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MEMS惯性线加速传感器的设计

合集下载

MEMS加速度传感器地原理与构造

MEMS加速度传感器地原理与构造

MEMS加速度传感器地原理与构造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惯性原理。

它包含一个微小的质量块,称之为“加速度质量块”,该块一般由硅材料制成,并可以在特定方向上进行微小振动。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加速度质量块会受到惯性力的作用而产生位移。

位移的大小与受力的大小成正比,可以通过测量位移的变化来确定物体的加速度。

加速度质量块是传感器的核心部分,它一般采用微电子加工技术制造出来,具有非常小的体积和质量。

为了使其能够在特定方向上进行微小振动,通常采用悬臂梁或弹性结构进行支撑,并通过机械刻蚀或电化学腐蚀等方法制备。

支撑结构是用来支持加速度质量块并保持其在特定方向上的运动,以便能够测量加速度。

常见的支撑结构形式包括单悬臂梁、双悬臂梁和簧片等,结构的设计和制备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刚度和弹性系数,以及对加速度的测量范围和精度的要求。

振动系统是用来给加速度质量块提供能量,使其能够在特定方向上进行振动。

常见的振动系统包括电容耦合式和震动感应式,其中电容耦合式是最常见的工作原理。

电容耦合式振动系统主要包含两个电极,一个固定在衬底上,另一个通过弹性结构与加速度质量块相连。

当加速度质量块在振动时,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容将发生变化,可以通过测量电容变化来确定加速度。

检测系统是用来测量振动信号的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常见的检测系统包括电容式、电阻式和压阻式等。

电容式检测系统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来获得加速度信息,电阻式检测系统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来获得加速度信息,压阻式检测系统则通过测量压阻的变化来获得加速度信息。

总的来说,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原理是基于惯性原理,通过测量加速度质量块的位移变化来确定物体的加速度。

其构造主要包括加速度质量块、支撑结构、振动系统和检测系统。

这些组件相互协作,使传感器能够灵敏地测量加速度,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MEMS加速度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响应快等优点,在汽车、智能手机、运动追踪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基于MEMS技术的惯性传感器设计与性能分析

基于MEMS技术的惯性传感器设计与性能分析

基于MEMS技术的惯性传感器设计与性能分析基于MEMS技术的惯性传感器设计与性能分析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技术逐渐成为现代传感器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

其中,基于MEMS技术的惯性传感器因其小型化、低成本、低功耗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移动通信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基于MEMS技术的惯性传感器的设计原理和性能分析。

一、设计原理:基于MEMS技术的惯性传感器主要包括加速度计和陀螺仪两种传感器。

加速度计用于测量物体的加速度,而陀螺仪则用于测量物体的角速度。

这两种传感器通过测量微机械系统中的位移或振动来实现对加速度和角速度的测量。

1. 加速度计设计原理:基于MEMS技术的加速度计一般采用微机械结构,如微悬臂梁或微弹簧等。

当物体加速度发生变化时,微机械结构会受到力的作用,从而引起位移或振动。

通过测量微机械结构的位移或振动,可以间接得到物体的加速度。

2. 陀螺仪设计原理:基于MEMS技术的陀螺仪一般采用微机械旋转结构,如微陀螺或微旋翼等。

当物体发生角速度变化时,微机械旋转结构会受到力矩的作用,从而引起旋转。

通过测量微机械旋转结构的旋转角度或角速度,可以间接得到物体的角速度。

二、性能分析:基于MEMS技术的惯性传感器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性能指标:1. 灵敏度:灵敏度是指传感器输出信号与输入物理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对于加速度计来说,灵敏度表示单位加速度变化引起的输出电压或电流变化。

对于陀螺仪来说,灵敏度表示单位角速度变化引起的输出电压或电流变化。

灵敏度越高,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越高。

2. 噪声:噪声是指传感器输出信号中的随机干扰成分。

对于加速度计来说,噪声可以分为零点漂移和白噪声两部分。

零点漂移是指传感器在静止状态下输出的非零信号,白噪声是指传感器在动态状态下输出的随机干扰信号。

对于陀螺仪来说,噪声可以分为零点漂移和角速度噪声两部分。

基于MEMS技术的加速度传感器设计与制造

基于MEMS技术的加速度传感器设计与制造

基于MEMS技术的加速度传感器设计与制造加速度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测量物体加速度的微型传感器。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汽车安全系统、虚拟现实设备、运动跟踪设备等。

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加速度传感器具有体积小、能耗低、成本低以及集成度高等优势。

本文将重点讨论基于MEMS技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设计与制造。

一、设计阶段在设计基于MEMS技术的加速度传感器之前,需要明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加速度传感器通过测量微小质量在加速度作用下产生的惯性力来测量加速度。

在设计之初,需要明确量程、精度、频率响应等性能指标,以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

1. 惯性力测量原理基于MEMS技术的加速度传感器利用微型质量与惯性力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测量。

一般来说,传感器中的微型质量会受到加速度作用下的惯性力,导致压电材料产生压电效应,通过对压电材料的检测,可以得到加速度的测量结果。

2. 量程和精度量程表示传感器能够测量的最大加速度范围。

在选择量程时,需要考虑传感器受力范围。

过大的量程可能导致传感器饱和,而过小的量程则无法满足需求。

精度表示传感器的测量误差,是评估传感器性能的重要指标。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压电材料、结构和电路,以提高传感器的精度。

