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科技创新迎来又一个明媚春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不平凡的五年 科技创新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科技创新
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五年。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在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创新持续发力,加速赶超跨越,实现
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实力大幅增强,已
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
一是在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实现历史性跃升。
二是科技创新水平加
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进入三跑并存、领跑并跑日益增多的历史性新阶段。
三是科技创
新有力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了全面融入、主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四是科技体制改革向系统纵深推进,科技管理格局实现了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的历史
性转变。
五是科技创新力量由科研人员为主向全社会拓展,开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的历史性新局面。
六是科技外交成为国家总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创新开放合作迈出
主动布局的历史性步伐。
新时代科技创新迎来又一个明媚春天
1月10日,2018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召
开的首次科技工作会议,是全国科技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总结成绩、谋划未来、部署工作的重要会议。
会议总结了党
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工作,分析了当前创新发展新形势,明确了科技创新工作新要求,
研究部署了2018年科技改革发展任务,进一步加快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
本栏目
精选了时任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大会所作工作报告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编者语】
9
政策·声音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
五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
2017年,全社会R&D 支出预计达到1.76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70.9%;全社会R&D 支出占GDP 比重为2.15%,超过欧盟15国2.1%的平均水平。
国际科技论文总量比2012年增长70%,居世界第二;国际科技论文被引量首次超过德国、英国,跃居世界第二。
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第一,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居世界第三。
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3万亿元。
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13.6万家,研发投入占比超过全国的50%,发明专利授权量占比全国40%,上缴税费预计超过1.5万亿元,营业总收入预计超过30万亿元,增长均达到10%以上,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 500万个。
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52.2%升至57.5%,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2年第20位升至第17位。
科技创新成就举世瞩目,改革发展经验弥足珍贵
一是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我国科技创新正确方向。
二是坚定创新自信,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三是按照“三个面向”,立足发展全局谋划和推进科技创新工作。
四是强化“双轮驱动”,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释放科技创新活力。
五是坚定依靠地方、部门和广大科技人员,充分调动激发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性。
六是强化“四抓”,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法律、政策和文化环境。
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的历史使命
一是坚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的历史担当,顺应新时代、新态势、新要求,全面增强创新能力,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大力推进科技惠民,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是坚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全面增强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战略支撑。
四是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围绕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任务要求,找准差距,弥补短板,打好冲刺攻坚战。
2018年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思想,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突出科技第一生产力、创
10
政策·声音
新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重要作用,着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着力突破关键核
心技术,着力提高系统化技术能力,着力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着力强化战略科技力
量,着力打造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
革,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法律、政策、文化、社会环境,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
体系,全面强化创新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依靠科技创新助力打好防范化
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8年十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强大支撑。
二是加强
面向科技强国的基础研究,进一步增强创新源头供给。
三是大力推进科技型创业与成果
转化融通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
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技行动,助
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五是大力发展民生科技,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等战略任务提
供支撑。
六是打造区域创新增长极,引领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七是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
作,主动布局全球创新网络。
八是完善人才发展环境,培育造就创新型高水平人才队伍。
九是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任务落实,进一步释放改革动力活力。
十是持续优化政策环
境,营造浓厚创新文化氛围。
(编辑:刘启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