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计量基础_习题集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述
四、问答题
1.什么是量、计量和测量?
答:“量是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一种属性”。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测量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2.计量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在科学技术上它属于什么范畴?它有那些特点?答:计量的内容在不断地扩展和充实,通常可概括为6个方面:计量单位和单位制;计量器具(或测量仪器),包括实现或复现计量单位和计量基准、标准与工作计量器具;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包括检定、校准、测试、检验与检测;物理常量、材料与物质特性的测定;不确定度、数据处理与测量理论及其方法;计量管理,包括计量保证与计量监督等。

在科学技术上计量属于测量的范畴。

计量的特点可归纳为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及法制性4个方面。

3.测量主要有哪些方法?
答:测量的方法有:替代测量法、微差测量法、零位测量法、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定位测量法等。

此外还有按被测对象的状态分类的,如静态测量、动态测量、瞬态测量以及工业现场的在线测量、接触测量、非接触测量等。

4.目前我国计量包括哪十大类?我国古代的计量指的是哪些?
答:我国目前大体上将计量分为十大类(俗称十大计量):几何量(长度)计量、温度计量、力学计量、电磁学计量、无线电(电子)计量、时间频率计量、电离辐射计量、光学计量、声学计量、化学(标准物质)计量。

我国古代的计量指的是度、量、衡。

5.解放以来,我国的计量工作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绩?
答:解放以来,我国的计量管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体现在:①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计量制度的统一。

②基本上形成了全国计量管理网和量值传递网,为统一量值、保证量值准确一致奠定了基础。

③加强了计量器具产品的投产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督管理。

④加强了对所使用的计量器具的管理。

⑤颁发和发布了各种计量检定系统表和计量器具检定规程。

⑥广泛开发了计量技术教育培训与计量人员的考证发证工作,形成了一支庞大的计量干部队伍。

⑦建立和发展了同国际计量组织的广泛联系与业务交流。

⑧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较完善的计量法规体系,计量管理纳入了法制轨道,使管理更科学更有效。

6.什么是计量学?它有哪些特点?涵盖哪几个分支?
答:计量学是“关于测量的科学”。

计量学主要特点有:
(1)要求建立通用于各行各业的单位制,以避免各种单位制之间的换算。

(2)利用现代科技理论方法,在重新确立基本单位定义时,以客观自然现象为基础建立单位的新定义,代替以实物或宏观自然现象定义单位。

使基本单位基准建立为“自然基准”,从而使得可以在不同国家独立地复现单位量值以及大幅度提高计量基准的准确度,使量值传递链有可能大大缩短。

(3)充分采用和吸取了自然科学的新发现和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如约瑟夫森效应、量子化霍尔效应、核磁共振及激光、低温超导和计算机技术等,使计量科学面目一新,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

(4)现代计量学不仅在理论基础、技术手段和量值传递方式等方面取得很大发展,而且在
应用服务领域也获得了极大的扩展。

计量学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自然科学界、经济管理界以及工业企业的普遍重视。

计量学分为:通用计量学、应用计量学、技术计量学、理论计量学、品质计量学、法制计量学、经济计量学等7个分支。

第三章法制计量管理
三、问答题
1.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立法和实行时间,并说明其重要意义。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是1985年9月6日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以第28号主席令正式公布的。

于1986年7月1日起开始实行。

《计量法》的颁布,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我国计量管理工作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我国计量执法的最高依据,对加强我国计量工作管理,确保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全国量值传递的统一准确,促进生产、科技和贸易的发展,保护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都到了法律保障作用,具有根本的意义。

2.计量管理方式有哪几种类型?
答:我国现行计量管理方式大致可归纳为以下7种类型,即:法制管理方式、行政管理方式、技术管理方式、经济管理方式、标准化管理方式、宣传教育方式、现代科学管理方式等。

3.法制计量管理的范围是哪些?
答:我国的法制计量管理的范围主要是对可能影响生产建设和经济秩序的有关计量工作,其中包括计量基、标准的建立、计量检定、社会公用计量器具的生产、进口、销售、修理、使用,计量认证及监督管理等实行法制计量管理。

