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GMFM量表评分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没有像中线移动的迹象
1开始伸手向中线移动
2伸出右臂、但手不能过中线
3完成
位置:头位于中线、手臂放松(只要双手不过中线,在中线上或任何位置都可)玩具放置胸部水平使孩子容易得到且又离胸部足够远、引导孩子手伸向空中取物。
方法:要求孩子去拿放在中线位的一个小玩具,然后逐渐把玩具向孩子左侧移动以使孩子的右手越过中线,玩具的位置视孩子的能力而定。
21.坐于垫子上:检查者支撑孩子胸部,头部竖直保持3秒
0头部没有抬起的迹象
1开始有抬起的迹象
2抬头但不能竖直维持3秒
3完成(头部到垂直位并维持3秒)
位置:孩子位于任何舒适的坐位、头屈曲向前。
方法:检查者位于孩子后面、将双手放于孩子胸部、另一人在孩子前面举着一个玩具在孩子眼睛水平。如果只有一个人的话可以用一面墙镜来帮助引起孩子的注意。
/60=%
C
/42= %
/42= %
/42= %
D
/39= %
/%
/72= %
/72= %
总分
+ + + + /5=
+ + + + /5=
+ + + + /5=
目标分
/ = %
/ = %
/ = %
中文版GMFM量表
A.卧位与翻身
1. 仰卧位:头正中位:在四肢保持对称的情况下旋转头部
0手臂不能支撑
1保持小于1秒
2保持1-4秒
3完成
位置:孩子坐垫子上,可以取任何舒适位,手臂放于最有利支撑的地方。包括前面、旁边或放在身体上,如大腿上。孩子也可以用一个手臂支撑或一手放在另一手臂上。
方法:检查者位于能使孩子表现最好的地方,对于较小的或较重的孩子,检查者可以站在孩子的后面,另一个人能在前面鼓励孩子、孩子面对一面镜子也是有所帮助的。对于大孩子可以简单地要求其保持姿势达到要求的时间。
方法:在孩子面前约一手臂长度的地方放一个玩具大约在视线水平鼓励其伸出左臂离开垫子向前取玩具。完全伸展是指肘部完全伸展且肩向前臂屈曲
14.俯卧位:向右翻身成仰卧位
0没有翻身的迹象
1开始有翻身
2部分向仰卧位翻身
3完成
位置:俯卧位,手臂舒适地放置最好头向下
方法:鼓励孩子在要求或示范下向右翻至仰卧。小孩子可能朝着玩具或照料者翻身。不可以通过摆放手臂使孩子不用抬头只需轻轻用力即可翻至仰卧位,例如右臂屈曲在头下面。虽然下肢保持交叉但能完全翻身可以给3分
有控制地降低身体坐到地面不用上肢的帮助0拉着器械不能降低身体到地面1能够降低身体到地面但是有撞击中途失去控制2在手臂帮助下或者拉着器械降低身体坐到地面手臂可以用来维持平衡或者撑起在地面或身体上3完成运动有规律有方
中文版GMFM量表评分表(88)
姓名:性别:年龄: 住院(门诊)号: 类型:程度: 轻 中 重
0 头不能维持于中线
1 头能维持于中线1-3秒
2 头能维持在中线,转头时四肢不对称
3 完成
位置:头位于中线,有可能的话手臂放松且对称放置
方法:引导孩子的头从一侧转向另一侧,或跟随物体从一侧转至另一侧。孩子能在引导下保持手臂不动,或者可以在较小孩子尽力去得到物体的时候,观察其上肢运动是否对称。
2.仰卧位:双手纠正到中位,手指相接触
