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趋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业经营是我国⾦融业发展的趋势
2019-09-19
近⼏年,我国对有关⾦融业分业经营的政策、法规作出了重⼤适当调整,混业经营的步伐明显加⼤,银⾏、保险、证券三业出现互相渗透、共同发展的趋势更加显著。

⾦融业分业经营弊端不少
⾦融业分业经营,通常指的是银⾏、保险、证券、信托机构等都限定在各⾃的传统业务领域内经营,不得超越既定业务范围;⽽混业经营就是银⾏、保险、证券、信托机构等都可以相互进⼊对⽅业务领域甚⾄⾮⾦融领域,进⾏业务多元化经营。

改⾰开放以来,中国⾦融业曾经进⾏过混业经营的试点,银⾏、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交叉,⽽不局限于⾃⾝业务的范围,但是由于⾦融业缺乏应有的⾃律和风险约束机制,管理⽔平较低,社会上出现了房地产热和证券投资热,银⾏⼤量信贷资⾦涌向外汇、房地产、股票证券、期货市场从事投机买卖,结果是⾃⾝业务没有办好,投资设⽴的信托、房地产公司以及其他⾃办公司也没有办得成功,⾦融混业经营加速了风险的积聚,催化了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成,导致了⾦融秩序的混乱。

国务院于1993年作出了《⾦融体制改⾰的决定》,对⾦融业进⾏治理整顿并提出了分业经营的管理思路。

1992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政府⼤⼒整顿⾦融秩序,中国的银⾏、保险、证券实⾏分业经营,并分别由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进⾏分业监管。

1995年《中华⼈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民共和国商业银⾏法》正式从法律上确⽴了国有银⾏、保险公司分业经营的制度。

然⽽,在⼗⼏年的运作中发现,分业经营模式存在着很⼤的缺陷,这就引起了我国政府的⾼度重视,并着⼿进⾏调整。

其主要弊端表现在以下三个⽅⾯:
1 分业经营使⾦融风险进⼀步加⼤
从理论上讲,对⾦融业实⾏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将促使各类⾦融机构的业务更加专业化,这样,既便于内部管理⼜有利于货币当局的外部监管,可以从总体上提⾼⾦融机构的运营质量,降低系统性⾦融风险。

但从近⼏年的实践看,这种⾦融体系的运⾏管理模式不但没有使风险降低,反⽽使⾦融风险进⼀步加⼤。

从商业银⾏来看,商业银⾏由于只能在狭⼩的存贷款领域,主要⾯对国有企业从事基本的存、贷款业务活动,加上由于国有企业普遍效益低下,致使商业银⾏或是放款使不良资产⽐率持续上升,或是为安全起见少发放贷款,致使存差过⼤、资⾦浪费、业务收⼊⽆法抵补业务⽀出、出现⼤⾯积亏损。

按照国际惯例,证券类⾦融机构在分业管理和缺少必要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段的情况下,在股市低迷时,许多证券营业部因交易清淡其经纪性收⼊尚不⾜以抵补其房租及各项开⽀;若⾏情⾼涨,⼀些证券公司⼜常常违规挪⽤客户保证⾦以提⾼其⾃营业务能⼒,保险公司收取保费,为满⾜其理赔和业务⽀出需要,必须把保费资⾦⽤活,但在分业经营管理模式下,保险公司只能将钱存⼊银⾏或购买国债。

许多保险公司也出现亏损趋势。

2 分业经营严重阻碍我国⾦融业发展
分业经营制度基于防范系统性⾦融风险需要⽽推出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政策措施,在现实中却已成为我国⾦融业发展的严重障碍。

在现在的情况下,⾦融业机构只能是在分业经营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下,来做⼀些相关⾏业互相之间的服务,不能突破这个框框,突破这个框框就算违规了。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当今世界⾦融证券化、电⼦化、信息化和⼀体化发展趋势的格局下,完全割裂资本与货币两个市场,只会严重束缚我国⾦融业的发展,窒息我国年轻的保险业和证券业,不利于国有企业改⾰的进⼀步深化,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积极培育和健康发展。

3 分业经营使⾦融业经营成本增加
⾦融业进⾏分业经营是对⾦融市场的割裂,虽然⼀定程度地降低了⾦融市场风险,但也同时限制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和资⾦的使⽤效率,分业经营,不能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即不但不可以通过经营管理、技术开发、信息共享、分⽀机构,客户⽹络等⽅⾯发挥规模经济优势,⽽且也难以通过结构和功能的调整消除业务重叠、降低经营成本,提⾼资源运⽤效率,使银⾏、保险、证券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并依靠规模上的优势,增强抗风险能⼒。

强⾏的法规屏障隔离将带来⽆法度量的巨⼤成本增加,因为它意味着⾦融机构数量的⼤量增加和限制了单⼀机构的功能和规模。

实⾏⾦融业混业经营的必要性
近年来,美国、⽇本、韩国等国废⽌了长期以来实⾏的⾦融业分业经营的制度,代之以⾦融业混业经营制度,作为⾦融监管创新的主要标志,⾦融业混业经营制度,⽬前已呈现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

中国加⼊WTO后,适应全球⾦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潮流,对⾦融业分业经营的政策作出了重⼤调整,混业经营的步伐进⼀步加⼤。

