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和鉴赏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和鉴赏作文
中秋佳节之际,一个美丽的月亮登上了天空。
仰望着这盈圆而明亮的月亮,我们的心中荡漾着赞叹和祝愿。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中秋节不仅具有浓郁的乡土味道,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凝聚。
在古代,人们用诗词来赞美、祝福和期盼。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也应当了解古人们中秋节的诗词,并从中获得对这个节日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唐代李白的《静夜思》是一首被广泛传唱的古诗,其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描写,深深地映入人心。
在李白
的这首诗中,他把中秋节的月色写得十分深刻,与总是给人带来喜乐和祥瑞的节日相得益彰。
同时,这首诗词也反映出了诗人那一颗宁静的心灵和闲适的生活状态。
这不仅是李白对中秋节的祝福和祷告,也是他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感悟。
另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也是一首十分著名的中秋节诗词。
这首诗由宋代苏轼所作,从中可以看出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中秋节的喜爱之情。
其中有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表达了人们对亲友的祝福和长情,也从中看到了中
秋节所承载的崇高情感和思想内涵。
这两首古诗共同传递了人们对中秋节文化的膜拜和推崇,也折射出了中秋节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共存互动的历史长河。
这种文化自我体现和文化传承的根基,不仅与中国自古以来崇
尚的“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传统思想不谋而合,也让我们
更深刻地领会到中秋节的深层次内涵和精神意义。
作为一名中学生,阅读思索中秋节的古诗词,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中秋节的文化魅力,也拓展了我们的文化视野。
更重要的是,中秋节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广泛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文化传承,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爱国之心更加强烈了。
在这个丰收的时节,我们将会把这份祝福送给亲人和朋友,在欣赏月光的同时,也更体现出这种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团结的深层内涵。
这种内涵也是我们应该在成长的过程中努力去学习、去体会和去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