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不同基的换算
加工余量的确定..
![加工余量的确定..](https://img.taocdn.com/s3/m/8aba75f5172ded630b1cb699.png)
1. 加工余量概念
(1)总加工余量
总加工余量是指零件加工过 程中,某加工表面所切去的 金属层总厚度。是毛坯尺寸 与零件图样的设计尺寸之差。
(2)工序余量
工序余量是一道工序内切除的 金属层厚度,为相邻两工序的 工序尺寸之差。
(3)总余量为各工序余量之和
(4)公称余量
公称余量是指相邻两 工序的基本尺寸之差。
(5)余量公差
Tz Z max Z min Ti Ti 1
2. 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
1、上工序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层(图7-24) 2、上工序的尺寸公差(图7-25) 3、上工序各表面间相互位置的空间偏差(图7-26) 4、本工序安装误差(图7-27)
的尺寸及公差。
解: 1)确定封闭环、建立尺寸链、判别增减环。
假废品的出现
只要测量尺寸的超差量小于或等于其余组成环 尺寸公差之和,就有可能出现假废品,为此应对该 零件各有关尺寸进行复检和验算,以免将实际合格 的零件报废而导致浪费。 假废品的出现,给生产质量管理带来诸多麻烦, 因此,不到非不得已,不要使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 不重合。
3.有关余量的尺寸换算
图9-29 精加工余量校核示例 (1)精加工余量校核 当多次加工某一表面时, 由于所采用的工艺基准可能相同,因此,本工 序的余量的变动量不仅与本工序的公差及前一 工序的公差有关,而且还与其它有关工序的公 差有关。在以工序余量为封闭环的工艺尺寸链 中,如果组成环数目较多,由于误差累积原因, 有可能使工序余量过大或过小,因此须对余量 进行校核, 这在制订工艺规程时是一个不可忽 视的问题。由于粗加工的余量一般取值较大, 故粗加工余量一般不进行校核而仅对精加工余 量进行校核。
土木工程概预算 第四章第六节砖石计算
![土木工程概预算 第四章第六节砖石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25a6161b14791711cc7917c4.png)
Chapter 4.6 砖石工程量计算规则 丁志坤 博士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基础和墙身的区分标准; 2、掌握基础大放脚体积的计算方法; 3、掌握墙身高度的取法,墙体工程量计 算中应扣和不扣的规定; 4、了解零星砌筑工程项目工程量的计算 方法。
房屋的建筑构造
Flash player
能力训练
某房屋平面图如下其层高为3.6m,板厚为100mm,要求:计 算墙体工程量
门窗洞口
墙体埋件 基 数
工程量
层高与墙高
房间的净高是指楼地面到结构层(梁、板)底面 或顶棚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其数值反映了房 间的高度。层高是指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面之 间的距离。
门窗尺寸表
门窗 名称 C1 洞口尺寸 (mm) 1000×1500 数 量 1
365 490
注:计算墙体工程量时,标准砖以240×115×53பைடு நூலகம்m为准;
砌块墙按图纸中设计的厚度。
(5)确定基础与墙身分界线 1)当基础和墙身使用同一种材料时, 以室内设计地坪为分界线,以下为基 础,以上为墙身,如图所示。
2)当基础和墙身使用不同材料时,如两种材料 分界处距室内设计地坪超过±30cm 以上,以 室内设计地坪为分界线,如图所示。
附墙烟囱,通风道和垃圾道等项目,均按其 外形体积计算,并入所依附的墙体积工程量 内,不扣除每个孔洞面积在0.1m2以内的体 积,但孔洞内抹灰工料亦不增加,如果每个 孔洞面积超过0.1m2时,应扣除相应孔洞面 积,孔洞内的抹灰亦应另列项目计算, 附墙烟囱项目,如带有缸瓦管和除灰门,或 垃圾道,通风道和烟道带有道门,垃圾斗。 通风百叶窗,铁蓖子以及钢筋混凝土顶盖等 项目,均应另列项目计算。 砖砌圆弧形墙,按实砌体积,选套相应墙厚 定额项目计算。
各种数学换算大全分解
![各种数学换算大全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027193ddc8d376eeaeaa3161.png)
各种数学换算大全,孩子以后小学、中学都用得上!高分家长2015-12-28 14:53小学阶段是培养对数字的敏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培养数学的思维最好时期。
有些家长到了中学才开始关心孩子的学习,可惜有点晚了,错过了数学头脑培养的最佳时机,孩子在中学学习很刻苦,但是总是进步很慢,也就是说很难超过那些小学阶段就已经培养出数学头脑的学生。
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出来的一些数学常用换算,赶紧陪孩子学学吧!一、面积换算1平方公里(km2)=100公顷(ha)=247.1英亩(acre)=0.386平方英里(mile2) 1平方米(m2)=10.764平方英尺(ft2)1平方英寸(in2)=6.452平方厘米(cm2)1公顷(ha)=10000平方米(m2)=2.471英亩(acre)1英亩(acre)=0.4047公顷(ha)=4.047×10-3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1英亩(acre)=0.4047公顷(ha)=4.047×10-3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1平方英尺(ft2)=0.093平方米(m2)1平方米(m2)=10.764平方英尺(ft2)1平方码(yd2)=0.8361平方米(m2)1平方英里(mile2)=2.590平方公里(km2)二、体积换算:1美吉耳(gi)=0.118升(1) 1美品脱(pt)=0.473升(1)1美夸脱(qt)=0.946升(1) 1美加仑(gal)=3.785升(1)1桶(bbl)=0.159立方米(m3)=42美加仑(gal) 1英亩·英尺=1234立方米(m3)1立方英寸(in3)=16.3871立方厘米(cm3) 1英加仑(gal)=4.546升(1)10亿立方英尺(bcf)=2831.7万立方米(m3) 1万亿立方英尺(tcf)=283.17亿立方米(m3)1百万立方英尺(MMcf)=2.8317万立方米(m3) 1千立方英尺(mcf)=28.317立方米(m3)1立方英尺(ft3)=0.0283立方米(m3)=28.317升(liter)1立方米(m3)=1000升(liter)=35.315立方英尺(ft3)=6.29桶(bbl)三、长度换算:1千米(km)=0.621英里(mile) 1米(m)=3.281英尺(ft)=1.094码(yd)1厘米(cm)=0.394英寸(in) 1英寸(in)=2.54厘米(cm)1海里(n mile)=1.852千米(km) 1英寻(fm)=1.829(m)1码(yd)=3英尺(ft) 1杆(rad)=16.5英尺(ft)1英里(mile)=1.609千米(km) 1英尺(ft)=12英寸(in)1英里(mile)=5280英尺(ft) 1海里(n mile)=1.1516英里(mile)四、质量换算:1长吨(long ton)=1.016吨(t) 1千克(kg)=2.205磅(lb)1磅(lb)=0.454千克(kg)[常衡] 1盎司(oz)=28.350克(g)1短吨(sh.ton)=0.907吨(t)=2000磅(lb)1吨(t)=1000千克(kg)=2205磅(lb)=1.102短吨(sh.ton)=0.984长吨(long ton)五、密度换算:1磅/英尺3(lb/ft3)=16.02千克/米3(kg/m3)API度=141.5/15.5℃时的比重-131.51磅/英加仑(lb/gal)=99.776千克/米3(kg/m3)1波美密度(B)=140/15.5℃时的比重-1301磅/英寸3(lb/in3)=27679.9千克/米3(kg/m3)1磅/美加仑(lb/gal)=119.826千克/米3(kg/m3)1磅/(石油)桶(lb/bbl)=2.853千克/米3(kg/m3)1千克/米3(kg/m3)=0.001克/厘米3(g/cm3)=0.0624磅/英尺3(lb/ft3) 六、运动粘度换算:1斯(St)=10-4米2/秒(m2/s)=1厘米2/秒(cm2/s)1英尺2/秒(ft2/s)=9.29030×10-2米2/秒(m2/s)1厘斯(cSt)=10-6米2/秒(m2/s)=1毫米2/秒(mm2/s)七、动力粘度换算:动力粘度1泊(P)=0.1帕·秒(Pa·s) 1厘泊(cP)=10-3帕·秒(Pa·s)1磅力秒/英尺2(lbf·s/ft2)=47.8803帕·秒(Pa·s)1千克力秒/米2(kgf·s、m2)=9.80665帕·秒(Pa·s)八、力换算:1牛顿(N)=0.225磅力(lbf)=0.102千克力(kgf)1千克力(kgf)=9.81牛(N)1磅力(lbf)=4.45牛顿(N) 1达因(dyn)=10-5牛顿(N)九、温度换算:K=5/9(°F+459.67) K=℃+273.15n℃=(5/9·n+32) °F n°F=[(n-32)×5/9]℃1°F=5/9℃(温度差)十、压力换算:压力1巴(bar)=105帕(Pa) 1达因/厘米2(dyn/cm2)=0.1帕(Pa)1托(Torr)=133.322帕(Pa) 1毫米汞柱(mmHg)=133.322帕(Pa)1毫米水柱(mmH2O)=9.80665帕(Pa) 1工程大气压=98.0665千帕(kPa) 1千帕(kPa)=0.145磅力/英寸2(psi)=0.0102千克力/厘米2(kgf/cm2)=0.0098大气压(atm)1磅力/英寸2(psi)=6.895千帕(kPa)=0.0703千克力/厘米2(kg/cm2)=0.0689巴(bar)=0.068大气压(atm)1物理大气压(atm)=101.325千帕(kPa)=14.696磅/英寸2(psi)=1.0333巴(bar)十一、传热系数换算:1千卡/米2·时(kcal/m2·h)=1.16279瓦/米2(w/m2)1千卡/(米2·时·℃)〔1kcal/(m2·h·℃)〕=1.16279瓦/(米2·开尔文)〔w/(m2·K)〕1英热单位/(英尺2·时·°F)〔Btu/(ft2·h·°F)〕=5.67826瓦/(米2·开尔文)〔(w/m2·K)〕1米2·时·℃/千卡(m2·h·℃/kcal)=0.86000米2·开尔文/瓦(m2·K/W)十二、热导率换算:1千卡(米·时·℃)〔kcal/(m·h·℃)〕=1.16279瓦/(米·开尔文)〔W/(m·K)〕1英热单位/(英尺·时·°F)〔But/(ft·h·°F) =1.7303瓦/(米·开尔文)〔W/(m·K)〕十三、比容热换算:1千卡/(千克·℃)〔kcal/(kg·℃)〕=1英热单位/(磅·°F)〔Btu/(lb·°F)〕=4186.8焦耳/(千克·开尔文)〔J/(kg·K)〕十四、热功换算:1卡(cal)=4.1868焦耳(J) 