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初中作文指导:如何叙事ppt优秀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如果写记叙文时,充实了记叙文体的六要 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 经过,结果,并将语言进行润色,则可以写 出一篇比较成功的记叙文,展现一定的生动 性、吸引力。
一、了解记叙的要素
记叙就是把人物的经历、言行和事物发展 的过程交代出来。这是最常用的表达方式。 无论写人还是记事,都应内容完整,交代清 楚,这是记叙最基本的要求。
要素的交代往往是灵活的,而灵活交代要素, 可使文章增色不少。
1.时间:你能猜到这是什么时候么?
(1)太阳出来啰……喂,喜洋洋…… 啰……喂。
(2)我穿着厚厚的大衣,还觉得冷,看见田 里的水都结了冰,我不禁打起哆嗦来……我 真不喜欢这个季节。
(3)家家都喜气洋洋,贴春联,放鞭炮, 忙得不亦乐乎。
参考答案:(1)早晨 (2)冬天 (3)春节
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 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 朋友……”
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 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 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 呀!
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点评:
文章结构图:
课文讲述的是“我”把贵重的羚羊木雕送 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现后逼“我” 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 口,让万芳把羚羊木雕还给“我”,“我” 因对朋友反悔而伤心。
————————————————————————————————————
( 结果: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走小 路。)
(这段话寓意深刻。它以轻衬重,不仅突出 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含蓄地写出了 “我”——一个站在生命之链连接点上的中 年人——对生命和社会的责任。最后一句揭 示了本文的中心,是作者写作意图及情感升 华之所在,与文章的第四段中“这一切都使 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前后照应,在整 篇当中起着点明题旨、深化内涵的作用,是
文章还运用了插叙的写作手法,插叙了 万芳和“我”换裤的小故事,写出了“我” 和万芳情深谊厚,将故事进一步推进到一 个跌宕起伏的情节中。以此表达了对成人 的世界里许多人重财轻义行为的谴责,他 们虽疼爱子女,但并不尊重孩子们构建的 纯真的友谊,也不懂得孩子最渴望、最珍
惜的友情。
大部分学生总认为写“记叙文”就像记 流水账,只要从头到尾把一件事情记下来 就可以了。其实这种想法也没错,记叙文 就是重在“记”。但是,“记”不仅要讲 究文辞运用,还要讲究思路线索。如果文 章平铺直叙,有可能就成白开水,嚼然无 味;
参考答案:(1)医院 (2)山区
记叙要素中“时间”和“地点”的灵活 运用好把握,而“人物”和事件的“起 因”、“经过”、“结果”在实际运用中 就复杂得多。
3.人物:“人物”的交代是记叙文的重 点,交代人物离不开描写。记叙文中人物 描写有多种类型,你能辨别以下例句所用 的描写方式吗?
(1)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 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 “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 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 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
方,你就背着我。”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
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 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
本流水账似的平铺直叙,使人读有余味。
倒叙 、插叙
羚羊木雕
张之路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妈妈说的羚羊是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 艺品。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它一 直放在我桌子角上。 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 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了我的好朋 友万芳。
……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 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 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要素歌
记叙文记事六要素,大家千万要记住。 要把故事写完整,交代清楚“六要素” 第一要素是时间,年月日时写清楚; 第二要素是地点,要写环境和处所; 第三要素是人物,世间万物人为主;
第四要素是起因,为何发生找原因; 第五要素是经过,来龙去脉写清楚; 第六要素是结果,交代结局别含糊。
二、灵活交代记叙要素 事实上,为了避免文章的呆板和平庸,六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 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 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 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 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小藏刀送给我。 (插叙结束,回到倒叙,从事件起因开始叙 述。“昨天”是重要的时间标志和过渡标 志。) (如按顺叙写,“爸妈逼迫‘我’索回木雕” 该是这个位置。)
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 …… 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 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路上一点声音 也没有。忽然,我听到有人在喊我的名字,
掌握并运用记叙的要素是最基本的要求, 要点如下:
时间: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时间有现在、 过去和将来的区别,叙述时要交代清楚。
地点: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地点包括事件 发生的环境、状况和气氛。
人物:事件涉及哪些人物?因为人物是主 角,所以要写得有血有肉,个性突出。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事情是怎么发 生的?发生的经过如何?结果如何?这是记 叙文的三个重要环节。好的记叙文,起因和 结果更要紧密配合,以使事件不违背情理; 事件的经过要写得有起有伏,曲折动人,并 且能圆满地把事件因果连贯起来。
“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
“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 拿去送人啊!”
