入HCHO、重金属盐如Hg(NO
3)
2
、强酸、强碱时能使蛋白质变性。

15.糖类和油脂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油脂发生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B.糖类和油脂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哈喇味是因为油脂发生了加成反应
D.各种油脂水解后的产物中都有甘油
【答案】D
【解析】油脂皂化时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A错;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错;变质的油
脂有哈喇味是因为油脂发生了氧化反应,C错。

16.下列有关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油脂属于酯类物质,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B.淀粉、纤维素及蔗糖等均属于糖类物质
C.动物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植物体内主要含纤维素,所以植物的生命现象和蛋白质无关.
D.淀粉纤维素油脂和蛋白质是人类的主食,它们均能在人的胃中被分解和消化
【答案】B
【解析】A、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错误;B、正确;C、蛋白质(protein)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错误;D、淀粉是在口腔中先消化成麦芽糖,再在小肠中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是先在胃中进行初步消化,再在小肠中消化为氨基酸,脂肪是是在小肠中先分解为脂肪颗粒,再消化为甘油脂肪酸。

纤维素是几乎不消化的,不是人类的主食,只是帮助消化而已,错误。

【考点】糖类,油脂,蛋白质。

17.利用蛋白质的变性可以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医疗卫生服务。

下列实例利用了蛋白质的变性的

①利用过氧乙酸对环境、物品进行消毒;②利用高温、紫外线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③蒸煮鸡蛋
食用;④松花蛋的腌制;⑤用蛋白质灌服重金属中毒的病人。

A.全部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
【解析】在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的影响下,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称
为蛋白质的变性。

物理因素有:加热、加压、搅拌、振荡、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等;化学因素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三氯乙酸、乙醇、丙酮等。

综上所述选A
【考点】考查蛋白质的变性
18.下列有关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B.酶具有选择性和专一性
C.高温或重金属盐能降低酶的活性
D.酶只有在强酸、强碱性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
【答案】D
【解析】酶在中性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强酸、强碱会破坏酶的催化作用,答案选D。

【考点】考查酶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属于常识性知识的检验,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难度不大,记住即可。

19.约翰·芬恩(John fenn)等三位科学家因在蛋白质等大分子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了2002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蚕丝、羊毛、棉花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B.蛋白质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
4
溶液产生盐析现象
D.蛋白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将失会去生理活性
【答案】D
【解析】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A不正确;蛋白质溶于水可以形成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不正确;硫酸铜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形,C不正确,因此正确的答案选D。

【考点】考查蛋白质结构、性质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

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蛋
白质结构和性质的熟悉掌握程度,该题是识记性知识的考查,记住即可。

20.当我们吃馒头时,常常感觉到越嚼越甜。

在这种变化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舌的搅拌B.牙齿的粉碎C.唾液中淀粉酶的催

D.水的润湿
【答案】C
【解析】馒头中的淀粉在一定条件下水解,从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发生,答案选C。

【考点】考查淀粉水解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常识性知识的考查,试题贴近生活,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1.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油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三大营养物质中糖类的热能最高
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不能重新溶于水
【答案】B
【解析】植物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所以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A正确;三大营养物质
中脂肪的热能最高,B不正确;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正确;硫酸铜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D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三大营养物质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常识性知识的考查,试题难易适中,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都很基础,难度不大,
学生只要记住即可,本题学生不难得分。

22.青苹果汁遇碘溶液显蓝色,熟苹果汁能还原银氨溶液,这说明()
A.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糖类B.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
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D.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答案】:C
【解析】遇碘变蓝为淀粉,还原银氨溶液为含醛基物质如葡萄糖。

因为水果中糖和淀粉同时都存在,只是相对含量不同。

所以A和B说法错误。

水果成熟后变甜是因为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的缘故,故选C。

【考点】糖类物质的性质。

点评:淀粉为多糖,特性有遇碘单质变蓝,葡萄糖为单糖,含有醛基,可与银氨溶液反应。

23.糖类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

下列糖类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淀粉B.蔗糖C.麦芽糖D.葡萄糖
【答案】A
【解析】淀粉是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而其余选项都不是高分子化合物,大阿阿香A。

【考点】考查高分子化合物的有关判断
点评:由千百个原子彼此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相对分子质量特别大、具有重复结构单元的化合物
(可分为无机高分子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一般是加聚反应和缩
聚反应。

24.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B.任何一种蛋白质只含有碳、氢、氧、氮四种元素,不含其它元素
C.肌肉、血清、毛发、指甲中都含有蛋白质
D.一切重要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机能都与蛋白质密切相关
【答案】B
【解析】答案:B
蛋白质中还含有S、P等元素,选项B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考查蛋白质的功能和存在,答
案选B。