1大卡=4186.75焦耳(J)1千克力米(kgf·m)=9.80665焦耳(J)1英热单位(Btu)=1055.06焦耳(J)1千瓦小时(kW·h)=3.6×106焦耳(J)1英尺磅力(ft·lbf)=1.35582焦耳(J)1米制马力小时(hp·h)=2.64779×106焦耳(J)1英马力小时(UKHp·h)=2.68452×106焦耳1焦耳=0.10204千克·米=2.778×10-7千瓦·小时=3.777×10-7公制马力小时=3.723×10-7英制马力小时=2.389×10-4千卡=9.48×10-4英热单位十五、功率换算:1英热单位/时(Btu/h)=0.293071瓦(W)1千克力·米/秒(kgf·m/s)=9.80665瓦(w)1卡/秒(cal/s)=4.1868瓦(W) 1米制马力(hp)=735.499瓦(W) 十六、速度换算:1英里/时(mile/h)=0.44704米/秒(m/s)1英尺/秒(ft/s)=0.3048米/秒(m/s)十七、渗透率换算:1达西=1000毫达西1平方厘米(cm2)=9.81×107达西十八、地温梯度换算:1°F/100英尺=1.8℃/100米(℃/m)1℃/公里=2.9°F/英里(°F/mile)=0.055°F/100英尺(°F/ft)十九、油气产量换算:1桶(bbl)=0.14吨(t)(原油,全球平均)1万亿立方英尺/日(tcfd) =283.2亿立方米/日(m3/d)=10.336万亿立方米/年(m3/a)10亿立方英尺/日(bcfd)=0.2832亿立方米/日(m3/d) =103.36亿立方米/年(m3/a)1百万立方英尺/日(MMcfd)=2.832万立方米/日(m3/d)=1033.55万立方米/年(m3/a)1千立方英尺/日(Mcfd)=28.32立方米/日(m3/d)=1.0336万立米/年(m3/a) 1桶/日(bpd)=50吨/年(t/a)(原油,全球平均)1吨(t)=7.3桶(bbl)(原油,全球平均)二十、气油比换算:1立方英尺/桶(cuft/bbl)=0.2067立方米/吨(m3/t)二十一、热值换算:1桶原油=5.8×106英热单位(Btu)1吨煤=2.406×107英热单位(Btu)1立方米湿气=3.909×104英热单位(Btu)1千瓦小时水电=1.0235×104英热(Btu)1立方米干气=3.577×104英热单位(Btu) (以上为1990年美国平均热值) 二十二、热当量换算:1桶原油=5800立方英尺天然气(按平均热值计算)1立方米天然气=1.3300千克标准煤1千克原油=1.4286千克标准煤。
陕西省建筑、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系数换算汇总
![陕西省建筑、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系数换算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19b77e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00.png)
套定额乘系数汇总总说明砼预制构件的制作损耗、运输及堆放损耗、安装(吊装、打桩)损耗不论构件大小,均按下表规定损耗率计算列入工程量内。
计算方法:1.预制构件砼、钢筋、模板预算制作工程量=图纸计算量×(1+制作废品率+运输及堆放损耗率+安装或打桩损耗率)。
2。
预制砼构件预算运输工程量=图纸计算量×(1+运输及堆放损耗率+安装或打桩损耗率)。
3。
预制砼构件预算安装工程量=图纸计算量×(1+安装或打桩损耗率)第一章土石方工程1。
人工土方子目是按干土编制的,如挖湿土时,人工乘以系数1。
18;2.挖桩间土方时,按实挖体积(扣除桩体积占用的体积)人工乘以系数1。
5。
3。
人工挖桩孔,孔内垂直运输方式按人工考虑。
如深度超过12m 时,16m以内按12m子目人工用量乘以系数1.3;20m以内乘以系数1.5计算。
4.机械土方子目是按土壤天然含水率制定,若土壤含水率大于25%时,子目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
15。
5。
人工挖土:人工挖、运土方按天然密实体积(自然方)计算工程量,土(灰土)方回填夯实按压实方计算。
运土量无法按自然方计算时,素土量按压实体积乘以系数1。
22计算;灰土在场外集中拌和时,灰土运输量按压实体积乘以1。
31系数计算。
若灰土必须在现场拌和时,灰土中的素土量按比量乘以1.22系数计算。
6。
机械土方:土方体积以挖掘前的天然密实体积(自然方)为准计算,碾压工程按压实方计算。
运土量无法按自然方计算时,素土量按压实体积乘以系数1.22计算;灰土在场外集中拌和时,灰土运输量按压实体积乘以1。
31系数计算。
若灰土必须在现场拌和时,灰土中的素土量按比量乘以1.22系数计算。
第二章桩基工程8、基坑支护中的孔内注浆是按水灰比w/c=0。
45的水泥浆计算消耗量,如设计与其不同时可调整材料用量。
在砂石层注浆,人工、机械、材料含量乘以1.2系数。
12、在桩间补桩或在强夯后的地基打桩、在打过灰土挤密桩后的场地打砼灌注桩时,按相应子目的人工、机械、摊销材料乘以1。
工作用发电厂短路电流计算
![工作用发电厂短路电流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8f111325168884868762d660.png)
电力系统各种元件电抗值的计算通常我们在计算短路电流时,首先要求出短路点前各供电元件的相对电抗值,为此先要绘出供电系统图,并假设有关的短路点。
供电系统中供电元件通常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电抗器及架空线路(包括电缆线路)等。
目前,一般用户都不直接由发电机供电,而是接自电力系统,因此也常把电力系统当作一个“元件”来看待。
常用电气设备标么值和有名值计算公式: 1、系统电抗的计算:系统电抗,百兆为1,容量增减,电抗反比。
本句话的意思是当系统短路容量为100MV A 时,系统电抗数值为1;当系统短路容量不为100MV A ,而是更大或更小时,电抗数值应反比而变。
例如当系统短路容量为200MV A 时,电抗便是0.5(100/200=0.5); 当系统短路容量为50MV A 时,电抗便是2(100/50=2),系统容量为“∞”,则100/∞=0,所以其电抗为0。
依据一般计算短路电流书中所介绍的,均换算到100MV A 基准容量条件下的相对电抗公式而编出的(以下均同),即S X j *=式中:Sj 为基准容量取100MV A 、S 为系统容量(MV A)。
2、发电机、电动机、调相机的计算: 标么值:ϕcos /100%""*e j d d P S X X ⨯= 有名值:ϕcos /100%""e j d d P U X X ⨯=X d %为次暂去电抗百分值,3、变压器电抗的计算: 标么值:e jd d S S U X ⨯=100%""*有名值:ee S U U X 2d d 100%⨯= U d %为短路电压百分值低压侧有两个分裂绕组的双绕组变压器的计算则用:()4K 1U X f 2-d12-1+=()ej 2-1f 1S S X 4K 1X ⨯⨯-=ej 2-1f 21S S X K 21X X ⨯⨯⨯== 不分裂绕组的三双绕组变压器则的计算用: ()e j 3-23-12-11S S X X X 21X ⨯-+=()e j 2-13-23-12S S X X X 21X ⨯-+= ()ej 3-23-12-11S S X X X 21X ⨯-+=4、电抗器电抗的计算: 标么值:2k "*k U 3U 100%j j e e S I X X ⨯⎪⎪⎭⎫ ⎝⎛⨯= 有名值:e eK S U X X 2k 100%⨯= X K %为百分电抗值,I e 单位为KA 5、架空线路及电缆线路电抗值的计算:标么值:2jj U S X X ⨯=* 有名值:dcs dac das D rDX ⋅⋅==3 789.0lg145.0 r 导线半径 D 为三相导线间的平均距(cm )(基准定量Sj=100MV A)第五节 网络简化短路电流计算在电力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短路电流计算中,当绘制出正、负序及零序阻抗图后就需要进行网络化简,在采用网络化简求解复杂网络的短路电流时,网络化简就是很重要的一步,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和公式。
化验分析基本介绍
![化验分析基本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c1e0a46804d2b160b4ec055.png)
作为化工原料。为了得到强度高,灰分、硫分低的
优质冶金用焦,对炼焦用煤有以下要求: (1)有较强的结焦性或粘结性 (2)煤的灰分要低
(3)煤的硫分要低
(4)配合煤的挥发分要合适
三、煤的分析方法分类
煤的分析检验,根据目的不同,一般可分为
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1.工业分析 2.元素分析 3.其它分析
10)℃下灼烧40min。从炉中取出灰皿,放在空气中冷却5min
氢
氢是煤中第二个重要的组成元素, 它占煤的质量分数为1~6%,越是年轻 的煤,其含量也越高。
氧
氧元素是组成煤有机质的十分重要的 元素,越是年轻的煤,氧元素的比例也越 大,发热量常随氧元素含量的增高而降低, 其含量从1~30%均有。
氮
氮元素在煤中的比例较少,一般为0.5~3%。
硫
硫元素也是组成煤的有机质的一种常 见元素,它在煤中含量的多少,与煤化程 度的高低无明显关系,其含量从最低的 0.1到最高的10%均有。
• 煤的种类繁多,质量也相差悬 殊,不同类型的煤有不同的用 途。 • 如结焦性好或粘结性好的煤是 优质的炼焦用煤,热稳定性好 的无烟块煤是合成氨厂的主要 原料,挥发分和发热量都高的 煤是较好的动力用煤,一些低 灰、低硫的年轻煤则是加压气 化制造煤气和加氢液化制取人 造液体燃料的较好原料。
分类方法有三种:
C、化合水 指以化学方式与矿物质结合的,在全水分测定后仍保留下来的水 分,包括结晶水和结合水。 煤的灰分 煤燃烧后,经过一系列分解、化合等复杂反应后剩下的残渣 灰分来源于矿物质,但不等于矿物质,它们的组成、含量均有一 定的区别。简记符号A. 挥发分的概念 煤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后挥发性有机物质的产率称为挥发 分,简记符号V。 固定炭的概念
常用单位转换计算公式
![常用单位转换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288d37e5a8102d277a22f3e.png)
