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AJOR专业建设
编辑 李 真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文/张林楷
的产品为教学对象,基于工作过程组织案例的教学,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网络课程开发,实现学生自主式学习,改变以往被动孤立的学习状态,不仅教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通过三维设计与加工软件UG和虚拟机床来模拟企业的工作场景,弥补不能去企业进行长时间实训的不足,使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
三、课程资源建设的具体措施
第一,课堂教学讲义的设计,项目组与企业生产工程师合作,根据企业的工作内容和生产流程组织教学内容和安排教学过程,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第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选择企业实际的产品为教学对象,基于工作过程组织案例,使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加强师生的互动性。
第三,网络课程开发,实现学生自主式学习,改变以往被动孤立的学习状态,不仅教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网络课程中,实现教师、学生以及企业技术员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第四,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通过三维设计与加工软件UG和虚拟机床来模拟企业的工作场景,弥补不能去企业进行长时间实训的不足,使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
第五,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方式既能体现企业的需求,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不能将课程变成企业的培训课,而是要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
四、研究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本文对校企共建立体化课程资源模具零件制造技术的建设进行了相关研究。
通过以上教学改革,改变了以前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的现状,学生主体作用凸显,创造性思维得到空前发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提高了他们探索新知识、学习新技能的兴趣,自主学习能力、职业素养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欧艳华.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改革探索[J].模具工业,2015(41).
[2]张艳超.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网络课程的实践探索[J].成人教育,2013(1).
[3]王成杰.校企合作知识资源共享的动因研究[J].科技经济与资源环境,2016(32).
[4]周敏.企业教学双服务,校企合作建资源--—以制冷设备制造安装与维修专业为例[J].职教视点, 2016(2).
[5]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模具零件制造技术[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机械工业苏州高级技工学校)
汽车行业对销售服务人员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技工院校原来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资料显示,超过45%的企业面临人才不足的压力,主要表现为人才流失率高、人才需求强烈。
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应该深入分析行业的特点,了解本地区的人才需求类型及生源特征。
以就业为导向,以兴趣为驱动,重新制定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解决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培养符合新时代汽车营销新模式要求的技术服务型人才。
一、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
第一,目前技工院校汽车营销专业的在线课程主要是以整车销售为主开设的,然而随着汽车行业发展的蒸蒸日上,原来以培养整车销售为主的课程设置已不能满足汽车行业对汽车服务多岗位的人才需求。
以2014年为节点进行纵向对比,在2014年以前,汽车销售行业的主要岗位有服务顾问、销售顾问、信息员、市场专员;到2014年以后,汽车销售行业的主要岗位为销售顾问、服务顾问、二手车评估师、信息员、市场专员、精品专员、保险专员、汽车金融服务专员、电话销售专员、O2O销售顾问、试驾专员、上牌专员等。
通过纵向对比可以发现,在2014年以后汽车销售行业岗位增加了8个之多,而这些新兴岗位所要求的业务能力在先前的课程体系中都较少涉及。
第二,对于技工类学生而言,培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其操作实践能力,然而目前却很难完全满足,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方面,重理论轻实践。
虽然理论知识是技能实训的基础,必不可少,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顾此失彼,以理论讲解为主,喧宾夺主,重心偏移。
多数的教科书对实训任务要么甚少提及,要么过于简单,要么难以实现,无法满足寓理论于实践、提高学生技能的目标。
另一方面,实
72OCCUPATION
2017 10
73
OCCUPATION
2017 10
专业建设
