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课件鲁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思考】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答案 一是对可再生资源,应首先对其保护和促其再生,再加以合理利 用;二是对不可再生资源,应首先节约利用,在合理开发的同时,寻找 替代品。
答案
返回
重点难点探究
重点难点 个个击破
探究点一 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学习本节时,同学们纷纷搜集自己所知道的自然资源,小王在网 上搜集了一些图片来说明,但有的同学却说他找的不是自然资源。
太阳能
广、储能难,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向西藏南部一线以西、以
北地区比较丰富
不可再生资源,分布广、储量大,开发
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山
和利用难度不大,发热量和燃烧效率不
煤炭
西、内蒙古、陕西、河南
高,输送和使用不方便,灰渣、粉尘多,
等省区
易污染环境
不可再生资源,发热量高,运输、使用 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 石油
量都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_质__量__下降
答案
工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明
土地用途多样化,土地 土壤_污__染__和土地 大规模机器生产 质量的含义和判别标准
_退__化__越来越严重 也发生了本质变化
答案
【思考】 2.为什么说工业文明阶段“土地的质量和数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 因素”? 答案 土地资源利用的多样化,使土地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化肥、 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污染,土地退化也越来越严重。
解析 分析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时,需考虑河口形态、盛行风
向、河流径流量等因素。
答案 河口为三角洲(或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河口
受东北信风(信风)影响,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或风助潮势);该河流年
径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
解析答案
(3)简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 解析 首先需正确审题,获取到“自然条件”等关键信息,其次应从海陆位 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纬度位置、下垫面等方面加以分析。 答案 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 纬度低,热带气旋频繁;滨海地区昼夜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昼夜更替的 风(海陆风);下垫面平坦(海面平滑),阻力(摩擦力)小,对风力的削弱作用 小,因此风能资源丰富。
解析答案
123456
综合提升 6.读下面的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约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华北地区耕地面积 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6%。 材料二 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在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有 十几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 材料三 我国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为25%~40%,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为 20%~30%,水可以用于灌溉,也可以用于工业,还可以用于航运等。
利用
以来,以煤炭利用为主;第 清其用途和开发
的发
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石油、 利用途径的不可
展性 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不 天然气逐渐成为主要能源。 再生资源最好不
断提高
目前,核能、太阳能、风能、要盲目开发利用
地热能等正在推广利用
探究点二 资源能源的分布与利用 探究活动 读材料和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产生的废气,影响气候,危 及人体健康的问题日益严峻。因而,太阳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新 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重视。据测算,全球可开发风能总量比水能总 量大十倍。我国沿海地区也蕴藏着丰富的风能资源。 材料二 亚马孙河河口位置。
答案
三、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
2.可持续利用措施 (1)适度开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 再生能力 。
眼前利益和长远 利益
(2)兼顾利益
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当代人的利益和 子孙后代 的利益
答案
(3)环境保护: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 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 (4)公众参与:没有公众在 开源节能 、 环境保护 等方面的广泛参与,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不可能实现。
(1)请回答下图相应数码框中的内容,显示燃烧化石能源对人体健康危害的 过程,以反映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
解析 数码框中的内容需根据相邻框之间的因果关系加以分析。 答案 ①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②为酸化;③为呼吸。
解析答案
(2)许多大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据材料二,分析亚马孙河河口 潮汐潮位高的原因。
挑战自我 点点落实 重点难点 个个击破 即时训练 体验成功 回归教材 答疑解惑
基础知识导学
挑战自我 点点落实
一、认识自然资源 1.概念:人类可以直接从 自然界 获得,并用于生产 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
2.分类
类型
特征
举例
能够不断地生长和繁殖,可不断更 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
可__再___生_资源
新、循环使用的资源
有地域分异规律 物资源变化
分布
不可再生的矿产 金、银、铜、铁等内生矿多分 因地制宜,发挥
的不
资源分布具有地 布在岩浆岩地区,煤、石油等 地区优势;便于
平衡
质规律
外生矿多分布在沉积岩地区 集中开采,但增

加运输负担
资源
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充足,
间的 可再生资源之间 动植物资源丰富;荒漠地区, 注意资源的保护
联系 表现突出
降水少,动植物资源贫乏,风 和综合开发利用