能量单位换算热功1焦耳=1020千克·米=*10-7千瓦·小时=*10-7公制马力小时=*10-7英制马力小时=*10-4千卡=*10-4英热单位 1卡(cal)=焦耳(J) 1英热单位(Btu)=焦耳(J)1千克力米(kgf·m)=焦耳(J) 1英尺磅力(ft·1bt)=焦耳(J) 1米制马力小时(hp·h)=*106焦耳(J)1英制马力小时(UKHp·h)=*106焦耳(J) 1千瓦小时(kw·h)=*106焦耳(J) 1大卡=焦耳(J)长度1千米(km)=英里(mile) 1米(m)=英尺(ft)=1.094码(yd) 1厘米(cm)=英寸(in)1英里(mile)=千米(km) 1英尺(ft)=0.3048米(m) 1英寸(in)=厘米(cm)1海里(n mile)=千米(km) 1码(yd)=????? 144米(m) 1英尺(ft)=12英寸(in)1码(yd)=3英尺(ft) 1英里(mile)=5280英尺(ft) 1海里(n mile)=英里(mile)质量1吨(t)=1000千克(kg)=2205磅(lb)=短吨=长吨 1千克(kg)=2.205磅(lb) 1短吨=吨(t)=2000磅(1b)1长吨=吨(t) 1磅(lb)=千克(kg) 1盎司(oz)=28.350克(g)密度1千克/米3(kg/m3)=0.001克/厘米3(g/cm3)=0.0624磅/英尺3(lb/ft3) 1磅/英尺3(lb/ft3)=千克/米3(kg/m3) 1磅/英寸3(lb/in3)=千克/米3(kg/m3)1磅/美加仑(lb/gal)=千克/米3(kg/m3) 1磅/英加仑(lb/gal)=千克/米3(kg/m3) 1磅/(石油)桶(lb/bbl)=千克/米3(kg/m3)1波美密度=140/15.5℃时的比重-130 API=15.5℃时的比重压力1兆帕(MPa)=145磅/英寸2(psi)=千克/厘米2(kg/cm2)=10巴(bar)=大气压(at m) 1磅/英寸2(psi)=兆帕(MPa)=千克/厘米2(kg/cm2)=巴(bar)=大气压(at m) 1巴(bar)=兆帕(MPa)=14.503磅/英寸2(psi)=千克/厘米2(kg/cm2)=大气压(at m)1大气压(at m)=1013兆帕(MPa)=14.696磅/英寸2(psi)=千克/厘米2(kg/cm2)=巴(bar)面积1平方公里(km2)=100公顷(ha)=英亩(acre)=平方英里(mile2) 1平方米(m2)=平方英尺(ft2) 1公亩(acre)=100平方米(m2)1公顷(ha)=10000平方米(m2)=英亩(acre) 1平方英里(mile2)=平方公里(km2) 1英亩(acre)=公顷(ha)=*10-3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1平方英尺(ft2)=平方米(m2) 1平方英寸(in2)=平方厘米(cm2) 1平方码(yd2)=平方米(m2)体积1立方米(m3)=1000升(liter)=立方英尺(ft3)=桶(bbl) 1立方英尺(ft3)=立方米(m3)=28.317升(l) 1千立方英尺(mcf)=立方米(m3)1百万立方英尺(MMcf)=万立方米(m3) 10亿立方英尺(bcf)=万立方米(m3)1万亿立方英尺(tcf)=亿立方米(m3)1立方英寸(in3)=立方厘米(cm3) 1英亩·英尺=1234立方米(m3) 1桶(bbl)=立方米(m3)=42美加仑(gal)1美加仑(gal)=3.785升(l) 1美夸脱(qt)=0.946升(l) 1美品脱(pt)=0.473升(l)1美吉耳(gi)=0.118升(l) 1英加仑(gal)=4.546升(l)运动粘度1英尺2/秒(ft2/s)=*10-2米2/秒(m2/s) 1斯(St)=10-4米2/秒(m2/s) 1厘斯(eSt)=10-6米2/秒(m2/s)=1毫米2/秒(mm2/s)动力粘度1泊(P)=帕·秒(Pa·s) 1厘泊(cP)=10-3帕·秒(Pa·s) 1千克力秒/米2=帕·秒(Pa·s)1磅力秒/英尺2(1bf·s/ft2)=帕·秒(Pa·s)力1牛顿(N)=0.225磅力(1bf)=千克力(kgf) 1千克力(kgf)=牛顿(N) 1磅力(1bf)=牛顿(N)1达因(dyn)=10-5牛顿(N)温度K(开尔文度)=5/9(℉+ K=℃+ n℉=[(n-32)*5/9]℃n℃(摄氏度)=(5/9·n+32)℉ 1℉(华氏度)=5/9℃(温度差)传热系数1千卡(米2·时·℃)[kcal/(m2·h·℃)]=瓦/(米2·开尔文)[W(m2·K)] 1英热单位/(英尺2·时·℉)[Btu/(ft2·h·℉)]=瓦/(米2·开尔文)[W(m2·K)] 1米2·时·℃/千卡(m2·h·℃/kcal)=0.86000米2·开尔文/瓦(m2·K/W)1千卡(米2·时)(kcal/m2·h)=瓦/米2(W/m2)热导率1千卡(米2·时·℃)[kcal/(m2·h·℃)]=瓦/(米·开尔文)[W(m·K)] 1英热单位/(英尺2·时·℉)[Btu/(ft2·h·℉)]=瓦/(米·开尔文)[W(m·K)]比容热1千卡/(千克·℃)[kcal/(kg·℃)]=1英热单位/(磅·℉)[Btu/(lb·℉)]=焦耳/(千克·开尔文)[J/(kg·K)]热功1焦耳=1020千克·米=*10-7千瓦·小时=*10-7公制马力小时=*10-7英制马力小时=*10-4千卡=*10-4英热单位 1卡(cal)=焦耳(J) 1英热单位(Btu)=焦耳(J)1千克力米(kgf·m)=焦耳(J) 1英尺磅力(ft·1bt)=焦耳(J) 1米制马力小时(hp·h)=*106焦耳(J)1英制马力小时(UKHp·h)=*106焦耳(J) 1千瓦小时(kw·h)=*106焦耳(J) 1大卡=焦耳(J)功率1千克力·米/秒(kgf·m/s)=瓦(W) 1米制马力(hp)=瓦(W) 1卡/秒(cal/s)=瓦(W)1英热单位/时(Btu/h)=瓦(W)速度1英尺/秒(ft/s)=0.3048米/秒(m/s) 1英里/时(mile/h)=0.44704米/秒(m/s)渗透率1达西=1000毫达西 1平方厘米(cm2)=*107达西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 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 1时=60分1分=60秒 1时=3600秒小学数学常用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面积=边长×边长C=4aS=a×a S=a2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S表=a×a×6 表=6a2V=a×a×a V= a33,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2)体积=长×宽×高S=2(ab+ah+bh)V=abh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S=ahS面积 a上底 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 h÷28,圆形S面积 C周长π圆周率d直径 r半径周长=直径×π周长=2×π×半径面积=半径×半径×πC=πdC=2πrS=πr2d=C÷πd=2rr=d÷2 r=C÷2÷πS环=π(R2-r2)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S侧=πdhV=ShV=πr2h圆柱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 h高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V=Sh÷3计算机的单位换算另外列出:1、计算机单位:字节是最小单位、KB、MB、GB、TB2、单位换算:之间都是1024进位,1KB=1024字节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1000毫安=1安=1000000微安1毫伏=1000伏=1000000千伏1兆欧=1000000欧,1千欧=1000欧1千瓦时=3600000焦耳1kW=1000W,P=W/tP=UI物理量单位公式名称符号名称符号质量 m 千克 kg m=pv温度 t 摄氏度°C速度 v 米/秒 m/s v=s/t密度 p 千克/米3 kg/m3 p=m/v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功 W 焦耳(焦) J W=Fs功率 P 瓦特(瓦) w P=W/t电流 I 安培(安) A I=U/R电压 U 伏特(伏) V U=IR电阻 R 欧姆(欧) R=U/I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比热 c 焦/(千克°C)J/(kg°C)真空中光速3×108米/秒g 牛顿/千克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速度换算1英里/时(mile/h)=0.44704米/秒(m/s)1英尺/秒(ft/s)=0.3048米/秒(m/s)渗透率换算1达西=1000毫达西 1平方厘米(cm2)=×107达西地温梯度换算1°F/100英尺=1.8℃/100米(℃/m)1℃/公里=2.9°F/英里(°F/mile)=0.055°F/100英尺(°F/ft)油气产量换算1桶(bbl)=吨(t)(原油,全球平均)1万亿立方英尺/日(tcfd) =亿立方米/日(m3/d)=万亿立方米/年(m3/a)10亿立方英尺/日(bcfd)=亿立方米/日(m3/d) =亿立方米/年(m3/a)1百万立方英尺/日(MMcfd)=万立方米/日(m3/d)=1033.55万立方米/年(m3/a)1千立方英尺/日(Mcfd)=立方米/日(m3/d)=万立米/年(m3/a)1桶/日(bpd)=50吨/年(t/a)(原油,全球平均)1吨(t)=桶(bbl)(原油,全球平均)气油比换算1立方英尺/桶(cuft/bbl)=立方米/吨(m3/t)热值换算1桶原油=×106英热单位(Btu)1吨煤=×107英热单位(Btu)1立方米湿气=×104英热单位(Btu)1千瓦小时水电=×104英热(Btu)1立方米干气=×104英热单位(Btu)(以上为1990年美国平均热值)(资料来源:美国国家标准局)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是km/s,第二宇宙速度的大小是km/s,第三宇宙速度的大小是km/s.0.基础的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tαn(α+β)=(tαnα+tαnβ)/(1-tαnαtαnβ)tαn(α-β)=(tαnα+tαnβ)/(1+tαnαtαnβ)1.万能公式令tan(a/2)=tsina=2t/(1+t^2)cosa=(1-t^2)/(1+t^2)tana=2t/(1-t^2)2.辅助角公式asint+bcost=(a^2+b^2)^(1/2)sin(t+r)cosr=a/[(a^2+b^2)^(1/2)]sinr=b/[(a^2+b^2)^(1/2)]tanr=b/a3.三倍角公式sin(3a)=3sina-4(sina)^3cos(3a)=4(cosa)^3-3cosatan(3a)=[3tana-(tana)^3]/[1-3(tana^2)] 4.积化和差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2cosa*cosb=[cos(a+b)+cos(a-b)]/2sina*sinb=-[cos(a+b)-cos(a-b)]/25.积化和差sina+sinb=2sin[(a+b)/2]cos[(a-b)/2]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cos[(a-b)/2] cosa-cosb=-2sin[(a+b)/2]sin[(a-b)/2] sin是正弦tg/tan是正切cot/ctg是余切cos是余弦。