M AJOR
编辑 李 真
训场地不足、实训设备匮乏、虚拟学习软件暂无,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实践能力。
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构想
1.明确目标,设定课程内容
在明确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相关岗位群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把课程体系分为四个模块:汽车基础模块,个人能力素质模块,汽车营销知识模块和汽车营销实践模块。
重点增加二手车评估与置换、汽车保险销售及理赔、汽车精品销售与金融服务、汽车售后服务接待、汽车营销推广策划等核心课程。
通过教授营销、保险、接待、金融、策划等知识,让学生熟悉经济规律、销售流程,顾客心理及客户服务,通过有效的沟通进行策划与推广,能够与客户进行洽谈与合作。
在完成知识目标的同时不忘能力目标的培养,还应该开设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营销礼仪、心理健康、体育、职业道德、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配备相关实训场所
(1)整车销售中心。
模拟汽车4S 店展厅布局,完整再现汽车4S 店的工作流程。
应注意教学所用整车应为市面上的主流车型,能使学生零距离接受汽车营销实务的训练。
(2)汽车营销技能机试实训室。
使用企业节选的经营数据和国赛指定的专用软件,让学生进行汽车营销相关软件的操作运用,开展汽车营销O 2O 模式电子商务实训。
(3)汽车精品销售区。
校企合作企业提供相关汽车精品,根据市场需求开设实践教学,同时进行适用于各级技能竞赛的项目训练,达到以教促赛、以赛督教的效果。
(4)汽车维修接待区。
配备整车一台以及相应的耗材和实训设备,按照企业的维修标准和接待流程在该区域设置实训平台。
(5)二手车鉴定评估区。
是学生进行二手车置换、评估等实训教学的平台,该区可由企业提供设备设施和相关鉴定标准。
(6)汽车保险理赔区。
主要用于进行车辆保险承保、理赔与销售保险等业务的实训。
(7)汽车售后服务智能呼叫中心。
用于电话预约实训、电话市场调查实训、电话售后跟踪回访实训等实训项目,也可以对外承接售后回访、调查、销售等业务。
3.以工作者的姿态进行实训
校企合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将全部学生送到企业进行实训显然是不实际的。
一来该专业本身流动性较大,二来企业并非专业的培训中心。
但如果将学生禁锢在校园,闭门造车,则无法与实际挂钩,也不合理。
合理的方式是按照岗位要求培养
学生的职业能力,先引进企业的部分业务,如前台接待、整车销售、保险理赔、客户服务等,按企业的工作标准要求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企业工作的一部分,再慢慢引进更综合的业务。
在日常的实训中则可以采用分组的方式,以五人为一组进行全面的学习。
所有学生集中参与各部分的学习后,在组内进行分工。
组内成员既能够理解其他成员的工作,又能够发挥自己的强项,通过合作最终共同完成任务。
在实训周期内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标准,让学生既能及时调整实训重点,又能够朝既定目标不断学习,通过对学生的激励,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互助、创新。
三、保障新课程体系顺利实施的措施
1.加强师资培训
为了保证改革后的课程体系很好地贯彻执行,对所有的上课教师进行新课程体系培训,培训后可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规定专业教师每年必须到企业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学习,确保教学能和实际接轨,教师跟上教学改革发展的步伐,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2.实践课程创新改革
(1)开设车展服务的实践课程。
汕头是全国的主要港口城市,粤东地区的著名城市,每年均有大型车展落户于此。
学校和车企有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所以课程设置时可把车展服务设置为本专业的一门实践课程。
每到车展时,可安排学生到车展现场进行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既检验了学习效果,又体现了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学中做、做中学”。
一方面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另一方面企业也从中考察人才,可谓是“双赢”的典范。
(2)开设汽车营销技能大赛选拔课程。
每年一届的校级技能节竞赛形成固定模式,可以把汽车营销技能大赛选拔设定为一门实践课程,让学生进行销售人员的角色扮演。
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了解各岗位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牵制的关系。
通过培训、选拔,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可以作为储备资源去参加国家级选拔赛、省级选拔赛等。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体系需要根据汽车销售行业岗位变化来设定不同的课程之外,还应该包括加强校企合作,引进企业的专业指导老师,让学校的教师走出去,积极参与各项竞赛等。
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需要认清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对于实训内容的选择则需要根据变化的环境及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更改与设计。
参考文献:
[1]薄志霞,廖明,牛雅丽.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18).
(作者单位:广东省粤东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