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古玺赏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古玺赏析
造府之玺
在古玺印中,此印界格和边栏的运用可谓鬼斧神工。
不规整的四个字在界格与边栏的作用下,结合得天衣无缝。
比如“造”字,既不与边栏相接,也不与十字界格相连;而“府”字上部则与界格相粘;“之”字的右部本不与界格相关,但残泐使其与界格上下都出现了粘连。
“玺”字逼下边而空其上,“之”字虚左边及其上部,“府”字空其右下,这些空间的分布使整个印面既空灵,又厚重,加上界格的作用,不禁使人品味再三。
在临摹时既要注重整体的形式感,又要把握好每个字的形态和篆法,尽精微,致广大。
左邑余子啬夫
“左邑余子啬夫”系战国官玺,纵16毫米、横16毫米,现藏故
宫博物院。
“啬夫”系古官名,起源较早。
《仪礼·觐礼》:“啬夫承命告于天子。
”春秋战国直至南朝刘宋,都设有啬夫官职,虽职权地位和品秩各有不同,但均属于基层小吏。
合文“左邑”系魏国地名,“余子”为官名,“余子啬夫”系辅助余子官员的小吏。
余子原在国都为中央职官,但在战国时期地方亦置余子。
“左邑余子啬夫”,就是左邑这个地方管理余子的人事官员。
此印最大的特点就是章法以险取胜。
两行印文均向左下倾斜,单独看“左邑子”与“啬夫”两行文字,均似有摇摇欲坠之势,但中行加一“余”字,使印面重心稳定,整体趋于平衡;而右边框下角合文符号,不仅填补了右下角的空虚,而且与左下角“夫”字遥相呼应。
这些处理手法,乍看杂乱无章,细看则乱中寓工,于险绝欹侧中寓平稳。
古玺印最忌四平八稳,化险为夷是章法处理较有效的方法,我们在欣赏和学习时要充分认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