3. 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是指传感器对于输入信号频率的响应程度。

频率响应决定了传感器在不同频率下的工作性能。

在设计中,需要对传感器的机械结构和电路进行优化,以提高其频率响应。

二、制造阶段在设计完成后,就需要进行基于MEMS技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制造。

制造过程中需要关注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和封装方式等因素。

1. 材料选择制造加速度传感器所需的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

常用的材料包括硅、玻璃、金属等。

硅是MEMS制造中最常用的材料,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和加工性能。

2. 加工工艺加速度传感器的制造通常采用微电子加工工艺,包括光刻、薄膜沉积、离子刻蚀等步骤。

通过光刻技术,在硅片上制作出加速度传感器的微结构。

mems电容式加速度计原理

mems电容式加速度计原理

MEMS电容式加速度计原理一、工作原理MEMS电容式加速度计是一种基于微机械加工技术制成的传感器,用于测量加速度。

其核心部分是可移动的感应质量块和固定电极,它们之间存在微小的间距。

在工作状态下,当被测物体发生加速度时,感应质量块会受到力的作用,从而产生位移。

这个位移量会改变感应质量块与固定电极之间的距离,从而引起电容值的改变。

通过测量电容值的变化,可以推导出物体的加速度。

二、结构设计MEMS电容式加速度计的典型结构包括一个可移动的感应质量块和两个对称的固定电极。

感应质量块通常采用单晶硅材料制成,形状为长方形或圆形,其两端固定在弹性梁上。

弹性梁的材料一般为氮化硅或石英,它们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和稳定的热性能。

固定电极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与硅衬底形成电容器。

当加速度作用在感应质量块上时,感应质量块会沿着敏感轴方向产生位移,从而改变电容器的电容值。

三、电容变化当感应质量块发生位移时,它与固定电极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导致电容值的改变。

这个电容变化量可以通过外部电路检测并转换为电压信号输出。

在MEMS电容式加速度计中,通常采用差分电容检测方式来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减小外界干扰的影响。

差分电容检测方式是将两个对称的电容器串联在一起,通过测量两个电容器的电容差值来推导出加速度值。

四、测量范围MEMS电容式加速度计的测量范围取决于其结构设计、制造工艺和材料选择等因素。

一般来说,MEMS电容式加速度计的测量范围在±2g 至±10g之间。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测量范围的加速度计。

此外,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和提高测量的稳定性,可以对加速度计进行温度补偿和线性补偿等处理。

五、方向测量MEMS电容式加速度计一般只能测量单一方向的加速度值,而要实现方向测量则需要使用多个加速度计。

一般来说,将多个MEMS电容式加速度计按不同的方向布置在同一个被测物体上,每个加速度计负责测量一个方向的加速度值。

通过对这些加速度值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得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状态和方向信息。

MEMS加速度传感器地原理与构造

MEMS加速度传感器地原理与构造

MEMS加速度传感器地原理与构造MEMS加速度传感器(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accelerometer)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加速度的装置,它基于微电子技术和微机械技术的结合而实现。

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原理是利用微机电系统技术制造出微小而灵敏的质量悬浮结构,并通过对这些悬浮结构的位移或应力进行测量来确定物体的加速度。

首先是丙烯酸胶悬浮结构,它由一个质量悬浮结构和一个用于固定的结构组成。

质量悬浮结构通常由硅制成,具有非常小的质量并能自由运动。

它的运动会受到物体的加速度影响,从而使得该结构发生位移或应力变化。

接下来是压电传感器,它位于质量悬浮结构上方的盖片上。

压电传感器由压电材料制成,当质量悬浮结构发生位移或应力变化时,会产生相应的压电电荷。

这些电荷会由传感器收集并转化为电压信号。

最后是电路及信号处理部分。

传感器收集到的电荷信号会通过一些电路进一步放大和处理,从而得到一个可以测量的模拟电压信号。

这个电压信号可以转化为数字信号,并通过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处理。

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牛顿力学中的加速度定义。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导致加速度发生变化时,质量悬浮结构会通过惯性产生位移或应力变化。

这些变化被传感器捕捉并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可以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总结来说,MEMS加速度传感器通过微电子和微机械技术,利用质量悬浮结构位移或应力变化来测量物体加速度。

其构造包括丙烯酸胶悬浮结构、压电传感器、电路及信号处理部分等组成。

通过该传感器可以实现物体加速度的测量,并在各种应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的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

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的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

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的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是微机电系统的英文缩写,是将微米尺度的机械系统集成到微电子芯片中的一种技术。

MEM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传感器、生物医学、微电子器件等。

其中,MEMS加速度计是一种常用的MEMS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在三个不同轴向上的加速度,并且可以识别物体的轴向。

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是MEMS加速度计中一种常用的构型。

它采用了电容原理,通过测量微机械加速度感应器上电容的变化来检测加速度。

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的设计与制备技术是MEMS技术领域内的热门研究方向。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论述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的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一、基本原理电容原理是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工作的基本原理。

电容是指两个金属板之间的介质的电容量。

当这两个板移动时,电容量会发生变化。

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中将一个金属板固定在MEMS芯片上,另一个金属板通过弹簧与芯片相连。

