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第六、七、八单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默:不说话。

无声:没有声音。

寂静:没有声音,非常静。

平静:文中指环境没有不安或动荡。

万籁俱寂:形容环境非常寂静。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1.生再读课文,思考:荷兰是怎样一个国家?
2.用课文的句子回答。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3.“也是”在这里起什么作用?(强调)强调荷兰是牧场之国。

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荷兰是“牧场之国”?
5.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交流。

6.师作小结:三五成群的花牛、成群的骏马、绵羊、猪群、运河的傍晚美景。

这些地方的描写可以看出荷兰是“牧场之国”。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并口头组词。

2.重点指导写字。

“尊”上面的“酋”里有一横,注意不要写掉了。

“霞”上面的“雨”要写得扁一些,宽一些。

3.生指写练习。

五、抄写生字
【达标检测】
在比喻句的后面打“√”。

1.母牛的模样像妇人,仪态端庄。

( )
2.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
许。

( )
3.骏马的腿粗如圆柱。

( )
4.黑白花牛仿佛正在思考什么。

( )
找出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抄一抄。

【课后反思】
3.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教师相机引导朗读感悟。

(1)“我”喜欢描写花牛的这部分。

出示文段:“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下,……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①生自由读文段,用线画出描写花牛神态的句子或词语。

②“母牛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

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

”这两句话中作者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拟人)这样写有何好处?
③指名读文段。

读出赞美的语气。

(2)“我”喜欢描写骏马的这部分。

出示文段:“成群的骏马,……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


①课件展示骏马奔腾的场面。

你看到骏马是怎样奔跑的?
②文中又是怎样描写骏马奔腾的?
③你是怎样理解“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的?
学生自由发言。

(骏马在这里生活得很快乐。

这里是骏马的乐园)
④指导朗读。

(3)“我”喜欢描写绵羊和猪群的部分。

①相机理解“悠然自得”。

②指名读这部分。

(4)“我”喜欢描写荷兰的傍晚的部分。

出示文段“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哼唱着小曲儿。


①这部分描写了哪些景物?(晚霞、汽笛声、寂静、小曲儿)
②生读这段话,边读边想画面。

(5)“我”喜欢描写运奶的部分。

从“汽车、火车,装载着一罐一罐的牛奶运往城市。

”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富裕)
(6)“我”喜欢描写万籁俱寂的夜晚的部分。

出示文段:“车过之后,……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①生自由读这段,讨论读后感。

②汇报。

(感受到田园的平静、安宁)
③指导朗读。

4,再次完整地朗读课文。

三、体会感受,朗读背诵
1.作者笔下的荷兰,田园风光充满了诗情画意,让我们读了如同亲临其境。

为什么会这样?(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
2.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达标检测】
作业
我查找到了许多有关荷兰的资料。

资料
纪念日 5月4日(1945年5月4日占领荷兰的法西斯德军在瓦格宁根签署投降书,被定为荷兰“纪念日”)
国花郁金香
国鸟琵鹭
国石钻石
【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
批注:【预习反馈】
3、 生字词听写复习。

(学生上台展示)
4、 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精讲点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前面一课里,我们一起去观赏了荷兰的田园风光,这节
课让我们再去看看江南水乡的风光吧!
(板书课题:小巷人家)(巷:较窄的街道)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自读要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工具书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
词语。

(2)读完后想一想,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主读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2)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再读课文,想想课文描写了什么。

2.理清脉络。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小巷人家值得“我”留恋。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写江南水乡的美景。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小巷人家令“我”依恋。

3.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小城春色,小桥流水,小巷人家,多美的江南水乡风光)
四、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读第1自然段,你了解了什么?(描写小巷的诗句) 2.指名朗读。

【达标检测】
1、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并造句。

留恋:不忍离开或舍弃;,
留恋……
幽静:幽雅寂静。

幽静……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留恋——( ) 雅洁——( ) 恬静——( )
宛如——( ) 玲珑——( ) 风光——( )
【课后反思】
【精讲点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
1.作者围绕中心句描写了江南水乡的美景,你最喜欢哪一处景色?
2.出示挂图,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讲讲图上画的江南水乡。