我没有理由了。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 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他们不知
______________
道,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起因: 母亲身体不好,应该多走走。)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
—————————————————————————————————
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 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
————————————————————————————————————
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 ————————————————————————————————————
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 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 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如果单纯地“顺叙”木雕事件,故事应该 是这样的:
“我”送木雕给万芳——爸妈逼迫“我” 索回木雕—— “我”索要木雕——万芳主动 还“我”木雕——万芳安慰“我”,“我”
却更伤心了。
现在的处理是:把其中一个冲突强烈的场
面提前了,于是成了倒叙。
这样写的好处是,一开始就展示“我” 与父母关于木雕的矛盾冲突及“我”夹 在父母和朋友间进退两难的矛盾,造成 了强烈的悬念,引发了读者的阅读欲和 思考欲。
点睛之笔。)
◆点评:
文章结构图:
文章六要素很明晰,这使文章条理清楚、 结构完整。从上面的结构图可以看出,文章 按散步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写, 是顺叙。文章虽然是顺叙,但作者剪裁得法: 不但插入了景物,注重联想,还有少量心理 分析,也有细腻的细节描绘、情节的微小波 澜,然而一切又都点到为止,这就避免了一
上星期一次体育课,我们全班都穿上刚买 的新运动衣。跳完山羊,我们围着小树逮着 玩。一不小心,我的裤子被树杈划了一道长 长的口子。我坐在树底下偷偷地抹眼泪,又 心疼裤子,又怕回家挨说。万芳也不玩了, 坐在我旁边一个劲地叹气。忽然,她跳起来 拍着屁股说:“咱俩先换过来,我妈是高级 裁缝,她能把裤子上的大口子缝得一点儿都
(这里的描写表露的是春的气息,但隐含 的是对生命的感悟,更是对生命与自然共 生共荣的放歌。)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 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 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 们都笑了。
后. 来. 发. 生. 了. 分.歧.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 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 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 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 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
(这段话不仅仅告诉读者关于故事的时 间还渗透了人物的心理。既写出了母亲 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 “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 情。
从中我们可以学到在叙写文章“时间、 地点”等较为平淡的内容时,可适当加 上心理、环境描写,以及语言的润色,
营造恰当的气氛,吸引读者兴趣。)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 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 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第二单元 如何叙事
写记叙文,首先要学会叙述好一件简单 的事。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简单说 来,就是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起因、经过、结果等交代清楚,并在叙述过 程中将这六个相关联的要素有机地结合在起, 让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在叙写事情 时为了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还应考虑如 何将起因、经过、结果这条思路构筑完整, 安排好记叙的顺序。
看不出来。”
…… ……直到现在,我身上还穿着她的运动裤。 每次上体育课,看见她裤子上的那条长长的 伤疤,我就觉得对不住她。
(“我”和万芳情深谊厚。该不该要回木雕 呢?真是难以取舍!插叙令故事发展真实、 合理,令矛盾合理化。)
昨. 天. ,万芳到我家来玩。我见她特别喜欢 我桌上的羚羊,就拿起来递到她的手上说: “送给你,咱俩永远是好朋友……永远!” 她也挺激动,从兜里掏出一把弯弯的
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 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 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 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 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 经过:散步过程中为走大路还是走小路产 生分歧。)
(这里描写作者在面对一边是老,一边是幼 的矛盾冲突中,所体现出的爱幼更尊老的精 神。这是难能可贵的,它折射出作者尊重并 善待衰老生命的光辉,读后敬仰之意油然而 生。)
(2)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 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 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3)她来到河边,放下篮子,将衣服从篮子 里取出,摁到水中浸湿,捞出水面搁在石板 上,撒些洗衣粉,就开始搓洗起来……
可见时间的表述不一定非要直接写出几月 几日几点,而可以像上面这样间接地灵活地 表现出来。 2.地点:想想事件发生的地点。
(1)看着穿着白大褂来往的人,和爸爸妈 妈那焦急的面容……我知道我是在什么地方 了,并且我一定是得了什么重病。
(2)山的那一边,其实插叙法”:回忆插叙“万芳仗 义”的小故事。画线句是个过渡句,引出插 叙。)
(倒叙,将文章矛盾冲突最激烈的片段—— 爸妈逼迫“我”索回羚羊木雕,提到前面叙 述,这就造成了悬念,增强了引人入胜的表 现效果,使文章显得曲折有致。)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她学习很 好,人一点也不自私。我们俩形影不离,语 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
记叙的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安排得恰当,要叙 述得条理清楚。
我们本次作文训练的重点是如何将事件 叙述完整而又生动。
顺叙
散步 莫怀戚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 的. 妻. 子. 和儿. 子. 。
(开门见山地交代了地点:田野,人物: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 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