当芯片受到加速度作用时,会使另一个金属板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导致电容量的变化。

二、主要结构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的主要结构包括加速度感应器、电荷放大器、微控制器等。

加速度感应器是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的核心,在其中电容变化进行检测。

一般情况下,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中还安装有环境和其他干扰的过滤器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通过对电容变化进行放大和处理,数据可以传输到微控制器中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制备材料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的制备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绝缘材料、机械支撑材料等。

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中金属材料一般采用铝、金、铜等。

这些材料的选择主要考虑其机械性能和电学性能。

对于绝缘材料的选择,一般会选择具有较好电介质性能的材料,如氧化硅、氮化硅等。

机械支撑材料则需要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尺寸稳定性。

四、制备工艺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的制备工艺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即MEMS芯片制备和封装。

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原理与构造

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原理与构造

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原理与构造
首先,感应电容是传感器的核心组件之一、它由两个金属电极构成,
其中一个静止不动,另一个则随物体的加速度而移动。

当质量块受到加速
度作用而发生位移时,两个金属电极之间的电容值会发生变化。

其次,质量块是传感器的测量载荷部分,它一般由一块金属块制成,
质量较大。

当外界加速度作用于物体时,质量块会发生位移,改变感应电
容之间的电容值。

再次,弹簧是连接质量块和感应电容之间的连接部分。

它一般由金属
材料制成,能提供足够的回复力和稳定性,使质量块能够在外界加速度作
用后恢复到初始位置。

最后,集成电路是用来处理和输出传感器信号的部分。

它负责将感应
电容的电容值变化转换为电压信号,并进行放大和滤波处理,最终输出为
可读的加速度值。

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即F=ma,其中
F为力,m为质量,a为加速度。

当外部加速度作用于质量块时,会产生
相应的力,从而导致质量块发生位移。

这个位移会改变感应电容之间的电
容值,从而通过集成电路进行处理和输出。

总的来说,MEMS加速度传感器通过感应电容、质量块、弹簧和集成
电路等组件的协同工作,能够测量物体在三轴上的加速度。

它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和成本较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基于MEMS技术的惯性导航系统设计与制备

基于MEMS技术的惯性导航系统设计与制备

基于MEMS技术的惯性导航系统设计与制备导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中,基于MEMS技术的惯性导航系统因其小型化、低功耗和高精度等特点,成为了现代导航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基于MEMS技术的惯性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制备。

一、MEMS技术简介MEMS技术是一种将微观机械结构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技术。

它通过制造微小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实现对微小物理量的测量和控制。

MEMS技术的核心是微加工技术,包括光刻、薄膜沉积、离子注入等工艺。

二、惯性导航系统的原理惯性导航系统是一种通过测量物体加速度和角速度来确定位置、速度和方向的导航系统。

它不依赖于外部信号,可以在没有GPS信号的情况下提供准确的导航信息。

惯性导航系统的核心是惯性传感器,包括加速度计和陀螺仪。

三、MEMS加速度计的设计与制备MEMS加速度计是惯性导航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它基于微机电系统技术,通过测量微小的质量变化来确定加速度。

制备MEMS加速度计的关键是制备微小的质量感应器和灵敏的电容传感器。

四、MEMS陀螺仪的设计与制备MEMS陀螺仪是惯性导航系统中另一个重要的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的角速度。

它基于微机电系统技术,通过测量微小的转动变化来确定角速度。

制备MEMS陀螺仪的关键是制备微小的旋转结构和灵敏的电容传感器。

五、MEMS惯性导航系统的集成与测试将MEMS加速度计和陀螺仪集成到一起,形成完整的MEMS惯性导航系统。

通过精确的电路设计和封装工艺,实现对MEMS惯性导航系统的封装和保护。

最后,对MEMS惯性导航系统进行严格的测试和校准,确保其精度和可靠性。

六、MEMS惯性导航系统的应用前景基于MEMS技术的惯性导航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和成本低的优势,因此在航空航天、自动驾驶和智能穿戴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MEMS惯性导航系统将会越来越普及和成熟。

基于闭环MEMS的电容式惯性传感器设计

基于闭环MEMS的电容式惯性传感器设计

基于闭环MEMS的电容式惯性传感器设计微机械式惯性传感器已经成为许多消费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手持式移动终端、照相机和游戏控制器等。

此外,微机械式惯性传感器还被广泛用于工业、汽车安全和稳定控制以及导航领域中的振动监测。

一般来说,微型传感器可以是压电式、压阻式或电容式传感器。

然而,电容式传感的高热稳定性和高灵敏度使得它对种类广泛的应用来说更具吸引力。

带数字读取功能的基本的电容式传感器接口电路由电容到电压转换器(C/V),以及随后的模数转换器(A/D)和信号调节电路组成。

以开环配置(没有反馈信号)运行这种传感器可以形成相对简单的系统,这种系统本身就比较稳定。

尽管如此,开环工作时的系统对MEMS参数会非常敏感。

此外,整个系统的线性度受传感器系统链中每个模块的线性度影响,而且C/V和A/D的动态范围要求可能会更加严格。

相反,将MEMS传感器放在负反馈闭环中使用有许多好处,例如改进的带宽、对MEMS器件的工艺和温度变化具有较低的敏感性。

另外,由于C/V只需要处理误差信号,与开环工作方式相比,C/V动态范围和线性指标可以放宽。

因此为确保系统的稳定性,正确设计反馈环路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电容式传感器中,反馈信号以电容激励电极上的电压信号形式施加到MEMS。