0左侧髋、膝关节没有屈曲
1左侧髋、膝关节有屈曲
2局部屈曲右髋、膝关节
3完成
位置:头位于中线、腿舒适地伸展
方法:要求大年龄孩子其将膝尽量靠近胸部。小年龄孩子在玩耍中自然地完成,指导者拿一只有趣的玩具放在一只或两只脚上从而诱导小年龄孩子屈髋或膝。全关节范围是指膝触及胸,大腿触及小腿。
6.仰卧位:右上肢过中线抓玩具
0右侧髋、膝关节没有屈曲
1右侧髋、膝关节有屈曲
2局部屈曲右髋、膝关节
3完成
位置:头位于中线、腿舒适地伸展
方法:要求大年龄孩子其将膝尽量靠近胸部。小年龄孩子在玩耍中自然地完成,指导者拿一只有趣的玩具放在一只或两只脚上从而诱导小年龄孩子屈髋或膝。全关节范围是指膝触及胸,大腿触及小腿。
5.仰卧位:左侧髋、膝关节能在全关节范围内屈曲
29
46
64
82
12
30
47
T
83
13
31
48
E
1
2
3
84
14
32
49
65
85
15
33
50
66
86
16
34
51
67
87
17
35
T
68
88
T
36
D
1
2
3
69
T
B
1
2
3
37
52
70
次数( )
次数( )
次数( )
百分比
目标区
百分比
目标区
百分比
目标区
A
/51= %
/51= %
/51= %
B
/60= %
/60= %
方法:在孩子面前约一手臂长度的地方放一个玩具大约在视线水平鼓励其伸出左臂离开垫子向前取玩具。完全伸展是指肘部完全伸展且肩向前臂屈曲
13.肘支撑俯卧位:左肘支撑躯体,朝前完全伸展左臂
0左前臂没有支撑体重的迹象
1左前臂承重、右臂不支撑,但没有向前伸展
2左前臂承重、右臂部分向前伸展
3完成
位置:头可以处于任何位置、手臂放在可以前臂负重的位置、腿舒适的伸展
B.坐位
18.仰卧位:检查者握孩子双手,拉自己到坐位,头部控制好(头与脊柱成直线或稍向前倾)
0拉到坐位时,头不能控制
1拉到坐位时,头部有控制的迹象
2拉到坐位时,头能控制部分时间
3完成
位置:仰卧位,头放于中线、手臂和腿自然伸展。
方法:检查者的位置应给予孩子坐起所需足够的空间、同时能安全地抓住孩子的手。测试孩子时检查者可以位于其一边,但测试大孩子时需要骑跨在他们的腿上方(小心不能固定他们的腿)
19.仰卧位:向右侧翻身,坐起
0没有向右翻身坐起的迹象(先成俯卧然后坐起不给分)
1向右侧翻,开始有坐起的动作
2向右侧翻,部分坐起
3完成
位置:仰卧位,头放置中线、手臂、腿舒适伸展
方法:指导孩子先翻至右侧然后坐,对于那些已经用这种方法来坐孩子来说,这个很容易明白,但对于那些不用这种方法去坐的孩子来说,需要更多的解释。
0 双手没有向中线移动
1 双手开始时向中线移动
2 手能放在身体前面,但不能手指相对
3 完成
位置:头位于中线且手臂放松。
方法:引导孩子将手放在一起或模仿你的示范,较小的孩子常常会将手自发地放在一起,尤其是在关注玩具的时候。“手指相对”指孩子必须保持两手在一起足够长的时间,从而显示出有一只手或双手指尖的接触(可以是一个手指碰到另一个手指,但不能是两个拳头的短暂接触)。
17.俯卧位:使用四肢向左侧旋转90度
0没有向左旋转的迹象
1开始用肢体向左旋转
2用四肢向左旋转<90度
3完成
位置:孩子舒适地俯卧位、头朝下