1 混业经营是适应市场⼀体化的内在要求
⽬前我国在⾦融市场领域推⾏的⼀些有关混业经营的改⾰措施,如商业银⾏可以买卖开放式基⾦,开放式基⾦管理公司也可以向商业银⾏申请短期贷款;开辟证券公司和基⾦管理公司的合法融资渠道;允许保险公司进⼊银⾏间债券市场进⾏回购交易:允许扩⼤我国保险业投资企业债券的范围,由原来只允许投资三峡、铁路、电⼒、移动通信,现在扩⼤到⾃主选择购买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发⾏:取消对⾮银⾏⾦融机构参股期货公司的限制,取消对外商投资企业参股期货公司的限制等,都是适应市场⼀体化的内在要求。

2 混业经营有利于发挥⾦融资本的职能
混业经营模式表现为国家对⾦融业的经营范围如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业务、短期信贷与长期信贷业务、银⾏业务与⾮银⾏业务之间不作或很少作法律⽅⾯的限制,使得⾦融资本可以多渠道地服务于产业资本,有利于缓解⽬前我国产业升级过程中所出现的资⾦供需间的真空缺⼝,适应跨国公司和⼤型企业集团实施多元化经营和⼤规模资产重组的要求;同时产业资本所创造的盈余也能多渠道进⼊资本市场,为⾦融市场的发展注⼊新的活⼒,有利于降低⾦融风险,促进我国⾦融市场的稳定。

如今,消费者需要⽅便、低廉、优质、⾼效、多样化的⾦融服务,包括传统银⾏服务、新型保险、证券投资、理财等服务。

为了最⼤限度地满⾜国内市场需求变化,满⾜投资者、消费者的需求,⾦融业需要进⾏混业经营。

3 趋向混业经营是加⼊WTO的必然结果
按照国际通⾏作法,在加强国家⾦融安全和壮⼤本国⾦融机构国际竞争实⼒的前提下,对外开放⾦融服务业市场,是履⾏⼊世协议的重要步骤。

我国⼊世后,⼤批的外资银⾏、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正在以合资或独资的⾯孔在我国出现,⽽且这些公司⼤多是“全能型”企业,其业务领域涉及银⾏、保险、证券及信托投资等多个⽅⾯,它们会抓住进军中国⾦融市场的机会,努⼒拓展业务领域,抢占市场份额。

这就要求我国⾦融业在加强专业经营和
风险控制能⼒的基础上,⼤⼒强化国内⾦融机构的综合经营能⼒,塑造和培育我国的“全能型”⾦融集团,以便使国内⾦融机构能够站在同⼀条起跑线上与国际⾦融机构开展竞争,允许混业经营则是第⼀步,例如,光⼤集团与加拿⼤永明保险合作开展⼈寿保险业务,⼜收购了上海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是中国⾦融混业经营的⼀个重要开端,从此光⼤集团集银⾏、证券、保险业务为⼀体,向“全能型”⾦融集团发展。

可以说,我国⽬前的分业经营具有阶段性,是暂时的选择。

混业经营是⾦融业⼤势所趋,中国⾦融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是⾦融体制改⾰的必然要求。

推⾏混业经营尚需⼀定时⽇
混业经营运作的条件是,⾦融单位本⾝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和有效的内控约束机制,⾦融监管体系完善⾼效、法律框架健全等。

美国从1933年确⽴⾦融业的分业经营到1999年最终取消该法案,历经了60多年,其间美国⾦融业经营模式从分业到混业演变总体上看呈现⼀种渐进过程,银⾏、证券、保险监管当局对各⾃领域的监管已相当成熟、有效。

⽽在我国,⽬前⾦融领域问题还很多。

由于我们的相关法规不健全,内部约束机制还未真正得以建⽴,⾦融领域的监管还缺乏⼒度,普遍存在着资产质量不⾼、信贷风险⾼和运作效率低下等诸多历史遗留问题。

尤其重要的是,我国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临化解⾦融风险以及保障⾦融安全问题的艰巨任务。

⽽且,⾦融安全问题已不仅仅是⼀个单纯的经济概念,⽽是上升到了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的⾼度。

在今后相当长⼀段时期内,⾦融安全仍是第⼀位的,⾦融改⾰和政策设计必须遵循“安全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另外,我国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融改⾰,是⼀个代价颇⼤的变⾰过程,必须采取渐进式过渡的⽅式。

如果⽴即抛弃当前的⾦融分业管制结构,可能会使中国陷⼊灾难深重的⾦融混乱之中。

因此,中国不可能⽴即全⾯推向⾦融业混业经营。

尽管我国⽬前全⾯推⾏混业经营还需⼀定时⽇,但从管理者提出⽀持银⾏、保险和证券业加强合作和交叉试点中间业务,同时决定不定期进⾏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监管联席会议随时沟通监管信息来看,我国正在经历⼀个特定的向混业经营转变的过渡期,在这⼀时期内,我国既不会⽴即推⾏混业经营,也不会⼀味坚持分业经营,⽽是辩证地积极对待国际⾦融混业趋势,强调⽴法在先,试点在后,⿎励交叉试点,实施相对混业经营。

这样有利于银⾏、证券、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和风险控制,有利于防范道德风险、提⾼各业的监管⽔平,加快⾦融改⾰和整顿步伐,解决⾦融领域多年来遗留的问题,最终过渡到真正的混业经营。

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

好⽂章需要你的⿎励
你需要服务吗?
提供⼀对⼀服务,获得独家原创范⽂
了解详情
期刊发表服务,轻松见刊
提供论⽂发表指导服务,1~3⽉即可见刊
了解详情
被举报⽂档标题:混业经营是我国⾦融业发展的趋势
被举报⽂档地址:
我确定以上信息⽆误
举报类型:
⾮法(⽂档涉及政治、宗教、⾊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侵权
其他
验证码:
举报理由: (必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