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九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遵义专版)教材课件:22.《与朱元思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 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他的骈文成就很高,《与朱元思书》是传诵很广的名 作。
吴均当史官时,实写历史,帝不喜,烧其书, 罢其官,吴均被免官后于山水中寻找真趣。
文学常识
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 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 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 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 《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 景小品文。
山异水,天下独绝。
独一无二,绝,绝妙
小结: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这部分是文章的总起 ,概括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第一段:有写景,有叙事,有抒情。
写景:风烟俱净, 天山一色。
叙事: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
抒情: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 青白色
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
—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 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 则 千 转 不 穷 ,
猿 则 百 叫 无 绝 。
窥息鸢 谷心飞 忘;戾 反经天 。纶者
世, 务望 者峰 ,
犹横 昏柯 ;上
蔽 , 在 昼
见疏 日条 。交
映 , 有 时
朗读指导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轻松
舒缓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 具体写:“奇山”
1. “看” (高山,寒树,横柯,疏条) 2. “听” (泉响,鸟鸣,蝉噪,猿啼)
拓展延伸
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 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文章都讲究 情景相生,我们从作者对景物的描写 中,从寥寥几句写观感的语句中,领 略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作者以侧面烘托的方法表现
出山水之美,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 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 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 隐的高洁志趣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息心忘反 蔑视功名
2、听觉
泠泠的泉声 嘤嘤成韵的鸟声 千转不绝的蝉声 百叫无绝的猿声
劝友归隐
作者为什么发出‘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的感慨呢?
因为作者此时可谓陶醉于大自然的绝 美景色之中,自然人世间争名夺利、官场 角逐的一切,都变得了无趣味了。另外, 作者被这奇伟、瑰丽、美妙、和谐的山光 水色所陶醉,人变得更奋发,精神得到洗 涤而变得高尚,境界超出世俗的追求了。 这里的一切是那么恬美而和谐、幽静而美 妙,作者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自然 暂时忘记了尘世的角逐和俗务的缠身。
谢谢使用!
吴均
东阳马生制作
文题解读
课题解析:给朱元思的信
“书”:指书信,本文是吴均写给好友的 书信的一部分。
骈体文:又称“骈文”,是和散文相对的 一种文体。
特点:讲求对偶,句子通常是四字句、六 字句相互交替。
作者简介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 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 ,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 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 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 要注意恰当停顿,读出语句 意思。 2、从上下文的语句关联中, 要读出自己的理解,从语气、 语调中表现出来。 3、对语句中的意思要通 过重音强调出来。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12021/9/11Saturday, September 11,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12021/9/112021/9/119/11/2021 2:58:33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12021/9/112021/9/11Sep-2111-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12021/9/112021/9/11Saturday, September 11, 2021
惊叹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慨叹、平缓、轻慢)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惊叹)
(轻松、欢快)
课文研读,疏通文意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完全消散
同样的颜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
乘着船随着江流飘荡
向东向西
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
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若急 奔湍 。甚
箭 , 猛 浪
寒夹 树岸 ,高
山 , 皆 生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此为文章的第三部分。这部分 以细腻的笔触详写了富春江夹岸的 奇山,并抒发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 在这里,作者既从侧面烘托出山水 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 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 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 高洁志趣。
文章结构
1. 总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 具体写:“异水”
1. “清” (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2. “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
飞奔的马
读第2段,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
描写异水?用了什么方法?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1、清澈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正面描写 静
(详)
侧面描写
2、湍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夸张 比喻 动
(略)
读第3段,思考:作者从哪两个方 面描写奇山?作者有什么感受?
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 1、视觉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12021/9/112021/9/112021/9/119/11/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1日星期六2021/9/112021/9/112021/9/11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12021/9/112021/9/119/11/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12021/9/11September 11,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12021/9/112021/9/112021/9/11
吴均当史官时,实写历史,帝不喜,烧其书, 罢其官,吴均被免官后于山水中寻找真趣。
文学常识
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 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 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 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 《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 景小品文。
山异水,天下独绝。
独一无二,绝,绝妙
小结: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这部分是文章的总起 ,概括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第一段:有写景,有叙事,有抒情。
写景:风烟俱净, 天山一色。
叙事: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
抒情: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 青白色
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
—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 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 则 千 转 不 穷 ,
猿 则 百 叫 无 绝 。
窥息鸢 谷心飞 忘;戾 反经天 。纶者
世, 务望 者峰 ,
犹横 昏柯 ;上
蔽 , 在 昼
见疏 日条 。交
映 , 有 时
朗读指导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轻松
舒缓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 具体写:“奇山”
1. “看” (高山,寒树,横柯,疏条) 2. “听” (泉响,鸟鸣,蝉噪,猿啼)
拓展延伸
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 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文章都讲究 情景相生,我们从作者对景物的描写 中,从寥寥几句写观感的语句中,领 略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作者以侧面烘托的方法表现
出山水之美,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 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 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 隐的高洁志趣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息心忘反 蔑视功名
2、听觉
泠泠的泉声 嘤嘤成韵的鸟声 千转不绝的蝉声 百叫无绝的猿声
劝友归隐
作者为什么发出‘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的感慨呢?
因为作者此时可谓陶醉于大自然的绝 美景色之中,自然人世间争名夺利、官场 角逐的一切,都变得了无趣味了。另外, 作者被这奇伟、瑰丽、美妙、和谐的山光 水色所陶醉,人变得更奋发,精神得到洗 涤而变得高尚,境界超出世俗的追求了。 这里的一切是那么恬美而和谐、幽静而美 妙,作者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自然 暂时忘记了尘世的角逐和俗务的缠身。
谢谢使用!
吴均
东阳马生制作
文题解读
课题解析:给朱元思的信
“书”:指书信,本文是吴均写给好友的 书信的一部分。
骈体文:又称“骈文”,是和散文相对的 一种文体。
特点:讲求对偶,句子通常是四字句、六 字句相互交替。
作者简介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 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 ,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 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 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 要注意恰当停顿,读出语句 意思。 2、从上下文的语句关联中, 要读出自己的理解,从语气、 语调中表现出来。 3、对语句中的意思要通 过重音强调出来。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12021/9/11Saturday, September 11,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12021/9/112021/9/119/11/2021 2:58:33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12021/9/112021/9/11Sep-2111-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12021/9/112021/9/11Saturday, September 11, 2021
惊叹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慨叹、平缓、轻慢)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惊叹)
(轻松、欢快)
课文研读,疏通文意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完全消散
同样的颜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
乘着船随着江流飘荡
向东向西
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
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若急 奔湍 。甚
箭 , 猛 浪
寒夹 树岸 ,高
山 , 皆 生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此为文章的第三部分。这部分 以细腻的笔触详写了富春江夹岸的 奇山,并抒发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 在这里,作者既从侧面烘托出山水 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 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 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 高洁志趣。
文章结构
1. 总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 具体写:“异水”
1. “清” (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2. “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
飞奔的马
读第2段,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
描写异水?用了什么方法?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1、清澈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正面描写 静
(详)
侧面描写
2、湍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夸张 比喻 动
(略)
读第3段,思考:作者从哪两个方 面描写奇山?作者有什么感受?
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 1、视觉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12021/9/112021/9/112021/9/119/11/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1日星期六2021/9/112021/9/112021/9/11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12021/9/112021/9/119/11/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12021/9/11September 11,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12021/9/112021/9/11202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