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预测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预测
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5题)
1.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

A.《钦定学堂章程》
B.《强迫教育章程》
C.《劝学所章程》
D.《小学校令》
2.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格赛尔
B.孟子
C.弗洛伊德
D.华生
3.由卢扎诺夫创立的()注重强化联想,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与无意识功能统一,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更多有效的信息。

A.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
B.发现法
C.探究法
D.暗示教学法
4.教师职业是加快个体()的职业。

A.现代化
B.社会化
C.自然化
D.自由化
5.纠正认识中不合理的绝对化要求、过度泛化、夸大后果等症状通常用()的方法。

A.着重调整情感
B.着重训练行为
C.着重改变认知
D.游戏
6.学校教育必须以()为中心。

A.课外活动
B.课内外活动
C.实践活动
D.教学
7.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的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8.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A.班级
B.年段
C.学习小组
D.个体
9.学校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

A.师生的交互作用
B.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C.同伴群体的影响
D.社区的影响
10.我国古代的学校大多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道尔顿制
D.走班制
11.下列原则中既属于我国中学教育原则又属于德育原则的是()。

A.导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2.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受教育者
B.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
13.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是()
A.布置课外作业
B.讲授新教材
C.检查复习
D.巩固新教材
14.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奖励与惩罚使用要求的是()。

A.奖惩要公平、公正,合情合理
B.奖惩不能由教师个人拍板决定
C.对平时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尽可能多表扬、少处分
D.奖惩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宣布,不能只限于本人知道
15.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是()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16.严格意义的学制系统大致形成于()
A.17世纪末
B.18世纪中叶
C.19世纪下半期
D.20世纪初
17.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A.培养学生的创造美的能力
B.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C.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D.培养一流的艺术家
18.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

A.刹帝利
B.吠舍
C.婆罗门
D.首
19.在班级管理模式中,目标管理的提出者是()
A.泰勒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德鲁克
20.以下不属于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的是()
A.强制性
B.普遍性
C.双重性
D.基础性
21.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

A.儿童中心说
B.遗传决定论
C.环境决定论
D.教育万能论
22.教学计划的核心是()
A.教学目标
B.课程设置
C.学年编制
D.人员安排
23.雅典和斯巴达两种教育体系出现于欧洲的()。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4.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 ) 。

A.知
B.情
C.意
D.行
25.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现场教学
D.启发式教学
二、多选题(5题)
26.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些新特点是()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全民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多元化
27.下列属于谈话法的基本要求的有()。

A.准备好问题
B.准备好谈话计划
C.提问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
D.善于启发诱导
E.做好归纳、小结
28.古希腊教育家柏拉图把人分成三种等级()
A.运用智慧管理国家的哲学家
B.凭借勇敢精神保卫国家的军人
C.受情绪驱动的劳动者
D.善于把握机遇的商人
29.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A.废科举兴学堂
B.《钦定学堂章程》
C.《奏定学堂章程》
D.六三三学制的实行
30.为了有效地进行知识与智力的互相转化,要注意()。

A.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越多越好
B.要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C.教学的时间越多越好
D.要重视学生的操作与活动
三、填空题(3题)
31.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32.所谓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 }。

33.{ }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四、简答题(4题)
34.如何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35.论述学校教育在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6.试述班主任应如何进行班级管理。

37.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答案
1.A
2.D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3.D卢扎诺夫创立了暗示教学法。

4.B
5.C纠正认识中不合理的绝对化要求、过度泛化、夸大后果等症状通常用着重改变认知的方法。

6.D学校教育必须以教学为中心。

7.A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的是孔子
8.A
9.A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活动,是学校生活中一个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

在这种交往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形式不同,学生的反映也就随之各异。

故正确答案为A。

10.A
11.B因材施教原则既属于中学教育原则又属于德育原则。

12.B
13.B
14.C
15.B
16.C
17.A
18.C古代印度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其受教育权利也从高到低,从有到无。

19.D
20.C
21.B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看不到教育对促进人的社会性的作用,就会导致遗传决定论。

22.B
23.B
24.A德有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四者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其中“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看法)是基础,“行”是关键。

25.B班级授课制又叫集体教学、课堂教学,是指把年龄相仿、水平相近的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预先制定的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是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

故正确答案为B。

26.ABCD
27.ABCDE这五项都是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28.ABC
29.AB
30.BD
31.基本组成部分
32. 心理特征
33. 校园文化
34.(一)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二)选拔培养班干部和和极分子,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三)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四)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五)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形成良好的班风(六)引导非正式群体成为班集体的积极力量
35.(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36.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1)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

在确定奋斗目标时,班主任要结合本班的情况和特点,从实际出发,针对薄弱环节,提出适当的目标,目标可以分为近期的、中期的和远期的,制定目标要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活动紧密联系。

让学生在一个个成功体验中,形成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2)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班主任要深入全面的了解和研究学生,从中选择品学兼优、办事认真、乐于奉献、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根据他们的爱好和特长,让其在班级中担任一定的职位。

班主任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充分支持,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

要在各项活动中发挥班干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带头、骨干和桥梁作用。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班集体的纪律是全体成员都必须遵守的秩序、规章和制度,是班集体成员的行为
准则。

纪律对于维护和巩固班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在班集体的组建阶段,就应着手正常秩序的建立工作,特别是当接到一个教育基础较差的班级时,首先就要做好这项工作。

制度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是在班级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而形成的。

班级的纪律教育要具有引导和约束的作用,既要能够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又要约束学生的言行,使其能够自觉的遵守。

班主任要经常进行检查和督促,以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班集体纪律的习惯和作风。

同时要注意坚持公平原则,对班集体的全体成员都应一视同仁,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一样,都要遵守班级规章。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班集体是在全班学生参与共同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有了集体活动,就会使学生焕发精神,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促进相互间的团结,体现集体精神。

学校举办的艺术节、运动会、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活动等,都是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好时机。

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这种活动的作用,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鼓励全体同学积极参与,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集体的力量。

班主任还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活动,要进行精心组织和设计,使活动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渐地,一个有较强的凝聚力、乐观向上、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就成长起来了。

(5)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有很高的德育价值。

具有正确的集体舆论是良好班集体的一个重要标志。

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关键是班主任要经常注意班集体中的舆论倾向,善于把舆论引向正确的方向,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是非
观念,学会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树立正气,抵制歪风。

教师可通过讲清道理、树立榜样、严格要求、反复实践等方面培养与树立良好的班风。

37.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就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发展。

在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上表现为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就是在人的各种素质综合作用的基础上人的个性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指单个人的发展,而是指全社会的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发展不仅应当是全面的,而且应当是自由的。

在整个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