3.精读课文,把你最喜欢的一处多读几遍。

4.全班交流喜欢的景物。

5.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相机引导学文。

(1)“我喜欢小巷、水巷的美景。


①读课文第2自然段。

思考:这是怎样的小巷?
(弯曲多变,巷中有拱门,过街小楼)
②试着画一画小巷。

③交流画的画。

你为什么能画得这么逼真?(作者描写具体)
④指导朗读。

(2)“我喜欢庭院。


①读课文第3自然段。

思考:庭院里有什么?
②你觉得哪些词语美?找一找,并读一读。

相机理解,玲珑可爱:精巧、细致、可爱。

雅洁:高雅洁净。

娇嫩:柔嫩。

③指导朗读。

(3)“我喜欢江南水乡的小舟。


①读第4自然段。

这段描写的是什么景物?
②找出这段中的比喻句,说说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

③指导朗读。

(4)“我喜欢水巷人家的河埠头。


①课件展示河埠头。

学生欣赏。

②用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向我们介绍河埠头的美景。

③指名朗读。

6.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读这段。

思考:这段起什么作用?
(与第一段相照应,首尾呼应)
(2)齐读最后一句。

三、再次完整地朗读课文
四、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背诵
【达标检测】
一、说说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儿时读的诗句,在今天越来越值得吟诵与留恋了。

( )
2、环洞桥的倒影,宛如半弯明月。

( )
3、六月的太阳似火一样烘烤着大地。

( )
4、这么美的江南水乡,怎能不令我依恋?( )
【课后反思】
新课学习:
一、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 检查学习字词
2、 美美地读一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介绍了兴凯湖的哪些特
点?在文中画记相关的句子。

(学生讨论)
2、汇报结果
第二自然段:主要讲兴凯湖的辽阔磅礴。

第三自然段:主要讲兴凯湖的温柔平静。

第四自然段:主要讲兴凯湖的清澈透明。

第五自然段:主要讲兴凯湖的鸟的天堂。

三、品读课文,自主表达
1、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最感兴趣?认真读一读,边读边
想象课文所描述的画面。

(学习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学习成果
(1)学生读课文,边读边画相关句子。

(2)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汇报。

①兴凯湖不是海,却海一样辽阔,海一样磅礴。

②兴凯湖很温柔,很平静。

③兴凯湖是鱼的世界,更是鸟的天堂
3、作者是怎样抓住兴凯湖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1)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

(2)汇报学习情况。

(3)第2自然段,作者抓住“兴凯湖不是海,却海一样
辽阔,海一样磅礴”这一特点进行描写的。

课件展示波涛翻
滚的情景,感受它的辽阔和磅礴。

指名朗读、比赛读,看谁能读出兴凯湖的磅礴气势。

(4)第3自然段作者抓住了“兴凯湖很温柔,很平
静”的特点来描写。

课件展示兴凯湖的平静,感受它的温柔。

朗读这段,边读边想画面。

(5)第4自然段作者抓住“兴凯湖的清澈透明”的特点
进行描写。

(6)第5自然段作者抓住“兴凯湖是鸟的天堂”的特点
进行描写。

难点:2、收集资料,积累语言。

教学用具 及方法:教具: 多媒体课件
方法:读、写、议相结合教学过程
【预习反馈】
收集世界各地的图片资料,了解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民俗民风。

【精讲点拨】 “我会写”
1、学生先自由认读“仪、蚁、议、桶、通、痛”这几个汉字。

2、指名学生认读。

3、仔细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明确。

4、指导学生进行正确书写。

“我能填”
1、学生先弄清题目要求,发现这两组词语有什么特点呢?。

2、明确题目要求: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全班交流。

“我能读”
1、 学生自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 读了这段短文,你有什么感受?短文中哪些词语给你这样的感受?
3、请同学们用波浪线画出动态描写的句子,用横线画出静态描写的句子。

交流讨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引导学生边品读边展开想象,读出文中所营造的意境,进行朗读训练。

“读读背背”
批 注:
1、出示“读读背背”中的四句古代名言,学生自由读。

2、你是怎么理解这些名人名言的?小组之间互相交流下,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3、归纳总结
(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不登高山就不知道天多大,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有多厚,说明学海无涯。

(2)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人要有足够的知识和阅历,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人才会成才。

(3)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大意是天鹅冲天高飞,一飞就是千里路程。

说明要有远大志向。

(4)志当存高远。

一个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

“大舞台”
1、出示图片,直观感受。

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名胜和名俗?
2、请结合图片,给大家当当解说员。

【展示合作】
1、对子间自由讨论自己记忆字形的小窍门。

3、组内进行朗读比赛,比比谁读得更正确、更流利。

【达标检测】
默写读读背背名人名言。

【课后反思】
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1、你的家乡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有哪些值得你骄傲的地方?说给大家听一听。

2、把你说的内容写下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3、把内容写具体,语句要通顺。

教学重点难点:突出家乡美。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交流家乡与众不同或值得骄傲的地方,然后提取最能突出家乡美的材料供学生选择。