方法:放一个玩具在孩子右面并鼓励其旋转。如果你期望孩子能转动90度,则玩具应放在90度以外处。玩具放在90度处的时候,一些孩子会部分旋转后伸右手来够玩具,这种情况可以认为是已完成动作。如孩子通过爬或翻身来完成此测试的话,可以在开始阶段将玩具放在孩子的右边,通过逐渐移动玩具引导孩子完成
7.仰卧位:左上肢过中线抓玩具
0没有像中线移动的迹象
1开始伸手向中线移动
2伸出左臂、但手不能过中线
3完成
位置:头位于中线、手臂放松(只要双手不过中线,在中线上或任何位置都可)玩具放置胸部水平使孩子容易得到且又离胸部足够远、引导孩子手伸向空中取物。
方法:要求孩子去拿放在中线位的一个小玩具,然后逐渐把玩具向孩子左侧移动以使孩子的右手越过中线,玩具的位置视孩子的能力而定。
方法:大孩子可要求其抬头并朝前看。小孩子可以在他们面前放一些玩具或叫他们的名字来吸引他们。并不要求头位于正中线。
11.肘支撑成俯卧位:头抬高,肘部伸展,胸部离开床面
0没有抬头迹象
1抬头、下巴不能离垫
2抬头、没有竖起、前臂承重
3完成
位置:俯卧位手臂放在前臂可以承重的位置上,如果觉得可能抬头有困难,就必须让孩子头放在垫子上。腿舒适地伸展
15.俯卧位:向左翻身成仰卧位
0没有翻身的迹象
1开始有翻身
2部分向仰卧位翻身
3完成
位置:俯卧位,手臂舒适地放置最好头向下
方法:鼓励孩子在要求或示范下向右翻至仰卧。小孩子可能朝着玩具或照料者翻身。不可以通过摆放手臂使孩子不用抬头只需轻轻用力即可翻至仰卧位,例如右臂屈曲在头下面。虽然下肢保持交叉但能完全翻身可以给3分
22.坐于垫子上:检查者支撑孩子胸部,头正中位保持10秒
0没有抬起的迹象
1开始抬头、但不在中线
2头抬起位于中线,保持小于10秒
3完成
位置:孩子位于任何舒适的坐位、头屈曲向前。
方法:指导孩子抬头向前看玩具、希望孩子抬头位于中线、“中线”是指“头位于中间”。也就是说矢状面和额状面都垂直。
23.用上肢支撑坐于垫子上,保持5秒
8.仰卧位:向右翻身成俯卧位
0 没有翻身的迹象
1 开始翻
2 部分翻、不成俯卧
3 完成
位置:头位于中线、手臂和下肢舒适地放松
方法:大年龄孩子简单地要求翻身至俯卧,小年龄孩子经常会向玩具方向翻身。如果孩子完全翻身至俯卧、但右手臂仍压在下面、可以给予3分
9.仰卧位:向左翻身成俯卧位
0没有翻身的迹象
1开始翻
3.仰卧位:抬头45度
0颈部没有屈曲
1颈部有屈曲,但不抬头,抬不起来
2抬头小于45度
3完成
位置:头位于中线
方法:试用孩子感兴趣的玩具来吸引他们,当他们把注意力放在玩具上时,渐渐地将玩具朝他们脚的方向移动并离开他们的视线,希望他们为追逐玩具而抬头。也可以假装抱孩子期望他能抬头。
4.仰卧位:右侧髋、膝关节能在全关节范围内屈曲
25.坐于垫子上:前面放置小玩具,身体前倾触摸玩具,没有上肢支持返回直立坐位
0没有向前倾的迹象
1倾向前但不返回
2倾向前,触摸玩具,在手臂支持下回到直立坐位
3完成
位置:舒适地坐在垫子上、手的位置可以根据孩子能力而变化但孩子必须能稳定于坐位从而完成该测试。
方法:使玩具离开孩子足够远以至必须前倾向前触摸。这将取决于许多因素(如最初坐的位置、伸臂的运动范围等)。可允许至少一次尝试来判断玩具是否在孩子前倾够得着的地方。对于较小的孩子,可用较大的玩具,使其双手均不承重。