这个施加的电压将产生一个静电力并作用到MEMS质量块上。

因此最终形成的系统被称为力反馈系统。

然而,电容有一个二次的电压比力关系,它会限制系统的线性度。

克服电压比力(V/F)二次关系负担的一种方法是以差分方式施加激励信号,以便抵消二次项。

然而,这种技术要求正负电压值,这将增加传感器接口ASIC的复杂性。

更重要的是,差分工作所需的两个激励电容如果不匹配会导致激励二次项不能完全抵消,因此电容不匹配将限制系统可实现的性能。

实现闭环工作的另外一种方法使用两级bang-bang反馈信号。

由于只用到两个点的二次V/F 关系,这种方法天生就是线性的,而且并不依赖MEMS电容的匹配或使用负电压去抵消非线性。

微机电系统MEMS惯性传感器设计与制备

微机电系统MEMS惯性传感器设计与制备

微机电系统MEMS惯性传感器设计与制备微机电系统(MEMS)是一种集成了微型机械、微电子、微光学和微纳系统等技术的多学科交叉领域。

在现代科技领域中,MEMS技术广泛应用于传感器、执行器、生物医学、通信等领域。

其中,MEMS惯性传感器是一种重要的应用。

MEMS惯性传感器是一种能够通过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来判断其运动状态的装置。

其设计与制备是使用MEMS技术实现的。

首先,MEMS惯性传感器的设计包括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传感器结构、悬浮结构和电极结构。

传感器结构是由加速度计和陀螺仪两部分组成的。

其中,加速度计通过测量物体的加速度来判断其运动状态,而陀螺仪则通过测量物体的角速度来判断其转动状态。

这两个部分都需要具备高灵敏度和高精确度的特点,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悬浮结构和电极结构的优化。

其次,MEMS惯性传感器的制备是使用MEMS技术进行的。

首先,需要利用光刻技术在硅片上制备出传感器结构、悬浮结构和电极结构。

然后,通过刻蚀技术将不需要的硅片部分去除,形成所需的结构。

接着,使用薄膜技术在传感器结构和电极结构上沉积金属层,并进行光刻和刻蚀,从而形成细小而精确的结构。

最后,将制备好的MEMS惯性传感器封装起来,以保护其结构和电路。

MEMS惯性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需要考虑许多因素。

首先,需要考虑传感器所能承受的加速度和角速度范围,以确定其灵敏度和响应速度的要求。

其次,需要考虑传感器的大小和重量,以便能够适应各种应用场景。

此外,还需要考虑制备工艺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MEMS惯性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航空航天领域,MEMS惯性传感器可以用于姿态控制和导航系统。

在汽车工业中,MEMS惯性传感器可以用于车辆稳定控制和自动驾驶系统。

在体育运动领域,MEMS惯性传感器可以用于运动追踪和分析。

在生物医学领域,MEMS惯性传感器可以用于人体健康监测和康复治疗。

总的来说,MEMS惯性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是使用MEMS技术实现的。

电容式MEMS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技术

电容式MEMS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技术

电容式MEMS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技术一、背景介绍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微电子机械系统)传感器是一种具有微米级别尺寸的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它是结合微机电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而发展出来的一种重要的传感器。

MEMS传感器可用于从基本的加速度、角速度、压力和温度等到其他环境作为输入信号发生了变化的感知应用场合,而且它在健康监测、汽车安全、、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电容式MEMS传感器是MEMS传感器领域中一种很重要的传感器。

它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压力、湿度和其他环境界面的应用中。

本文将着重介绍电容式MEMS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技术。

二、电容式MEMS传感器原理电容式MEMS传感器是基于一个微式电容被设计而成的。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自身的结构产生电容,通过电容的变化判断测量对象的特征,例如质量、压力、湿度等。