教学用具
及方法:教材,课件,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预习反馈】
7、 生字词听写复习。

(学生上台展示)
8、 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精讲点拨】
课前导语
本单元里我们饱览了天下美景:有荷兰诗情般的田园风
光,有令人依恋的江南水乡,有美丽的兴凯湖。

这一处处美
景让我们流连忘返。

你的家乡呢!你的家乡美的哪儿?
一、明确目标
围绕“我爱我的家乡”选取好的材料,写一篇作文。

二、资料链接
《小巷人家》一文中作者描写小巷的弯曲多变,用了
五个“有”:有斜歪的,有直中带曲的,有曲中带直的。

有些
巷中有拱门,有过街小巷。

这五个“有”围绕“弯曲多变”的特
征描写得非常具体。

最后一句“人在巷中行走,移步换景,
并不感到寂寞。

”写出了自己喜爱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喜爱
的感情。

抓住景物特征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三、资源共享
北国冰天雪地的纯净美,江南山水的秀丽美,杭州的
西湖美景,泰山的日出……还可以是天津的小吃“三绝”,浙
江义乌的人才辈出等等。

四、习作方法
批注:
1,你的家乡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有哪些值得你骄傲的地方?
2.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在全班交流。

3.把你说的内容写下来。

注意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家乡的热爱,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细致描写,语句要通顺。

五、开心练笔
指导学生写开头或精彩段落或结尾等。

例:严冬,牡丹江却是另一番景色,在封冻的江面上,小朋友们抽陀螺,打爬犁,游人们乘着冰船、马拉爬犁。

尤其让人赞叹的是,在摄氏零下30多度的气温下,江水里还有人在冬泳,有老人,有青年,有少年,有男的,也有女的。

六、交流探究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共同交流写的开头、结尾或精彩段落。

七、小结归纳
同学们的作品都较好,抓住了景物特征来描写,语句通顺,而且有的同学用上了许多优美的词,使作品锦上添花【达标检测】
小练笔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共同交流写的开头、结尾或精彩段落。

【课后反思】
美丽的家乡小河夜深了,伴过窗外的月色,我的思绪飞呀飞呀,飞到了家乡的小河旁。

小河岸边垂柳依依,河水青青,河面上还不时咕噜咕噜地冒出像珍珠一样的水泡泡。

阳春三月,微风吹拂绿水,细雨由天上洒落,千条万条的柔柳飘拂着,河面上已浮起荷叶片片。

晚上,我和几个小伙伴总爱静静坐在河边,仰望那天上繁星点点,倾听小河里蛙声片片。

每当这时,我们的心就会心花怒放……
盛夏时节,火辣辣的太阳把河水烤得滚烫,似乎会冒出缕缕青烟,这时也是小河最迷人的时候。

荷叶满塘,荷花飘香。

河面上绿叶搭着绿叶,红花叠着白花,还不时蹦出几条小鱼来。

看那符叶挨挨挤既.互不相让:那荷花朵朵秀丽,可又各不—相同。

看看这一朵很荚,闻闻那二朵很香。

夏日的小坷,美得叫人流连忘返。

秋天的小河是我们孩子们的乐园。

小河清澈见底,河里砂石历历在目。

那些男孩坐着小船在伞一样的荷叶下钻来钻去,采摘莲蓬,我们女孩奸眼巴巴地望他们,恳求“施舍”。

每当我吃莲蓬时,总是慢慢品尝。

冬天是收获的季节,大人们带着铁锹,拿着麻包,兴高采烈地来到河边,每当我们的双手按住大人们扔上来的鱼时,心里特别快活!鱼捉光了,又挖起藕来,掀开泥土,顺着藕的走向一拽,一条条四五尺长的圆滚滚的藕就被拖了出来,——真是“鲜鱼肥藕”啊!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那条带给人们欢乐的小河。

总评:
作者分别从春、夏、秋、冬四个不同角度,抓住景物特点描写家乡的小河。

开头开门见山,将读者的思绪带到家乡的小河边。

结尾直抒胸臆,点明主题。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达标检测】
一、习作讲评
1.出示还需修改的习作文稿。