20.仰卧位:向左侧翻身,坐起
0没有向左翻身坐起的迹象(先成俯卧然后坐起不给分)
1向左侧翻,开始有坐起的动作
2向左侧翻,部分坐起
3完成
位置:仰卧位,头放置中线、手臂、腿舒适伸展
方法:指导孩子先翻至右侧然后坐,对于那些已经用这种方法来坐孩子来说,这个很容易明白,但对于那些不用这种方法去坐的孩子来说,需要更多的解释。
2部分翻、不成俯卧
3完成
位置:头位于中线、手臂和下肢舒适地放松
方法:大年龄孩子简单地要求翻身至俯卧,小年龄孩子经常会向玩具方向翻身。如果孩子完全翻身至俯卧、但右手臂仍压在下面、可以给予3分
10.仰卧位:竖直抬头
0没有抬头的迹象
1开始抬头、但下巴不能离垫
2抬头、下巴能离垫、头不能竖起
3完成
位置:头在垫子上、手臂、腿舒适地放置(腿部、骨盆必须与垫子接触)头可以面朝下或转向一边。
24.坐在垫子上:没有上肢支撑保持坐位3秒
0不能保持坐位、除非手臂支撑
1单个手臂支撑下保持坐位
2没有上臂支撑保持坐位小于3秒
3完成
位置:舒适地坐在垫子上、手臂任意放置。
方法:检查者可以位于孩子的前面或后面。许多孩子可以在开始时用手臂支撑、然后依据动作要求或示范抬起一个或双手。小孩子可以开始手臂支撑、然后诱导其为得到他们前面举着的玩具而抬起一个或双手臂,或通过游戏如:拍手,来抬起双手。“手臂放松”是指手臂不会因为要达到或保持坐位而承重。
16.俯卧位:使用四肢向右侧旋转90度
0没有向右旋转的迹象
1开始用肢体向右旋转
2用四肢向右旋转<90度
3完成
位置:孩子舒适地俯卧位、头朝下
方法:放一个玩具在孩子右面并鼓励其旋转。如果你期望孩子能转动90度,则玩具应放在90度以外处。玩具放在90度处的时候,一些孩子会部分旋转后伸右手来够玩具,这种情况可以认为是已完成动作。如孩子通过爬或翻身来完成此测试的话,可以在开始阶段将玩具放在孩子的右边,通过逐渐移动玩具引导孩子完成
诊断:日期: 年 月 日
测试次数
测试日期
测试时间
测试人员
陪同者
测试地点
测试气温
衣着情况
日常不符
A
1
2
3
18
T
53
71
1
19
54
72
2
20
C
1
2
3
55
73
3
21
38
56
74
4
22
39
57
75
5
23
40
58
76
6
24
41
59
77
7
25
42
60
78
8
26
43
61
79
9
27
44
62
80
10
28
45
63
81
11
方法:鼓励孩子抬头于垂直位并伸手臂。大孩子可以对言语的要求或示范有反应。小孩子则更喜欢在对他面前举起并逐渐抬高的玩具,看有无反应。
12.肘支撑俯卧位:右肘支撑躯体,朝前完全伸展左臂
0右前臂没有支撑体重的迹象
1右前臂承重、左臂不支撑,但没有向前伸展
2右前臂承重、左臂部分向前伸展
3完成
位置:头可以处于任何位置、手臂放在可以前臂负重的位置、腿舒适的伸展
26.坐于垫子上:触摸右后方45度放置的玩具,返回开始姿势
0没有触摸玩具的迹象
1开始伸手,但不达到后面
2伸到后面,但没有触及玩具或没有回到原地(手伸到大转子外)
3完成
位置:孩子舒适坐在垫子上(包括W坐)手臂的位置可以变化、但孩子必须能够坐稳尝试该题。
方法:孩子右边后方45度处放置玩具,距离等于孩子伸出手臂触其臀部的长度。检查者尽量在他右面放置玩具来引起他注意、然后将其放于大概的位置、引诱孩子得到它、使注意力在玩具上是很重要的。
