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艳-难治性淋巴瘤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PET-CT有望提高精确诊断
• IELSG-26研究(PET/CT的预后预测价值)
• PET-CT功能成像基线参数
• 最大SUV值 • 代谢肿瘤体积 • 整体病变糖酵解(TLG)
• 多因素分析TLG与PFS和OS显著相关 • 高TLG提示一线移植巩固
(二)进展期HD的危险度分层治疗
• NCCN一线治疗选择 • ABVD、Stanford V、escBEACOPP,PET阳性部 位放疗; • 高危患者识别 • IPS大于3属高危;Deauville 五分法; • 中期PET评估 • 阳性--治疗升级;阴性--治疗降级; • 治疗完成后PET评估 • 放疗和auto-ASCT选择
•来 那度胺联合利 妥昔单抗、来那度胺维持治疗复发原发中 枢淋巴 瘤的 I 期临床 研究。 • 背景:复发CNS淋巴瘤一直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而临床 前研究结果表明来那度胺对ABC型DLBCL效果较好。 • 方法: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评估来那度胺10mg、20mg 、30mg治疗复发CD20+CNS NHL的安全性和疗效。次 要终点是看来那度胺是否能透过血脑屏障、静脉和鞘内用 利妥昔单抗的可行性及用来那度胺维持治疗复发CNS NHL至疾病进展的时间(TTP)。
• 靶向药物如何序贯使用?
• ibrutinib, idelalisib停药后(毒副作用、疾病进展)序 贯venetoclax治疗仍然有效; • ibrutinib, idelalisib停药后之间互换适用于因毒副作用 停药的患者;
• 靶向药物应用增加Richter综合征的发生率吗?
• Venetoclax停药原因:57% Richter综合征; • Ibrutinib停药原因:30-50% Richter综合征;
(五)治疗
• 激素 • 减轻水肿,产生部分肿瘤缩小,与良好预后相关; • 快速进展,影响病理诊断,尽量避免活检前使用; • 手术切除 • 明确病理的手段;不是标准治疗(多部位发病,长期 并发症); • 单独WBRT(36-45Gy) • 高反应率,但早期复发,中位OS12个月,治疗相关神 经毒性,单独WBRT不再推荐为大多数患者的初始治 疗;
(一)流行病学
• 发生在器官移植和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后的免疫缺陷状态; • 淋巴瘤占器官移植后肿瘤的21%;
(二)发生PTLD的危险因素:
• T细胞免疫异常,EBV感染;
(三)WHO分类
• 早期PTLD(反应性浆细胞增生),多型性PTLD,单型性 PTLD(DLBCL,BL,浆母,T细胞淋巴瘤,复合型淋巴 瘤)、HD;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一)流行病学
• 亚洲,拉丁美洲;
(二)诊断
• 临床表现:通常累及鼻腔和上呼吸消化道;少数累及皮 肤、胃肠道、睾丸; • PET/CT和鼻腔镜,骨髓活检发现隐匿病灶; • 组织和免疫表型 • 表面CD3-,胞浆CD3+,CD56+,细胞毒分子+(颗 粒酶B,TIA1,穿孔素);EBER+; • CD56-时,EBER和细胞毒分子必须阳性;
• 免疫化疗+IFRT是PMLBCL目前标准一线治疗;
• 患者年轻和分期早,预后优于其它类型DLBCL; • 美罗华前时代: • MACOP-B、VACOP-B方案优于CHOP方案;10 年PFS分别为67%、78%、35%,10年OS分别为 71%、77%、44%; • 美罗华时代: • RCHOP改善CHOP方案的疗效,3年PFS64.1%87.7%; • RMACOP-B疗效与历史对照比无差异;
