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新汶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新汶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
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Fe3O4与足量稀HNO3反应:Fe3O4+8H+=2Fe3++Fe2++4H2O
B.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HCO3+H+=Na++CO2↑+H2O
C. 双氧水中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H2O2 + 2H++ 2I-= I2 + 2H2O
D. 往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Ca2++2OH-+2HCO3-=CaCO3↓+ 2H2O + CO32-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A、硝酸具有氧化性,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故错误;B、小苏打为碳酸氢钠,能拆成离子形式,故错误;C、过氧化氢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故正确;
D、碳酸氢钙和少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碳酸氢钠,故错误。

2. (双选)元素X、Y可组成化学式为XY2的离子化合物,则X、Y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A.11和16 B.6和8 C.12和17 D.20和9
参考答案:
CD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版权所有
分析: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铵盐除外),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XY2型离子化合物中X显+2价,Y显﹣1价,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分别为Na、S,可形成Na2S离子化合物,故A不选;
B.分别为C、O,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故B不选;
C.分别为Mg、Cl,可形成MgCl2的离子化合物,为XY2的离子化合物,故C选;
D.
分别为Ca、F,可形成CaF2的离子化合物,为XY2的离子化合物,故D选;
故选CD.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原子序数推断元素及化学键的形成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3. 下列叙述中正确是()
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的主要原因是:2Na+O2 = Na2O2 B.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黏稠物的主要原因是:2Na2O2+2CO2 = 2Na2CO3+O2
C.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
D.金属钠着火时,用干燥的细沙土覆盖灭火
参考答案:
D
4. 有一反应:2A+B2C,其中A、B、C均为气体,下图中的曲线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曲线,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B的转化率,图中有a、b、c三点,如图所示,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T1温度下,a点表示若想达到平衡,可以采取增大压强的方法
C.c点可表示v(正)<v(逆)
D.b点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参考答案:
D

5. 化学反应H2(g) + I2(g) 2HI(g)在持续加热的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H2和3 mol I2(g),充分反应后,该密闭容器中
A.2 mol H2已耗尽 B.3 mol I2(g)已耗尽
C.HI的物质的量等于4 mol D.HI的物质的量少于4 mol
参考答案:
D

6. 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实验Ⅰ:可用于吸收氨气,并能防止倒吸(氨气极易溶于水)
B.实验Ⅱ:静置一段时间,小试管内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C.实验Ⅲ: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D.实验Ⅳ:可用于对石油的分馏
参考答案:
B
A项,氨气极易溶于水,装置Ⅰ中导管直接插入水中,不能防止倒吸,故A项错误;
B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小试管内饱和KNO3溶液会析出晶体,故B项正确;
C项,浓硫酸稀释放热,改变温度进而导致配制溶液的浓度不准,同时容量瓶不能用于稀释溶液,故C项错误;
D项,蒸馏时,温度计最低端要放置在蒸馏烧瓶支管处,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7. 将3.9g镁铝合金,投入到500mL2mol·L-1的盐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再加入
4mol·L-1的NaOH溶液,若要生成的沉淀最多,加入的这种NaOH溶液的体积是 A.125mL B.200mL C.250mL D.560mL
参考答案:
C

8. 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是
A.NaOH B.SiO2 C.Fe D.C3H8参考答案:
D
9. 碱金属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其根本原因是()
A.碱金属原子最外电子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容易失去
B.碱金属在常温下易被氧化
C.碱金属单质的密度小,熔点和沸点低
D.碱金属原子的核电荷数比较小
参考答案:
A
【考点】碱金属的性质.
【分析】结构决定性质,金属的活泼性源于金属原子的结构特点,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少越容易失去电子,金属越活泼,最外层电子数越多越难失去电子,越不活泼.
【解答】解:碱金属是典型的活泼金属,是因为碱金属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特别容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故选:A.
10. 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份,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萃取
参考答案:
C

11.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书写不正确的是
A. 钠跟水反应:2Na + 2H2O = 2Na+ + 2OH-+ H2↑
B. 铁粉跟稀硫酸反应:Fe + 2H+ = Fe2++ H2↑
C. 氢氧化钡溶液跟稀硫酸反应:Ba2+ + SO42-= BaSO4↓
D. 碳酸钙跟盐酸反应:CaCO3 + 2H+ = Ca2++H2O + CO2↑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A、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符合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故说法正确;B、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符合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故说法正确;C、缺少离子反应,应是Ba2++2OH-+2H++SO42-=BaSO4↓+2H2O,故说法错误;
D、碳酸钙是难溶盐,不能拆写,故说法正确。

