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不同年龄段孩子沟通技巧知乎
![不同年龄段孩子沟通技巧知乎](https://img.taocdn.com/s3/m/50e6cc8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1e.png)
不同年龄段孩子沟通技巧一、适应孩子发展阶段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在和孩子沟通时,首先要了解并适应他们所处的阶段。
婴儿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信任感,儿童期则注重自主性和社会性发展,青少年时期则面临身份探索和独立自主的挑战。
二、用孩子理解的方式表达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理解和表达能力不同,因此要用适合他们的方式进行沟通。
对于幼儿,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配合肢体语言和图片进行教学。
对于学龄儿童,可以逐步引入较为复杂的词汇和句式,同时鼓励他们使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三、保持开放对话环境与孩子保持开放和平等的对话环境至关重要。
这包括避免打断他们的话题、认真倾听他们的观点,以及对他们的感受给予积极反馈。
这样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信,也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技巧。
四、尊重孩子意见尊重孩子的意见和观点是建立良好沟通的基础。
家长或教育者应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看法,即使他们的观点与成人不同。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可以学会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
五、示范良好沟通习惯家长或教育者的言行对孩子有深远影响。
因此,示范良好的沟通习惯是必要的。
这包括礼貌待人、耐心倾听他人观点、表达清晰等。
孩子会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这些习惯。
六、及时回应孩子需求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能让孩子感到被重视和关爱。
这不仅限于物质需求,也包括情感需求。
当孩子表达情感时,给予积极的反馈能增强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七、鼓励孩子表达情感情感表达是孩子发展中的重要部分。
家长和教育者应鼓励孩子自由表达情感,不论积极或消极。
这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感,促进心理发展。
同时,也是他们社交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有效沟通需要适应其发展阶段、使用适当语言、保持开放对话环境、尊重其意见、示范良好习惯、及时回应需求以及鼓励情感表达。
这些技巧有助于建立稳固的亲子或师生关系,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2021年最新小学生家庭教育家长教育方式(大全)
![2021年最新小学生家庭教育家长教育方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8e802d4192e45361166f5c3.png)
小学生家庭教育百问百答大全1、如何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孩子乐观性格?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的氛围、父母的言行、教育的方式,无一不对孩子成长产生重大的影响。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首先要做乐观的人。
如果父母能以身作则,在面对困境、挫折时保持乐观、自信的心态,奋发向上。
孩子也会受父母的影响,在遇到困难时,乐观的去面对。
家长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
每逢节假日,我都安排时间开心的陪同孩子一起玩耍,做游戏。
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很乐观,尽量不对孩子发脾气。
每当开学学校工作比较忙,有时回到家里已经筋疲力尽了,但是我提醒自己不能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和关心。
记得有一次我因为要准备一个讲座加之时间很紧,丈夫就特意对孩子们说,妈妈很忙,谁也不能打扰她。
还未满四岁的女儿想找我玩儿,孩子似乎忘记刚才爸爸给他们的说的话。
在我刚工作了一会儿的时候它敲响了我的门。
小女儿怯生生地张开小手,手掌心上放了一张一元钱的纸币,她想用买东西的方法要我和她一起玩。
这时候我抬头一看是小女儿,心里的烦躁不由自主的写在自己的脸上。
孩子仰着头似乎有点害怕,天真的对我说:“走吧!妈妈去超市,我给你买糖吃。
”望着孩子那大人似的认真表情,我转念一想放下手中的工作,毅然陪同孩子到小区里一起做游戏。
这样父母就会把乐观的情绪传递给孩子,日久天长孩子的性格也慢慢发生了变化,本来羞涩、胆小的她渐渐变得开朗乐观了。
因此,在平时父母应注意培养孩子的乐观主义精神,让孩子明白,令人快乐的事情总是永久的、普遍的。
一旦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那也只是暂时的,不具普遍性,让孩子在面对任何挫折任何环境的时候,都保持一种愉悦、乐观的心情。
另外家长要给孩子积极的期望而不是消极的期望,在生活中对孩子应该多点肯定,少点疑问!我想要自己的孩子第二天早晨能独立起床,而且自已收拾好书包时,我就说:“我相信你可以做到的!”而不是“你能做吗?”疑问的语气会使孩子怀疑自己是否有完成这个任务的能力。
家长会资料高三家长与孩子沟通技巧
![家长会资料高三家长与孩子沟通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8bfe43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58.png)
高三家长与孩子沟通技巧在高三期间,父母与孩子沟通,对于不少父母来讲,都是一道难题。
但它又是一道不得不作好难题。
下面介绍几点方法与技巧,供家长们参考。
一、明白高三学生忌讳在高三期间,不同类型学生有不同忌讳:优生忌讳过分夸奖,为什么?因为考试本身带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比方考场情绪、题目难易程度、答题时注意力,有无其他因素干扰等等,都会影响孩子实力发挥及应试效果。
当孩子考好了家长假设给以过份夸奖,孩子就会担忧考败时家长埋怨、指责与失望。
因此家长夸奖得越起劲,孩子压力就越大。
其中特别要防止因孩子考了好成绩而给以物质奖励或者种种方式“庆功〞。
中等生一般最忌讳考差了时家长埋怨与责备。
因为他们一般学习都比拟吃力,而大多数都有努力争取上进愿望,但学习不同于挑担子,力气付出越多,效果就立杆见影。
如果家长过分埋怨或责备,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放弃学习念头或举动。
中下生,对于教师来讲,是一大难题;对家长来说,同样是很伤脑筋事情。
