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关节康复器在膝关节周围骨折康复中的应用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肢关节康复器在膝关节周围骨折康复中的应用体会
张宗颖
【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年(卷),期】2019(025)006
【总页数】2页(P118-119)
【关键词】下肢关节康复器; 膝关节; 骨折; 康复
【作者】张宗颖
【作者单位】天津市宁河区医院天津 301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膝关节周围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其产生原因包括多种因素,比如车祸、高空坠落以及运动碰撞等[1-3]。

膝关节周围骨折临床通常采用牢固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但是在治疗后患者需要较长的康复时间[4]。

在这个阶段,积极有效的康复措施对于保障患者的康复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5-10]。

基于此,本文以本院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下肢关节康复器在膝关节周围骨折康复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康复提供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以本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2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作为研
究对象开展对比研究。

将12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患者。

对照组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41例和19例,年龄18~63岁,平均(40.37±6.82)岁,包括31例车祸患者、16例机械创伤患者、10例高空坠落患者以及其他患者3例。

试验组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39和21例,年龄19~61岁,平均(40.88±6.64)岁,包括30例车祸患者、14例机械创伤患者、11例高空坠落患者以及其他患者5例。

将两组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没有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

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

1.2 方法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下肢关节康复器康复措施以及常规康复措施。

其中下肢关节康复器康复措施主要内容为:(1)在患者手术结束后,仍然处于麻醉状态时,将其伤肢置于已经调试好的下肢关节康复器上;(2)根据患者健肢长度对下肢关节康复器杆件长度进行调节,然后将患肢置于支架上,将旋钮拧紧[11]。

将循环周期控制在45s~8min范围内,设置活动速度为每秒0.1°~1°;(3)膝关节活动度初始角度为30°,然后每天将初始角度适度增加10°,每天锻炼从初始角度逐渐增加至膝最大屈伸角度,每天上午、下午以及晚上各锻炼1次,锻炼时间为2h/次[12]。

分别于锻炼后7d、14d以及21d记录患者的膝关节可屈伸角度。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屈膝弯曲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

对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

2.结果
两组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在锻炼后7d、14d以及21d的膝关节可屈伸角度对比,见表1。

结果显示在治疗后7d试验组患者的屈膝>80°患者和屈膝60°~80°患者
分别为9例(15.00%)和51例(85.00%),优于对照组患者的13例(21.67%)和47例(78.33%),P<0.05;在治疗后14d试验组患者的屈膝>100°患者和
屈膝80°~100°患者分别为6例(10.00%)和54例(90.00%),优于对照组患者的14例(23.33%)和46例(76.67%),P<0.05;在治疗后21d试验组患
者的屈膝>120°患者和屈膝100°~120°患者分别为1例(1.67%)和59例(98.33%),优于对照组患者的10例(16.67%)和50例(83.33%),P<
0.05。

表1.两组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在锻炼后7d、14d以及21d的膝关节可屈伸角度对比组别n 7d 14d 21d 60°-80° >80° 80°-100° >100° 100°-120° >120°对照组60 51(85.00%) 9(15.00%) 54(90.00%) 6(10.00%) 59(98.33%) 1(1.67%)试验组60 47(78.33%) 13(21.67%) 46(76.67%) 14(23.33%) 50(83.33%) 10(16.67%) 3.讨论
本文以本院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下肢关节康复器在膝关节周围骨折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在锻炼后7d、14d以及21d的膝关节可屈伸角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这表明对于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来说采用下肢关节康复器康复措施,有助于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陈志标,冼祖新,梁方旭.系统康复治疗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挛缩1例报告[J].中国现代药物应
用,2017,11(16):142-144.
[2] 毕丹.CPM锻炼结合护理康复对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
南,2017,15(9):271-272.
[3] 吕耀红.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与护理康复用于促进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J].中外医
学研究,2018,16(9):84-85.
[4] 陈胜权.CPM锻炼结合护理康复对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6):99.
[5] 阳闽军,刘月平,饶来生,等.本体感觉训练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所致关节僵硬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7,38(10):1175-1176.
[6] 赵先彬,陈妍,李国华.早期功能介入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僵硬患者康复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4):494-495.
[7] 赵丽,韩云凤,陈艳艳.早期屈膝位固定配合关节训练对髌骨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效果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6):869-872.
[8] 赵志明,刘鹏,于桂泳,等.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在胫骨平台Schatzker Ⅳ~Ⅵ型骨折环形外固定术后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6):104-107.
[9] 张红英.早期康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
践,2017,2(14):178-179.
[10] 樊晓红,王梅琳.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
药,2017,24(2):192-194.
[11] 张东旭.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关节康复器的应用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7,26(3):258-259.
[12] 王春园.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下肢关节功能恢复器功能锻炼在外伤性膝关节僵硬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2):112-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