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语文课程资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子靠近我,“快,我们围上去!”还大声地喊到:“把营养交出
来!”在他的带领下,表演顺利进行了下去。 结束后我特别表扬了他,
当然也奖给他一颗“星”
第21页,本讲稿共22页
• 4。档案袋评价 • 说到这里,(克罗塞特)先生突然带着快乐的调子说:“是的!吓了你一跳吧!
勃谛尼君!”说着走到书桌旁把那长抽屉打开。其中有许多纸束,都用细细的绳 缚着。上面一一记着年月。翻寻了好一会儿,取了一束打开,翻出一张黄色的纸 来,递给父亲。这是四十年前父亲的成绩。
• (二)教师——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
• 1.教师是课程资源价值的重要评价者
• 2.教师是课程资源的重要源泉
• 首先,教师的知识结构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 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是课程资源。
• 最后,教师的个体成长是课程资源。
• (三)学生——最易被忽视的课程资源
• 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讲,学生的经验、情趣和学生之间的差异都是有效的课程资源。 • 同时,学生也构成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
第2页,本讲稿共22页
• (四)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 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 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 (五)学校在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逐步推动语文课程新资源生成的同时,也 应该注意学校之间资源的互补与共享。
• (六)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加强 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 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先生又拿出另一束纸来。 “你看!这是我的纪念品。每学年,我把每个学生的成绩各取一纸 这样留着。其中记有月日,是依了顺序排列的。打开来一一翻阅,就追 忆起许多的事情来,好像我回复到那时的光景了。”
最难的是考作文。在化学与物理中间,忽然叫你“人生于世”。你 的脑子本来分成若干小块,分的四四方方,清清楚楚,忽然来了个没有 准地方的东西,东扑扑个空,西扑扑个空,除了出汗没有别的合适的办 法。你的心已冷两三天,忽然叫你拿出情绪作文,要痛快淋漓,慷慨激 昂。假如题目是“爱国论”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的心要是不跳 吧,笔下便无血无泪;跳吧,下午还考物理呢。把定律们都跳出去,或 是跳个乱七八糟,爱国是爱了,而定律一乱则没有人替你整理,怎么办? 幸而不是爱国论,是山中消夏记,心无须跳了。可是,得有意呀。仿佛 考完代数你更文雅了似的!假若你能逃出这一关去,你便大有希望了。 够分不够分的,反正你死不了了。被“人生于世”憋死,不是什么稀罕 的事。
说回来,考试制度还是最好的制度。被考死的自然无须用提;假若考而不死,你 放胆活下去吧,这已明明告诉你:你是十世童男转身。
第15页,本讲稿共22页
第一节 建国后语文教学评价的演变
• 一、1949年~1985年,教学评价名实均无期 建国后37年间,教育部颁发的9部中小学语文教学
大纲,都没有明确提出过教学评价的要求。
大地寒冷,这真是了不起的事。现代科学表明,当平原上酷暑四十度时,珠穆朗玛峰
的气温却低至摄氏零下几十度。在长空中(c)的人造卫星,其背阳面的气温低 到摄氏零下几十度,果然是“高处不胜寒”! • 要求考生读这段文字后判断:“(a)(b)(c)中应填入的词最适当的一 组是:A通晓竟然漫游,B擅长果然畅游,C擅长居然遨游,D善于竟然遨游”。 • (节选自《中国青年报》)
第10页,本讲稿共22页
• (四)校本资源 • (五)社区资源
• (六)家庭资源
• (七)自然资源 • (八)网络资源 • 1.数量庞大、增长迅速、类型多样。 • 2.多类型、多媒体、内容丰富、覆盖面广。
• 3.传输速度快、共享程度高、高增值性。
• 4.无序性、不稳定性。
• 5.信息质量良莠不齐。
行教育改革和实验,使之不仅成为
苏联的优秀学校,也被看作当代世
界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第20页,本讲稿共22页
• 3。表现性评价

孩子的天性是好动的,在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他渐渐坐不住了。
还是一节语文课,为了帮孩子更好地理解《小稻秧脱险记》中一些
词语的意思,我创设了表演情境,准备师生合作演出。一听说表演,
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
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 (三)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 源意识,去利用和开发。各学校的课程资源是会有差别的,可能是拥有资源的量 的差别,也可能是资源种类的差别。各学校应该认真分析自己的资源特点,充分 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
第19页,本讲稿共22页
• 2。观察法

苏霍姆林斯基与学生朝夕相处,
对学生了如指掌,了解他们的欢乐
和痛苦,关心他们的成功与失败。
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生活,都是他
研究的对象。经他长时间直接观察 的学生达三千七百多人,他对每个 学生都写了观察记录。帕夫雷什中
学原本是一所极普通的农村十年制
学校,由于苏霍姆林斯基不懈地进
第4页,本讲稿共22页
语文 课程 资源