他们最大忌讳是:“考试〞、“成绩〞、“高考〞、“大学〞等敏感性字眼。
同时还忌讳家长当他面夸奖成绩好同学或同辈中“有长进〞孩子。
三类学生大多都一些共同忌讳,忌讳家长与别同学比成绩、比考分;忌讳家长对考分过度关注与“好打听〞;忌讳家长频繁“校访〞;忌讳家长在高三期间在生活上、起居上特殊“照顾〞等等。
还需要说明是:有些孩子还有一些个性上特殊忌讳,这就需要家长平时留心观察。
总之,作为家长,对自己孩子忌讳应该了如指掌。
了解以后,在平时接触与交谈中严格防止方为上策。
如果时时撞击他们忌讳,亲子之间不但无法正常沟通,反而会越来越抵触,甚至会闹到不可收拾地步。
二、以“平常心〞对待应试、高考、升学其实,这事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确实很难,尤其现在大家都养是独生子女,这就更难。
但不管有多么难,你却别无选择。
因为,你望子成龙心情越迫切,问题就越大。
最好方法就是学“演戏〞,无论心里多么迫切,你必须“装〞出一副假设无其事样子来,而且还要尽量“演〞得逼真,还要不露痕迹。
父母课堂2021年11月刊导读
![父母课堂2021年11月刊导读](https://img.taocdn.com/s3/m/918f0d7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5.png)
父母课堂2021年11月刊导读摘要:一、引言二、本期主题:亲子沟通的艺术三、亲子沟通的重要性四、亲子沟通的技巧1.倾听孩子的想法2.鼓励孩子表达3.非语言沟通4.设立共同规则5.有效解决冲突五、实践案例与经验分享六、亲子沟通小贴士七、总结正文: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亲子沟通成为家庭教育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环。
父母课堂2021年11月刊以“亲子沟通的艺术”为主题,帮助父母们更好地理解孩子,增进亲子关系。
二、本期主题:亲子沟通的艺术本期杂志围绕亲子沟通这一主题,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亲子沟通的质量和效果,帮助父母们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共同成长。
三、亲子沟通的重要性良好的亲子沟通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通过有效的沟通,父母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情感和困扰,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良好的亲子沟通也能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在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茁壮成长。
四、亲子沟通的技巧1.倾听孩子的想法:倾听是沟通的基础,父母要用心去聆听孩子的想法,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理解。
2.鼓励孩子表达:父母要鼓励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是被重视的。
3.非语言沟通: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语气,这些非语言因素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和沟通效果。
4.设立共同规则:父母要与孩子共同制定家庭规则,让他们参与家庭决策,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
5.有效解决冲突:当亲子之间出现冲突时,父母要冷静应对,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避免伤害孩子的情感。
五、实践案例与经验分享本期杂志中还分享了一些亲子沟通的实际案例,以及家长们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教训,为父母们提供了更多实用的建议。
六、亲子沟通小贴士杂志最后还提供了一些亲子沟通的小贴士,帮助父母们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亲子沟通的效果。
七、总结本期父母课堂旨在帮助父母们了解亲子沟通的重要性,掌握亲子沟通的技巧,以促进亲子关系和谐发展。
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https://img.taocdn.com/s3/m/7922f74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f.png)
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建议:
1.倾听:给孩子充分的表达机会,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不要打断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2.保持平等:与孩子沟通时,要保持平等的态度,避免使用命令或指责的语气。
3.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沟通,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专业的词汇。
4.表达关心和爱意:让孩子知道你关心他们,表达你的爱意和支持,这将增强他们与你沟通的意愿。
5.关注非语言沟通: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表情和语气,它们也会对沟通产生影响。
保持开放、友好的姿态,让孩子感到舒适和安全。
6.鼓励主动沟通:鼓励孩子主动与你沟通,分享他们的经历、想法和感受。
你可以通过提问、分享自己的经历等方式引导他们表达。
7.设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明确家庭规则和界限,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行为,什么是不可以的。
这将有助于避免冲突和误解。
8.尊重孩子的隐私:给孩子一定的私人空间,尊重他们的隐私。
在适当的时候,与他们讨论关于隐私的问题。
9.学会妥协和解决问题:在沟通中,可能会出现分歧。
学会妥协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将有助于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
10.定期沟通:建立定期沟通的习惯,例如每天晚餐时分享一天的经历,或者每周安排一次专门的时间进行深入交流。
通过以上方法,你可以与孩子建立起更加紧密和有效的沟通关系,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有效地交流
![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有效地交流](https://img.taocdn.com/s3/m/9f0d207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19.png)