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六节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案与反思
![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六节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案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8761fd752ea551811a68747.png)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白居易《远师》枫岭头学校张海泉第六节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卢海军一、教学背景分析教材从生活中常见的导线入手,学生通过探究鉴别生活中各类物质的导电性能,从而引出导体和绝缘体,再进一步建立电阻的概念。
通过半导体材料应用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对改善人们生活的作用,从而使他们意识到科学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
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研究问题的方法,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态度和渗透安全用电的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三学生,对于导体、绝缘体和电阻的概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物质导电性的微观解释和电阻概念并不太了解,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现象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概念。
二、教学目标1. 通过自主探究实验,了解生活中什么物体属于导体,什么物体属于绝缘体。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2.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掌握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
了解物质导电性能的微观解释。
3.通过演示实验知道导体和绝缘体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由此树立辩证看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实验探究物体导电性的过程。
2. 导体、绝缘体、电阻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导体和绝缘体可以相互转化的条件和原因。
对于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可以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
在探究不同导体导电性不同的基础上,可以提出为什么不同的导体接入电路中电流表示数不同的问题,引出导体电阻的概念,这样安排可以增强学生对电阻概念的感性认识。
在引入电阻概念后,对电阻的单位及换算进行讲解,让学生对不同形状的电阻有个初步认识。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丰富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1.教学引入情境1:教师展示几段不同类型的导线,当场剖开,可看到外面的塑料外套和里面的金属丝。
问题:为什么绝大部分导线都是这样设计?能不能换一下,用塑料或橡胶做内导线,金属做外套?这样会有什么问题产生?引出:物体的导电性及用电安全,为下面的实验设计做准备。
第六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六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db3c948e45c3b3567ec8bdb.png)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二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概念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任务 、 确定满足设计性能要求的, 确定满足设计性能要求的 , 经济的混凝土中各 组成材料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组成材料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任务(基本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任务(基本要求) 满足和易性要求; 满足和易性要求; 满足设计强度等级要求; 满足设计强度等级要求; 满足混凝土耐久性或设计的其他性能要求; 满足混凝土耐久性或设计的其他性能要求; 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 尽可能节约材料, 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 , 尽可能节约材料 , 降低 成本。 成本。
塑性和干硬性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 塑性和干硬性混凝土的用水量(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卵石最大粒径(mm) 10 190 200 210 215 175 180 185 20 170 180 190 195 160 165 170 40 150 160 170 175 145 150 155
4、初步计算配合比 、 拌合用水量( 确定—需水量定则 第三步 拌合用水量(mwo)确定 需水量定则 确定
需水量定则: 在不用外加剂的情况下, 需水量定则 : 在不用外加剂的情况下 , 当骨料 石子)最大粒经一定时,混凝土坍落度( (石子)最大粒经一定时,混凝土坍落度(流动 主要取决于单方混凝土用水量, 度)主要取决于单方混凝土用水量,而与水泥用 量(水泥用量相差50-100kg/m3范围内)的 水泥用量相差 - 范围内) 变化无关。 变化无关。 坍落度≤90mm mm时 根据所用粗骨料的种类、 坍落度≤90mm时:根据所用粗骨料的种类、最大 粒径及施工所要求的坍落度值, 粒径及施工所要求的坍落度值,查P86表4-4、 表 、 4-5选取 m3混凝土的用水量。 选取1 混凝土的用水量。 选取 坍落度>90mm时 : 先确定坍落度 坍落度 时 先确定坍落度90mm时的 时的 用 水 量 , 然 后 每 增 加 20mm 坍 落 度 , 增 加 5kg/m3水。
燃料及其燃烧特性
![燃料及其燃烧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2c2ca71d52d380eb62946d53.png)
第三节 煤的成分的计算基准
为什么要明确分析数据的基准: C、H、O、N、S的绝对含量不变, W和A会随开采、运输、贮存、气候等变化而变化 各组成成分的质量百分数发生变化
四种分析基准
收 到 基 空 气 干 燥 基 干 燥 基 干 燥 无 灰 基
1、收到基(原应用基):以进入锅炉房准备燃烧的燃料为 分析基准 收到基成分: Car H ar Oar N ar S ar Aar M ar 100% 用于燃烧、传热、通风、和热工实验的计算 2、空气干燥基(原分析基):以实验室条件 t 20 1 C
结渣与玷污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当玷污层达到一定程度时,灰污层 外边面温度上升,并逐步转化为液体渣层。由于炉内受热面吸热量下降, 炉膛出口的烟气温度上升,使过热器和再热器玷污加重 1、煤灰结渣性的常规判别准则 一般将软化温度ST作为煤种结渣性判别指标 ST〉1390 ℃为轻微结渣煤 ST=1260~1390 ℃为中等结渣煤 ST〈1260 ℃为严重结渣煤 用煤灰成分比例也可以进行煤种结渣性的辅助判别 (1)碱酸比(B/A)
2.811 2 a 90365F , kg / cm y
对高钙型灰,当煤灰中Fe2O3〈(CaO+MgO+Na2O+K2O)时,
a 2.78102.541Na O , kg / cm2
2
第六节 煤的分类
一、我国煤的分类 以Vdaf为分类指标: 无烟煤
Vdaf 10%
烟煤
褐煤 无烟煤的分类:表2-4
10% Vdaf 37%
Vdaf 37%
烟煤的分类:表2-5
褐煤的分类:表2-6
二、发电厂用煤质量标准
当发电厂用煤标号为V4A1M1S2ST1时,表示中高挥发分烟煤, Vdaf=27%~40%,Qnet〉15.5MJ/kg,常灰分,Ad≤24%,常水分, Mf≤8%,中高硫份,St,d=1%~3%,ST>1350,为不易结渣煤 三、发电厂煤的分类及燃烧特性 1、无烟煤 (1)灰黑色、有金属光泽、坚硬、不易研磨 (2)煤化程度最高,Cdaf可达95~98%; Qnet,daf=20930~25120KJ/kg (3)着火相当困难.不易燃尽烧透,燃烧时无烟、很短的青蓝色火焰 焦渣呈粉末状、无粘结性 (4)不会自燃、储存稳定 (5)储存仅次于烟煤,生产于华北、西北、中南 2、贫煤 (1)煤化程度低于无烟煤 (2)Vdaf>10~20%,Q介于无烟煤和一般烟煤之间 (3)较烟煤难着火、燃烧;火焰短 ;焦结性差
