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 . 澄清(chéng)嘈杂(cáo)颤抖(zhàn)倔(jué)强
B . 凝视(níng)应和(hè)偌大(ruò)水藻(zǎo)
C . 尴尬(gǎ)栖息(qī)刹那(chà)枯涸(hé)
D . 攲斜(qī)梦寐(meì)酝酿(niàng)倏忽(shū)
2. (2分)(2011·唐山) 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轩榭重峦叠障瘦骨嶙峋樯倾揖摧
B . 阡陌妙手偶得偃旗息鼓天经地意
C . 陡峭面面相觑柔波粼粼眼花燎乱
D . 摩挲沸沸扬扬淳朴谦逊害人听闻
3. (2分) (2016八上·萧山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一个趋势,谁也没办法克制,但我们同时也要考虑其风险,并予以规范,以维护人类的安全及可持续发展。
B . 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作家曹文轩告诉我们,文学作品中的悲伤和痛苦,是一种对生命的体验和认识,能激励孩子们勇敢面对挫折的无限潜能。
C . 人生难免有不如意的时候,此刻,要学会倾诉,学会释放压力。
或许,朋友的一句话就能让你豁然贯通。
D . 今年杭州G20峰会期间,许多市民自发提供矿泉水、扇子等物品,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举措,却让环卫工人们感到格外温馨。
4. (2分)(2016·潍坊)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 提供网络搜索服务的企业必须整改是因为竞价排名机制影响了搜索结果的公正性是重要原因。
B .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才能,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
C . 随着近年来草原自驾的兴起,严重危害了草原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草原不可承受之重。
D . 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5. (2分)(2017·丹东模拟) 选出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 . 我们的学校规模不大,全校大概有二,三百人。
B . 据统计,中国互联网网民人数已超过3.3亿。
互联网对大至国家政治、经济,小至个人学习、生活的影响是无法估计的。
C . 写文章应该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哪些事例要详写?哪些事例要略写?则要服从中心思想的需要。
D . 歌曲“最炫民族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深受喜爱,广为传唱。
6. (2分)《琐记》一文中写了几件事,表达了对衍太太的不满()
A . 一件
B . 两件
C . 三件
D . 四件
7. (2分)读《朝花夕拾》,“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A . 形象好看
B . 活泼诙谐
C . 能勾摄恶人魂魄
D . 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8. (2分) (2017八下·北京期中)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北方,此时冰河才刚开裂,鱼儿已经感知到暖意,争相挤到了冰面之下,群集而负冰,冰下就摇曳出万鳞缤纷。
在南方,河水也还饱含着灰白的寒意,_____________。
此时,春水还瘦,白鸥还未来,蒲影尚深,但水边篱落忽横枝,_____________,竹径枯叶间漏出的笋尖唤起濛濛雨丝,便雨风缥缈迷烟村了。
一旦立春,飞雪已像轻盈的梦蝶,开始传递还乡的暖意。
_____________,又款款旋融进被细纹染绿的池心里。
①但那浅青已经潜隐进细纹横吹之中
②竹风里忽然就渗入了清新
③它们翩翩追逐在被雨风洗净的屋瓦上
A . ②①③
B . ①③②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①
二、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8分)
9. (18分) (2017七上·云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每一个文字就像一朵花,但它只会在你最美的心情里摇曳芬芳。
心情沉重或者轻盈,文字之花就会开得娇艳或者黯淡。
你一瞬间的执念,都会改变文字之花开放的方向。
那里是天堂,也或者是地狱。
②每一朵花,优雅而生,最后颓废着落入天堂。
每朵谢落的花,都如静谧的脸庞,安详而舒展。
③每一个人也是在文字下盛开的花。
人把心隐藏在文字里,坚强抵御风雨,也寂寞忍受凋零。
落尽一生一世的繁华,名留青史。
也或者只是一迹墨痕。
④人在最美的文字里绽放,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词语工整地书写在横线上。
(2)请给语段中划线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摇曳芬芳执念墨痕
(3)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
(答案写修改后的句子)
(4)请在第④段划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文语意连贯,与前面的句子句式相同。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13分)
10. (13分)古诗文默写填空
(1)沙鸥翔集,________;岸芷汀兰,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________,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3)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
【李白《行路难(其一)》】
(4)明月楼高休独倚,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苏幕遮》)
(5)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李白《行路难(其一)》中体现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7)《登飞来峰》中表现作者抱负,蕴含站得高、看得远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1. (1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同答问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涨”字用得极其生动,说说妙在哪里。
(2)后两句诗,诗人想象了怎样的情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
12. (14分)阅读下文并回答问题。
董永,少偏孤① ,与父居。
肆力田亩② ,鹿车载自随。
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
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
永行三年丧毕。
欲还主人,供其奴职③。
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
”遂与之俱。
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
”永曰:“蒙君之惠④ ,父丧收藏⑤。
永虽小人⑥ ,必欲服勤⑦致力,以报厚德。
”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
”主曰:“必尔⑧者,但令君妇为我织缣⑨百匹。
”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
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
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
”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
【注释】①偏孤:年幼时死了母亲。
②肆力田亩:(父子)一起尽力种地。
③供其奴职:再去做主人的奴仆。
④蒙君之惠:蒙受您的恩惠。
⑤收藏:收葬。
⑥小人:贫穷无知的人。
⑦服勤:勤劳服侍。
⑧尔:这样,如此。
⑨缣:细绢。
(1)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
①凌空而去 ________
②与钱一万 ________
③知其贤 ________
④天之织女 ________
(2)参考注释,翻译下面的句子。
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
(3)读了这则神话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迪?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
13. (25分)(2014·襄阳) 阅读说明文《“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完成小题。
“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
①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时人们的生活: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
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②事实上,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
③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
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
④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晴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
⑤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
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
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⑥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
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了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了43%.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
2007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 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研究学者警告说: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5年增长一倍。
⑦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对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
2012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
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⑧有媒体评论称: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不断重复上演。
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
”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
(1)
选文开头由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写起,有什么作用?