4.什么是量值传递?其目的是什么?
答:量值传递是将国家计量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通过(或其他传递方式)各单位计量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保证被计量的对象量值的准确一致的全部过程。

其目的就是保证被计量的对象量值的准确一致。

5.什么是检定、强制检定、非强制检定和校准?哪些方面的计量器具属于强制检定范围?
答:检定,是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强制检定是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所属或者授权指定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的其他有关机构,执行检定。

检定关系是固定的,被检定单位和个人都要对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并列入本办法所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强检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的计量器具实行定点定期的一种检定”。

非强制检定是指对强制检定范围以外的计量器具所进行的一种依法检定。

校准是“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第四章法定计量单位
四、问答题
1.什么是量值、真值、数值?量有哪些分类?
答:量值是“一般由一个数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特定量的大小”。

[量的]真值是“与给定的特定量的定义一致的值”。

[量的]数值是“在量值表示中与单位相乘的数”。

根据量在计量学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存在不同的分类方式。

即可分为“基本量和导出量”,也可分为“被测量和影响量”,以及“有源量和无源量、具体量与一般量”等。

2.什么是量制、量纲?写出国际单位制长度的量纲表达式。

答:量制是“彼此间存在确定关系的一组量”。

量纲是“以给定量制中基本量的幂的乘积表示某量的表达式”。

国际单位制长度的量纲表达式:dim L =L
3.什么是计量单位?什么是计量单位制?什么是国际单位制?它包括哪几个基本单位。

答:计量单位是“为定量表示同种量的大小而约定地定义和采用的特定量”。

[计量]单位制是“为给定量制按给定规则确定的一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国际单位制(SI):“由国际计量大会(CGPM)采纳和推荐的一种一贯单位制”。

它包括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和坎德拉这七个基本单位。

4. 国际单位制有哪些特点?它由哪些方面构成?
答:国际单位制(SI)特点为⑴通用性⑵简明性⑶实用性⑷准确性。

国际单位制是由SI单位(包括SI基本单位和SI导出单位)、SI词头和SI单位的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三部分构成的。

5.什么是法定计量单位?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什么时候发布?包括哪些方面?答:法定计量单位是指“国家以法令的形式,明确规定并且允许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行的计
量单位”。

1984年2月27日我国国务院发布“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决定在采用先进的SI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我国的计量单位,并明确地把SI基本计量单位(以下简称基本单位)列为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第一项内容。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单位为基础,保留了少数其它计量单位组合而成的,它包括了SI的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和词头,同时选用了一些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上述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

答:书写单位和词头应注意的事项:
①单位和词头符号所用的字母,不论是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一律用正体书写。

这一条是根据国际上的有关规定作出的。

除规定单位和词头符号用正体外,还规定数学常数,三角函数等必须用正体。

规定用斜体的有:量的符号;物理常数符号;一般函数等。

②单位和词头的符号尽管来源于相应的单位的词语,但它们不是缩略语,书写时不能带省略点,且无复数形式。

一般情况,单位符号要比单位名称简单,但不能把单位符号加上省略点作为单位名称的缩写。

③单位符号的字母一般为小写体,但如果单位名称来源于人名时,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为大写体。

但有一个例外,即升为L(l),以避免用小写“l”时与阿拉伯数字“1”相混淆。

关于非来源于人名的单位符号用小写字母的规定,也适用于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④词头符号的字母,与国际单位制中的词头书写要求一致。

⑤一个单位符号不得分开,要紧排。

⑥词头和单位符号之间不留间隔,不加表示相乘的任何符号,也不必加圆括号。

但有一个例外,在中文符号中,当词头和数词有可能发生混淆时,要用圆括号。

⑦相除形式的组合单位,在用斜线表示相除时,单位符号的分子和分母都与斜线处于同一行内,而不宜分子高于分母,当分母中包含两个以上单位时,整个分母一般应加圆括号,而不能使斜线多于一条。