2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糖类,氨基酸,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利用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
C.淀粉与纤维素分子式都为(C
6H
10
O
5
)
n
而结构不同,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D.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统称化学纤维
【答案】D
【解析】氨基酸不是高分子化合物,A不正确。

油脂再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可以是生产肥皂,B不正确。

淀粉和纤维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是混合物,不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

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26.若液氨可满足木星上生物生存的需要,那么木星上生物体内与地球上生物体内葡萄糖的分子结构相当的化合物是
A.CH
2OH—(CHOH)
4
CHO B.CH
2
NH
2
—(CHNH
2
)
4
CHO
C.CH
2NH
2
—(CHNH
2
)
4
CH=NH D.CH
2
OH—(CHOH)
4
CH=NH
【答案】C
【解析】液氨可满足木星上生物生存的需要,则液氨就相当于地球上的水。

葡萄糖是多羟基醛,所以和葡萄糖结构相似的应该是选项C。

答案选C。

27.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B.油脂属于酯类
C.油脂无固定的熔沸点D.油脂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皂化反应
【答案】A
【解析】油脂分油和脂肪,油中有双键脂肪中没有双键,油可以使溴水褪色。

油脂属于酯类,是混合物,油脂无固定的熔沸点,碱性条件水解为皂化反应。

28.⑴现有下列四种物质:①乙烯、②乙酸、③淀粉、④蛋白质。

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填序号,下同);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是
;遇碘溶液显蓝色的是;遇浓硝酸变黄色的是。

【答案】②;①;③;④
【解析】考查常见有机物的性质。

只有显酸性的物质才可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乙酸可以。

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其褪色。

碘遇淀粉显蓝色。

含有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会发生显色反应,蛋白质变黄色。

29.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且水解的最终产物只有一种的是() A.淀粉B.蚕丝C.豆油D.乙烯
【答案】A
【解析】有机物中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的有卤代烃、酯类、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

淀粉的最终水解产物是葡萄糖,A正确。

蚕丝属于蛋白质,水解产物是各种氨基酸。

豆油属于油脂,水解产物是甘油和各种高级脂肪酸。

乙烯属于烯烃,不能水解。

答案是A。

30.医药阿斯匹林的结构简式如图。

试回答:
(1)阿斯匹林可看成酯类物质,口服后在胃肠作用下,阿斯匹林发生水解反应,生成A和B两种产物。

其中A的结构简式如图,则B的结构简式为:,A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2)阿斯匹林跟小苏打(NaHCO
3
)同时服用,可使上述水解产物A与小苏打反应,生成可溶性盐随尿液排出,此盐的结构简式为:。

(3)上述水解产物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上述水解产物A 与浓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⑴ CH
3
COOH ,羟基、羧基。

⑵。

⑶+2NaOH →+2H
2
O
⑷+2Br
2
→+2HBr
【解析】阿司匹林中有一个羧基和酯基,水解产物为A和乙酸,A中只有羧基和碳酸氢钠反应,但是2个羟基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和溴水反应只有酚羟基,发生邻对位取代。

31.有机物X能实现下列转化,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A.X可以是淀粉或纤维素B.Y与CH
3OCH
3
是同分异构体
C.Y可以用于消除少量钠屑D.Y→乙醛属于还原反应
【答案】D
【解析】X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生成的Y是乙醇,乙醇氧化生成乙醛,故D错误
32.下列关于油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油脂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B.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答案】D
【解析】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类,属于酯类化合物。

因此在其分子内可能存在碳
碳不饱和键,即有些油脂可以使溴水褪色,例如油酸甘油酯。

所以选项D是不正确的,即答案是D。

33.某小分子化合物含有C、H、O、N四种元素,该有机物可能是()
A、氨基酸
B、油脂
C、蛋白质
D、葡萄糖
【答案】A
【解析】正确答案:A
―COOH,―NH
2
组成的小分子为氨基酸。

正确答案A。

34.(6分) 糖类、油脂、蛋白质能在人体中----_____________ (填“氧化” 或“还原” ),供给人体
所需要的能量。

其中_________是含热能最高的营养物质。

根据溶解性的不同,维生素B类属于
__________溶性维生素,维生素D 属于__________溶性维生素。

某药品标签上贴有“OTC”符号,它表示_____________,“R”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6分)
氧化油脂水脂非处方药处方药
【解析】略
35.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代替品,它具有甜味足,溶解性好,防龋齿,适合糖尿病患者的优点。

木糖醇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结晶,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下
列有关木糖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木糖醇是一种六元醇
B.木糖醇与葡萄糖、果糖相似,均属于糖类
C.木糖醇难以被催化氧化
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乙酸发生反应生成酯类
【答案】D
【解析】A.木糖醇是几元醇,是由一个分子中所含羟基数目决定的,所以说木糖醇是五元醇,A 错;
B.木糖醇与葡萄糖、果糖结构不相似,糖类指的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所以木糖醇不属于糖类,B错;
C.木糖醇是多元醇,多元醇有还原性,易被催化氧化,C错;
D.木糖醇为醇类,有羟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乙酸发生反应生成酯类,D对。