(2)
文中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4)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5)
《奇妙的克隆》一文中说,“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请以手机为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4. (20分) (2020七上·临汾期末) 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时光书衣
①春节期间,陪母亲回老家,无意间从柜里翻出许多书籍,上面覆盖着厚厚的灰尘,仿佛经由岁月披上了一层时光之衣。
轻轻一吹,尘埃飘散,陈旧的封面掀开褐色面纱,令我想起从前——
②小时,每逢开学发了新书,母亲总要亲手包上书衣。
每年的寒暑假过后,她都会抽出一晚上的时间,放下手边正剥籽的玉米和缝缝补补的针线活,准备好一把剪刀,几张报纸或牛皮纸,坐在烛光里,为一本本书披上一袭妥帖的新衣。
母亲说话极形象,包饺子要擀面皮来裹馅儿,书里面都是知识,当然需要包上纸质外皮裹裹紧。
母亲虽是个从未进过学堂的农妇,却也懂得物质与精神缺一不可,漏掉哪样生活都会黯然失色。
③包书衣是项技术活儿,类同于裁剪,看上去轻巧简单,要求却复杂严格。
成品要经得起检验,包好的书皮如果像剥开的橘子皮似的绽开,就丝毫起不到保护书本的作用,这样的书皮用不了几天就会散架,悄然脱落。
如若眼力界儿达不到,尺寸大了或小了,也会给书本穿上一件尴尬蹩脚的外衣。
这样的书皮孩子带着去上学,是会羞愧到
哭的。
包书衣的纸张要厚薄适度,先包住书量出适当的长和宽,用铅笔在四周做上标记,再完全紧紧地将书裹紧,让两边均等,接着裁去书脊两端多出的纸张部分。
母亲粗糙的手和灵巧的心配合得非常完美,裁好的纸刚好完全包住书脊,再稍加处理,一个严丝合缝的完美书皮就诞生了。
那时候我还小,心里并不乐意用一张纸把绘制了各种鲜艳生动图案的封面包上,但现在经常怀念起那时的书衣来。
④包好书衣的书籍,母亲都会放在我的褥子下面,晚上睡觉压上一夜,书衣就更加平整漂亮了,我的心就小鹿似的神气起来。
现在想来,那种骄傲的心情,就像中了榜首状元,到学校自然收获了满满一班人的羡慕。
后来,母亲用挂历和明星海报为我包书衣,引领过我们那代学生的风潮,同学们比的不再是单一的书衣手工品质,最重要的是书衣画面的内容和唯美程度。
⑤有一年,表姐从大理旅行回来,带了几米印染的蓝底白花粗布,母亲就不声不响地裁剪好,用针密密缝了个别致的书衣送给我。
当时我早已到了审美挑剔的年龄,竟是格外惊喜,那样绵软有型的书衣,简直是为我的日记本量身定做,如黛玉葬花的锦囊,收藏着青春明媚忧伤的心事。
后来偶然知晓,日本人历来有包书衣的习惯,一直沿袭至今,人们甚至可以根据不同的书衣特色,分辨那些书出自哪些书店。
而母亲为我做的书衣,无论历经怎样的岁月淘洗,隔着久远的时光,仍一眼就能看到爱的印记。
⑥文学大家“荷花淀派”创始人孙犁,晚年癖好包书衣,贫困时甚至找包水果的纸来用,所有藏书包好后,都一一用毛笔写上书名,或将当时的感怀写成简短书评,并著下《书衣文录》,形成了独特的“书衣文体”。
到如今,各种各样图案的书衣应有尽有,人们自然体会不到孙老对书衣的爱惜之情。
⑦也许包书衣的初衷无非就是为了避免书籍污损,但就书衣本身而言,它是在无言地向人诉说。
据说,现在设计出来的书衣甚至增添有侧袋,方便放笔等,但我最怀念的还是母亲当年为我包过的精致的书衣。
(作者:侯利明,选自《思维与智慧》2019.07,有删改)
(1)文章以“书衣”为线索展开叙述,理清文脉,在空白方格内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
(2)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的画线句子。
(3)第⑥段文字能否删掉?为什么?
(4)认真思考第⑦段加点句“它是在无言地向人们诉说”,结合文意,想一想,如果书能说话,它会说些什么?并联系生活,写一写你的类似体验。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5. (5分) (2019·粤西模拟)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武侠小说,常有这样的套路:主人公以前打不过人家,然后遭受屈辱,得到奇遇,学了新招,打败宿敌。
生活中,也常这样,旧的方法解决不了问题,可能新的招数就可以。
请以“的新招”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
边的故事,可以放飞你的想象,也可以发表你的议论;④不少于500字;⑤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⑥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二、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8分)
9-1、
9-2、
9-3、
9-4、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13分)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1-1、
11-2、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
12-1、
12-2、
12-3、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
13-1、
13-2、
13-3、
13-4、
13-5、
14-1、
14-2、
14-3、
14-4、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