燃料与燃烧计算
![燃料与燃烧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f5035a9183d049649b665823.png)
3.凝点
• 燃料油由液态变为固态时的温度
• 复杂的混合物,没有一定的凝固点:随温度逐渐降 低时,变得越来越稠,直到完全丧失流动性
• 测定方法
• 将试样油放在试管中冷却,倾斜450,试管中的油面 经过5~10s保持不变时的油温 • 汽油:<-80℃;柴油:-30~-50℃;重油:15~36℃
• 低温下输送凝点高的油时,油管易阻塞不通, 应采取加热或防冻措施
二、燃料成分分析数据的基准与换算
• 燃料各成分百分数经常变化,提供或应用燃料成 分分析数据,须表明其分析基准(计算基数) • 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常采用四种分析基准
稳定成分,用于判断煤的燃烧特性和分类 不受水分影响 实验室条件下风干后的成分 燃料的实际应用成分
各种基换算
• 已知Cdaf,求Car
• 爆炸上限、爆炸下限
• 轻质燃料油的爆炸范围较小,重质燃料油的爆 炸范围较大,即其爆炸危险性大
• 汽油1.4~8% • 原油1.7~11.3%
三、锅炉常用燃料油
• 锅炉常用燃料油分柴油、重油
• 柴油一般用于中、小型供热锅炉、生活锅炉以及大 型锅炉的点火和稳定燃烧 • 重油大多用于电站锅炉
• 燃料油成分与煤一样,主要元素是碳和氢—— 清洁型燃料
• 燃点
• 油温继续升高,当油面上的油气与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能着 火持续燃烧(持续时间不少于5s) 时的油温
• 燃点高于闪点,重油的闪点为80~130℃,燃点比闪点 高10~30℃ • 闪点是防止油发生火灾的一个重要指标,燃料油的预 热温度必须低于闪点
6.爆炸极限
• 引发爆炸时空气中含有燃料油蒸气的体积分数 或浓度
4.比热容
• 1kg燃料油温度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 • Ct=1.73+0.002t kJ/(kg .℃)
燃烧理论思考题
![燃烧理论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fe33ab8569dc5022aaea00fb.png)
《燃烧工程》思考题第一章煤的基本性质第一节煤的成分与表示方法1.煤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其中的有机可燃质主要包括什么?2.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和干燥无灰基成分的表示方法?3.不同基煤的成分换算关系如何?第二节煤的分析1.煤的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分别分析什么?2.为什么要对煤进行工业分析?3.如何进行挥发分测定?煤中的挥发分是定值还是变值?4.煤灰在变形温度、软化温度和流动温度下有什么特征?5.何为煤的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工业应用中一般利用哪一种发热量?6.不同基之间的发热量如何进行转换第三节煤的分类1.根据煤的碳化程度可将其分为几类?他们分别是什么?2.烟煤、无烟煤的最大特点是什么?3.V AWST代表什么?其高、中、低值如何区分?4.工业锅炉行业煤主要以什么指标进行分类?第四节煤的理论燃烧温度1.何为煤的理论燃烧温度?2.煤的理论燃烧温度主要有那些量决定?3.煤的低位发热量、过量空气系数、空气中的氧浓度、以及煤和空气的温度对煤的理论燃烧温度有什么影响?第二章煤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第一节化学反应的分类1.什么是简单反应、复杂反应、可逆反应、平行反应、串联反应、链锁反应?第二节化学反应速率及其方程式1.什么是质量作用定律?它的使用范围?第三节反应级数1.什么是反应级数?什么是零级反应、一级反应、二级反应、三级反应?2.一级反应、二级反应的速率方程?一级、二级反应的特点?3.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有什么不同?第四节阿累尼乌斯定律及活化能1.常见的反应速率与温度关系的五种类型?2.什么是阿类尼乌斯定律?它的使用范围?3.什么是活化分子?活化能?活化能的大小说明了什么?第五节反应速率的理论1.什么是碰撞频率、有效碰撞频率、有效碰撞份额?2.什么是活化络合物?第六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活化能的大小对化学反应速率有何影响?2.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有何影响?3.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有何影响?4.压力对化学反应速率有何影响?第七节链锁反应1.简述链锁反应过程的三个阶段。
[工学]第六节 回转窑系统的设计计算
![[工学]第六节 回转窑系统的设计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cb22662e866fb84ae45c8d94.png)
3、计算公式与实际产量综合标定
在进行产量标定时,还可采用公式计算与实际生产 产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标定,一般也取平均值。
四、回转窑系统热耗与热平衡计算
(一)窑的热耗、发热能力和热负荷 (1)回转窑烧成系统热耗分析
1、热平衡计算的目的
进行热平衡计算的主要目的: 是对新建窑确定燃料消耗量,计算单位熟料热耗; 对生产窑分析系统热工技术性能,为优质、高产、低耗 及节能技改提供科学的依据。
原料组分:关系到完成烧成反应所需的条件和理论热耗及 易烧性。
燃料的质量:影响到窑内温度及其分布;
窑型与窑规格:不同类型窑,热耗指标差异很大,同一种 窑型,由于规格尺寸、熟料品种、保温情况操作参数控制 不同,热耗也有不同。
熟料品种与质量:熟料品种涉及到熟料的矿物组成, 矿物组成不同其理论热耗不同;要求的熟料的品质不 同,其热耗也有差别。
2、产量标定的要求
产量的标定应在确保优质、低消耗,长期安全运转 的情况下,窑所能达到的合理产量,如果对窑的产量标 定过低或过高,均会使整个系统不配套、生产操作出现 不平衡。
标定过低,在设计计算其他附机设备时,可能出现 选型小,在投产后会出现限制窑生产能力的发挥。
标定过高,附机选型可能出现偏大,而窑实际产量 达不到,造成设备能力的浪费。同时给窑生产达标带来 困难。
的关系应符合下式:
L=23 Di -20
3、北京建材院提出的计算NSP窑的生产能力公式:
G KD2.52 L0.762
式中: G——熟料小时产量,t/h; K——系数,K=0.114~0.119。
4、南京化工学院推荐公式
1986年,南京化工学院汇总了世界上54个国家,从1951 年到1984年投产的617台各悬浮预热器和分解窑的生产数据或 设计资料,利用微机进行产量回归分析,得到了旋风预热器 窑、立筒预热器窑和预分解窑三组产量计算公式。参见P109 表2-29。
有理数及其运算第六节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有理数及其运算第六节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8f2010cfc789eb172dc8cf.png)
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Ⅰ.通过复习回顾,引入课题上节课,我们探讨了有理数的减法,现在来共同回顾一下:在有理数减法中,重点研究了什么呢?研究了有理数减法的法则及其运用.好,那有理数减法的法则是什么呢?共同背一下.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很好,法则不仅仅会背就可以了,最主要的是理解及运用.因为计算法则是进行计算的根据.再想一想:在有理数范围内,任意两个有理数的减法是否都有意义呢?是.对,在正有理数内没有意义的.如:3-10;因为3比10小,问3比10大多少,问题的本身就有问题,但引入负数就不同了.如果你有3元钱向售货员买了10元的物品,如果售货员让你先把物品拿走,那么你将欠售货员7元.这件事实如用算式表达,即3-10=-7所以引入负数后,小的数减去大的数就可以进行了.前面,我们见过符号“+”与“-”,那么符号“+”与“-”各表达哪些意义?符号“+”表达的是加或者正号,符号“-”表示的是减或者负号.很好,符号“+”与“-”可表示性质符号:正号与负号;也可表示运算符号:加与减.上节课,我们在有理数减法的运算中重点探讨了整数减法的运算,那么遇到小数或分数时,会不会计算呢?下面看一题:(出示投影片§2.6.1 A)上图是一条河流在枯水期的水位图.此时小康桥面距水面的高度为多少米?(让学生看图,弄清题意)因为这时水面的高度为-3分米,小康桥面的高度为12.5米,所以小康桥面距水面的高度应为:12.5-(-3)=15.5(米)算错了.在列算式时,单位一定要统一.所以应把-3分米换成-0.3米才对.对,甲同学分析得正确.乙同学考虑得很周到.在单位不统一时,一定要换算.因而小康桥面距水面的高度为:12.5-(-0.3)=12.8(米).还有没有其他算法呢?还可以这样:12.5+0.3=12.8(米)能这样算吗?能.那你知道甲同学和丙同学分别是怎样想的吗?甲同学是从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多少的角度考虑的.用减法计算,而丙同学则是从距离来考虑的.也就是说:桥面距年平均水位的距离与现在水位距年平均水位的距离的和,就是桥面距现在水位的高度.这位同学分析得较好.甲同学是从减法的意义考虑的.丙同学的想法,可从数轴上来求出.(如下图)12.5+0.3=12.8或写为:|12.5|+|-0.3|=12.8.甲、丙两同学一个用加法计算.一个用减法计算,为什么会出现相同的结果呢?因为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对,在遇到减法运算时,都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即12.5-(-0.3) 12.5+0.3(转化为加法)=12.8(米)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Ⅱ.