36.人体不能消化的物质是
A.维生素C B.蛋白质C.淀粉D.纤维素
【答案】D
【解析】略
37.(6分)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组成都可以用通式___ _表示,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_ 和(填官能团名称)。

【答案】(共6分)(C
6H
10
O
5

n
、羧基、氨基
【解析】略
38.(1)油脂被摄入人体后,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和甘油(写名称),进而被氧化生成
二氧化碳和水并提供能量,或作为合成人体所需其他物质的原料。

(2)发育出现障碍,患营养缺乏症,这主要是由于摄取_________(填“蛋白质”、“脂肪”或“糖类”)不足引起的。

下列食物中富含该物质的是(填字母)。

A.菠菜B.花生油C.瘦肉D.西瓜
(3)某品牌抗酸药的成分主要有糖衣、碳酸钙、淀粉等。

①写出该抗酸药发挥功效时的离子方程式:。

②淀粉在抗酸药中作填充剂、粘合剂,淀粉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写出其水解
方程式:。

(4)上图所示4支试管同时水浴加热4min,为检验其中淀粉的水解程度,某同学的实验操作与
现象记录如下:
编号操作现象
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这两支试管中淀粉水解(填“没有”、“部分”或“全部”)。

②结合试管3、4中的现象,不能得出“这两支试管中淀粉没有水解”的结论,理由是。

【答案】(1)高级脂肪酸 (2) 蛋白质 C (3) CaCO
3 + 2H+ = Ca2++CO
2
+ H
2
O (C
6
H
10
O
5
)n + n
H
2O → n C
6
H
12
O
6
(4)没有;银镜反应须在碱性环境中进行,未用NaOH溶液中和硫酸
【解析】略
39.下列关于蔗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蔗糖是最重要的二糖,它的式量是葡萄糖的二倍
B.纯净的蔗糖配成的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微热,不发生银镜反应
C.在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再水浴加热,看不到有银镜
D.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可观察到颜色变黑,并有泡沫生成
【答案】A
【解析】蔗糖的式量比葡萄糖的二倍要小,A错。

蔗糖不含醛基,所以加入银氨溶液,微热,不发生银镜反应。

B对。

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发生水解反应,有葡萄糖生成,但是要先在水解液中加碱中和酸,然后再滴加银氨溶液,再水浴加热才会观察到银镜,C对。

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所以可观察到颜色变黑,又因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碳单质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所以有泡沫生成,D对。

40.下列有机物在酸性催化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不同的有机物,且这两种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该有机物是
A.蔗糖B.麦芽糖C.乙酸丙酯D.丙酸乙酯
【答案】AC
【解析】略
41.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糖类都是有甜味的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糖类
C.葡萄糖是单糖,因为其结构简单,且分子中官能团个数少
D.葡萄糖兼有醛类和多元醇的一些性质
【答案】D
【解析】略
42.蛋白质水解时,肽键—C—N一断裂成为—COOH和—NH
2。

当含有下列结构片断的蛋白质在胃液中水解时,不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是
【答案】D
【解析】答案:D
产生的含苯环的氨基酸是,D不正确。

4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溶液产生盐析A.乙醇可以由玉米制取B.鸡蛋清中加入CuSO
4
C.煤的气化可以得到水煤气D.石油分馏可获得汽油、煤油
【答案】B
【解析】A:淀粉可水解生成乙醇,正确
B:蛋白质遇重金属将变性,不可逆,错误
,正确
C:碳与水在高温下生成水煤气:CO与H
2
D:正确
答案为B
44.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发生水解的是
A.果糖B.纤维素C.甲酸乙酯D.油脂
【答案】A
【解析】A果糖是单糖,不能水解
B纤维素是多糖,能水解生成葡萄糖
C甲酸乙酯是酯类,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甲酸、乙醇。

D 油脂水解能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45.下列物质和方法中不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是()
A.加热B.重金属盐C.食盐D.硫酸
【答案】C
【解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的方法有:加强酸、强碱、重金属盐、酒精、甲醛溶液等化学方法,还有加热、紫外线照射、X射线照射、剧烈振荡搅拌等物理方法。

答案选C。

46.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

下列食物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A.豆腐B.甘蔗C.白菜D.猪油
【答案】A
【解析】略
47.如图所示,在一熟苹果切片上分别滴上1滴碘水和1滴银氨溶液,颜色变化如图所示,根据这些实验现象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熟透的苹果中含有脂肪B.熟透的苹果中不含淀粉
C.熟透的苹果中含有还原性的糖D.熟透的苹果中不含还原性的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