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有效地交流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如何建立和维护,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交流,被认为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石。
然而,实际上,很多家长都面临着与孩子沟通不畅的困境,甚至出现了沟通障碍。
那么,家长如何才能与孩子有效地交流呢?首先,家长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和理解。
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个性,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可以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选择。
这样的交流方式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听见,进而建立起信任和亲近的关系。
其次,家长需要注重沟通的方式和技巧。
在与孩子交流时,家长应该保持耐心和耐心,避免使用强制或命令的语气,而是采用尊重和理解的态度。
家长可以尝试使用开放式问题和肯定性语言,引导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轻易打断或批评。
此外,家长还可以倾听孩子的话语和情绪,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需求,为孩子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再者,家长需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创造一个开放包容的氛围,让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家长可以定期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增进互相了解和信任。
此外,家长还可以利用共同的兴趣爱好或活动,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增强家庭凝聚力和亲密度。
最后,家长还需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培养孩子与家长沟通交流的习惯,让孩子习惯与家长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
家长可以在孩子面临问题或困惑时,及时与孩子沟通交流,为孩子提供帮助和支持。
此外,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多参与家庭活动和讨论,提升孩子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增强亲子之间的互动和联系。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交流,是建立和维护良好亲子关系的关键。
家长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和理解,注重沟通的方式和技巧,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和习惯。
父母如何和孩子有效沟通
![父母如何和孩子有效沟通](https://img.taocdn.com/s3/m/837df58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5.png)
父母如何和孩子有效沟通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对于家庭的和谐与孩子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关注孩子的情感和发展问题,并与他们建立紧密的亲子关系。
以下是一些帮助父母和孩子实现有效沟通的方法。
其次,倾听孩子。
当孩子表达他们的想法、感受和需求时,父母应该真诚地倾听。
父母应该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见,而不被打断或评判。
父母可以通过眼神接触、积极的肢体语言和询问以展示他们的关注和理解,进一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
第三,尊重孩子的感受与意见。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个性,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即使父母可能不同意孩子的观点,也应该尊重他们,并提供适当的解释和指导。
通过给予孩子发言的权利和尊重他们的意见,父母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也建立起一种平等和开放的沟通模式。
第四,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
父母应该创造一个可以自由表达和沟通的环境。
他们应该与孩子平等相待,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来对待孩子。
父母应该在家庭中树立一个无论何时都可以交流的环境,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同时,父母也应该成为一个好榜样,用良好的言行举止来引导孩子。
第五,有效使用非言语沟通。
非言语沟通,如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对于沟通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父母可以通过自己的姿势、面部表情和眼神来展示自己的态度和情感。
例如,在孩子表达情感时,父母可以通过问候拥抱、握手或简单的肢体接触来表达关心和支持的感觉。
最后,建立家庭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机制。
父母可以定期组织家庭讨论会,让孩子参与到一些家庭决策和规划中来。
这种做法可以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参与感,同时也帮助他们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和解决问题。
在家庭讨论中,父母应该鼓励孩子提出问题、不同意见和解决方案,并鼓励所有成员的意见平等尊重和理解。
综上所述,父母和孩子的有效沟通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过程。
通过亲近、倾听、尊重、创造良好氛围、使用非言语沟通和建立家庭讨论机制,父母可以与孩子建立起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
家长学校“案例教学”
![家长学校“案例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1a3c64b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0.png)
情境三(小品形式演绎):
下班回到家,妈妈就准备做饭。正在这时,电话响起。
老师:“喂,你好,请问是妍妍的家长吗?”
妈妈:“是的,李老师,您有什么事吗?”
老师:“您现在有时间吗?我想和您聊聊孩子的事。”
妈妈:“好呀,是不是妍妍在学校又惹事儿了?”