电容式MEMS传感器主要通过测量微小电容变化而实现信号分析,其核心是感应电极与测试电极。

本文主要介绍两种常见的电容式MEMS传感器:压力式和湿度式。

1. 压力式对于压力式MEMS传感器,当压力作用于感应电极时,感应电极会移动变化,进而改变电容器内部的电容,从而记录测量对象的压力。

通常电容式MEMS传感器采用双平行板电容器,其中一个电极为感应电极,另一个电极是实际测量压力的电极。

2. 湿度式湿度式电容式MEMS传感器也是用类似的原理。

电容器中充满了水或气体,搭载了感应电极和测试电极。

当环境的湿度变化时,气体中的水分改变了电容器中气体的数量和场强与测试电极的距离,造成电容变化。

三、电容式MEMS传感器的设计成功的设计电容式MEMS传感器是非常重要的。

设计需要考虑传感器的应用环境、精度和稳定性等。

1. 设计过程和步骤要设计一个电容式MEMS传感器,需要语言硬件、软件工具平台和仿真工具。

设计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测量量:选择测量量并确定传感器的参数。

一种低噪声MEMS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设计

一种低噪声MEMS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设计
5 结语 综 上 所 述,由于风 力发电 对 环 境的 重 要性,要充 分 改
低度传感器
中图分类号:TP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4(c)-0105-02
在我国航天航空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加速度传感器 在 航 天 航 空系统中发 挥 着 越 来 越 重 要的 作用。本 文 主 要 研究利用差分电容原理、体 硅MEMS敏感结构的低噪声 加速度传感器的可行性,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测试。该加 速度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高灵敏度和低噪声等特 点,可以满足航天航空系统对传感器小型化的要求。
d1 = d0 − ∆d
(1)
d 2 = d0 + ∆d
(2)
活 动 极板和两个固定 极板构成电容 分 别 C1和 C 2 ,当二
者形成差动式电容器时,其电容差等效为:
∆C
=
C1
− C2
=
2C
0
∆d d0
+ ( ∆d )2 d0
+ ( ∆d )3 d0
+ ...
(3)
由上式可见电容的变化量与位移△d成非线性关系,但 微小量检测中,如线膨胀测量等,一般都可以略去高次项, 那么就得到下式,输出特性得到改善。
(下转107页)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105
工业技术
科技创新导报 2019 NO.12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偏 航 轴 承 齿 圈 进 行 相 关 的 测 试,通 过 调 整二 者之 间的摩 擦角度、摩 擦 力度 等 参 数,记 录 每 种状 态下的 数 据,根 据 这 些 确 认合 适的 偏 航 压 力值。在 实 验 过 程中应当注 意 摩 擦面的清洁状态,保持其没有灰尘等因素的干扰。对于制 动盘 来说,还 要 提高 其自身的质量,应当用良 好的材料进 行制造,如果质量过差,那么整个偏航系统的运转就会受 到很大的影响,工作效率也会大大降低。机组晃动也是一 个很大的问题,改善机组晃动对偏航系统的运行有着重要 的意义,主 要 可以从以下几 个方向调 整。对于机 组制动盘 来说,在起初的设计 制造时就要注意其外表面的光滑程 度,如果光滑程度较高,那么机组的运行状态也就满足要 求。在设计时要全面考虑制动盘的工作环境,依据其工作 环 境的特 征合 理 确 认 表面光 滑 程 度,设 计 完 成 后也 就 进 行 科 学 试 验,确 认设 计 理 念是 否可行。在 生 产 时,要加 强 其 过 程的监 督检 查,尤 其 是 对于 一 些 重 要 构 件应当 设 置 足够数量的专门人员进行监督,定期对加工完成的产品进 行抽查检验,实现生产过程的严格把控。 4.2 做好齿轮箱以及偏航轴承、加强偏航定位

电容式MEMS惯性线加速度传感器

电容式MEMS惯性线加速度传感器

一种电容式MEMS惯性线加速度传感器的设计1 MEMS加速度传感器微加速度传感器是在90年代中期开始广泛用于汽车的安全气囊、振动补偿和防滑系统等方面,用于提高汽车的可操纵性,安全性和舒适性。

目前汽车上应用的MEMS传感器主要有气囊加速度传感器,轮速旋转传感器,胎压传感器,制冷压力传感器,发动机油压传感器,刹车压力传感器和偏离速率传感器等。

在今后的几年中MEMS加速度传感器将大量地应用到汽车中。

1.1 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分类1、压阻式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是最早开发的硅微加速度传感器,1979就有相关方面的报道。

利用加速度的改变就会导致其上面扩散电阻的阻值发生改变,从而有不同的电压输出,反映了此时加速度的大小。

压阻式传感器的优点在于它直接输出电压信号,不需要复杂的电路接口。

缺点是温度漂移较大,对安装和其它的应力也很敏感,而且使用温度有限制。

2、压电式它利用压电晶体、聚合物薄膜或压电陶瓷等对压力敏感的材料,采用与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类似的结构,由压电材料替代压阻材料去敏感加速度的变化。

但因为这类材料的漏电流效应和热电效应的影响,这类器件一般无法测量静态加速度的大小。

另外造价很高也是其不足之处。

3、谐振式此类加速度传感器上有一个微型谐振器,当作用在谐振器上的应力随加速度的不同而发生改变时,谐振频率会发生变化。

由此关系可以测量出感受到的加速度大小。

此类传感器的测量精度高,但由于热激励源有时会引起不必要的热应力从而影响其测量精度。

另外结构复杂也是其弱点之4、热电偶式它利用一个扩散架热电阻向传热板传热,传热速度与加速度有关,由此实现对加速度的测量。

这种传感器的优点是热电偶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能直接输出电压信号。

缺点是频率响应范围低。

5、电容式在这种结构的传感器中,可运动的质量块构成了可变电容的一个可动电极。

当质量块受加速度作用而产生位移时,由固定电极和可动电极之间构成的电容量发生变化,将这种变化量用外围电路检侧出来就可测量加速度的大小。

电容式传感器加速度计的设计与制造

电容式传感器加速度计的设计与制造

电容式传感器加速度计的设计与制造传感器是一种将物理量转变为电信号输出的装置,是实现物联网和智能化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其中,加速度传感器是一种常见的传感器之一。

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测量物体在某一方向上的加速度,其设计和制造的成果对现代工业与航空航天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容式传感器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加速度传感器,它利用了物体受力后变形的物理特性,实现了在物体受力时电容值的变化,从而达到测量加速度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电容式传感器加速度计的设计和制造,包括元器件选型、电路设计、实物制造等方面的内容。