1开始伸手向中线移动
2伸出右臂、但手不能过中线
3完成
位置:头位于中线、手臂放松(只要双手不过中线,在中线上或任何位置都可)玩具放置胸部水平使孩子容易得到且又离胸部足够远、引导孩子手伸向空中取物。
方法:要求孩子去拿放在中线位的一个小玩具,然后逐渐把玩具向孩子左侧移动以使孩子的右手越过中线,玩具的位置视孩子的能力而定。
21.坐于垫子上:检查者支撑孩子胸部,头部竖直保持3秒
0头部没有抬起的迹象
1开始有抬起的迹象
2抬头但不能竖直维持3秒
3完成(头部到垂直位并维持3秒)
位置:孩子位于任何舒适的坐位、头屈曲向前。
方法:检查者位于孩子后面、将双手放于孩子胸部、另一人在孩子前面举着一个玩具在孩子眼睛水平。如果只有一个人的话可以用一面墙镜来帮助引起孩子的注意。
/60=%
C
/42= %
/42= %
/42= %
D
/39= %
/%
/72= %
/72= %
总分
+ + + + /5=
+ + + + /5=
+ + + + /5=
目标分
/ = %
/ = %
/ = %
中文版GMFM量表
A.卧位与翻身
1. 仰卧位:头正中位:在四肢保持对称的情况下旋转头部
0手臂不能支撑
1保持小于1秒
2保持1-4秒
3完成
位置:孩子坐垫子上,可以取任何舒适位,手臂放于最有利支撑的地方。包括前面、旁边或放在身体上,如大腿上。孩子也可以用一个手臂支撑或一手放在另一手臂上。
方法:检查者位于能使孩子表现最好的地方,对于较小的或较重的孩子,检查者可以站在孩子的后面,另一个人能在前面鼓励孩子、孩子面对一面镜子也是有所帮助的。对于大孩子可以简单地要求其保持姿势达到要求的时间。
方法:在孩子面前约一手臂长度的地方放一个玩具大约在视线水平鼓励其伸出左臂离开垫子向前取玩具。完全伸展是指肘部完全伸展且肩向前臂屈曲
14.俯卧位:向右翻身成仰卧位
0没有翻身的迹象
1开始有翻身
2部分向仰卧位翻身
3完成
位置:俯卧位,手臂舒适地放置最好头向下
方法:鼓励孩子在要求或示范下向右翻至仰卧。小孩子可能朝着玩具或照料者翻身。不可以通过摆放手臂使孩子不用抬头只需轻轻用力即可翻至仰卧位,例如右臂屈曲在头下面。虽然下肢保持交叉但能完全翻身可以给3分
有控制地降低身体坐到地面不用上肢的帮助0拉着器械不能降低身体到地面1能够降低身体到地面但是有撞击中途失去控制2在手臂帮助下或者拉着器械降低身体坐到地面手臂可以用来维持平衡或者撑起在地面或身体上3完成运动有规律有方
中文版GMFM量表评分表(88)
姓名:性别:年龄: 住院(门诊)号: 类型:程度: 轻 中 重
0 头不能维持于中线
1 头能维持于中线1-3秒
2 头能维持在中线,转头时四肢不对称
3 完成
位置:头位于中线,有可能的话手臂放松且对称放置
方法:引导孩子的头从一侧转向另一侧,或跟随物体从一侧转至另一侧。孩子能在引导下保持手臂不动,或者可以在较小孩子尽力去得到物体的时候,观察其上肢运动是否对称。
2.仰卧位:双手纠正到中位,手指相接触
0左侧髋、膝关节没有屈曲
1左侧髋、膝关节有屈曲
2局部屈曲右髋、膝关节
3完成
位置:头位于中线、腿舒适地伸展