12. ①纯净的碳酸钠a g;②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a g,两者相比下列各种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分别和盐酸完全反应时,混合物的耗酸量大
B.分别和盐酸完全反应时,纯净的碳酸钠放出的CO2多
C.分别溶于水,再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混合物得到的沉淀质量大
D.分别配成等体积溶液,混合物溶液中的Na+的物质的量浓度大
参考答案:
C
解析:同质量的Na2CO3比NaHCO3耗酸量要多,但是产生的CO2要少,故A、B项均错误;同质量的两组物质,混合物含的碳元素较多,故最终转化成CaCO3沉淀的质量就大,C项正确;同质量的Na2CO3比NaHCO3所含Na+物质的量大,故配成等体积溶液后纯净的碳酸钠溶液中的Na+物质的量浓度大,故D项错误。

13. 某溶液中含有Cu2+、Mg2+、Fe2+、Al3+、NH4+等5种阳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过量盐酸,原溶液中的阳离子减少的有几种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
B
本题考查了离子反应。

向含有Cu2+、Mg2+、Fe2+、Al3+、NH4+等5种离子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会产生Cu(OH)2、Mg(OH)2、Fe(OH)2沉淀,Al3+则变为AlO2-溶于水,微热并搅拌,铵根离子可转化为氨气逸出,Fe(OH)2被氧化为Fe(OH)3,再加入过量盐酸,Cu(OH)2、Mg(OH)2、Fe(OH)3溶解变为Cu2+、Mg2+、Fe3+,AlO2-则变为Al3+。

因此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Fe2+和NH4+,故该题选B。

14. 核磁共振(NM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复杂分子结构的测定和医学诊断等高科技领域。

已知只有质子数或中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核有NMR现象。

试判断下列哪组原子均可产生NMR现象
A.18O 31P B.19F 12C
C.元素周期表中ⅢA族所有元素的原子 D.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的所有原子
参考答案:
C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H2O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
B. 6.02×1023个某气体分子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是22.4 L
C. 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所含分子数均为N A
D. 1 mol任何物质溶于水配成1 L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一定为1 mol·L-1
参考答案:
B
【详解】A.氢、氧指代不明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应该是1mol H2O中含有2 molH
和1 molO,故A错误;
B.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是22.4L/mol,6.02×1023个某气体分子物质的量是1mol,气体体积V=nV m=1mol×22.4L/mol=22.4L,故B正确;
C.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等体积的不同气体其物质的量相等,根据N=nN A知,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导致其分子数相等,但其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所以其分子数不一定均是N A,故C错误;
D.1mol任何物质溶于水配成1L溶液,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如
1molNa2O2溶于水后生成2molNaOH,所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一定是1mol/L,故D错误;
答案选B。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利用稀硫酸与某金属的反应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下表是研究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表中某些数据记录已模糊不清,个别数据已丢失。




序号
若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均是正确的,请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主要是探

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经仔细辨认,模糊的数据疑为25、50、125、250,试将这些疑似数据填入表中,使实验数据较为合理。

(3)试猜测实验9反应前溶液的温度约为°C。

推测的依据
是。

参考答案:
(1)金属表面积、硫酸溶液浓度、反应的温度。

(2分)(2)(4分)


序号
1
(3)30(1分)等量的金属和酸反应放出的热量基本相同,使等量的溶液温度均约升高15°C。

(1分)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下面是s能级、p能级的原子轨道图,试回答问题:
(1)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_________形,每个s能级有_________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_________形,每个p能级有_________个原子轨道。

(2) s电子原子轨道、p电子原子轨道的半径与什么因素有关?是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1)球、1、纺锤、3、(2)随能层序数增大而增大
18. 埋在地下的钢铁管道容易腐蚀而损坏,其原因在哪里?应采取何种措施保护埋在地下的管道?
参考答案:
地下钢铁管道容易腐蚀的原因是发生电化学腐蚀。

可在管道外壁涂沥青保护层,使钢铁管道跟周围电解质溶液隔离开来,破坏原电池形成的条件,从而使地下钢铁管道得到保护。

另外,可把比Fe 更活泼的Zn 联结在钢铁管道,Zn 作为原电池的负极被腐蚀,而钢铁管道则被保护。

19. 在Na +浓度为0.5mol/L 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取该溶液100mL 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试回答下列问题: (
1



I












是 。


2



I











为 。

(3)通过实验I 、Ⅱ、Ⅲ
和必要计算,填写下表中阴离子的浓度(能计算出的,填写计算结果,一定不存在的离子填“0”,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填“?”)。

参考答案:
(1)Ag+、Mg2+、Ba2+(2分)
(2)SiO32-+2H+ === H2SiO3↓(或SiO32-+2H++H2O === H4SiO4↓)(2分)(3)(每空1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