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备战高考全真演练物理日日练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届备战高考全真演练物理日日练3.19-Ⅱ卷版(辽宁专版)
一、单选题 (共7题)
第(1)题
如图所示,水平面内边长为的正方形MNPQ区域内有磁感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O、分别为MN和PQ的中点。

一边长为l,总电阻为R的正方形线框abcd,沿直线匀速穿过图示的有界匀强磁场,运动过程中bc边始终与MN边平行,
线框平面始终与磁场垂直,正方形线框关于直线上下对称。

规定电流沿逆时针方向为正,则线框穿过磁场过程中电流I随
时间t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A.B.
C.D.
第(2)题
理想变压器上接有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其中一个与该变压器的原线圈串联后接入交流电源,另外两个并联后接在副线圈两端.已知三个灯泡均正常发光。

该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 )
A.1 : 2B.2 : 1C.2 : 3D.3 : 2
第(3)题
1824年法国工程师卡诺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热机循环过程一卡诺循环,极大地提高了热机的工作效率。

如图为卡诺循环的p﹣V图像,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沿循环曲线ABCDA回到初始状态,其中AB和CD为两条等温
线,BC和DA为两条绝热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D→A绝热压缩过程中,气体内能减小
B.一次循环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小于放出的热量
C.B→C过程气体对外界做的功等于D→A过程外界对气体做的功
D.B状态时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对器壁单位面积撞击次数比A状态多
第(4)题
2022年8月20日消息,日本政府一意孤行推动核污染水排海,引发日本国内及周边国家的强烈反对,关于天然放射现象、射线的防止与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元素都能发生衰变
B.在α、β和γ三种射线中,α射线穿透能力最强,γ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C.利用γ射线可以为金属探伤或实现对流水线的自动控制,也可以用γ射线照射食品杀死细菌
D.利用γ射线可以有效消除静电积累,利用α射线照射植物的种子,可以使产量显著增加
第(5)题
某款手机防窥屏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在透明介质中有相互平行排列的吸光屏障,屏障垂直于屏幕,可实现对像素单元可视角度的控制。

发光像素单元紧贴防窥屏的下表面,可视为点光源,位于相邻两屏障的正中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防窥屏的厚度越大,可视角度越小
B.屏障的高度d越大,可视角度越大
C.透明介质的折射率越小,可视角度越小
D.防窥屏实现防窥效果主要是因为光发生了全反射
第(6)题
手机无线充电技术越来越普及,图(a)是某款手机无线充电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b)所示。

送电线圈ab间接入如图(c)所示的正弦交变电流。

快充时,将S与1合上,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的匝数比,手机两端的电压为,充电功率为;慢充时,将S与2合上,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的匝数比,手机两端的电压为,充电功率为。

装置线圈视
为理想变压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阻值为B.的阻值为
C.的阻值为D.的阻值为
第(7)题
将灯泡A、线圈L、电池组E和开关S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

先闭合开关S,使灯泡发光,然后断开开关S,观察到灯泡闪亮的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S瞬间线圈L不产生自感电动势
B.断开S瞬间电路中a点电势低于b点
C.断开S前后通过灯泡A的电流大小不变
D.闭合S后电源输出的电功率等于灯泡A和线圈L的发热功率之和
二、多选题 (共3题)
第(1)题
图甲为某小型水电站的电能输送示意图,其输入电压如图乙所示。

输电线总电阻为r,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
,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

降压变压器右侧部分为一火灾报警系统(报警器未画
出),和为定值电阻,R为半导体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乙图中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C.R处出现火警时,输电线上的电流增大
D.R处出现火警时,电压表V的示数增大
第(2)题
如图所示,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越钉子O,两端分别系有大小相同的小球A和B。

在球B上施加外力F,使轻绳OB水平且绷直,球A与地面接触,两球均静止。

已知,两球质量分别为、,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阻力。

现将球B由静止释
放,发现两球可沿水平方向发生碰撞,且碰后粘在一起运动。

则( )
A.两球质量应满足
B.外力F应满足
C.两球碰撞前瞬间,B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D
.两球碰后摆起的最大高度不超过
第(3)题
如图所示,一弹性轻绳(绳的弹力与其伸长量成正比)穿过固定的光滑圆环B,左端固定在A点,右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B、C在一条水平线上,弹性绳自然长度为AB。