方法:要求大年龄孩子其将膝尽量靠近胸部。小年龄孩子在玩耍中自然地完成,指导者拿一只有趣的玩具放在一只或两只脚上从而诱导小年龄孩子屈髋或膝。全关节范围是指膝触及胸,大腿触及小腿。
6.仰卧位:右上肢过中线抓玩具
0右侧髋、膝关节没有屈曲
1右侧髋、膝关节有屈曲
2局部屈曲右髋、膝关节
3完成
位置:头位于中线、腿舒适地伸展
方法:要求大年龄孩子其将膝尽量靠近胸部。小年龄孩子在玩耍中自然地完成,指导者拿一只有趣的玩具放在一只或两只脚上从而诱导小年龄孩子屈髋或膝。全关节范围是指膝触及胸,大腿触及小腿。
5.仰卧位:左侧髋、膝关节能在全关节范围内屈曲
29
46
64
82
12
30
47
T
83
13
31
48
E
1
2
3
84
14
32
49
65
85
15
33
50
66
86
16
34
51
67
87
17
35
T
68
88
T
36
D
1
2
3
69
T
B
1
2
3
37
52
70
次数( )
次数( )
次数( )
百分比
目标区
百分比
目标区
百分比
目标区
A
/51= %
/51= %
/51= %
B
/60= %
/60= %
方法:在孩子面前约一手臂长度的地方放一个玩具大约在视线水平鼓励其伸出左臂离开垫子向前取玩具。完全伸展是指肘部完全伸展且肩向前臂屈曲
13.肘支撑俯卧位:左肘支撑躯体,朝前完全伸展左臂
0左前臂没有支撑体重的迹象
1左前臂承重、右臂不支撑,但没有向前伸展
2左前臂承重、右臂部分向前伸展
3完成
位置:头可以处于任何位置、手臂放在可以前臂负重的位置、腿舒适的伸展
B.坐位
18.仰卧位:检查者握孩子双手,拉自己到坐位,头部控制好(头与脊柱成直线或稍向前倾)
0拉到坐位时,头不能控制
1拉到坐位时,头部有控制的迹象
2拉到坐位时,头能控制部分时间
3完成
位置:仰卧位,头放于中线、手臂和腿自然伸展。
方法:检查者的位置应给予孩子坐起所需足够的空间、同时能安全地抓住孩子的手。测试孩子时检查者可以位于其一边,但测试大孩子时需要骑跨在他们的腿上方(小心不能固定他们的腿)
19.仰卧位:向右侧翻身,坐起
0没有向右翻身坐起的迹象(先成俯卧然后坐起不给分)
1向右侧翻,开始有坐起的动作
2向右侧翻,部分坐起
3完成
位置:仰卧位,头放置中线、手臂、腿舒适伸展
方法:指导孩子先翻至右侧然后坐,对于那些已经用这种方法来坐孩子来说,这个很容易明白,但对于那些不用这种方法去坐的孩子来说,需要更多的解释。
0 双手没有向中线移动
1 双手开始时向中线移动
2 手能放在身体前面,但不能手指相对
3 完成
位置:头位于中线且手臂放松。
方法:引导孩子将手放在一起或模仿你的示范,较小的孩子常常会将手自发地放在一起,尤其是在关注玩具的时候。“手指相对”指孩子必须保持两手在一起足够长的时间,从而显示出有一只手或双手指尖的接触(可以是一个手指碰到另一个手指,但不能是两个拳头的短暂接触)。
17.俯卧位:使用四肢向左侧旋转90度
0没有向左旋转的迹象
1开始用肢体向左旋转
2用四肢向左旋转<90度
3完成
位置:孩子舒适地俯卧位、头朝下
方法:放一个玩具在孩子右面并鼓励其旋转。如果你期望孩子能转动90度,则玩具应放在90度以外处。玩具放在90度处的时候,一些孩子会部分旋转后伸右手来够玩具,这种情况可以认为是已完成动作。如孩子通过爬或翻身来完成此测试的话,可以在开始阶段将玩具放在孩子的右边,通过逐渐移动玩具引导孩子完成