3、没有平等的交流,觉得自己高高在上。
(三)小结: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小迪的爸爸妈妈和小迪的沟通是不够好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够尊重孩子,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理解孩子的感受,有的只是训斥、责骂,觉得自己是爸爸,对孩子怎么说都行。那么,这样的沟通长期下去,会怎样呢?(不愿意跟爸爸妈妈沟通。)他们的亲子关系会越来越紧张,而亲子关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4mins)
说话间,小迪一个没拿稳,壶盖向地面摔了下去。还好爸爸眼疾手快,迅速接住了壶盖,爸爸生气地呵斥道:“你看看你!刚才你妈妈是怎么说的,让你放回去!你为什么不听话?你知不知道自己差点儿闯了大祸!”小迪吓了一跳,他一边小声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一边委屈地掉下了眼泪。
爸爸见小迪哭了就更生气了,怒气冲冲地对他喊道:“你哭什么!说你两句还不行了?闯的祸居然还有脸哭。我生你养你,还说不得你了?”
(三)小结: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小迪的爸爸妈妈和小迪的沟通是不够好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够尊重孩子,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理解孩子的感受,有的只是训斥、责骂,觉得自己是爸爸,对孩子怎么说都行。那么,这样的沟通长期下去,会怎样呢?(不愿意跟爸爸妈妈沟通。)他们的亲子关系会越来越紧张,而亲子关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4mins)
①案例中,小迪的爸爸妈妈和小迪沟通得好不好?
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跟孩子怎么沟通交流
![跟孩子怎么沟通交流](https://img.taocdn.com/s3/m/8433c84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4.png)
跟孩子怎么沟通交流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与孩子之间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至关重要。
这种沟通不仅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还可以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下面将分享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家长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首先,家长需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在孩子发表意见或表达情绪时,家长应该耐心倾听,不要打断或批评。
通过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家长可以更好地和孩子沟通,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
建立信任关系是良好沟通的基础。
家长需要尊重孩子的隐私,保持诚实和透明,在孩子面临困难或困惑时,给予支持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
创造互动的机会
为了促进与孩子的交流,家长可以创造一些互动的机会,例如一起做手工、玩游戏、看电影等。
在这些互动中,家长可以主动与孩子交流,并培养互相尊重和理解的氛围。
尊重孩子的观点和选择
尊重孩子的观点和选择是建立良好沟通关系的关键。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表达意见,并尊重孩子的选择,即使有不同意见也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权利,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掌握适当的沟通技巧
最后,家长需要掌握一些适当的沟通技巧,例如积极倾听、表达清晰的观点和感受、使用肯定性语言和避免批评等。
这些技巧有助于有效沟通,并建立起和孩子良好的关系。
通过以上方法和技巧,家长可以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促进家庭关系的和睦和孩子的健康成长。
愿每个家庭都能创造一个温馨的沟通氛围,让孩子在爱与关怀中茁壮成长。
2021年最新小孩《家庭教育》方法(大全)
![2021年最新小孩《家庭教育》方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9cffaf6bed5b9f3f80f1cce.png)
小学生家庭教育百问百答大全1、针对情绪波动型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教育专家们的普遍调查发现,情绪波动是导致学习成绩不稳定的根本原因之一。
有些孩子的成绩波动和情绪状态变化明显是一致的。
要点:1、情绪化是孩子的特点,所以孩子的学习状态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
不良的情绪产生的原因及其后果。
1)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
孩子自己的期望或者家长的期望高于孩子能达到的状态,就会造成压力和焦虑。
2)家庭不和谐,造成孩子紧张恐慌,有强烈的不安全感。
3)亲子关系紧张。
主要表现在父母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借着孩子成绩或者行为表现不好而发泄情绪,扩大事态。
4)师生关系矛盾,导致对老师和课程有认识偏差,得不到及时的沟通和帮助,积压下来的情绪问题导致厌学、害怕老师、害怕上课等问题。
5)同学交往矛盾,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和指导,严重影响在校园里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状态。
解决对策1)对孩子合理期望,适度压力。
孩子的进步是一个发展过程,成功的教育是:3分教,7分等。
2)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分析可能的原因,及时和孩子沟通,帮助解决;3)父母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将自己的压力和烦恼发泄到孩子身上;4)关注孩子和老师的关系。
如果发现孩子不爱上某个老师的课,或者不爱做这门课的作业或讨厌某个老师,就要认真和孩子沟通了,搞清楚具体原因。
问题严重的话,要约老师谈谈,了解情况。
5)关注孩子和同学的关系。
如果孩子不爱去学校,突然变得不爱抑郁了,那有可能是害怕被同学欺负,想逃避班集体。
2、家长应该避免说的话有哪些?家长忌语之二:对孩子自信心的打击人的一生要充实,必须具备四种不可缺少的基本精神,这就是:自信、自尊、自强、自爱。
其中,自信又是成功的基石。
孩子有自信心,才能充满信心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
很多家长都期望孩子能够早日实现愿望和理想;但是在教育过程中,他们却忽视了孩子的自信心,常常无意中说一些打击孩子自信心的话语。
1.“不争气的东西!”调查显示:89.3%的北大学生家长(从小学到高中)从未对孩子使用过以上或类似语言。
跟孩子深度交谈的方法
![跟孩子深度交谈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25dd790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dc.png)
跟孩子深度交谈的方法
