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师徒结对活动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管理中师徒结对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师徒携手,共筑优秀班级”
二、活动目的。
1. 在班级管理中建立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让经验丰富的同学(师父)将自己的管理经验传授给新手同学(徒弟),提升整个班级的管理水平。
2. 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让同学们感受到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
1. 时间:[具体活动时间,例如开学后的第3周开始,持续8周]
2. 地点:主要在班级教室,但部分交流和实践活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校园内其他合适的地方进行,像操场边讨论课间操管理之类的。
四、参与人员。
1. 班级里在管理方面有一定经验或者表现优秀的同学(师父),比如之前担任过班干部,把某项班级事务管理得井井有条的同学。
2. 在班级管理方面比较欠缺经验或者想要提升自己管理能力的同学(徒弟)。
五、活动内容与形式。
# (一)师徒结对仪式(第1周)
1. 班主任先在班级里介绍活动的大致情况,包括活动的目的、流程和期望达成的效果。
2. 让有意愿当师父的同学站起来简单说一下自己的优势和能传授的经验,比如“我之前管纪律管得可好了,我知道怎么让调皮的同学乖乖听话,我能教给徒弟这个秘诀。
”
3. 然后让想当徒弟的同学说说自己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提升,像“我老是不知道怎么组织同学们搞卫生,我想找个师父教教我。
”
4. 根据同学们的发言,班主任进行合理的师徒配对。
配对的原则是优势互补,比如擅长纪律管理的师父带想提升纪律管理能力的徒弟。
5. 举行简单而有趣的结对仪式,让师徒互相签订一份结对协议(可以是自制的很有创意的卡片),上面写上师父的承诺,如“我会毫无保留地把我的经验教给徒弟”,徒弟的承诺,如“我会认真向师父学习,不偷懒”。
然后师父给徒弟一个小礼物,像小笔记本之类的,写上鼓励的话。
# (二)日常管理经验传授(第2 6周)
1. 每周固定交流时间。
每周安排至少一次固定的交流时间,比如每周三的课间操之后的15分钟。
在这个时间里,师父可以分享自己在某个管理方面的经验。
例如,在卫生管理方面,师父可以说:“我以前管卫生的时候啊,会先把同学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块区域,然后选个小组长。
这个小组长可重要了,要找那种特别细心又负责的同学。
然后呢,我每天会提前一点到教室,检查一下前一天的卫生情况,要是哪里不干净,我就会提醒那个小组。
而且啊,我还会定期搞个卫生评比,表现好的小组有小奖品呢,这样大家就都很积极啦。
”
2. 实践指导。
师父要带着徒弟一起参与班级管理实践。
比如说在课间管理纪律的时候,师父就带着徒弟一起在教室里巡逻。
如果有同学在打闹,师父先示范怎么去制止并引导他们做有益的活动,然后让徒弟再去试试。
师父在旁边看着,要是徒弟做得好就给个大拇指,要是有不足的地方就小声提醒:“你刚刚语气可以再温和一点,这样同学们更容易接受哦。
”
# (三)主题管理案例分析会(第7周)
1. 班主任先收集一些在班级管理中常见的难题,像同学们之间闹矛盾怎么调解,如何提高同学们参加班级活动的积极性等。
2. 在案例分析会上,把这些案例拿出来,让师徒小组进行讨论分析。
3. 每个小组讨论完后,派代表发言。
比如针对同学闹矛盾的案例,一个小组的代表可能会说:“我们觉得首先要让闹矛盾的同学先冷静下来,不能在气头上讲道理。
然后呢,要分别听他们的想法,不能偏袒任何一方。
最后啊,再根据他们的想法,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比如互相道歉或者一起为班级做件好事。
”
4. 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或者提出不同的意见,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 (四)师徒结对成果展示与表彰(第8周)
1. 成果展示。
让徒弟在班级里展示自己在这段时间里在班级管理方面的成长。
可以是做一个简单的PPT,展示自己在纪律管理、卫生管理或者组织活动等方面的进步。
例如,徒弟可以说:“以前我都不敢在同学们面前说话,现在我可以很自信地组织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了。
这都多亏了我的师父,他教我怎么鼓起勇气,还告诉我怎么组织大家才更有效率。
”
2. 民主评选优秀师徒组合。
全班同学进行投票,评选出在这次师徒结对活动中表现最优秀的师徒组合。
评选的标准可以包括徒弟的进步程度、师徒之间的配合默契度等。
投票的时候,同学们可以说:“我选[具体师徒组合名字],因为我看到徒弟真的变化很大,师父也很用心地教。
”
3. 表彰奖励。
对于优秀的师徒组合,班主任颁发奖状和小奖品。
奖状可以写“最佳师徒奖”之类的,小奖品可以是精美的笔记本或者有趣的小摆件。
在班级公告栏里张贴优秀师徒组合的照片和事迹,进行表扬,激励其他同学在班级管理方面也要积极进取。
六、活动评估。
1. 定期找徒弟谈心,了解他们在活动中的收获和遇到的问题,比如问徒弟:“你跟着师父学了这么久,你觉得自己在管理能力上有没有提高呀?师父有没有哪里教得你不太明白的?”根据徒弟的反馈来评估活动的效果。
2. 观察班级整体的管理情况,看看在活动开展之后,班级的纪律、卫生、同学们的参与度等方面有没有改善。
如果班级变得更加有序,同学们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更高了,那就说明活动是成功的。
3. 在活动结束后,让同学们写一写关于师徒结对活动的感受,从同学们的文字中了解他们对活动的看法,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类似的活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