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体会
摘要】本文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状、并发症及应对方式,为临床制订护理
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

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反映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等一
系列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

现回顾分析本部门近一年收治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
者(AMI)的护理体会。

1 临床症状
1.1先兆症状急性心肌梗死约2/3 病人发病前数天有先兆症状,最常见为心
绞痛,其次是上腹疼痛、胸闷憋气、上肢麻木、头晕、心慌、气急、烦躁等。

1.2.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
1.2.1疼痛是急性心肌梗死中最先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典型的部位为胸骨
后直到咽部或在心前区,向左肩、左臂放射。

疼痛性质为绞榨样或压迫性疼痛,
或为紧缩感、烧灼样疼痛,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

持续时
间常大于30min,甚至长达10 余小时,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一般不能缓解。

1.2.2全身症状主要是发热,伴有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
快等,由于坏死物质吸收所引起。

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h 出现,程度与梗死
范围常呈正相关,体温一般在38℃上下,很少超过39℃,持续1 周左右。

1.2.3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与迷走
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

肠胀气亦不少见。

重症者可发生呃逆。

1.2.4心律失常见于75%~95%的病人,多发生在起病1~2 周内,而以24h
内最多见,可伴乏力、头晕、昏厥等症状。

1.2.5低血压和休克疼痛期中常见血压下降,若无微循环衰竭的表现仅能称
之为低血压状态。

严重的休克可在数小时内死亡,一般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可反
复出现。

1.2.6心力衰竭发生率30%~40%,病人出现胸部压闷,窒息性呼吸困难,端
坐呼吸、咳嗽、咳白色或粉色泡沫痰、出汗、发绀、烦躁等,严重者可引起颈静
脉怒张、肝大、水肿等右心衰竭的表现。

2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
2.1心力衰竭是急性心梗常见而重要的并发症之一。

占心肌梗死患者的
10%~20%。

2.2休克心源性休克系指直接由心室泵功能损害而导致的休克综合征,是急
性心肌梗死中最严重的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为6%~8%。

2.3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多数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后1周内。

2.4心律失常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各种并发症中,以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

按起病后3 天监测结果,发生率高达90%以上,多发生于起病24h 内。

室性心律
失常最多见,尤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为突出。

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
在下壁或老年AMI 时发生率高。

2.5心脏破裂心脏破裂最常发生于心室游离壁,其次是室间隔穿孔,而乳头
肌断裂极少见。

心脏破裂是AMI 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6心室室壁瘤心室室壁瘤是ST 段抬高性AMI 中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室壁
瘤见于12%~15%的AMI 存活的患者。

3 护理体会
3.1心理护理在抢救时,要动作敏捷,轻、稳、准、快,稳定病人情绪,解
释和安慰患者时,绝不能由于自己的负性心理状态影响病人的情绪,要言语得体,语气和蔼,体贴和关心患者,从而融洽护患关系。

3.2吸氧间断或持续吸氧,氧浓度2—4升/分钟,吸氧是心肌梗塞治疗中的
重要措施。

3.3卧床休息发病后一周内应绝对卧床休息。

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护理操
作和治疗要做到有计划、有准备,避免影响病员休息。

3.4饮食和大小便护理
心肌梗塞病人第一周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1周后给半流质或软食。

食用易
消化的食物,少吃多餐,忌暴饮暴食。

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用通便药物甚至
灌肠。

3.5疼痛护理
迅速的给予有效的止痛剂。

遵医嘱给予吗啡、硝酸甘油等药物镇痛时,应注
意随时观察病人疼痛的变化情况,专人守护。

3.6心电监护
3.6.1心律失常护士应正确识别各种心律的失常图形,确保连续的心电监测
质量,控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3.6.2心力衰竭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呼吸、心率的变化。

一旦出现呼吸
急促、心率增快、烦燥、紫绀、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急性左心衰竭症状时,
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急救措施。

3.6.3血压监测如果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应结合神志、意识的变化、皮
肤的颜色、末梢循环情况等判断是否休克,如果是休克应给予抗休克处理,积极
抢救。

3.7溶栓护理
3.7.1溶栓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出血,应注意观察皮肤粘膜有无出血倾向及
呕血、便血征象。

3.7.2注意有无药物的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

3.7.3溶栓治疗时应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各种心律失常及生命体征变化。

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如利多卡因、阿托品等及抢救器械。

3.8康复期护理加强卫生宣教,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该病的发病机理、治疗以
及诱发因素及自我救护等有关知识,改变其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并介绍成功的病例
让患者意识到心肌梗塞是可以预防的。

鼓励病人树立乐观向上的思想,做好家属
的疏导工作,使病人和家属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有利于疾病康复的心理环境。

此外,还应鼓励患者早期离床活动。

嘱病人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感冒及情绪不稳定,少吃多餐,避免饱食、便秘。

禁忌烟酒,适当增加活动量,以不引起劳累为适宜,定期到门诊复查心电图。

4 小结
本体会为护理人员探索如何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提供方向和研究对策,力求建立和提供优质的护理模式和服务质量。

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
评估,制定护理方案,确定护理干预的方式,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连续性的护理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