和孩子进行深度交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有助于建立亲子关系,促进孩子的心智成长和情感发展。
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你和孩子进行深度交谈:
1. 倾听和理解,首先,要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尊重他们的观点和情绪。
不要打断他们,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来表达自己。
2. 提出开放性问题,避免问一些只需要“是”或“不是”回答的问题,而是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孩子展开思考和表达。
例如,你可以问,“今天发生了什么让你感到开心的事情?”。
3. 分享自己的经历,和孩子分享你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这样可以让他们感到更加放心和愿意和你分享他们自己的经历。
4. 鼓励表达情感,帮助孩子学会表达他们的情感,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情感。
你可以问他们,“你感到紧张的时候会怎么做?”。
5. 尊重他们的观点,不要贬低或者否定孩子的观点,即使你不
同意他们的看法,也要尊重他们的观点。
6. 创造安全的环境,确保孩子知道,无论他们说什么,你都会支持他们和爱他们。
这样他们才会感到安全,愿意和你分享更多。
7. 鼓励批判性思维,帮助孩子学会思考问题,分析信息,提出问题,这样可以促进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总之,和孩子进行深度交谈需要耐心、倾听和理解。
通过这样的交流,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父母如何与孩子正确交流四大实用技巧
![父母如何与孩子正确交流四大实用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9147ec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5.png)
父母如何与孩子正确交流四大实用技巧父母与孩子的正确交流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有效的沟通,父母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促进亲子关系的良好发展。
以下是一些父母可以使用的四个实用技巧,以帮助他们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有效。
首先,倾听是有效交流的基础。
父母需要给孩子充分的倾听时间和空间,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感受。
倾听并不只意味着等待孩子说完,而是真正理解他们的话语和背后的情感。
父母应该注重与孩子的目光接触,肢体语言,表达出对他们说话的关注和尊重。
当孩子感到被理解时,他们更可能与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和问题。
此外,非议性反馈是建设性交流的关键。
当父母试图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时,他们应该避免使用非议性的言语和态度,而是采用鼓励和支持的方式。
通过肯定孩子的努力和进步,父母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例如,当孩子犯了一个错误时,父母可以说:“我知道你努力了,下次再试试,我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
”这样的鼓励可以帮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并激发他们的积极动力。
第三,父母还应该尽量使用简单和明确的语言。
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他们可能无法理解复杂的词汇和抽象概念。
因此,父母应该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来与孩子进行交流。
另外,父母还可以通过使用图画、动作和实物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信息。
简单明了的语言不仅能够促进孩子的学习和理解,同时也可以避免误解和沟通障碍。
最后,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是重要的。
父母应创造一个安全、宽松、尊重和互动的环境,让孩子感到舒服和放松,愿意与父母分享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这需要父母之间的良好协作和理解,共同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
鼓励孩子参与家庭活动,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可以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综上所述,正确的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倾听、非议性反馈、简单明了的语言和良好的沟通环境,父母可以更好地与孩子沟通,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亲子关系的良好发展。
这些实用技巧可以帮助家庭建立一种积极的互动模式,让孩子感到被理解和支持,从而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人格。
2021年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
![2021年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ba6261c81c758f5f71f676c.png)
2021年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家园共育: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
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2021年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21年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它不仅要求家长有各方面的知识和见识,而且还要求家长懂得怎样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各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潜力完全地发挥出来。
下面我就在教育孩子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沟通、尊重,做孩子知心朋友在恰当的时机,采用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与之交流,让她知道,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在学习和生活上提出的建议和要求都要欣然接受,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是为了她自己好,即使老师和家长采用的方式或方法有问题,也不能用抵触的方式对待,要提出来,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更好的方法。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告诉孩子,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或犯多大的错误,父母永远是你的朋友,随时都可以给爸妈倾诉,父母一定是你坚实的肩膀。