7.仰卧位:左上肢过中线抓玩具
0没有像中线移动的迹象
1开始伸手向中线移动
2伸出左臂、但手不能过中线
3完成
位置:头位于中线、手臂放松(只要双手不过中线,在中线上或任何位置都可)玩具放置胸部水平使孩子容易得到且又离胸部足够远、引导孩子手伸向空中取物。
方法:要求孩子去拿放在中线位的一个小玩具,然后逐渐把玩具向孩子左侧移动以使孩子的右手越过中线,玩具的位置视孩子的能力而定。
方法:大孩子可要求其抬头并朝前看。小孩子可以在他们面前放一些玩具或叫他们的名字来吸引他们。并不要求头位于正中线。
11.肘支撑成俯卧位:头抬高,肘部伸展,胸部离开床面
0没有抬头迹象
1抬头、下巴不能离垫
2抬头、没有竖起、前臂承重
3完成
位置:俯卧位手臂放在前臂可以承重的位置上,如果觉得可能抬头有困难,就必须让孩子头放在垫子上。腿舒适地伸展
15.俯卧位:向左翻身成仰卧位
0没有翻身的迹象
1开始有翻身
2部分向仰卧位翻身
3完成
位置:俯卧位,手臂舒适地放置最好头向下
方法:鼓励孩子在要求或示范下向右翻至仰卧。小孩子可能朝着玩具或照料者翻身。不可以通过摆放手臂使孩子不用抬头只需轻轻用力即可翻至仰卧位,例如右臂屈曲在头下面。虽然下肢保持交叉但能完全翻身可以给3分
22.坐于垫子上:检查者支撑孩子胸部,头正中位保持10秒
0没有抬起的迹象
1开始抬头、但不在中线
2头抬起位于中线,保持小于10秒
3完成
位置:孩子位于任何舒适的坐位、头屈曲向前。
方法:指导孩子抬头向前看玩具、希望孩子抬头位于中线、“中线”是指“头位于中间”。也就是说矢状面和额状面都垂直。
23.用上肢支撑坐于垫子上,保持5秒
8.仰卧位:向右翻身成俯卧位
0 没有翻身的迹象
1 开始翻
2 部分翻、不成俯卧
3 完成
位置:头位于中线、手臂和下肢舒适地放松
方法:大年龄孩子简单地要求翻身至俯卧,小年龄孩子经常会向玩具方向翻身。如果孩子完全翻身至俯卧、但右手臂仍压在下面、可以给予3分
9.仰卧位:向左翻身成俯卧位
0没有翻身的迹象
1开始翻
3.仰卧位:抬头45度
0颈部没有屈曲
1颈部有屈曲,但不抬头,抬不起来
2抬头小于45度
3完成
位置:头位于中线
方法:试用孩子感兴趣的玩具来吸引他们,当他们把注意力放在玩具上时,渐渐地将玩具朝他们脚的方向移动并离开他们的视线,希望他们为追逐玩具而抬头。也可以假装抱孩子期望他能抬头。
4.仰卧位:右侧髋、膝关节能在全关节范围内屈曲
25.坐于垫子上:前面放置小玩具,身体前倾触摸玩具,没有上肢支持返回直立坐位
0没有向前倾的迹象
1倾向前但不返回
2倾向前,触摸玩具,在手臂支持下回到直立坐位
3完成
位置:舒适地坐在垫子上、手的位置可以根据孩子能力而变化但孩子必须能稳定于坐位从而完成该测试。
方法:使玩具离开孩子足够远以至必须前倾向前触摸。这将取决于许多因素(如最初坐的位置、伸臂的运动范围等)。可允许至少一次尝试来判断玩具是否在孩子前倾够得着的地方。对于较小的孩子,可用较大的玩具,使其双手均不承重。
20.仰卧位:向左侧翻身,坐起
0没有向左翻身坐起的迹象(先成俯卧然后坐起不给分)
1向左侧翻,开始有坐起的动作
2向左侧翻,部分坐起
3完成
位置:仰卧位,头放置中线、手臂、腿舒适伸展