根据 呈现 方式
根据 存在 方式
校 内 课 程 资 源
校 外 课 程 资 源
素 材 性 资 源
条 件 性 资 源
文 本 性 资 源
人 力 性 资 源
媒 体 性 资 源
活 动 性 资 源
显 性 课 程 资 源
隐 性 课 程 资 源
第5页,本讲稿共22页
• 4。融入社会活动 开发社区资源
• 5。利用家长优势 开发家庭资源 • 6。设计崭新课题 开发网络资源
第12页,本讲稿共22页
第四章 语文课程的评价
第13页,本讲稿共22页
考而不死是为神(老舍)
考试制度是一切制度里最好的,它能把人支使得不像人了,而把脑子严格地分 成若干小块块,一块装历史,一块装化学,一块装代数。
孩子们活跃起来,教室里小手林立,尤其是他,一副按捺不住的样子。
我灵机一动,不如就顺水推舟,让他表现一回。我喊了他,让他上台
和其他同学一起演杂草,我当小稻秧。表演开始了,“杂草”应该把
“小稻秧”团团围住,一起抢营养。可很多孩子没反应过来,我提醒
了一下:“一拥而上”、“气势汹汹”,最先反应过来的是他,他一
纸的顶上,记着“听写,一八三八年四月三日,亚尔培脱·勃谛尼”等字样。 父亲带笑读着这写着小孩笔迹的纸片,眼中浮出泪来。我立起来问是什 么,父亲一手抱住了我说:
“你看这纸!这是母亲给我修改过的。母亲常替我这样修改,最后 一行全是母亲给我写的。我疲劳了睡着在那里的时候,母亲仿了我的笔 迹替我写的。”父亲说着,在纸上吻了一下。
• 教材本身是经过筛选的课程资源,它虽然不是唯一的课 程资源,但因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是教育 行为实施中最常规的媒介和载体,因而成为最主要的课 程资源。

1.语文教材内容的丰富性
• 2.语文教材功能的多样性

(1)智德启迪。

(2)能力历练。

(3)知识积累。

(4)视野扩展。
第9页,本讲稿共22页
比如,早半天考代数,下午考历史,在午饭的前后你得把脑子放在两个抽屉里,
中间连一点缝儿也没有才行。设若你把“X+Y”和“一八二八”弄到一处,或者
找唐朝的指数,你的分数恐怕要在二十上下。你要,仿佛连你是黄帝的子孙,和姓甚名谁,全
根本不晓得。你就像刚由方程式里钻出来,全身的血脉都是X和Y。赶到刚一交卷,
用修订版)》开辟了专章“教学评估”,
• 四、2001年~现在,教学评价规范发展期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第17页,本讲稿共22页
第二节 语文课程评价的作用及策略
• 一、语文课程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 (一)概念。
• (二)作用。
• 二、语文课程评价的要求和方法 (一) 语文课程评价的要求
第3页,本讲稿共22页
第一节 课程资源的利用
• 一、课程资源的分类
• (一)概念:语文课程资源是指能够转化为语文课程和服 务于语文课程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 (二)课程资源的层面 • 1.国家课程层面的课程资源 • 2.地方课程层面的课程资源 • 3.学校课程层面的课程资源 • (三)课程资源的分类
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到“要对学生的学习及时做出分析评价,并
指导他们自我评价,使学生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 三、1992年~2000年,教学评价曲折发展期 199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专 列第三章“考试考查” 2000年3月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
你立刻成了历史,向来没听说过代数是什么。亚力山大、秦始皇等就是你的爱人,连 他们的生日是某年某月某日某时都知道。代数与历史千万别联宗,也别默想两者的有 无关系,你是赴考呀,赴考的期间你别自居为人,你是个会吐代数、吐历史的机器。
第14页,本讲稿共22页
这样考下去,你把各样功课都吐个大不离,好了,你可以现原形了。睡上一天一夜, 醒来一切茫然,代数、历史、化学诸般武艺通通忘掉,你才想起“妹妹我爱你”。这 是蛇蜕皮的工作,旧皮蜕尽才能自由;不然,你这条蛇不曾得到文凭,就是你爱妹妹, 妹妹也不爱你,真的。
第11页,本讲稿共22页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和途径
• (一)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 1。 从问题的角度看 • 2。从课题的角度看 • 3。从学习情境看 •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 • 1。立足课堂学习 开发教材资源
• 2。挖掘教师潜能 开发教师资源
• 3。拓展教育时空 开发校本资源
• 1961年,毛泽东在春节座谈会上表示对流行的分数挂 帅的考试不满,他觉得有些考试以学生为敌,搞突然 袭击,他甚至认为如果一个考生做10道题,9道都不会 做,但只要1道答得好就 应该得100分,不能以考试 来衡量学生,所以就有后来工农兵推荐上大学。
第16页,本讲稿共22页
• 二、1986年~1991年,教学评价初步形成期 1986年12月颁布的建国后第一部中学正式大纲《全日制中
校外课程资源
第6页,本讲稿共22页
• 二、 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 • (一)语文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 第一层筛选:教育哲学。 • 第二层筛选:学习理论。
• 第三层筛选:教学理论。
• (二)语文课程资源利用的原则 • 1.优先性原则。
• 2.适应性原则。
• 3.和谐性原则。
第7页,本讲稿共22页
• (三)中学语文课程资源利用的策略 • 1.信息捕捉
• 1.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 2.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
• 3.评价要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不应片面地 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 4.评价应注意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联系与区别。 • 5.评价要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
• 6.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
• 2.价值辨识 • 3.资源利用
• (1)读取。 • (2)链接。
• (3)重组。 • 《香山红叶》《春》《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 • 《春》 《海滨仲夏夜》 《香山红叶》《济南的冬天》
第8页,本讲稿共22页
第二节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

一、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领域

(一)教材——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第18页,本讲稿共22页
(二)语文课程评价的方法
• 1。测试法 • 误尽苍生 洪禹平
• ……我本来听人说,上海的语文教育和考试,比北京搞得好些,我还为此高兴过, 说上海人在有些事上往往先走一步。所以我特地请人找来一份上海的考卷看看。
找来的是“199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语文试卷”,但看 后也大失所望。考题既多,花样也不少,仍觉烦琐,有的题也出得荒唐, 如一道题中之题是: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是苏轼《水调歌头》 中的一段。这位(a)“思飘云物外”的诗人,(b)早在宋代就晓得月中宫殿比
第三章语文课程资源
第1页,本讲稿共22页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相关表述
•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 (一)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 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二)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
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