一、元器件选型1. 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是电容式传感器的核心元器件,其质量和灵敏度决定了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精度。

目前市面上的加速度传感器分为单轴加速度传感器和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两种。

在选购单轴加速度传感器时,需要考虑其量程和灵敏度。

量程通常是指能够测量的最大加速度值,灵敏度则是指在工作区间内,传感器输出信号大小随加速度单位变化的程度。

在选择一款适合的加速度传感器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考虑加速度信号的变化范围、振动频率以及电路噪声等因素。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通常可以同时测量三个方向上的加速度变化,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相较于单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通常价格更高,但在一些需要同时测量多个方向加速度的应用中,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是更为实用的选择之一。

2. 运放运放是电容式传感器电路中不可或缺的元器件之一。

运放的作用是将传感器输出信号放大,并转化为适合读取的电压信号。

在电容式传感器设计中,需要选择具有高增益、低失真、低噪声的运放,以确保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电路设计电容式传感器加速度计电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传感器驱动电路,另一个是信号放大电路。

1. 传感器驱动电路传感器驱动电路通常采用交流偏置电路。

交流偏置电路可以将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以增强信号的可读性和准确性。

一种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设计的研究

一种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设计的研究

一种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设计的研究
中心议题:
设计一种惯性式测振传感器
建立差动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并对其作特性分析
解决方案:
利用惯性质量块在外加速度作用下与被检测电极间空隙发生改变来测定加速度
场效应管要求工作在线性电阻区
采用移用放大器,具有高共模抑制能力
引言
测量振动体相对于大地或惯性空间的运动,通常采用惯性式测振传感器。

惯性式测振传感器种类很多,用途广泛。

加速度传感器的类型有压阻式、压电式和电容式等多种,其中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具有测量精度高,输出稳定,温度漂移小等优点。

而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实际上是变极距差动电容式位移传感器配接m-k-c系统构成的。

其测量原理是利用惯性质量块在外加速度的作用下与被检测电极间的空隙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等效电容的变化来测定加速度的。

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数学模型
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原理结构如图1所示,由图可见,它实际上是变极距差动电容式位移传感器,配接m-k-c系统构成的。

质量块4由两根弹簧片3支撑于壳体2内,质量块4的A面与上固定极板5组成的电容C1,以及质量块4的B面与下固定极板1组成的电容C2。

图1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原理与构造

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原理与构造

微系统设计与应用加速度传感器的原理与构造班级:2012机自实验班指导教师:xxx小组成员:xxxxx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二OO五年十一月摘要随着硅微机械加工技术(MEMS)的迅猛发展,各种基于MEMS技术的器件也应运而生,目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就有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光开关等等,它们有着体积小、质量轻、成本低、功耗低、可靠性高等特点,而且因为其加工工艺一定程度上与传统的集成电路工艺兼容,易于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以及批量生产,因而从问世起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且在汽车、医药、导航和控制、生化分析、工业检测等方面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应用。

其中加速度传感器就是广泛应用的例子之一。

加速度传感器的原理随其应用而不同,有压阻式,电容式,压电式,谐振式等。

本文着手于不同加速度传感器的原理、制作工艺及应用展开,能够使之更加全面了解加速度传感器。

关键词:加速度传感器,压阻式,电容式,原理,构造目录1 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 (2)1.1 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的组成 (2)1.2 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原理 (2)1.2.1 敏感原理 (3)1.2.2 压阻系数 (4)1.2.3 悬臂梁分析 (5)1.3 MEMS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制造工艺 (6)1.3.1结构部分 (6)1.3.2 硅帽部分 (7)1.3.3键合、划片 (9)2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 (9)2.1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原理 (9)2.1.1 电容器加速度传感器力学模型 (9)2.1.2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数学模型 (10)2.2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构造 (12)2.2.1机械结构布局的选择与设计 (12)2.3.2材料的选择 (14)2.3.3工艺的选择 (14)2.3.4具体构造及加工工艺 (15)3 其他加速度传感器 (17)3.1 光波导加速度计 (17)3.2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17)3.3热对流加速度计 (18)3.4压电式加速度计 (18)4 加速度传感器的应用 (19)4.1原理 (19)4.2 功能 (19)参考文献 (20)1 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压阻式器件是最早微型化和商业化的一类加速度传感器。

基于MEMMS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设计

基于MEMMS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设计

目录中文摘要 (1)英文摘要 (2)1 引言 (3)2 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 (6)2.1 各式加速度传感器的比较 (6)2.2 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分类 (10)2.3 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设计方法选择与优化 (12)2.4 电容加速度传感器结构梁的设计 (15)3 加速度计主要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 (20)3.1 表面粘附 (20)3.2 结构断裂 (21)3.3 分层失效 (21)3.4 辐射失效 (22)4 硅-玻璃键合加速度传感器的工艺过程 (23)4.1 工艺相关 (23)4.2 工艺过程 (24)5 计算机设计与仿真 (28)5.1 MEMES-PRO软件环境 (28)5.2 加速度传感器相关部件、电路及波形 (28)结论 (31)谢辞 (32)参考文献 (33)基于MEMMS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设计摘要:加速度传感器的设计与研究在国内外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在这段研究中,各式各样的加速度计在不断出现。

