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2024信息科技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数据宝藏在身边 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数据宝藏在身边
教学目标
1.了解数据的多样性,知道数字、汉字、字母、符号、图片等都是数据,知道编码也能表示数据。

2.探寻与“我”相关的数据。

3.感受身边无处不在的数据。

教学重点
1.数据的多种表示形式。

2.编码能够表示数据,编码的意义。

教学难点
使用多种类型的数据来描述事物(如描述自己)。

教学准备
教室、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一、说一说,无处不在的数据。

【教师活动1】给出一些数据的例子,如日期、天气、电视台的英文简写、特定数值、表格、图片等,引导学生说一说数据表示的含义。

(1)9月1日,星期日,开学啦→开学日期
(2)天气:最高气温28℃,最低气温18℃→天气晴朗,昼夜温差较大
(3)骑行导航→骑行的相关数据,包括用时、距离、消耗能量、路线详情等
(4)在CCTV-1看节目→要看的电视频道
(5)我的记帐本(表格)→支出情况、收入情况、余额
(6)“五一”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数据→旅游出游人次增加情况、国内旅游收入情
况等。

【学生活动1】交流讨论,思考数据表示的含义,并将讨论结果记录在学习任务单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体验生活中遍布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数据,并能够了解数据表示的含义。

新知探究
二、议一议,数据的表示形式。

1.发现数据的不同表示形式
【教师活动2】提问:刚才提到的这些数据,它们的表示形式都一样吗?你能从中发现有哪些数据表示形式?
【学生活动2】交流讨论。

【教师活动3】组织学生讨论: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数据采用了这些表示形式,把讨论结果填写到学习任务单上。

【学生活动3】小组讨论,填写学习任务单并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本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数据的不同表示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数据表示形式的多样性。

2.编码也能表示数据
【教师活动4】列举生活中编码的例子(高速公路编码、手势表示数字、身份证号码等),组织学生思考商品条形码是一种什么形式的数据表现形式?
【学生活动4】辨析商品条形码属于哪种数据表示形式,填写学习任务单并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列举生活中编码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到编码也是数据的一种表示形
式,为第二单元做铺垫。

三、做一做:用数据介绍自己
【教师活动5】介绍本活动的内容方法、如何填写学习任务单、活动时需要遵守的规
则等注意事项(不能出现姓名、学号)。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组,让学生通过交流打开思路,用更多形式的数据来介绍自己。

从身高/体重,兴趣爱好,肖像画等方面给出学生参考
与建议,让学生感受到数据就在身边,数据的表示形式多种多样。

不能出现姓名、学
号。

【学生活动5】交流讨论,思考使用怎样的数据来介绍自己,并能反映出自己的特点,并在学习任务单上一一记录。

参考:身高/体重、兴趣爱好、肖像画……
建议:使用多种类型的数据。

选择能反映自己主要特征的数据进行展示,不能出现姓名、学号。

【教师活动6】回收学习学习单,组织学生开展“猜猜我是谁”的游戏。

随机抽选学习任务单通过实物投影仪一一进行反馈,其他同学通过数据描述猜测是哪位同学。

【学生活动6】参与“猜猜我是谁”的游戏,感受数据与自己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开展游戏的教学活动形式,积极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在游戏里进行观察、理解并探究,进一步认识到数据就在身边,数据的表示形式多种多样,感受到数据与个人的关系。

建议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学习任务单依次展示。

比如一开始可以只有形式单一的数据;接下来可以形式丰富一些,如图片、符号等;对于一些数据表达的信息不典型,或者适用的人群太多(如“2014年出生”),这一类的数据也可以抽选出来让学生自己感受,不同数据所蕴含的信息是有差异的。

应用提升
向同学们推荐一个旅行的地点,用数据从多个角度来介绍。

【教师活动7】以黄河景点为例,为学生做示范。

【学生活动7】交流和分享。

【设计意图】本活动是对学习活动3的延伸,让学生使用数据来描述一个地点,举一反三。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知识、分享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梳理和总结,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