⑧单位与词头的符号按名称或简称读音。

8、公升、公吨、T、500cc、35度(温度)在法定单位中都为错误表述,请予改正。

答:升、吨、t 、500ml 、35℃。

第五章 误差理论基础 四、问答题 1.什么是误差、修正值?两者有何区别? 答:测量误差是:“测量结果减出被测量的真值”。

修正值是“用代数方法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加,以补偿其系统误差的值”。

两者有何区别:未修正测量结果加上修正值和未修正测量结果减出误差得到的是同一个值—真值,那么修正值与误差的关系是绝对值相同而符号相反。

2.什么是相对误差、引用误差?绝对误差和误差的绝对值有何不同? 答:相对误差是“测量误差除以被测量的真值”。

引用误差是“测量仪器的误差除以仪器的特定值”。

误差当有必要与相对误差相区别时,误差有时称为测量的绝对误差。

即: 绝对误差=测量结果—真值 误差的绝对值为误差的模。

3.测深钢卷尺、温度计、密度计各自的修正方法是什么? 答:测深钢卷尺的修正方法是按就近原则修正法。

测深钢卷尺、温度计、密度计各自的修正方法是比例内插法。

4.误差的产生主要来自哪些原因?
答:误差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装置误差(1)标准器误差(2)仪器、仪表误差(3)附件误差;
2.测量方法的误差;
3.操作者的误差;
4.测量环境引起的误差。

5.请解释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答:随机误差是“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差”。

系统误差是“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

6.随机误差有哪些统计规律性?
答:随机误差的统计规律性,主要归纳为对称性、有界性、单峰性。

7.测量结果、未修正测量结果、已修正测量结果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答:测量结果是“由测量所得到的赋予被测量的值”。

未修正测量结果是指“系统误差修正前的测量结果”。

已修正测量结果是指“系统误差修正后的测量结果”。

8.什么是测量不确定度?在实践中,它可能来源哪些方面?
答:测量不确定度,是指“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在实践中,测量不确定度可能来源于以下10个方面:
(1)对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或不完善;
(2)实现被测量的定义的方法不理想;
(3)取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量的样本不能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
(4)对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周全,或对环境条件的测量与控制不完善;
(5)对模拟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移;
(6)测量仪器的分辨力或鉴别力不够;
(7)赋予计量标准的值和标准物质的值不准;
(8)引用于数据计算的常量和其他参量不准;
4.94
.99
(9)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性和假定性;
(10)在表面上看来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被测量重复观测值的变化。

9.数值修约的原则是什么?数字修约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五下舍去五上进,偶弃奇取恰五整。

(1)不得连续修约。

即拟修约的数字应在确定位数一次修约获得结果,不得多次连续修约。

(2)负数修约,先将它的绝对值按规定方法进行修约,然后在修约值参加上负号,即负号不影响修约。

10.何为正确数、近似数、有效数字和有效位数?
答:正确数:不带测量误差的数。

近似数:接近但不等于某一数的数。

有效数字。

一个数字的最大误差不超过其末位数字的半个单位,则该数字的左起第一个非零数字到最末一位数字。

有效位数。

一个数全部有效数字所占有的位数称为该数的有效位位数。

11.成品油质量计算的数据处理有哪些规定?
答:成品油计量中散装成品油质量计算时的数据处理,其计算结果一般规定:
①若油重单位为吨(t)时,则数字应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三位;若油重单位为千克(kg)时,则有效数字仅为整数。

②若油品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3)时,则有效数字应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三位;若体积单位为升(L)时,则有效数字仅为整数;但燃油加油机计量体积单位为升时,数字应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③若油温单位为摄氏度(℃)时,则有效数字应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即精确至0.1。

④若油品密度单位为g/cm3时,则有效数字应保留至小数点后第四位;若油品密度单位为kg/m3,则有效数字应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且kg/m3=10-3g/cm3。

⑤石油体积系数,有效数字应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五位。

以上数字在运算过程中,应比结果保留位数多保留一位。

第六章石油基础知识
四、问答题
1.什么是石油?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什么?
答:石油是原油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

