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老年个案工作的基本过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评估层面 • 1)结果评估 • 2)过程评估 • 3)适切性评估
• (二)评估的方法 • 单一主题设计 • 目标达成量表
• 谢谢大家!
3、澄清工作者和案主双方的角色和期待, 建立初步的工作契约
• 【案例1】
• 某服务与聋哑儿童的康复中心,以其收费合理、 工作认真而吸引不少家长把孩子送来。但近来 机构负责人林女士不断接到家长的抱怨。家长 质疑孩子到机构3个月了,还是一句话也说不 流利;而林女士也抱怨家长在把孩子带回家之 后,不配合机构进行巩固和练习在机构所学习 的内容,使孩子的学习缺乏连贯性。请问,造 成这样结局的原因可能出现在哪些方面?该如 何解决?
• 角色澄清的指导原则: • • 第一,确定案主的期待 • 第二,简要解释一下助人过程的本质
• 【案例2】
• 一位母亲向工作者求助,14岁的儿子总是 不听父亲的“教导”,父子之间总是冲突 不断,她希望工作者做做孩子的工作,让 孩子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他好。
• 请问,这位母亲的问题在哪里?如果你是 这位工作者,该如协助这位母亲澄清她的 期待?
• 假设你是社会工作者,你该怎么办?
• 社会工作者于是出面调解。她首先把邻居 的不满和要求告知老赵,然后协商解决的 办法。老赵同意工作者召集邻居进行沟通。 在会上,老赵对自己给邻居带来的麻烦表 示歉意,同时,希望邻居理解自己需要有 个伴的愿望,还表示愿意给够勤洗澡,保 证没有异味,晚上也不再把狗拴在门口。 结果老赵赢得了邻居的理解。
• 假如你是社会工作者,你如何帮小冯?
• 个案工作者针对小冯的情况,帮助 他分析迷恋网络的原因,最后和他 协商,工作者通过示范和角色扮演 等方法训练他的自我表达能力和社 交技巧,慢慢地小冯变得自信和开 朗起来。
• 【案例6】
• 老赵爱狗如命,退休后在家里养了一条大狗陪伴他的晚年生活。 他家的狗一到晚上就拴在门口,害得晚上下班回家的邻居提心 吊胆,更要命的是一到夏天,由于房门敞开,会有一股异味从 他家里飘出来,邻居十分不满,认为老赵不应该养狗,但老赵 不以为然,认为自己有养狗证,一切合理合法。
• 3、社会网络图
• 社会网络图是一幅展示案主接受援助的大 小及其对案主关系轻重的图表。
8.3 计划
• 概念
• 计划设计就是从问题界定到寻找问题解决 方案的过程,或者说就是把评估的内容转 化为描述满意结果的过程,并设计如何达 成目标的行动计划
• 一、确定目标问题 1、案主承认这个问题是存在的; 2、问题是可以用清晰的行为术语界定的; 3、问题应该根据案主感觉的急迫性来考虑; 4、工作者和案主能现实地加以改变的。
改变的要素;
6、计划如何达成双方满意的改变。
• 二、评估的信息来源 • 1、案主自行填写的背景表 • 2、案主的口头报告 • 3、非语言行为的直接观察 • 4、对案主及其重要他人互动的观察和家访 • 5、借助测试和辅助评估表 • 6、工作者从直接交往中获得的个人经验
• 三、评估的实施
• 1、问题界定阶段:界定(辨识)问题和问 题的类型
• (1)家庭结构图 • (2)记录家庭成员相关的信息 • (3)展现家庭成员的关系
• 【案例】
• 最近,王大爷因为子女的赡养问题来某社工事务所进行咨询,王先 生的家庭背景如下:
• 王大爷1941年生人,在其20岁的时,经人介绍与同村周女士结婚, 婚后育有1女,后因感情不和,与周女士离婚,自己带着女儿和父母 生活。5年后,经别人介绍,与邻村的离异但身怀六甲的张女士认识, 张女士生下一子后,将儿子交由自己的母亲抚养,并将儿子过继给自 己的哥哥,与王大爷结婚,王大爷与张女士婚后,育有二子。
•
张女士虽然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给自己的哥哥,但由于哥哥一直单
身,儿子实际上一直由自己和母亲来抚养,王大爷也认同了这样一个
事实,在称呼上,张女士前夫的儿子也称王大爷为父亲,在经济上虽 然主要由张女士的哥哥来负担,但与王大爷也有着难以理清的关系。 兄弟三人关系比较和睦,姐弟三人关系也不错,但王大爷之女与张女 士前夫的儿子,关系一般。
8.2 个案社会工作评估
• 一、评估的含义和目的
• 工作者和案主双方合作收集、分析与案主 问题有关的信息,以确定问题的性质、演 变的过程,最终获得减轻或解决问题的方 案的一个过程
1、理解问题情境中的主要成分; 2、理解问题对于案主的意义; 3、辨识案主及其环境中的力量; 4、澄清案主目标的可行性; 5、统合各种专业知识,弄清案主情境中需要
• 二、结案阶段案主可能有的反应 • 1)对结案持否认、逃避的态度; • 2)痛苦、失落、沮丧、被遗弃或愤怒; • 3)焦虑或紧张
• 三、工作者的准备和应对策略 • 1)对结案有意识,有准备 • 2、妥善处理案主的负面情绪 • 3、妥善安排和计划结案后的事宜
• 四、评估
• 评估是评断社会工作努力的目标是否达成 以及实现目标的手段是否合适的工具。
•
如今,王大爷与张女士已近晚年,需要子女赡养,请结合王大爷
的描述,为张大爷一家绘制一幅家庭生态图。
• 2、生态图 • 第一,在生态图中央圆圈内画出案主(个
人或家系谱) • 第二,与案主谈环境中的重要元素; • 第三,与案主谈论他和各元素接触的体验 • 第四,生态图完成后让案主核对 • 第五,评定结果时,询问案主的全面印象 • 第六,运用评定作出计划
• 【案例3】 王先生不能适应离婚后的孤独,郁闷,常
常借酒消愁,酒后又拿自己的儿子出气, 到了单位感觉别人过得比他都好,心理很 不爽,看着别人小声说话,总感觉是在谈 论他,同事关系也不冷不热,请问,请同 学们对王先生的问题进行陈述。