二、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告诉他,学习是为自己学的,要掌握知识和技能,为将来能更好的工作打好基础。
只有掌握了知识,才不会被社会淘汰;才不会成为社会的累赘;才不会让父母的辛劳白费。
在暑假或寒假,可以带她去乡下体验生活,了解农村孩子生活的艰苦和他们顽强。
也可以让她去买报或工作环境差的地方去看看,让她知道挣钱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环境和生活。
2021年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大家好!我是xxx班来xx的家长,很荣幸在这里给大家分享我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大家不吝指教。
我一向觉得孩子就应在简单的环境中成长,享受她无忧无虑的童年。
玩,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也是我们认为的教育方式,在玩的过程中不仅仅能够让她们获得无尽的乐趣,还能够学到各种知识,透过游戏还能够让她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恼。
父母与青春期孩子的非暴力沟通策略
![父母与青春期孩子的非暴力沟通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2392d6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2.png)
父母与青春期孩子的非暴力沟通策略【摘要】: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在身心发展上面临着巨大的转变。
很多父母会发现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变得敏感,易怒,极度自尊,难以沟通。
但是很多父母仍然难以适应这种转变,无法理解孩子的变化,仅仅用“叛逆”粗暴的进行概括,因此在这个阶段的亲子沟通中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家长转变角色,利用合理策略进行沟通。
《非暴力沟通》这本著作为我们指明了一条行之有效的与青春期孩子进行亲子沟通的策略。
本文将结合“非暴力沟通”理论,探讨与青春期孩子进行非暴力沟通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亲子沟通;非暴力沟通;策略青春期的孩子是指11至16岁期间的孩子,在我国对应的则是初高中阶段的孩子,当然,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在每个个体之中,青春期的到来会有一定的差异性。
在教育心理学上,将人的心理发展阶段根据特点进行区分。
皮亚杰将青春期的孩子定位为“形式运算阶段”,认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并且认为他人也同样关注自己,具备系统思维的能力。
埃里克森的人生自我发展阶段中,认为12至18岁青春期的孩子面临着“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冲突”[1]。
从这些理论中,我们不难得出,在这个阶段父母与孩子的亲子沟通中,需要父母认识到青少年的这种心理变化,寻求更为温和坚定的沟通策略,引导青少年顺利的进行过渡。
一、“非暴力沟通”的原则“非暴力沟通”作为一种沟通方式,最主要强调的沟通的“平和性”,即通过多种途径达到沟通的“平和性”。
需要强调的是,非暴力沟通并不单纯指我们在字面意义上理解的用较为平和的沟通方式,避免语言,肢体等暴力冲突,反而更加侧重在沟通过程中运用一定的途径与原则达到沟通的效果。
在马歇尔.卢森堡所著的《非暴力沟通》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原则,指导非暴力沟通的具体方法。
这几个原则就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2]。
所谓观察,是指在沟通之中观察沟通对象,观察沟通的环境。
最为重要的是能够在准确的表达出观察的结果。
有效的亲子沟通,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有效的亲子沟通,助力孩子健康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fa5174da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0.png)
有效的亲子沟通,助力孩子健康成长摘要:青春期亲子沟通存在很多现实困难,增加了亲子间的矛盾和分歧,影响亲子关系。
这个时期,更新教育观念,转变原有的亲子沟通方式,才能更好地应对和解决亲子沟通的困难,增进亲子关系,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有效;亲子沟通;健康成长进入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生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们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式的重要时期,思想观念加剧变化,在很多问题上和父母的观念不一致。
这个时期的亲子沟通存在很多现实的困难,是很多家长都头痛的难题。
亲子间如果不及时沟通,增加了亲子间的矛盾和分歧,影响亲子关系。
随着孩子的成长,亲子沟通的矛盾也在不断增加。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与亲子沟通不良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青春期的家长需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原有的亲子沟通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应对和解决亲子沟通困境,增进亲子关系,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和高效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有效的亲子沟通与孩子的健康成长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助力,在友好、融洽的亲子互动中,孩子感受着父母的爱、尊重和信任,就会有足够的安全感。
同时,良好和谐的亲子关系也是孩子重要的心理支持。
父母对孩子有积极适度的期望,孩子变得特别的自信,有更好的人际关系,更多积极的情绪体验。
无论将来遇见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父母都可以提供强有力的心理支持。
良好和谐的亲子关系来自积极有效的亲子沟通,沟通需要时间,也需要用心,同时需要专门的技巧。
有效的亲子沟通,能有效的化解各种亲子冲突、矛盾,维护和增进亲子间的关系,协助孩子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二、用赋能的亲子沟通,助力孩子健康成长赋能的亲子沟通有四个要素;第一,同理心地听;第二,发自内心的赞美;第三,学会聚焦改变式提问;第四:做一个懂孩子的父母。
(一)同理心地听在沟通中,听和说哪个更重要呢?是听。
只有当你用心倾听别人的话语时,才能真正体会别人的思想和感情。
是否专心倾听,对方一眼便知,学会倾听,能激发别人说话的欲望,也能获得别人的信任、赢得别人的好感。
父母课堂2021年11月刊导读
![父母课堂2021年11月刊导读](https://img.taocdn.com/s3/m/404c62d4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01.png)