原油是一种埋藏在地下的天然矿产物,古代动、植物的遗体,由于地壳运动压在地层深处,在缺氧、高压、高温的条件下,经历了数百万年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朱渐变成黑色或深棕色亦或为暗绿、赤褐色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流体或半流体。

原油经过常减压蒸馏和各种转化、精制等炼制工艺,加工成各种动力燃料、照明用油,溶解剂、绝缘剂、冷却剂、润滑剂和用途广泛、品种繁多的化工原材料,统称为“石油产品”。

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C)和氢(H),碳含量约83%~87%,氢含量约11%~14%,两者合计约96%~99%。

2.什么是烷烃?
答:烷烃即开链的饱和烃(saturated group),是只有碳碳单键的链烃,是最简单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烷烃分子中,氢原子的数目达到最大值,它的通式为CnH2n+2。

烷烃分为正构体和异构体两类。

3.什么是环烷烃?
答:环烷烃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或者多个环的饱和烃类化合物。

烃分子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环状,碳原子之间全是单键相互结合的。

4.什么是芳香烃?
答:芳香烃是含有苯环的有机化合物,是苯及苯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5.什么是不饱和烃?
答:不饱和烃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或三键的碳氢化合物。

6.石油常用的基本生产方法有哪些?
答:石油常用的基本生产方法有常减压蒸馏、热裂化、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延迟焦化、催化重整、烷基化油品精制等。

7.石油密度有哪些特性?
答:石油的密度随其组成中的含碳、氧、硫量的增加而增大。

因而含芳烃多的、含胶质和沥青多的密度最大;而含环烷烃多的居中;含烷烃多的最小。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往往可以根据油品密度的大小来判断该油的大概质量。

必须注意的是由密度在定义可知,即便同一油品,其密度随温度的变化也会发生变化。

即温度越高,密度越小;反之则温度越低,密度越高。

密度的测定主要用于油品计量和对某些油品的质量控制。

8.目前石油黏度分为哪几种?
答:黏度一般表示方式有五种,即动力黏度、运动黏度、恩式黏度、雷氏黏度和赛氏黏度。

9.简介馏程试验。

答:馏程是轻质油品重要的试验项目之一,其目的在于可用它来判断石油产品中轻、重馏分组成的多少。

10.实际胶质对发动机有哪些危害?
答: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航空汽油、喷气燃料的蒸发残留物或车用汽油蒸发残留物中的正庚烷不溶部分称为实际胶质,以mg/100mL表示。

实际胶质是指油中已经存在的一种胶质,它具有黏附性,常被用来评定汽油或柴油在发动机中生成胶质的倾向。

实际胶质在发动机的进油系统和燃烧系统会产生胶状沉积物,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11.什么叫辛烷值?有何作用?汽油以什么定牌号?
答:辛烷值是表示汽油在汽油发动机内抗爆性的项目。

抗爆性是指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时不发生爆震的能力。

爆震(俗称敲缸)是汽油发动机中一种不正常的燃烧现象。

汽油的牌号以其辛烷值的含量而定,从而供用户选择合适牌号的汽油,以保护汽油发动机不发生爆震现象并充分发挥功率。

目前我国车用汽油采用研究法辛烷值来确定产品牌号。

按国家标准划分的牌号为90#、93#、95#。

12.什么叫十六烷值?有何作用?柴油以什么定牌号?
答:十六烷值是表示柴油燃烧性能的项目,是柴油在发动机中着火性能的一个约定值。

它是在规定条件下的发动机试验中,具有相同着火滞后期的标准燃料中十六烷值的体积百分数。

从而供用户选择合适牌号的柴油,以保护柴油在发动机内充分燃烧而又不发生爆震现象。

柴油以凝点定牌号。

目前轻柴油按国家标准划分的牌号有:10#、5#、0#、-10#、-20#、-35#、-50#。

13.石油有哪些特性?
答:石油具有易燃烧、易爆炸、易蒸发、易产生静电、易受热膨胀、具有一定毒害性的特性。

14. 什么是燃烧?其三要素是什么?按火灾分类石油属于哪类?扑灭火灾
通常有哪些基本方法?
答:燃烧是物质(燃料)在一定的条件下与氧产生光和热的快速化学反应。

其三要素是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

按火灾分类石油属于B类。

扑灭火灾通常有窒息法、冷却法、隔离法。

15.什么是爆炸?石油在什么情况下易爆炸?
答:爆炸是发生在瞬间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的热和气体,并以很大的压力向四周扩散的现象。