•比较R-CHOP-14方案早期治疗DLBCL后用利妥昔单抗强 化或观 察等待的III期临床试验:一项来自HOVONNordic淋巴瘤研究组的研究。 •结论:DLBCL早期治疗用“R-CHOP-14+R强化”方 案并不能提高CR率和 3年PFS。亚组分析中,年龄和性 别对PFS亦无明显影响。 •老年初治CLL、FCR方案诱导治疗后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 的疗效:法国FILO工作组 CLL 2007SA临床研究结果。 •结论:部分CLL患者用FCR方案治疗后,用利妥昔单抗 维持2年可显著提高PFS,这样的效果在有不良预后细 胞遗传学患者中同样可看到;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毒副 作用的发生率也较高。下一步将根据利妥昔单抗对 MRD的清除率来评估疗效。
(六)复发难治治疗:
• 左旋门冬治疗后复发患者预后差; • 吉西他滨为基础方案有效; • PTCL-NOS相关药物可应用(romidepsin, pralatrexate, brentuximab vedotin); • 异基因移植; • JAK/STAT通路和组蛋白修饰相关基因的靶向治疗
移植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
• 同步放化 • 联合3周期DeVIC,ORR81%,CR77%,5年PFS和OS73% 、67%;与DDP同步序贯3周期VIPD或GDP疗效相似; • 夹心放化 • LVP2周期+56Gy放疗+2-4周期LVP,LVP2周期后的 ORR92%,CR88.5%,2年PFS88.5%和80.6%; • GELOX和SMILE方案夹心也取得相似的疗效; • 序贯化放---适用于含左旋门冬的方案 • 危险度分层的治疗方法也被推荐
(四)PTLD的复杂性
• EBV血清状态,组织学,受累部位,分期,免疫抑制剂 的类型和剂量,一线治疗策略(手术,免疫抑制剂减量 ),治疗类型(单药美罗华,化疗),移植时间(6-12 月,12月后),结外病变,并发症,行为状态,活动性 感染;
(五)PTLD预后因子:
• ECOG大于2,结外病变大于2,原发中枢,T细胞来 源,单克隆,EBV阴性,化疗;
(三)预后因子
• IPI和韩国预后指数来自于CHOP时代,不适合于现在的 非蒽环类药物治疗时代; • 目前治疗后PET-CT的Deauville评分联合EBV-DNA是 有效的预后评价方法。
(四)局限期治疗
• 放疗是局限期患者关键治疗,剂量建议超过50Gy; • 单独放疗后的局部和系统复发不利于获得高治愈率,推 荐联合非MDR相关的药物; • 放化疗的最佳顺序未确定:
• 一线和复发患者的免疫化疗(RFC):
• 疾病控制和延长生存,标准治疗; • 中位随访12.8年,PFS30.9%,中位生存6.4年, • IGHV突变患者PFS53.9%,无突变8.7%; • del(17p)生存短; • 免疫化疗不利:骨髓和免疫抑制,AML和MDS; • 二线治疗: • 一线方案缓解时间超过24-36个月,可选择原方案; • 早期复发和del(17p)是挑战;
• 结果: • 13例复发CNS DLBCL患者(8例 PCNSL,5例SCNSL ,中位年龄63岁)纳入该研究; • 单药来那度胺治疗8例>PR:6例CR;4例患者来那度 胺维持治疗CR时间>9个月,2例>1.8年。 • 另一队列中,复发CNS DLBCL挽救治疗后用来那度胺维 持(5-10mg)。 • 中位随访>18个月,5例患者持续缓解时间>2年。 • 结论: • 来那度胺可以透过血脑屏障,对复发CNS DLBCL治疗效 果较好。该研究是第一个复发CNS DLBCL挽救治疗和挽 救全脑放疗后来那度胺维持治疗可潜在显著延长TTP的临 床研究。
二、淋巴瘤专场口头报告(6项研究)
一、2016年ASCO继续教育内容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一)流行病学
• 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约2%,中位发病年龄65岁;
(二)病理类型
• 90%DLBCL,少见有PTCL、惰性淋巴瘤、BL; • DLBCL中大于90%的是ABC亚型; • 发病机制不清;
(三)诊断方法
• BTK激酶抑制剂
• PI3K激酶抑制剂
• BCL-2 抑制剂
• 新型单克隆抗体
• 激酶或BCL-2抑制剂能否停药?
• 有利方面:减少毒性和选择性压力造成的耐药; • 不利方面:疾病进展; • 停药指标:MRD检测阴性;
• 靶向药物联合治疗的进展?
• 目的:克服耐药,增加MRD阴性率; • 与化疗联合:ibrutinib+BR • 靶向药物之间联合:?;是否优于序贯使用?
