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教学设计(区级公开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0.71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至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按顺序进行计算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策略意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步计算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运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了两步混合运算顺序,会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内容包括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列综合算式解答相关的三步计算实际问题。

本单元是全套教材安排的整数混合运算的最后一个学习单元,正确理解并掌握这部分内容,既是发展学生计算能力的需要,又是学习运算律以及小数和分数混合运算的基础。

本课时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创设了需要用三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联系数量关系理解相应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然后通过分层和对比练习,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感受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会分步列式解答,教材借助实际问题引入三步混合运算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学习混合运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感受混合运算的实际意义,感受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又能将所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悟相关的解决问题策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模拟入境,启动内需
1.谈话:很多同学都喜欢下棋,我们一起去观察图看看老师买棋时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出示情境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追问:要求一共要付多少元,要先算什么?你会想到哪个数量关系式?
学生独立列式,并交流。

提问:如果要列综合算式来解答,该怎么列呢?
学生讨论,回答后板书:12×3+15×4
2.揭示课题:这是一道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计算式题。

(板书课题: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这样的算式应该按怎样的运算顺序来计算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教学学习内容,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解决问题的经验,主动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同时诱发进一步探索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二.尝试探究,明确算法
1.教学例1.
启发:你会算这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吗?根据例题中的填空想一想,按怎样的书序来计算,试着写一写。

教师巡视,指名2名同学板演。

(包括分步计算出2个积和同时算出2个积的两种情况)
提问:这名同学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写的。

追问:你觉得这样对吗?能练习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说说为什么这样算吗?(小组交流)
反馈:12×3是中国象棋要付的钱,15×4是围棋要付的钱,然后把结果相加,就是一共要付的钱。

比较:这2名同学的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谁的过程更简单?
指出:这2名同学的计算都是正确的,不过同时计算2个乘积能使计算过程更加简单。

2、完成“试一试:”150+ 120÷6×5
学生独立完成,与同桌说说,你是按照什么运算顺序完成的。

指名板演。

交流: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
指出:乘、除在一起的时候,谁在前谁先算。

5、引导归纳。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三步混合运算,都是不带括号的算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又有加、减,要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在小组里说一说。

小结:在不带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又有加、减,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建议:做混合运算,要先观察该题的运算符号,可以把先算的步骤划线表示,然后再算。

【设计意图:在例1的教学中,展示学生不同的做法,突出了运算顺序的规定性,又体现了计算过程的灵活性,联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解释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对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起到了重要辅助作用。

“试一试”的习题丰富了学生对运算基本规则的感知,为进一步提炼运算顺序打下基础。

最后及时总结归纳出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计算顺序,形成概括性强又便于操作的法则,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利用法则,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分层练习,强化技能
1、练一练。

(1)完成“练一练”第1题,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

指名板演,再结合具体问题交流。

说一说错在哪里,再订正。

2.算一算。

完成练习十一第1题。

说说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再交流。

3.比一比。

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
(1)比一比左边第一组2题,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追问:估计一下,你觉得计算结果可能相等吗?
独立完成计算。

(2)学生练习后,尝试说说为什么得数相等的道理。

(3)出示右边的一组题,按顺序进行运算,在和同桌交流这两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什么得数相等。

4.考考你。

(1)完成练习十一第3 题。

读题后,让学生解释“人均居住面积”的含义和求法,并列出综合算式。

出示题目,已知条件有哪些,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讨论:要想求合唱组人数,得先求什么?要想求书法组和美术组一共有多少人,要先算出哪个组的人数?
提问:怎么样列综合算式?
组织反馈。

【设计意图:精心设计练习,分层练习,既注意练习的针对性,又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利于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感受到了数学学习在实际生活的重要性。


四.经验总结,评价互促
本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收获,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板书设计:
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12×3+15×4 15×4-12×3 50+50÷10×6
=36+60 =60-36 =50+5×6
=96 =24 =50+30
=80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