讲授新课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际问题,大家来想一想,议一议,用以前学的知识,能否解决呢?(出示投影片§2.6.1 B)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上升、下降已经用正、负数表示了.所以要求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只需求这四个数的和即可.解:4.5+(-3.2)+1.1+(-1.4)=1.3+1.1+(-1.4)=2.4+(-1.4)=1(千米)甲同学分析、计算得对吗?对.在这里用到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我们来回忆一下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相加得零;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很好,大家记住了法则,相信也会进行计算.这个题除甲同学的算法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算法呢?这个题求的是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那么,飞机上升就加,下降就减去.这样也可求出.解:4.5-3.2+1.1-1.4=1.3+1.1-1.4=2.4-1.4=1(千米)乙同学分析得也很好,并且也正确.现在大家来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因为这两种算法都正确,且结果相同,所以这两个算式相等,即:4.5+(-3.2)+1.1+(-1.4)=4.5-3.2+1.1-1.4因此可以知道:加法运算可以写成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反过来,也可以说:加减法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很好,这两位同学总结得非常正确.我们知道,3-5=3+(-5).如果等式右边省略加号再省略括号,则与左边相同,这就是说,如果把左边减号看成负号放在减数前面,则可直接把3-5(3减去5)看成3与(-5)两数的和.其中加号省略.同样-5+3中的加号,可看成正号放在加数前面,把-5+3(-5加3)看成-5与+3的和,其中加号省略.这样,任意含加法、减法的算式,都可把运算符号理解为数的性质符号,看成省略加号的和式.如:4.5-3.2+1.1-1.4就可看成是4.5、-3.2、1.1、-1.4的和总的来说:多个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转化为加法运算;加法运算也可以写成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下面我们看一例题,来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出示投影片§2.6.1 C) [例1]计算:(1)-71-(-72); (2)(-53)+51+(-54). 想想:该如何计算.解:(1)-71-(-72)=-71+7172 这是把减法运算变为加法运算了.(2)(-53)+51+(-54) =-53+51-54 =-52-54 =-56 这是把加法运算写成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很好.分析、计算得很正确.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运算结果一般写成假分数的形式.大家再想一想:(2)小题还能不能用其他算法?可以先把两个负数相加.这时要用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解:(2)(-53)+51+(-54) =[(-53)+(-54)]+51=-565157-=+ 很好,只要我们肯动脑,一个题可以有多种算法.Ⅲ.课堂练习课本 随堂练习 习题2.7 11.计算: (1)21-(-31); (2)-2.25+41;(3)41+(-43) 解:(1)21-(-31)=21+31=65 (2)-2.25+41=-241+41=-2 (3)41+(-43)=-42=-21 2.计算:(1)-31+15.5+(-32); (2)-11.5+4.5; (3)5271-; (4)4.7-3.4-(-8.5).解:(1)-31+15.5+(-32)=-31+(-32)+15.5=-1+15.5=14.5 (2)-11.5+4.5=-7 (3)35935143555271-=-=- (4)4.7-3.4-(-8.5)=4.7-3.4+8.5=1.3+8.5=9.8Ⅳ.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减法都可以转化为加法,这时,式子就成为n 个正数或负数的和的形式.在这样的式子里,通常有的加号可以省略,每个数的括号也可以省略.所以说: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般先要化成省略加号及括号的和的形式.Ⅴ.课后作业(一)看课本(二)(二)课本习题2.7 2、3.(三)(1)预习内容:(四)(2)预习提纲:①怎样运用运算律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②每人准备红卡片、白卡片各10张,并且在每张卡片上写一个有理数. Ⅵ.活动与探究1.计算:1-21-41-64132116181---过程:学生通过计算、讨论,后归纳.若先通分,再逐个相减,运算量大,较繁杂.分析其数学特点,构造如图所示正方形,用正方形面积来表示总量1.因此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它的面积为1.这样相应图形的面积如图所示.结果:1-21-41-64132116181---=641 2.甲港和乙港间新开辟一条航线,每天正午分别从两港相对开出一艘船,若所有船的船速相同,且从甲港到乙港要航行7昼夜,则通航的第4天(通航日为第一天),从甲港开出的那只船在航线上遇到乙港开来的船,(不包括在港口的相遇的)共有多少只?过程:学生看题后,感到无从下手.经指导后,知画图直观,因而根据题意,构造相交线段,如图.因为从乙港开出的船要过7天到达甲港,所以顺次连接1、8两点,2、9两点……的线段分别表示从乙港开出的船在相应时间内的航行路线.甲港第四天开出的船也要经过7天到达乙港,所以连接4、11两点的线段表示甲港船的航行路线,从图中看到该线与乙港开出船的航行路线有11个交点,这些点表示从甲港开出的船遇到乙港开出船的次数,除去在乙港口相遇的一点共10个.结果:从甲港第4天出发的船在航线上一共碰到10艘从乙港开来的船. 板书设计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Ⅰ.创设情景问题,引入课题上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知道运用有理数减法的法则可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然后再化成省略加号及括号的和的形式,最后进行计算.下面我们做一游戏来进一步熟练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大家把准备好的卡片都拿出来.游戏规则如下:(1)四人一组,每组选一学生当代表,在同组的80张卡片(每人20张)中,抽取4张,如果抽到白色卡片,那么加上卡片上的数字;如果抽到红色卡片,那么减去卡片上的数字.(2)每组四人都计算,然后讨论结果的正确与否,再看一看谁用的计算方法最简便,然后让其交流经验.游戏规则知道了吗?知道了.好,那我们现在进行游戏.(学生抽卡片,计算、讨论,互相交流经验,然后再进行两次)好,游戏做完了吗?做完了.Ⅱ.讲授新课好,大家都能踊跃参加,表现真棒.下面我们共同总结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所获得的经验.所有的减法运算都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对.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减法法则一定要掌握理解了.还有吗?减法变成加法后,就可以利用运算律来简化运算.对,减法变为加法后,算式就成为几个正数或负数的和的形式,计算时就可以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加法运算还可以写成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那这时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时应注意什么?应注意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相应加数前的符号一起交换.对,在利用交换律时,一定要注意连同数的符号一起交换位置.如:-13+7-2可以写成-13-2+7,则不能写成-13+2-7.下面,我们主要通过例题训练来熟悉运算律在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作用.[例1]计算:-9.2-(-7.4)+951+(-652)+(-4)+|-3| 分析:本题根据有理数加减互为逆运算的关系把减法统一成加法,省略加号后,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求出结果.其中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先结合;能凑成整数的各数先结合.另外,同号各数先结合;同分母或易通分的各数先结合.解:-9.2-(-7.4)+951+(-652)+(-4)+|-3| =-9.2+7.4+951+(-652)+(-4)+|-3|(这步也可省略) =-9.2+7.4+951-652-4+3 =(-9.5+951)+(7.4-652)-4+3 =0+1-4+3=0这个例题理解了吧!下面看例2,大家能不能自己动手做一做?