• 增强脑部核磁、立体定位活检、脑脊液分析,眼部病变 vitreous穿刺分析;PET/CT;LDH;HIV;
(四)国际预后指数评分系统
• • • • • 年龄大于60岁; ECOG大于1分; LDH升高; 脑脊液蛋白升高; 脑深部组织受累;
• 2年生存率:0-1分 80%,2-3分 48%,4-5分 15%
难治性淋巴瘤治疗进展 2016年ASCO会议分享
刘艳艳 河南省肿瘤医院淋巴综合内科 河南省肿瘤研究院淋巴瘤研究所
主要内容
一、2016年ASCO继续教育内容
• 难治淋巴瘤亚型的治疗进展 •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 移植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 • PET-CT指导下的淋巴瘤分层治疗 • 原发纵膈大B细胞淋巴瘤 • 进展期霍奇金淋巴瘤 • 靶向治疗时代CLL的治疗选择
• 目前的争论
• 部分患者中发生复发难治,且挽救治疗效果差; • 争取一线治疗成功:IFRT、auto-ASCT • IFRT长期毒副作用令人担心:冠心病、瓣膜病、心衰、 第二肿瘤风险(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 • 低危患者不用IFRT
• 标准化疗结束后,CT扫描绝大多数提示纵隔残留 肿块;
• 残留活性肿瘤组织 • 炎症坏死组织 • 反应性增生胸腺组织 • 无活性纤维瘢痕组织
• 年龄大于60岁,ECOG评分大于2分,2期,LDH升高,原发肿瘤局部 侵犯; • 高危(危险因子大于1个):放疗+化疗;低危(无不良预后因子): 单独放疗;仍有争议。
(五)进展期治疗
• SMILE(临床研究28例): • ORR79%,CR45%;1年OS45%; • 4例auto-ASCT,17例allo-HSCT,7例化疗,生存无 显著差别; • SMILE(临床实践87例): • ORR81%,CR66%,5年OS约50%;获得CR患者推荐 移植巩固;毒副作用大,强支持治疗; • GLOX方案报道了相似疗效,毒副作用小; • 移植可行,作用未知; • 一线不推荐异基因移植。• 来自型免疫治疗能否克服CLL耐药?
• 阻断PD-1治疗在难治CLL的ORR25%; • CAR-T应用于难治CLL。
二、淋巴瘤专场口头报告(6项研究)
• ACT-2 3期临床试验:阿伦单抗+CHOP方案治疗116例老 年外周T细胞淋巴瘤(pTNHL)的疗效。 • 结论:传统CHOP方案中加入阿伦单抗可提高老年 pTNHL的应答率,由于治疗相关毒性,并未能改善患者 预后。 • 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B-R)一线治疗套细胞淋巴瘤( MCL)后利妥昔单抗维持2年 vs 观察等待:一项前瞻性、随 机多中心 II 期研究。 • 结论:中位随访4.5年,结果未定论。到目前为止,没有 证据表明B-R方案一线治疗初治MCL后利妥昔单抗维持 可使患者获益,在得出最终结论前还需更长时间的随访。
• 标准治疗----诱导缓解和巩固治疗 • 诱导治疗: • HD-MTX(1-8g/m2)联合其它化疗药物; • Riruximab的地位明确; • IT意义不明; • 巩固治疗 • 序贯化疗(VP16+Ara-C:66%CR,中位PFS2.4年,4 年OS65%); • WBRT(减低剂量) • HDT-ASCT
PET-CT指导的治疗选择
(一)原发纵膈大B细胞淋巴瘤(PMLBCL)
• 独特亚型,占DLBCL的5-10%; • 发病年轻(30-40岁),女性占优势; • 快速发展的前纵膈肿块,经常局部侵犯和压迫症状; • 在不常见部位的复发:肝,肾,中枢。 • 来源于胸腺B细胞,病理标本可见胸腺成分(Hassall); • BCL2/BCL6经常表达; • 9p gain和扩增,影响PDL2和JAK2; • STAT6和SOCS1基因突变; • XPO1基因突变,编码Exportin-1转运蛋白,介导多个 肿瘤抑制蛋白核输出。
• 中期PET评估阳性--治疗升级
• 中期PET评估阴性--治疗降级
• 治疗完成后PET评估放疗和auto-ASCT选择
靶向治疗时代CLL的治疗选择
• 靶向治疗时代CLL的治疗选择
• 观察等待,靶向药物早期干预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 免疫化疗(RFC,RBC,R-chl) • 激酶抑制剂(idelalisib或ibrutinib); • BCL-2抑制剂(venetoclax); • CAR-T; • 异基因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