力资源、太阳光热资源丰富
绝对数量将随人类的
数量
各种矿产资源
开发利用不断减少
合理规划,适度
的有
资源的再生、更新、
开发,循环利用
限性
生物、土地、水、气候资源
循环总有一定周期
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 产业革命前,以木材、风力、
和利用途径不断拓展 畜力、水力为主;产业革命 对于尚未完全弄
,其原因
解析答案
返回
教材活动指导
回归教材 答疑解惑
教材P79 问题 属于自然资源的是原始森林、山上的岩石。我们所用的铁质用品(铅笔 盒、水桶、钢管等)是由铁矿石加工制成的;我们穿的化纤类衣服是由石油 经过一系列加工而成的。 教材P84 活动 (1)采猎文明时期,人口数量少,对水资源的利用仅限于生活,人类虽逐 水草而居,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制约性较弱。 (2)农业文明时期,随着人口增多,水除用于生活外,还用于灌溉、航运、 养殖,水资源的数量直接影响灌溉面积、航运里程和通航季节的长短,而 水的质量地区差异较小。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 课件鲁教版必修1
学习 目标 定位
1.能够说出自然资源的概念,结合实例辨析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 资源。 2.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自然资源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人类 活动的影响。 3.理解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途径。
栏目 索引
基础知识导学 重点难点探究 随堂达标检测 教材活动指导
答案
(3)分析材料二中画横线部分的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反映出的自然资源特点
① ② ③ ④
对人类开发利用的启发
答案
反思归纳 自然资源的特征 自然资源来源于自然环境,尽管多种多样,但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也 影响了其开发利用要求,具体分析如下:
表现
举例
开发利用要求
分布 数量或质量上的地
的不
域差异
平衡
性 可再生资源分布具 不同自然带内热量、水分差异及生
方便,属于高质量的能源,会产生污染 西北地区
课堂小结
返回
随堂达标检测
123456
对点训练一 认识自然资源 叶剑英在《浣溪沙·登大兴安岭》词中写到“伐后更生延百岁,祖先遗树值 千年,资源利用慎材艰。”据此回答1~2题。 1.词中提到的资源( A ) A.属于自然资源中的生物资源 B.是不可再生资源 C.分布与土壤的关系最密切 D.不具有多用性属性 解析 词中提到的是森林资源,大兴安岭的森林为天然林,因此属于自 然资源中的生物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具有多用性属性。
材料二 我国天然林面积不足国土面积的10%(①),全国木材产量的40% 集中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东北是全国的林业基地(②)。由于种种原 因,东北拥有的用材林、成熟林已由新中国成立时的1 200万公顷减到 1998年底的590万公顷,减少51%,导致生态环境恶化(③),风沙和旱涝灾 害频频发生,一些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物种减少。近年来,东北林区一 方面保护和营造森林,另一方面实行森林的综合开发和深加工,挖掘潜力, 增加林产品的附加值,取得了很好的效益(④)。
解析答案
123456
、B、C、D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自然资源、能源、矿产资源三者之间关 系的是( C)
解析 矿产资源属于自然资源,能源中的煤、石油、天然气、铀矿等也 属于自然资源,矿产资源都属于自然资源,人工能源(如汽油、焦炭等)因 不具有自然属性故不属于自然资源。
解析答案
123456
对点训练二 土地资源与人类 你知道吗?土壤妈妈最近生病啦!听,东北的土壤妈妈在哭。那里实行“塑料地膜”技术, 把大片的塑料地膜当温室。用上一年都破碎了,就扔到土壤里。可是,这种塑料是土壤 妈妈不能消化的呀,吃到肚子里会胃疼的!同时,化肥使用过多会使土壤板结,改变土 壤的结构,使土壤妈妈无法呼吸,生“肺病”。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下列有关土壤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壤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都制约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B.土壤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C.土壤资源数量是有限的,但利用途径可进一步拓展 D.土壤资源的分布规律不受水热、生物条件制约
源、气候资源
形成需要漫长的地质时期,相对 不可再生资源 _人__类__的历史来说是不可更新的
矿产资源
答案
3.共同特征
分布的 不平衡 性 资源间的联系性 数量的_有__限__性__ 利用的发展性
答案
【思考】 1.南极冰川、火电、小麦是自然资源吗?为什么? 答案 都不是。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 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南极冰川目前还无法应用于生产与生活;火电、 小麦都有人类活动的参与,不是直接来自自然界。
解析答案
123456
4.就材料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该问题出现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阶段 B.该问题表明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C.该问题反映了地膜、化肥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土壤退化和土壤污染 D.由于土壤有自净能力,土壤污染不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 解析 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出现在工业文明阶段,反映出地膜、化肥的大 量使用或使用不当会导致土壤退化和土壤污染。
解析答案
123456
对点训练三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为了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大力开发自然资源,为子孙后代积累财富 B.减缓经济发展速度,加强环境保护 C.调动公众的消费积极性,刺激能源消费,加快经济发展 D.适度开发自然资源,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
答案
二、土地资源与人类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
是不同的。
人类文明阶段 生产特征
土地对人类的影响 人类对土地的影响
采猎文明
_土__地__质__量__对人类的生存和 采集、狩猎
发展影响大
较小
农业文明
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财产和 许多地区水土流失、 种__植__和养___殖_ 生产资料,土地的质量和数 土地沙化,土地
123456
(1)材料一说明这三种资源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是( )
A.数量的有限性 B.资源间的联系性
C.分布的不平衡性 D.利用的发展性
(2)材料二说明我国矿产资源的问题是
,因而无论从现实
还是从长远看,都对我国经济的
造成很大压力。
(3)材料三说明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
在于目前我国的

相对落后。
(1)将图片中的自然资源分类,并说明哪些属于可再生资源,哪些属于不可 再生资源?
答案 煤炭属于矿产资源,瀑布属于水资源,田野属于土地资源,老虎属 于生物资源。 瀑布、田野、老虎属于可再生资源,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答案
(2)同学们在讨论时,有人说可再生资源永远可以利用,不用考虑保护;而 有人说闪电资源永远也不会成为自然资源。你认为他们的说法对吗?如何 理解自然资源的可再生与不可再生?
解析答案
反思归纳 我国主要能源资源的特点和分布状况
特点
分布状况
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长江
可再生能源,不污染环境,为清洁
水能
三峡、珠江上游)和西北(黄
能源
河上游)地区
能量集中、巨大,地区适应性强;
核能 运转费用低,收益大;但投资大、 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
建设周期长
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
能量比较分散;投资大、效率低、占地 西侧、兰州、昆明,再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