(出示投影片§2.6.1 A)(三个学生上黑板板书) [例2]计算:(1)-14)15211(14)3212(1521132-+---+ (2))83()31(8132-+--- (3)(-481)-|-1+2+0.125|-|-331|-(-671)+(-571) 解:(1)-14)15211(14)3212(1521132-+---+ =15211143212152113214--++- =(-14)1521115211()321232-++-14 =-2-14=-16(2))8331(8132+--- =83318132-+- =(3132+)+(-8381-) =1+(-21)=21 (3)(-481)-|-1+2+0.125|-|-331|-(-671)+(-571) =-481-181-331+671-571 =(-481-181)+(671-571)-331 =-541+1-331 =(-541-331)+1 =-8127+1 =-7127 (纠正学生错误)说明:(1)为使运算简便,可适当运用加法的结合律与交换律.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2)注意同分母分数相加,互为相反数相加,凑成整数的数相加,这样计算简便.(3)当一个算式中既有小数又有分数时,一般要统一,具体是统一成分数还是小数,要看哪一种计算简便.(4)注意:(-1432+1232)+(11152-11152)不能写成(-1432+1232)(11152-11152),两个小括号之间的“+”不能省略或丢掉. Ⅲ.课堂练习课本 随堂练习及习题2.8 31.计算:(1)1+71-(-73); (2)2.5-4+(-21)(3)-31+21+41 (4)21+(-32)-(-54)+(-21) 解:(1)原式=1+7117417371==+; (2)2.5-4+(-21) =2.5+(-21)-4 =2-4=-2(3)-31+21+41 =1254161=+ (4)原式=[21+(-21)]+(-32)+54=0-32+54=152 3.一辆货车从超市出发,向东走了3千米到达小彬家,继续走了1.5千米到达了小颖家,然后向西走了9.5千米到达小明家,最后回到超市.(1)以超市为原点,以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千米,你能在数轴上表示出小明家、小彬家和小颖家的位置吗?(2)小明家距小彬家多远?(3)货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解:(1)如图(2)小明家距小彬家的距离为:|-5|+|+3|=5+3=8(千米)(3)|3|+|1.5|+|-9.5|+|5|=3+1.5+9.5+5=19(千米)因此,货车一共行驶了19千米.Ⅳ.课时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研究讨论,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根据具体问题适当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2)在运用交换律交换加数的位置时,一定要把加数前面的符号一起进行交换. Ⅴ.课后作业(一)课本习题2.8 1、2(二)1.预习内容:2.预习提纲:(1)查阅资料了解最高水位、最低水位、平均水位、警戒水位都代表什么?(2)水位如何变化.Ⅵ.活动与探究1.移卡片1×2的硬纸卡片,上面写有数字和文字,像图A那样,把它们排在一个5×7的长方框内,其中有3个1×1的空格,怎样利用空格移动卡片,使其成为图B 的形式.过程:让学生认真看图,他仔细分析,手、脑并用,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结果:摆放成功.2.计算:11+192+1993+19994+199995+1999996+19999997+199999998.过程:让学生观察、比较、探讨,找出规律后,再进行计算.原式=(20-9)+(200-8)+(2000-7)+(20000-6)+(200000-5)+(2000000-4)+(20000000-3)+(200000000-2)=222222220-(9+8+7+6+5+4+3+2)=222222220-44=222222176结果:22222217611。
不同基的煤的换算
![不同基的煤的换算](https://img.taocdn.com/s3/m/0425a23f10661ed9ad51f310.png)
Qgr''ad——分析基高位发热量;Qgr''d——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gr''ar——收到基高位发热量;Qgr''daf——干燥无灰基高位发热量。
低位发热量4种表示形式:Qnet''ad——空气干燥基(旧标准分析基)低位发热量;Qnet''ar——收到基(旧标准应用基)低位发热量;Qnet''daf——干燥无灰基低位发热量。
煤的各种基准的发热量间的换算公式和煤质分析中各基准的换算公式相似。
如:Qgr''ad=Qgr''ad×(100-Mar)/(100-Mad)Qgr''ar=Qgr''ad×(100-Mt)/(100-Mad)Qgr''d=Qgr''ad×100/(100-Mad)Qgr''daf=Qgr''ad×100/(100-Mad-Aad-CO2''d)式中:CO2''d——分析煤样中碳酸盐矿物质中CO2的含量(%),当CO2含≤2%时,此项可略去不计Qgr,maf=Qgr''ad×(100-M)/(100-Mad-Aad-Aad×M/100)式中:Qgr,maf——恒温无灰基高位发热量;M——恒湿条件下测得的水分含量,%。
术语名称英文术语定义符号收到基as received 以收到状态的煤为基准ar空气干燥基air dried 以与空气湿度达到平衡状态的煤为基准ad干燥基dry 以假想无水状态的煤为基准 d干燥无灰基dried ash-free 以假想无水、无灰状态的煤为基准daf以假想无水、无矿物质状态的煤为基准dmmf 干燥无矿物质基driedmineral-free以假想含最高内在水分、无灰状态的煤为基准maf 恒湿无灰基moistureash-free。
工业分析教学大纲
![工业分析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d9d57c089eb172ded63b7ba.png)
《工业分析》教学大纲本大纲是根据《化学检验工职业鉴定规范》和《化学检验工国家标准》(劳社厅发〔2002〕1号)编写,适用于两年制化学分析检验专业。
一、说明1.课程性质和内容《工业分析》课程是根据“化学检验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为培养化两年制化学分析检验专业而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
主要内容包括:试样的采取与制备、水质分析、煤质分析、硅酸盐分析、钢铁分析、肥料分析、气体分析、化工产品分析、农药分析和物质物理常数和物理特性的测定。
同时还适当介绍了现代工业分析化学的新发展,新特点及研究新方法。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工业分析》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将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技巧和实验技术综合运用于工业生产的原材料、中间产品、产品、副产品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物的分析测试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将个别孤立物质的分析方法应用于复杂多变的实际样品分析的方法技巧,从而较全面、系统地认识工业分析的本质和规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进行工业样品分析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方法;具有进行分析方法研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
为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日后的分析测试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其主要任务是向学生系统讲授样品的采集、制备和分解方法,各类样品中组分或元素的测定方法以及分析结果的计算方法和审查方法,同时进行实际样品的分析测定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获得正确分析数据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切实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国家职业标准》对两年制化学分析检验专业《工业分析》的要求,以及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2)加强实验教学,重视技能训练,保证实验学时和质量。
二、学时分配表三、课程内容、内容及建议绪论(2学时,其中讲2学时)第一章试样的采取和制备(9学时,其中讲5学时,练习4学时)教学要求1、掌握试样的采取和制备在工业分析中的作用和一般要求.2、掌握固体、液体和气体试样的采取方法。
煤质分析中基准的确定和不同基的换算公式推导
![煤质分析中基准的确定和不同基的换算公式推导](https://img.taocdn.com/s3/m/449e4c9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7f.png)
煤质分析中基准的确定和不同基的换算公式推导赵江【摘要】针对煤化工初学者和质检人员容易混淆、难以理解的煤质分析中的基准及其确定、不同基准间的相互关系和换算公式等问题,介绍了煤质分析中基准的概念,阐述了煤的工业分析、煤的元素分析和其它常用指标分析中基准的表达和确定,分析了不同基准间的相互关系和物质含义,并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对不同基的换算公式进行了推导.【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4(042)010【总页数】3页(P43-45)【关键词】煤质分析;基准;确定;相互关系;换算公式;推导【作者】赵江【作者单位】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曲靖655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533煤质分析是一种条件试验,不同煤样的分析试验结果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煤样,其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也将随着其状态的不同和测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使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从煤样的采取、制备到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均有严格的国家标准。
