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深度融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深度融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国家对未来人才的需求,教育
必须走向现代化,这就必然导致教育的信息化。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师在
检索、收集、传递、处理、分析相关学科的教学上都会用到信息技术,信息技术
与各学科的教学已经深度融合。

随着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铺开,信息技术正悄然地
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方式,信息技术学科不仅是教会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而且在教
与学的过程中已与信息技术的应用融为一体。

信息技术能够将信息技术学科抽象
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内容,易于学生接受跟体会,从而提高信息技术
学科的教学效率。

本文将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和具体的应
用措施进行深入研究。

一、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一)有利于开拓学生的眼界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缩小了地球上的时空距离。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
地球成为一个信息网络村。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穿越时空,网上信息量大,学生可
以在网上随意获得知识的需求,可以开拓视野。

比如上闽教版信息技术2020年
修订版六下的第5课《认识机器人朋友》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布置学生提前预习,让他们自己到网上查找资料了解机器人的发展历史,课前我们也可以收集关于机
器人活动的一些视频,在课上播放给学生看,开拓学生的视野,不管是查找关于
机器人的相关资料还是播放机器人的视频,这些直观的模像都能够让学生更加真
切的感知了解机器人。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讲解操作部分,弱化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在这样的学习形式下,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
习的积极性不高。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随着教学理念
的更新,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僵局,新形势下的信息技术学科的
教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课的导入部分经常
会采用一段动画或者一段音乐或者各种有趣的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
上六年级的scratch编程课《创建“海底世界”场景》时,对于本课需要完成的
任务:创建“海底世界”场景,如果在课的导入部分播放一段在海底里各种各样
的鱼儿游来游去的场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

1.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学科课堂的40分钟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信息技术课上如
果课堂没有当场掌握,学生回家一般也不会操作,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更是可能
没有电脑设备让他再去探究且家长也不一定会指导。

如果在信息技术课上能够做
个课件,课件里的图片、视频、声音等等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自
然也会跟着提高;如果能够再做个微课,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自
行观看微课中的步骤演示,解决了教师的分身乏术,瞬间提高学习效率。

二、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措施
(一)利用平台、软件发放学习资料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我要说:技到用时也是方恨少。

“技多不压身”,就如这次的新冠疫情来说,教师和学生在本应到学校上课由于疫情的影响得都待
在家里那段日子里,教师得网上授课,对于那些年级较大信息技术手段用得不顺
畅的教师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煎熬。

但是信息技术教师却可以利用各种平台进行网
络授课:如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授课助手、人人通空间、小盒老师、
班级优化大师、微信等等平台或者软件给学生发放学习材料或者进行网络授课直播。

小学信息技术课一周只有一节课,在正常情况下,教师也可以通过平台或者
软件在上课前一天提前给学生发放学习预习单。

1.
创设有趣的活动情境
创设具有一定的情绪色彩或者形象为主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更能激发学生的内
心体验。

不管是在课的导入还是整个教学环节都能创设有趣的情境,来提高学生
的学习激情。

信息技术课基本上每个课时都有二至三个学习任务,如果我们将这
些学习任务设计成一定的情境如:利用学生们熟悉的光头强这个形象,遇到了问题,让学生帮它解决问题,虽然问题就是本节课的操作任务,但是学生一看到光
头强的形象就会有一种亲切感,也会激发他们的帮助光头强解决问题的助人为乐
的高尚情操。

也可以设计成闯关模式,每完成一关就用课件展示打开另一扇门或
者展示得到一个宝物的画面,学生学习的热情也会跟着宝物的升级而高涨的。

1.
利用微课辅助教学
微课,具有可观性强、技术门槛低、制作简单方便、短小精悍等特点,它比
课本更加直观,学生也易于学习。

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适用微课的辅助教学,因
为使用微课意味着学生有自己的电脑可以操作,但是信息技术课就有这个得天独
厚的优势。

所以基本上每堂课教师都可以事先把这堂课的学习任务做成一个一个
的操作微视频,学生在操作时遇到问题如果书本也解决不了则可以先自行打开微
视频进行学习,避免每个学生遇到问题都找老师,老师再走动一下,再一个一个
回答则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对学生机的统一管理与监控
信息技术课的课堂秩序比较难于把控,有时候教师还在讲授学习内容,学生
就自顾自的在操作了,有时候教师喊破喉咙,他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这时候,对学生机的统一管理与监控的平台就应运而生了,如:红蜘蛛、极域电子教室系统、凌波多媒体网络教室等等。

像极域电子教室系统这个软件,教室可以通过这
个系统来控制学生的电脑,起到监视的作用,避免学生进行与学习无关的操作,
一些学习资料和学生作品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发送和提交。

教师可以通过屏
幕广播统一控制学生的电脑,;学生演示操作也不再需要走到教师机进行操作了,教师可以通过这个软件直接演示指定学生的操作。

总之,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课堂的创新和突破,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凡事具有两面性,物极必反,并不是在课堂教学上用的信息技术越多越好,而要结合实际,将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适时的结合最好。

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锦上添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