本文从MEMS的发展入笔,罗列传感器重要特性,比较硅微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硅微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硅微热电偶式等各种传感器,介绍相关原理和一些用途。

选取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作为方向,阐述相关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针对微机械电容式加速度计主要有三种结构,即三明治摆式加速度计结构、跷跷板摆式加速度计和梳齿式微加速度计结构,对其原理作比较详尽的介绍,对工艺实现难易作出比较。

论述加速度传感器的相关优化方案的选取,粱结构的优化选择和体硅加工等系列方案选取。

进而说明加速度计的主要失效模式和实效机理。

最后选取一种加速度计,介绍其涉及到的MEMS工艺和工艺步骤。

介绍MEMS 软件的相关应用。

关键词:MEMS,加速度传感器,电容式Abstract: Accelerometer Design and Research has been going on at home and abroad for many years. During this study, a wide range of emerging in theaccelerometer.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MEMS as a starting point,list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nsor, compare amongmicro-silicon capacitive accelerometer, micro-silicon piezoresistiveaccelerometer, micro-silicon thermocouple accelerometer and other types,introduce the relevant principles and some uses. Select capacitiveaccelerometer as the main point, expound the related design principles andattention. cantilever beam micromachined silicon accelerometer, pendulousmicromachined silicon accelerometer and finger-shaped micromachinedsilicon accelerometer, as the main structures in micro-silicon capacitiveaccelerometers, we have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about the principle andcomparison about the processes. Expound the optimization of sensor, beamstructure, bulk processing and other related respects. Then explain the mainfailure mode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mechanism of the acceleration. Finally,select an accelerometer to introduce MEMS technology involved and theprocess steps. Introduce the applications of MEMS software. Keywords:MEMS, acceleration sensor, capacitive1 引言MEMS技术发展的始点是集成电路(IC)技术。

一种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

一种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

一种电容式MEMS线加速度传感器的设计一.MEMS以及传感器介绍MEMS即微机电系统,是在微电子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研究领域。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瞩目的重大科技领域之一。

它涉及电子、机械、材料、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多种学科与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所谓传感器就是一种将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并针对特定可测量的输入为用户提供一种可用的能量输出的器件。

以半导体技术和微机电加工工艺设计、制造的MEMS传感器,集成度高,并可与信号处理电路集成在一起,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已在汽车、消费电子和通信电子领域取得极大发展。

二.MEMS加速度传感器特点和应用随着微机械系统和微加工技术的发展,微型传感器也随之迅速发展。

惯性系统已广泛用于航天,航空,民用领域为目前各种航行体上应用的一种主要导航设备,能够提供比较精确的姿态与多种导航信息。

我们利用惯性敏感元件和初始位置就可以确定载体的动态位置、姿态和速度。

而加速度计作为惯性系统的一个核心敏感器件,虽然较陀螺仪发明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

因此,此次对于MEMS 加速度传感器的研究对于了解专业发展前沿和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都有很大的帮助和意义。

根据原理不同,MEMS加速度传感器按敏感原理可以分为压阻式、压电式、电容式、谐振式、热电藕式和隧穿式等几大类。

MEMS加速度传感器尺寸微小,测量准确,精确度高等特点广泛用于工程,医学,生物等各个领域。

随着仪表本身性能的提高,其前景也会越来越好。

目前情况看,MEMS惯性传感器主要市场是在低精度,小体积,高可靠性和量大面广的应用领域,倾斜度侦测、运动检测、定位侦测、震动侦测、振动侦测、自由落下侦测,在生产生活中所应用各种侦测时加速度传感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检测、军工、消费工业、电子工业,汽车工业等。

在民用领域,MEMS加速度计和MEMS陀螺仪的需求如表4所示:汽车工业是MEMS惯性传感器的一个巨大市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容式MEMS惯性线加速传感器的设计
姓名:***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年级:大四
学号:***********
(一)ME MS 加速度传感器的应用背景
微加速度传感器是在90 年代中期开始广泛用于汽车的安全气囊、振动补偿和防滑系统等方面,用于提高汽车的可操纵性,安全性和舒适性。

目前汽车上应用的ME MS传感器主要有气囊加速度传感器,轮速旋转传感器,胎压传感器,制冷压力传感器,发动机油压传感器,刹车压力传感器和偏离速率传感器等。

在今后的几年中ME MS 加速度传感器将大量地应用到汽车中。

1.1 ME MS 加速度传感器的分类及特点
1、压阻式
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是最早开发的硅微加速度传感器,1979 就有相关方面的报道。

利用加速度的改变就会导致其上面扩散电阻的阻值发生改变,从而有不同的电压输出,反映了此时加速度的大小。

压阻式传感器的优点在于它直接输出电压信号,不需要复杂的电路接口。

缺点是温度漂移较大,对安装和其它的应力也很敏感,而且使用温度有限制。

2、压电式
它利用压电晶体、聚合物薄膜或压电陶瓷等对压力敏感的材料,采用与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类似的结构,由压电材料替代压阻材料去敏感加速度的变化。