为了区别试验煤样的不同状态,在煤质分析中常以不同“基”表示煤质分析结果,不同“基”可以相互换算。
1 基准的概念“基准”一词在新华字典中的基本解释为:在测量工作中用作起始尺度的标准,泛指标准。
煤质分析中的基准 (简称“基”)是表征煤样基本状态的统一尺度。
简而言之,就是指煤质分析试验结果的表达是以何种状态下的煤样为基础而实测或换算出的。
煤质分析中常用的基准有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干燥无灰基、干燥无矿物质基等。
国标分别定义如下:①收到基(ar):以收到状态的煤为基准[1]。
②空气干燥基(ad):以与空气湿度达到平衡状态的煤为基准[1]。
③干燥基(d):以假想无水状态的煤为基准[1]。
④干燥无灰基(daf):以假想无水无灰状态的煤为基准[1]。
⑤干燥无矿物质基(dmmf):以假想无水无矿物质状态的煤为基准[1]。
可见,煤质分析中有些基准在实际中是不存在的,是一种理想状态,根据使用的需要可用公式换算出来;有些基准在实际中存在,可以实测,但为了方便,有时也不进行测试,而是根据已知基准的分析试验结果进行换算。
第六节 不同基的换算汇总
![第六节 不同基的换算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732aaf2b0717fd5370cdc25.png)
报告值
小数点后一位 小数点后两位 小数点后两位 小数点后两位 小数点后两位 十位,小数点后二位 小数点后两位 小数点后两位 小数点后两位 小数点后两位 小数点后两位 小数点后两位 个位 个位
七、基准的换算
“基”:是表示化验结果是以什么状态下的煤样为基础 而得出的。
为区别试验煤样的不同状态,煤质分析中采用的各种 “基”的符号有以下几种
三、试剂
一般使用分析纯。
四、测定方法的精密度
煤质分析的测定方法精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 所得独立试验结果间的符合程度,以重复性和 再现性表示。
重复性即同一化验室的允许差。 再现性即不同化验室的允许差。
五、结果计算的表达
六、符号
煤质分析中常用指标的名称、代表符号和取位表
煤质分析指标名称
第三章 煤质分析试验 方法
第一节 煤质分析一般规定
一、煤样 二、测定 三、试剂 四、测定方法的精密度 五、结果计算的表达 六、符号 七、基准的换算
一、煤样
(1)在煤样的采取和制备上按规定严格执行操 作方法。煤质分析所用煤样除有持殊要求外, 一般都应为空气干燥煤样。煤样制备至规定粒 度后,摊成薄层,在室温下于空气中连续放置 lh,直到煤样质量变化不超过0.1%,即达到空 气干燥状态。
专业资料五结果计算的表达专业资料六符号专业资料专业资料煤质分析指标名称代表符号单位测定值报告值全水分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发热量全硫硫铁矿硫硫酸盐硫有机硫抗碎强度真相对密度粘结指数罗加指数mtmavfcqstspsssosstrdgririjgmjkg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点后两位个位小数点后三位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点后两位十位小数点后二位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点后两位个位个位煤质分析中常用指标的名称代表符号和取位表专业资料七基准的换算?基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c4aa38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6.png)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在滑动摩擦中,物体间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作用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压力N(≠G)成正比。
即:f=μN4.μ称为动摩擦因数,与相接触的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0<μ<1。
5.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与其接触面相切。
6.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弹力),相对运动/趋势。
7.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与相对运动速度无关。
8.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9.计算:公式法/二力平衡法。
研究静摩擦力1.当物体具有相对滑动趋势时,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做静摩擦,这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2.物体所受到的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限度,这个最大值叫最大静摩擦力。
3.静摩擦力的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4.静摩擦力的大小由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外部受力情况决定,与正压力无关,平衡时总与切面外力平衡。
0≤F=f0≤fm5.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fm=μ0·N(μ≤μ0)6.静摩擦有无的判断:概念法(相对运动趋势);二力平衡法;牛顿运动定律法;假设法(假设没有静摩擦)。
第三节力的等效和替代力的图示1.力的图示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定量)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
2.图示画法:选定标度(同一物体上标度应当统一),沿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按比例画一线段,在线段末端标上箭头。
3.力的示意图:突出方向,不定量。
力的等效/替代1.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的共同效果作用相同,那么这个力与另外几个力可以相互替代,这个力称为另外几个力的合力,另外几个力称为这个力的分力。
2.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力的替代,称为力的合成与分解。
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
合力和分力具有等效替代的关系。
3.实验:平行四边形定则:P58第四节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的线段为邻边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这两个邻边的对角线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算公式: 以灰分为例:Ad /100 = Aad / (100-Mad) Ad = Aad*100 / (100-Mad)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三章 煤质分析试验 方法
第一节 煤质分析一般规定
一、煤样 二、测定 三、试剂 四、测定方法的精密度 五、结果计算的表达 六、符号 七、基准的换算
一、煤样
(1)在煤样的采取和制备上按规定严格执行操 作方法。煤质分析所用煤样除有持殊要求外, 一般都应为空气干燥煤样。煤样制备至规定粒 度后,摊成薄层,在室温下于空气中连续放置 lh,直到煤样质量变化不超过0.1%,即达到空 气干燥状态。
(2)煤样制成后应装入严密的容器中,通常广 口玻璃瓶。
(3)称取煤样时,应先将其充分混均。
二、测定
二次测值差值不超过同一化验室允许差T,测 定结果为其算术平均值。
三次测值差值极差<1.2T,则取三次测值的算 术平均值。
四次测值差值极差<1.3T,则取四次测值的算 术平均值。若>1.3T,其中三次测值差值极差 <1.2T,则可取三次测值的算术平均值。
ar------收到基(as received) ad----空气干燥基(air dry basis) d-----干燥基( dry basis) daf---干燥无灰基 空气干燥基:与空气湿度达到平衡状态煤为基准。 收到基:以收到状态煤为基准。 干燥基:以假想无水状态煤为基准。 干燥无灰基:以假想无水、无灰状态煤为基准。
报告值
小数点后一位 小数点后两位 小数点后两位 小数点后两位 小数点后两位 十位,小数点后二位 小数点后两位 小数点后两位 小数点后两位 小数点后两位 小数点后两位 小数点后两位 个位 个位
七、基准的换算
“基”:是表示化验结果是以什么状态下的煤样为基础 而得出的。
为区别试验煤样的不同状态,煤质分析中采用的各种 “基”的符号有以下几种
三、试剂
一般使用分析纯。
四、测定方法的精密度
煤质分析的测定方法精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 所得独立试验结果间的符合程度,以重复性和 再现性表示。
重复性即同一化验室的允许差。 再现性即不同化验室的允许差。
五、结果计算的表达
六、符号
煤质分析中常用指标的名称、代表符号和取位表
煤质分析指标名称
全水分 水分 灰分 挥发分 固定碳 发热量 全硫 硫铁矿硫 硫酸盐硫
有机硫 抗碎强度 真相对密度 粘结指数 罗加指数
代表符号
Mt M A V FC Q St Sp Ss So SS TRD GR.I R.I
单位
% % % % % J/g,MJ/kg % % % % %
测定值
小数点后两位 小数点后两位 小数点后两位 小数点后两位 小数点后两位 个位,小数点后三位 小数点后两位 小数点后两位 小数点后两位 小数点后两位 小数点后两位 小数点后两位 小数点后一位 小数点后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