方法:指导孩子先翻至右侧然后坐,对于那些已经用这种方法来坐孩子来说,这个很容易明白,但对于那些不用这种方法去坐的孩子来说,需要更多的解释。
2部分翻、不成俯卧
3完成
位置:头位于中线、手臂和下肢舒适地放松
方法:大年龄孩子简单地要求翻身至俯卧,小年龄孩子经常会向玩具方向翻身。如果孩子完全翻身至俯卧、但右手臂仍压在下面、可以给予3分
10.仰卧位:竖直抬头
0没有抬头的迹象
1开始抬头、但下巴不能离垫
2抬头、下巴能离垫、头不能竖起
3完成
位置:头在垫子上、手臂、腿舒适地放置(腿部、骨盆必须与垫子接触)头可以面朝下或转向一边。
24.坐在垫子上:没有上肢支撑保持坐位3秒
0不能保持坐位、除非手臂支撑
1单个手臂支撑下保持坐位
2没有上臂支撑保持坐位小于3秒
3完成
位置:舒适地坐在垫子上、手臂任意放置。
方法:检查者可以位于孩子的前面或后面。许多孩子可以在开始时用手臂支撑、然后依据动作要求或示范抬起一个或双手。小孩子可以开始手臂支撑、然后诱导其为得到他们前面举着的玩具而抬起一个或双手臂,或通过游戏如:拍手,来抬起双手。“手臂放松”是指手臂不会因为要达到或保持坐位而承重。
16.俯卧位:使用四肢向右侧旋转90度
0没有向右旋转的迹象
1开始用肢体向右旋转
2用四肢向右旋转<90度
3完成
位置:孩子舒适地俯卧位、头朝下
方法:放一个玩具在孩子右面并鼓励其旋转。如果你期望孩子能转动90度,则玩具应放在90度以外处。玩具放在90度处的时候,一些孩子会部分旋转后伸右手来够玩具,这种情况可以认为是已完成动作。如孩子通过爬或翻身来完成此测试的话,可以在开始阶段将玩具放在孩子的右边,通过逐渐移动玩具引导孩子完成
诊断:日期: 年 月 日
测试次数
测试日期
测试时间
测试人员
陪同者
测试地点
测试气温
衣着情况
日常不符
A
1
2
3
18
T
53
71
1
19
54
72
2
20
C
1
2
3
55
73
3
21
38
56
74
4
22
39
57
75
5
23
40
58
76
6
24
41
59
77
7
25
42
60
78
8
26
43
61
79
9
27
44
62
80
10
28
45
63
81
11
方法:鼓励孩子抬头于垂直位并伸手臂。大孩子可以对言语的要求或示范有反应。小孩子则更喜欢在对他面前举起并逐渐抬高的玩具,看有无反应。
12.肘支撑俯卧位:右肘支撑躯体,朝前完全伸展左臂
0右前臂没有支撑体重的迹象
1右前臂承重、左臂不支撑,但没有向前伸展
2右前臂承重、左臂部分向前伸展
3完成
位置:头可以处于任何位置、手臂放在可以前臂负重的位置、腿舒适的伸展
26.坐于垫子上:触摸右后方45度放置的玩具,返回开始姿势
0没有触摸玩具的迹象
1开始伸手,但不达到后面
2伸到后面,但没有触及玩具或没有回到原地(手伸到大转子外)
3完成
位置:孩子舒适坐在垫子上(包括W坐)手臂的位置可以变化、但孩子必须能够坐稳尝试该题。
方法:孩子右边后方45度处放置玩具,距离等于孩子伸出手臂触其臀部的长度。检查者尽量在他右面放置玩具来引起他注意、然后将其放于大概的位置、引诱孩子得到它、使注意力在玩具上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