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民族政权竞立和南方经济的发展—辽宋夏金元第10课 经济重心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民族政权竞立和南方经济的发展—辽宋夏金元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华书局版课后练习第一百篇
第1题【单选题】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期最终完成。
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
B、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C、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苏州的“苏”,过去往往写成“稣”,这是因为苏州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开始成为全国粮仓,并且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占城稻属于早籼稻,具有耐旱、适应性强、生长期短等多种特点.这一优良品种引进于( )
A、越南
B、泰国
C、缅甸
D、印度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出现在哪一时期( )
A、五代十国
B、隋唐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宋朝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面示意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
A、南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宋朝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来自于( )
A、朝鲜
B、日本
C、越南
D、印度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一个北宋人要了解当时丝织业最高水平的情况,他应去的地区是( )
A、河北和河南
B、江浙和广东
C、福建和广东
D、江浙和四川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如下图是小林同学复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时制作的历史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苏湖熟,天下足”表明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 )
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
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
D、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纸币给商业活动带来极大的便利。
一位收藏家的藏品里有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应该是( )
A、交子
B、会子
C、美元
D、欧元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今日邵阳·今昔变化》称,唐宋时期,邵阳境内的造纸业、刻书业等手工业生产有一定规模,多种果树开始人工栽培,粮食生产发展到“稻栗再熟”。
促进该时期邵阳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占城稻推广到全国
B、中亚的胡萝卜、大蒜等开始传入
C、经济重心逐步南移
D、娱乐场所“瓦肆”遍布农村
【答案】:
【解析】:
第12题【判断题】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3题【问答题】
东汉末年以来,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大分裂时期,造成北方战乱不断,人口大量南迁,从而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从东晋南朝开始,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宋元时期,南移的过程最终完成。
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基本转移到南方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从三国时期起,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唐朝中期以后,移动的速度加快。
两宋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
南宋诗人陆游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
”
请回答:
“故都”指哪里?是今何处?
国家财政收入依靠“东南财赋”,说明了什么?
简述我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的原因。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而我国古代在这方面也取得较好的成就,请回答:
注重外交是唐朝成为开放性社会的一个亮点,请举出唐朝与日本、印度交往的典型史实各一例。
宋朝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在明朝时,明成祖派谁下西洋?他最远到达了哪里?
到清朝前期,清政府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