, (1)学生读习作稿,想一想,哪些地方要修改?
(2)在小组内讨论,合作修改习作。

(3)各小组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全班交流。

比一比哪个小组修改后的习作好。

2.欣赏佳作。

(1)学生读佳作,把自己认为好的地方作上记号。

(2)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佳作好在哪儿?找出值得自己借鉴的地方。

(3)再次欣赏习作。

3,修改自己的作文稿,借鉴别人写得好的地方。

二、小结总结
家乡美、家乡亲,让我们为家乡的富饶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誊写习作
【课后反思】
【精讲点拨】
一、创设情境,引领导入
 1、播放课件,观看黄河图片
2、听课文情境朗读。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自由读诗、同桌互读,指名读诗。

检查自学情况。

重点指导:
“淘”不要读成第一声。

“曲”读第一声。

“淘”是左右结构,注意左窄右宽。

“簸”笔画较多,注意拆分细看。

3、齐读古诗
【展示合作】
一、理解诗意,想象诗景
1、 播放课件,观看黄河之水奔流而来,狂风怒吼得视频资料,提问:哪些诗句描写了画面的内容?
2、指名读第一二句。

九曲:形容河流弯道多。

浪涛风簸:水夹带着泥沙、波涛汹涌的样子。

让学生采取个人读、学生练读等。

交流读后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3、边吟诵边想象配乐齐读。

4、想象用什么词可以概括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不禁感叹道——(三四句)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什么?
5、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6、再读全诗,体会诗人豪迈的情怀和浪漫的想象。

7、假如你是诗人,你会有怎样的感慨?心情如何?
【达标检测】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重点指导:“踪、翁”是后鼻音。

“钓”注意与“钩”区分。

 (2)通过自学,你知道了哪些字词的意思?
鸟飞绝:没有鸟的踪影 径:小路 人踪灭:没有人的踪迹
 (3)解析课题,简介作者
 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被贬后,精神受到刺激和压抑,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苦恼郁闷。

【展示合作】
一、合作探究,理解诗意
环境——寒冷凄凉
1、读完整首诗后,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写这一幅江上雪景吗?这样的雪景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你从诗中的哪些字词感受到的?
“绝”和“灭”:所有的山、所有的路都被白雪覆盖了,不见飞鸟没有行人。

“寒”是造成凄凉的主要原因,这么寒冷的天气,鸟儿无处觅食,只好躲在巢中取暖,人出行不便,也只能待在家中。

2、指导朗读,把诗中的寒冷凄凉读出来。

心情——孤独寂寞
1、此情此景,你能感受到渔翁的心情吗?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2、请同学带着感情的去读,读出渔翁的寂寞。

精神——清高孤傲
1、学到这,你们对渔翁有什么看法?对不懂得地方提出疑问
2、在这样一个寒冷的环境中,渔翁有没有被寒冷所征
服?从他身上看出一种怎样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4、说说诗句的意思。

5、指名读全诗、齐读全诗、配乐背诵。

【达标检测】
一、理解诗句,填空。

《江雪》这首诗艺术构思很讲究,诗人运用了( )( ) 的手法:千山万径之广远衬托孤舟老
翁之渺小,鸟绝人灭之静寂对比老翁垂钓之生趣。

【课后反思】
【精讲点拨】
一、揭题释题。

板书课题:拔苗助长
指导读题,用自己的话概括课题意思。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读通文章。

2、检查生字词,指名认读。

课件出示:焦急喘气筋疲力尽
3、指导书写重点字。

“焦”:注意“焦”字的的上面右边是四横,不要写成“住”。

“喘”可以与“端、踹”进行形近字区分,通过偏旁识记。

4、齐读课文。

【展示合作】
一、品读课文
1、自读课文,自读要求:
(1)这位农民有什么愿望?
(2)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是怎么做的?
(3)故事的结果怎样?
2、小组讨论
3、全班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①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你如何理解巴望,可以看出种田人什么心情?
②把所有的禾苗都拔高了不少。

4、指导朗读,读出农民焦急的语气。

5、拔苗之后农民心情有什么变化?从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出来?
“他精疲力尽地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
2、检查生字词,指名认读。

3、指导书写重点字。

(1)“羊圈”的“圈”是多音字,在这读作“juan”。

(2)“窟窿”的“窿”读轻声。

4、齐读课文。

【展示合作】
一、品读课文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亡羊”哪段是写“补牢”?
2、自由读一至四段,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读完后小组内互相讨论。

4、交流归纳:
①为什么会丢羊呢?“原来羊圈破了个窟隆,夜里,狼从窟隆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指导朗读。

②街坊劝告,他不听。

好心的邻居是怎么劝告他的?
(引导评议,读出劝告的语气)
③养羊人听完劝告后又是怎么说的?(毫不在意,漫不经心)
④他不听劝告的结果又如何了?
5、两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自由读最后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6、如果这个人还是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7、揭示寓意:
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达标检测】
1、 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亡羊补牢》是一则( )故事,讲的是一个养羊
人的羊圈破了,( ),邻居( )他
修( ),他不听劝告( ),最
后( )。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
我们:( )。