父母课堂2021年11月刊导读摘要:1.父母课堂2021 年11 月刊导读的主要内容2.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3.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和兴趣4.父母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5.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正文:《父母课堂2021 年11 月刊导读》主要介绍了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父母,以及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文章强调了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首先,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很多。
例如,父母需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以及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父母还应该注意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
其次,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和兴趣是父母需要关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文章中提到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如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采用趣味性的学习方式,以及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
这些方法都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此外,父母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文章中建议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的意见,以及用鼓励和赞美的方式来激励孩子。
这些方法都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最后,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是本文所关注的重点。
文章中提到,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同时,父母还应该教育孩子尊重他人,关爱环境,以及珍惜生命。
这些都有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总之,《父母课堂2021 年11 月刊导读》为家长们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教育建议,帮助他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更好的引导作用。
幼儿园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议纪要
![幼儿园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议纪要](https://img.taocdn.com/s3/m/b1ae0b2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aa.png)
幼儿园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议纪要幼儿园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议纪要2021年6月20日,幼儿园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议在XX幼儿园举行。
本次会议旨在分享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经验、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提高幼儿园与家庭间的沟通和配合。
本次会议共计5个议题,会议主持人为XX老师。
一、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角色扮演本议题由XX老师主讲。
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角色扮演是十分重要的,家长不仅要是孩子的监护人,还要是孩子的好朋友,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XX老师提到,作为家长,在孩子犯错时,应该采用正确的方式与孩子沟通,避免使用惩罚或命令的方式,尽量采用理解和引导的方式,帮助孩子找到问题的源头、解决方案。
此外,家长也需要注意自己言行的示范作用,尽量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在家中如何帮助孩子提高成长能力此议题由XX老师介绍。
XX老师提到,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在家中,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帮助孩子提高成长能力:1.创造安全稳定的家庭环境,使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2.尽可能多地与孩子进行沟通,建立信任感;3.在孩子学习方面给于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如定期检查孩子功课、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4.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帮助孩子自我探索,发挥出孩子的潜能。
三、如何正确处理幼儿园与家长间的沟通此议题由XX老师讲述。
沟通是家庭与幼儿园合作的基石,家长和幼儿园的沟通不仅能够帮助双方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还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XX老师提到,正确处理家长和幼儿园间的沟通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尽可能多地开放沟通渠道,如微信、电话、站内信等等;2.沟通双方应该保持耐心,听取对方意见,理解对方需求;3.在消息传递上应注意沟通的时效性,避免拖延或不周到的情况出现。
四、亲子共读的合理模式和技巧此议题由XX老师展开。
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亲子共读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建立家庭与孩子之间更加紧密的关系。
[2021心得体会]家长对孩子的心得体会
![[2021心得体会]家长对孩子的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e8f43d1f12d2af90342e654.png)
[2021心得体会]家长对孩子的心得体会一、对孩子要关爱而不溺爱 1、关心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
做孩子的良师益友,通过言传身教和榜样的作用,加强孩子的品德教育。
在家营造学习向上的氛围,增强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单位营造争先创优的氛围,取得成绩和孩子共同分享收获的喜悦,增强孩子勇争上游的信念,从小树立高起点的奋斗目标。
2、以平等的身份多和孩子沟通,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掌控孩子学习、生活动向,帮助孩子学会,积极正面的鼓励是孩子学习最大的动力,在沟通中给孩子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求学观。
社会竞争机制的无处不在告诫孩子要从接受竞争到适应竞争到勇于竞争,树立向强者挑战的决心。