但因为这类材料的漏电流效应和热电效应的影响,这类器件一般无法测量静态加速度的大小。

另外造价很高也是其不足之处。

3、谐振式
此类加速度传感器上有一个微型谐振器,当作用在谐振器上的应力随加速度的不同而发生改变时,谐振频率会发生变化。

由此关系可以测量出感受到的加速度大小。

此类传感器的测量精度高,但由于热激励源有时会引起不必要的热应力从而影响其测量精度。

另外结构复杂也是其弱点之
4、热电偶式
它利用一个扩散架热电阻向传热板传热,传热速度与加速度有关,由此实现对加速度的测量。

这种传感器的优点是热电偶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能直接输出电压信号。

缺点是频率响应范围低。

5、电容式
在这种结构的传感器中,可运动的质量块构成了可变电容的一个可动电极。

当质量块受加速度作用而产生位移时,由固定电极和可动电极之间构成的电容量发生变化,将这种变化量用外围电路检侧出来就可测量加速度的大小。

为了获得较高的灵敏度和减小外围电路的复杂性,在设计中都采用增加电极面积和减小电极间距来获得较高的等效电容。

为了增加输出信号的分辨率,常采用差动式的测量结构。

另外,还有光纤式、电磁式等一些其它的加速度传感器。

(二)传感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在以上研究的加速度传感器中,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宽、温度效应小、阻尼特性好、结构简单和体积小等优点,因此是目前研究和应用最多的硅微加速度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通常分为三种结构:平板式加速计、梳齿型叉指式传感器、扭转式传感器。

平板式加速计(又称三明治式加速计),属于变间距式,其两个感应电极分别位于质量块和封装的外壳内部。

加速度信号引起质量块运动,从而改变电容极板间距。

平板电容式传感器一般作为单轴加速度传感器。

这种结构的加速度传感器一般使用体硅加工技术,制造出来的传感器分辨率很高,但是封装较困难,一般需要结合键合技术,这给制造工艺带来了较大的麻烦。

梳齿型叉指式感应电容,包含变间距和变面积两种。

变间距式的如差分电容式传感器,它由质量块,支撑梁、固定电极组成。

当加速度信号到来时,质量块在加速度作用下向下移动,从而导致差分电容极板之间初始间距d变为d+△d 和d+△d,电容值发生变化。

扭转式传感器是通过改变感应面积实现检测的目的。

加速度信号作用在扭转梁上,使扭转质量块发生扭转,梳齿感应极板的有效感应面积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电容值发生改变。

通常变面积的微型电容极板所受空气的滑膜阻尼影响较小,灵敏度较高。

通常电容式传感器采用变间距和变面积结合的梳栅型结构。

目前高精度、高分辨率的M EM S 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在卫星通讯、导弹制导控制、地震探测、惯性导航、G PS、以及水下声学测量等方面应用广泛。

ME MS 电容式加速计由于其尺寸非常小,容易受到噪声、温度、空气阻尼、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器件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传感器结构及工作原理对于变间距的电容极板,本文主要采用梳齿型结构。

电容结构图如下。

图1电容结构示意图
其中序号1所示范围是槽型电极板为固定电极,开槽的极板为可动电极。

采用梳型叉指结构不但可以增大感应电容,且可动极板在横向运动的幅度非常小,对系统的性能影响比较小。

另外将凹槽开在固定极板上,保证了可动质量块的质量,从而在减小阻尼的同时,保证系统机械噪声跟阻尼成正比的关系。

图中虚线2所指的范围为栅形电容结构,底部为固定电极,通过质量块运动,而与底部电极形成差分电容。

当惯性信号作用到振动梁上时,电容极板就会产生微小的位移,从而间隙处的电容值发生变化,总电容值也发生改变。

(三)制作工艺流程
本文所设计的ME MS电容式微加速度传感器主要采用双面单晶硅片进行制作,其电阻率较低,仅为0.01 。

器件加工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光刻、硅玻璃键合技术和深度反应离子刻蚀技术等。

其具体的加工制作工艺过程如下:
(a)准备一块双面的单晶硅硅片。

对硅片用浓硫酸进行清洗,然后放入氧化炉中,温度调到1150℃进行热氧化,交替进行干氧化和湿氧化形成氧化硅薄膜作为牺牲层。

(b)使用键合区掩模板对该单晶硅片进行首次光刻,并利用温度为50℃,浓度为50%的氢氧化钾溶液腐蚀掉表面未有光刻胶的。

(c)根据掩模板的图形刻蚀硅片,从而形成相应的硅玻璃键合区域。

(d)去除硅片表面未被腐蚀掉的。

(e)准备一块玻璃基片。

并采用与步骤(a)相同方法清洗玻璃片。

(f)在玻璃表面溅射一层金属铝A l。

(g)然后利用铝电极掩膜板对玻璃基片进行第二次的光刻,形成栅形铝电极图形。

(h)并利用硅玻璃键合工艺,通过专门的键合设备,设置键合温度为400℃,将硅片和玻璃衬底键合在一起。

(i)打磨减薄硅片到需要的厚度。

形成微谐振器的结构,包括可动质量块、梁、梳齿等等。

使用质量块区的掩模板对键合后的硅面进行淹没光刻,再通过DR IE 工艺对器件进行刻蚀,释放质量块结构,完成硅片上的器件制作。

(j)最后,利用结构层掩膜板3,在硅片上实行第三次光刻,通过深度反应离子刻蚀工艺对器件进行刻蚀,制作出需要的微加速度传感器的相应结构。

最终生产出来的器件通过划片分离成单个器件,进行单独的封装。

详细制作流程图如图2。

图2工艺制作流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