(二)评估发展阶段 • (三)辨识案主力量阶段 • 1、家庭和朋友 • 2、教育和就业背景 • 3、问题解决和决策技巧 • 4、人格特征和品格 • 5、健康 • 6、物质和经济来源
• 1)工作者必须弄清案主未被满足的需要,案 主缺少了什么才导致了问题;
• 2)辨识需要满足的障碍是什么,案主和案主 情境中的什么东西阻碍了案主需要的满足;
• 3)工作者用“消除需要满足的障碍”的术语 来陈述问题
• 案主可能遇到的问题: • 1、人际冲突; • 2、社会关系不满意 • 3、与正式组织互动发生的问题 • 4、角色扮演困难 • 5、社会性变迁带来的问题 • 6、心理的和行为的问题 • 7、资源不足 • 8、决策中的问题 • 9、文化冲突
• 第三,考虑到学校的实际困难,也考虑到将来还有一些残 障孩子陆续回归社区学校,中心将筹集资金为学校进行一 些无障碍设施的改进;
• 第四,对相关老师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支持。
8.5 结案与评估
• 一、结案的原因 • 案主已经达到特定的目标 • 案主有新的问题产生而机构无力解决 • 案主因为种种原因主动要求结案 • 其他因素
第8讲 老年个案工作的基本过程
主要内容
• 8.1 建立关系 • 8.2 个案社会工作评估 • 8.3 计划 • 8.4 干预 • 8.5 结案与评估
8.1 建立关系
• 一、案主的分类 自愿性潜在案主 非自愿性潜在案主
• 二、建立关系阶段,工作者的主要目标
1、将潜在案主转化为案主
2、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并激发潜在案主 面对问题的动机
• 三、制定行动计划
• 1、行动计划的制定,需要案主参与,且计划应建立 在案主能力的基础之上;
• 2、行动计划应该明确工作者和案主及相关人员的责 任与任务;
• 3、具体说明完成计划所需要的资源以及如何获得这 些资源,包括投入的时间、精力、费用等;
• 4、计划应该包括衡量计划如何达成的评估机制。 • 5、计划应该有弹性。
第8讲老年个案工作的基本过程主要内容?81建立关系?82个案社会工作评估?83计划?84干预?85结案与评估8181建立关系?一案主的分类?自愿性潜在案主?非自愿性潜在案主?二建立关系阶段工作者的主要目标?1将潜在案主转化为案主?2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并激发潜在案主面对问题的动机?3澄清工作者和案主双方的角色和期待建立初步的工作契约?案例1?某服务与聋哑儿童的康复中心以其收费合理工作认真而吸引不少家长把孩子送来
• 假如你是社会工作者,你该怎么办?
• 工作者表示理解校长的难处,但同时,他提出了几点意见:
• 首先,每个适龄孩子有权利就近上学,这是国家义务教育 法赋予他们的权利,也是学校应该承担的责任;
• 其次,小的到来有助于其他学生了解残障孩子,学习如 何与残障人士进行沟通,互相尊重,这对增进学生对社会 多元性的理解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
• 【案例7】
• 小惠是一个12岁的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农村孩子, 他在某小儿麻痹康复中心一直接受治疗和康复, 以便在设于该中心的学校上课。经过矫治和康复, 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大大增强,中心的个案社会工 作者本着“融入社区,回归社会”的理念,希望 小惠回到家庭附近的社区学校学习,但他遇到了 困难。校长说,小惠坐着轮椅来上学有诸多的不 便,因此拒绝小惠来上学。
• 7、态度和眼光 • 8、其他资源
• (四)绘制生态图
• 1、家系谱
• 通常表示丈夫的符号在左边,用“”,表 示妻子的符合在右边,用“O”表示,M表 示结婚(married),S表示分居 (Separation用/表示),D表示离婚 (Divorce,一般用//表示)当有多次婚史的 时候,以线条远近代表婚姻之先后次序, 虚线表示没有法律关系的同居。
• 二、制定服务目标 • 首先,每个具体的目标都应该设定在一个
相应的时间框架内;
• 其次,目标应该是切实可行的,注意到工 作者和案主双方在时间、精力和资源三个 方面是否有助于计划的实施;
• 第三,用肯定性的语言陈述。
【案例4】小王是一个常常违反课堂纪律的调 皮的学生,学校社会工作者通过与老师、 家长及其本人沟通,达成如下的计划目标:
四、签署工作协议
8.4 干预
• 干预(intervention)实际上是工作者实施 计划的过程。
• 直接干预 • 间接干预
• 干预阶段工作者的角色: • 1、社会经纪人 • 2、使能者 • 3、教师 • 4、调解者 • 5、倡导者
• 【案例5】
• 小冯是一个内向的大一学生,从小到大一直听父母说,学习是 最重要的,他只要好好学习,其他就不用他管了,所以他一直 学习用功,并如愿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但进入大学之后, 小冯却高兴不起来,他发现自己唱歌和跳舞都不会,就连怎么 和老师说话,怎么表达与舍友的不同意见都不会,课堂上很想 但不敢发言,他觉得很窝囊,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于是,他 到网吧去,在网上,他纵横驰骋,感觉自己是个英雄,能主宰 自己。一个学期下来,几门课亮了红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