3、对孩子的问题要防微杜渐,及时发现,提前预防,尽早帮助孩子分析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厌学、畏难、松懈或是骄傲自满的情绪,这可以贯穿在每天的沟通和交流中解决。
4、对孩子的要求不能照单全收。
合理的要求要创造条件尽量满足,不合理的要求哪怕有条件也不能答应,如无节制地玩电脑、睡懒觉、学习效率低下、拜金等行为。
这是检验家庭教育中价值取向的标准。
5、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
要允许自己的孩子犯错误,人无完人,家长本身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们在要求孩子做得更好的同时,是否也能反思自己是否做得足够好,要告诫孩子,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纠错的过程中长大的,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能从错误中找到问题所在,下次不犯相同的错误就好。
二、对孩子放心但不放任 1、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孩子。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势和长处,不要让孩子成为学习的奴隶,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从学习中享受快乐,要让孩子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生活。
2、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空间。
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同时尊重孩子的隐私,允许孩子青春期的一些反常行为,只要正确引导就好。
3、定期帮助孩子总结学习经验,分析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并相对应地提出可供选择的,真正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4、制订的学习方案要切实可行,循序渐进,切忌眼高手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欧阳光明(2021.03.07)
有句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
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孩子对他们来说应该是完全属于自己的。
一个孩子,从很小起,你说什么他就做什么,但如果突然有一天,从他(她)的嘴里蹦出个“不”字,家长们就会产生一种很矛盾的心理。
一方面,家长会因为孩子终于有了自己的想法而高兴,因为孩子成长了;另一方面,家长们又会觉得孩子貌似要脱离自己的控制,甚至会感到受到了一点点的伤害。
这种矛盾的心理,在日常亲子关系中往往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而孩子随着成长的过程,与父母的摩擦日渐频繁,一些逆反的心理也开始在言谈举止中慢慢显露,让家长们头疼不已。
所以说做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是不容易的,
不要只知道谴责埋怨,孩子犯错最好先问清楚情况,不要过度依赖老师,有时候孩子并没有错。
一旦被冤枉对孩子来说都是伤害。
不要只跟孩子谈学习,多关心他其他方面。
不要拿他跟别人比,他会受伤。
也不要自己给他制定目标。
凡是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因为时代不同,想法也会不同。
强迫孩子接受你们的思维生活方式会让他痛苦。
现在的孩子在学业方面压力尤其大。
课业太重,孩子又贪玩,所以成绩起伏比较大,不要太心急,换位思考一下,他只是孩子。
真的做孩子也很不容易。
现在的孩子,不只是孩子,高中生同样都有很多心理问题严重,要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
不要让孩子怕你,一旦他怕你,那么你们的关系就永远没办法
变好了叛逆,只是个过度期,叛逆期,家长应多关心孩子,多和孩子沟通,这个时期的孩子其实自己也挺难受的,心情复杂多变,不是他刻意的要去做什么,是心理反常才会出现孩子对某人或某事的反感,所以,叛逆期,家长帮助孩子补缺不足,多关心孩子,及时了解孩子心理,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当然,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如何尽量控制父母的情绪,这才是父母应该做的事情。
首先,给孩子说话的机会父母要善于无条件地倾听孩子的心声,态度诚恳。
其次,学习孩子感兴趣的东西父母不妨花点时间体验一下孩子迷恋的漫画书、流行音乐、网络等等,不要轻易做道德评价,而要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追求的合理性。
积极调整亲子关系父母要将孩子作为宝贵的“家庭资源”,在情感交流上亲子之间要力争达到“信息平衡”,放弃自以为“永远正确”的居高临下的姿态,向孩子学习。
最后,多听听孩子的意见重要的家事,父母可开诚布公地告诉孩子,听听孩子的意见,这样有助于创造平等民主的家庭气氛。
对青春期的孩子,家庭教育中最忌讳消极的评价,无情的斥责,不断的猜疑,无理的苛求,空洞的说教,自私的溺爱。
要使青春期的孩子逐步懂事、成熟,帮助他们解除青春期的种种烦恼,父母们就要用对待青年、成人的态度,来引导少男少女明确自己“准青年”的身份,父母应尽早放手,做一个称职的孩子的“成长参谋”,让孩子对面临的各种问题,学会独立地思考,自觉地积极行动。
顺应,才是因势利导的科学态度和家教上策;顺应,才可能被孩子视
为朋友。
青春期的半大孩子,就像蓬勃生长的小树,有顽强的生命力,要给它充足的阳光、空气、营养和水分,这就是理解;但他们精力旺盛,充满梦想和愿望,可能长出歪斜的枝杈,所以,要及时修剪多余的枝杈,保持树干的笔直和树冠的丰满,这就需要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每一位父母只要比孩子“高明一点点”,就可以做一个好园丁,抓住这青春加速成长的关键期。
1 理解孩子,教其正确对待
孩子进入青春期,身体会发生变化,家长对孩子的变化要理解,并指导正确对待。
女生第一次来例假、男生第一次遗精,作为家长,应该对孩子说:“恭喜你!你长大了。
”
2 学会与孩子沟通
进入青春期,孩子的心理也会发生变化,他们开始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不喜欢被人命令。
这个时期,家长要学会跟孩子沟通。
第一,尊重孩子,平等交流。
家长要学会跟孩子聊天,不要认为孩子的世界很幼稚,对孩子的话题不感兴趣,不论孩子说什么,最好表现出很感兴趣,这样孩子才有跟你交谈的欲望。
有些家长很忙,甚至没有时间跟孩子聊聊天。
其实交流的方式很多,可以采取留言板、网络、电话等。
但千万不能因为忙而不跟孩子交流。
第二,利用赞美,缩短心理距离。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赞扬,家长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
如看孩子成绩单时,不要只盯着考得不好的科目,可先从优点看起。
如孩子数学考得不好,语文
考得好。
可以说:“这次语文考得不错。
”这时孩子自己会明白,这是说:“数学没有考好。
”但如果说“怎么搞的,数学考得这么差!”这会打击孩子自信,也不利于亲子交流。
3 要向孩子“索爱”
总体来说,青春期孩子对家长有十大要求: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4 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
5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6 给孩子一个笑脸
7 多陪陪你的孩子
8 了解你的孩子,信任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