【课后反思】
2、 运用已学的方法,自学本课生字词:读准字音,记住字
形,并学会字意。

【精讲点拨】
一、揭题
1、故事导入。

(简介故事起因)
2、揭题:幸福鸟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读课文,自读要求:
①旺嘉找到幸福鸟了吗?他在寻找幸福鸟的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②边读边圈记好课文中的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次,并标号自然段。

2、指名回答问题
3、重点指导:
“旺、锋”是后鼻音,“拦、担”是前鼻音。

“嘉”字笔画较多,注意与“喜”字进行比较,“忍”字上面不要写成一边一点,“茂”字下面不要写成“戍”。

4、 课堂小练笔,写一写。

5、词语积累。

平坦:多指地势没有高低凹凸。

忍饥挨饿:忍受饥饿。

摸索:试着探求,了解。

茂盛:形容草木繁盛、生长旺盛。

4、开销火车认读生字词。

【展示合作】
1、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2):一无所有的人们都盼望得到幸福。

第二部分:(3-11):旺嘉寻找幸福鸟所遇到的困难
【展示合作】
一、合作探究,探究感悟
1、再读课文,说说旺嘉在寻找幸福鸟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三道难关?
按课文内容填空
难关行动结果
乱石滩
忍饥挨饿
找到幸福鸟
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出示句子:
①旺嘉勇敢地踩上去,鞋底被划穿了,双脚被割破了,鲜血流在石滩上。

引导学生画记动词,体会旺嘉的勇敢
②旺嘉忍饥挨饿,不停地往前走。

当他走出沙漠时,已经瘦得皮包骨头了。

抓住忍饥挨饿、瘦得皮包骨头体会旺嘉的坚强,读出坚定的语气。

③旺嘉用手摸索着,一步一步往上爬,终于爬到雪山顶。

摸索是什么意思,怎样用动作表示?
你从“终于”一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是什么原因让旺嘉坚持到了最后?
2、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表格
3、在我们身边有旺嘉这样无私奉献自己的人吗?
4、读了旺嘉的故事后,说说今后遇到困难你会怎样去面对?
【达标检测】
一、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道路 ( )的刀子 ( )的阳光 ( )的花朵
( )的旺嘉 ( )的田地
【课后反思】
1.注意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2.理解词语。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小组内讨论。

(2)自由发言。

繁星闪耀:许多星星在闪烁。

男耕女织:男的在耕地,女的在织布,形容家庭生活非常幸福美满。

凄凉:寂寞冷落;凄惨。

【展示合作】
四、 学习课文内容
1.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在小组内讨论后发言。

(2)得出结论:这一段既扣题又引出下文。

2.自学课文。

(1)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课文。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未弄懂的问题。

(4)全班共同解决未弄懂的问题。

①牛郎织女是怎样生活在一起的?
【达标检测】
照样子,写词语。

舒舒服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遥遥相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26 牵牛星和织女
幸福美满
牛郎织女
遥遥相望
牵牛星织女星
【课后反思】
二、明确分工,小组交流
1.四人组成一个小组,人人参加讨论。

2.明确任务。

每人选择书中的一个人物,先说出观点:喜欢或不喜欢,然后用充分的理由说明自己的观点。

说明时语句通顺,观点突出,理由充分。

【展示合作】
3.小组讨论交流。

(1)我喜欢《幸福鸟》中的旺嘉。

旺嘉在寻找幸福鸟的过程中遇到三大难关。

第一个难关,平坦的道路变成乱石滩,双脚割破,鲜血直流;第二个难关,在沙漠里,他忍饥挨饿,仍不停地往前走;第三个难关,眼睛瞎了,用手摸索着前进。

在这三大难关面前,他不妥协。

旺嘉这种不畏艰难,克服重重困难寻找幸福鸟的精神让我佩服。

(2)我不喜欢《牵牛星和织女星》中的王母娘娘。

牛郎和织女追求幸福生活有什么错?她为什么这么残忍地拆散他们?她的做法真是太可恶了。

三、全班汇报,评点鼓励
1.在小组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各小组将意见综合起来,由代表向全班汇报,组内其他同学作补充。

2.组织评点。

不进行个人发言的评价,只评小组发言情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奖励优胜小组
【达标检测】
对你熟悉的书中人物进行描写,写出人物的特点。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