小球穿过竖直固定的杆,从C点由静止释放,到D点时速度为
零,C、D两点间距离为。

已知小球在C点时弹性绳的拉力为,g为重力加速度,小球和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弹性
绳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弹性绳弹力增大,其水平分力也增大。

B.整个运动过程中,弹性绳的最大弹性势能大于
C.若在D点给小球一个向上的速度y,小球恰好回到C点,则
D.若仅把小球质量变为,则小球到达D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三、实验题 (共2题)
第(1)题
(1)以下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本实验需要补偿小车所受的阻力,如图甲所示是为补偿阻力进行的四种操作,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单选)。

②如图乙所示是本实验中打下的一条纸带,在其上取了0、1、2、3、4、5、6这7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均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已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打下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为___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小梁同学利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来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将斜槽固定在铁架台上,使槽的末端水平。

先将小球A从斜槽上某一位置静止释放(未放小球B),把小球A的落点位置标记为1;然后在斜槽末端放上小球B,再将小球A从原先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B发生弹性正碰,把小球A与B的落点位置分别标记为2和3。

若将小球A抛出点的正下方标记为O,球A的质量大于B 的质量,则0、1、2、3四点位置分布正确的应为图丁中的___________(单选)。

第(2)题
关于“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
(1)某同学现将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
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是。

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m;
(2)实验中该同学最终得到的计算结果和大多数同学的比较,数据偏大,对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______。

A.水面上痱子粉撒得较多,油酸膜没有充分展开
B.计算油酸膜面积时,错将不完整的方格作为完整方格处理
C.错误地将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直接作为油酸的体积进行计算
D.计算油酸膜面积时,只数了完整的方格数
四、解答题 (共3题)
第(1)题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放置一足够长且上表面绝缘的小车,将带负电荷、电荷量,质是的滑块放在小车
的左端,小车的质量,滑块与绝缘板间的动擦因数,它们所在空间存在磁感应强度的垂直于纸面向里
的匀强磁场。

开始时小车和滑块静止,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长,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与质量的小球相连,把小球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与小车相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小球恰好静止,g取10m/s2。

求:
(1)与小车碰推前小球到达最低点时对细线的拉力;
(2)小球与小车碰撞的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3)碰撞后小车与滑块因摩擦而产生的最大热量。

第(2)题
如图所示,工人们利用一个斜直的长木板来将高处的货物运送到水平地面上,高处的工人先将质量为的货物(可视为质点)搬到木板的最上端,然后无初速度释放货物。

物体能沿着斜面由静止匀加速下滑,木板的长度为,物体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木板与水平的夹角为()
(1)求物体沿着斜面匀加速下滑到达底端的速度大小;
(2)若货物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过快将会造成物品损坏,于是工人就在木板上贴了一层长为x米的特殊材料使得货物能够到达底端且速度不超过。

其模型可以简化为下图。

特殊材料和货物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材料下端离底端的距离为
,求特殊材料长度x的取值范围;
(3)现在特殊材料的长度为和货物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仍为,为使货物能够到达底端且速度不超过,则下端距
离木板底端距离d的取值范围应该是多少?
第(3)题
有人设计了一种测温装置,其结构如图所示,玻璃泡A内封有一定量气体,与A相连的B管插在水槽中,管内水银面的高度即可反映泡内气体的温度,即环境温度,并可由B管上的刻度直接读出。

设B管的体积与A玻璃泡的体积相比可忽略不计。

(1)在1标准大气压下对B管进行温度刻度标注(1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 cmHg的压强,等于101 kPa)已知当温度=27℃时,
管内水银面高度x=16 cm,此高度即为27℃的刻度线,问t=0℃的刻度线在何处?
(2) B管上温度刻度标注是否是均匀的?请推导说明。

(3)如果对以上B管标注27℃刻度线时,环境真实的压强比标准大气压小(例如在高山上实验),但实验者当成了标准大气压来设计。

若此温度计显示为“0℃”,则显示温度比实际温度高还是低?为什么?认为环境大气压没有随温度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