石油蒸气与空气混合,当达到给定的上下限的混合比范围时,遇火发生爆炸的可能性比较大。

16.什么是蒸发?石油蒸发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石油蒸发与1.温度。

温度越高,蒸发速度越快;温度越低,蒸发速度越慢。

2.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流动速度快,蒸发快;流动速度慢,蒸发慢。

3.蒸发面积。

蒸发面积越大,蒸发速度越快;蒸发面积小,蒸发速度则慢。

4.液体表面承受的压力。

压力大蒸发慢,压力小蒸发快。

5.密度。

密度大蒸发慢,密度小则蒸发快。

17.什么是静电?石油静电积聚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静电是两种物质相互接触与分离而产生的电荷。

静电积聚程度同下列因素有关:1.周围的空气湿度;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大,湿度则大,输转石油时,静电积聚则小;反之,空气干燥,湿度小,静电积聚则大。

2.油料流动速度;油料在管内流动速度越快,产生的电荷越多,电位则高;流动速度越慢,产生电荷越少,电位则低。

3.油料在容器或导管中承受的压力;压力越大,摩擦冲击越大,产生静电电荷越多,积聚静电电位越高;反之则低。

4.导电率。

导电率高,静电电荷积聚则少;反之,则多。

18.石油膨胀和压缩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膨胀是一种物理现象。

石油产品受热膨胀的程度,与品种和受热温度有关,黏度小的品种如汽油膨胀快,黏度大的品种如润滑油膨胀慢,温度越高,其石油体积膨胀越大。

当温度降低,容器内石油体积缩小,并造成负压,当容器承受不了石油缩小的负压时,就会被大气压瘪,变形甚至损坏报废导致燃烧事故。

因此合理掌握容器储存安全容量和容器内气压是防止容器爆炸和瘪缩的关键措施。

19、石油通过哪些途径危害人体?怎样预防?
答:石油对人的毒害是通过人体的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三个途径进入体内,造成人身中毒的。

中毒程度与油蒸汽浓度、作用时间长短有关。

防止中毒的主要措施是:1.尽量降低轻质油作业地点的油蒸气浓度。

2. 避免与油品直接接触。

3.对油库职工特别是长期直接从事石油收、发、保管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一旦发现病症,及时进行治疗。

20.汽油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答:汽油的质量要求有1.良好的蒸发性。

2.足够的抗爆性。

3.一定的化学稳定性。

4.较好的抗腐性。

21.煤油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答:煤油的质量要求有:1.燃烧性良好。

2.吸油性良好。

3.含硫量少。

4.闪点不低于40℃,以保证使用时的安全。

22.柴油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答:柴油的质量要求有:1.燃烧性好。

2.蒸发性好。

3.有合适的黏度。

4.含硫量小。

5.稳定性好。

23.怎样搞好油品质量管理?
答:(1)减少轻组分蒸发和延缓氧化变质。

(2)防止混入水和杂质造成油品变质。

在保管油品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保证储油容器清洁干净;②严格按“先进先出”原则收发油品,加强听、桶装油品的管理;③定期检查储油罐底部油品的质量以决定是否清洗;④定期作质量分析、确保油品质量。

(3)防止混油和容器污染变质。

①散装油品在收发、输转、灌装等作业时,应根据油品的不同性质,将各管线、油泵分组专用,并加强检查,对关键阀门加锁,在可能泄漏的支管上加铁板隔断,以杜绝混油事故的发生。

汽油的管线,对特种油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