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时做个聪明的病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时做个聪明的病人
作者:秦海东
来源:《祝您健康》 2011年第8期
口秦海东
急诊室是急危重症病人诊治抢救的场所,紧张而忙碌。
我工作的医院节假日急诊量可达千
人以上,每个病人都想又快又好地明确诊断,药到病除。
这不仅取决于医生精湛的医术、冷静
的头脑、快速的反应,也需要病人聪明主动的配合。
在就诊前做些必要的准备,常常能起到节
约时间、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合我的工作经历,提供一些小窍门供大家参考。
1.感冒发热的病人在家多量几次体温并记录下来,尤其是在畏寒、寒战、身体酸痛时。
就诊时病人常因自服退热药或路上吹冷风,量体温时不发热,使医生不能正确了解病人发热的热型。
2.咳嗽、咳痰、咯血的病人应注意痰的性状,比如稀薄或黏稠、白色或黄脓、带血丝血块,必要时用小盒子带些痰样本。
3.腹泻的病人最应该带粪便标本来医院化验。
特别注意用棉签挑取像鼻涕样的黏胨部分或呈红色绿色特异的部分。
否则到院后再留粪便标本费时费事,如转变成水泻后,医生不易分析
病因。
4.胃肠溃疡病人易出血,应及时留取呕吐物和粪便,特别是咖啡色、黑色的部分,以便鉴别是否有出血。
5.心脏病或心慌、眩晕、眼睛发黑、晕厥的患者,在发作时自己或家人要为他数一下脉搏,记录下频率、强弱和节律,有利于医生鉴别是心血管病还是脑血管病。
这类疾病多为阵发性,
病人到医院检查心电图和CT时往往已恢复正常,给诊断带来困难。
因此及时记录当时状况非常必要。
6.脑血管病或高血压发作时常伴有头晕、呕吐、肢体麻木乏力、昏迷等,应及时测量血压。
若血压明显高于平常则应先给予平卧和服降压药。
7.腹痛的病因多种多样,胃肠炎、胆结石、肾结石、胰腺炎、心肌梗死、宫外孕都可引起腹痛。
病人就诊前应先到预检台向护士说明病情,在护士指导下分流至相应科室就诊。
8.昏迷或疑似中毒、长期抑郁的病人,应在其身边寻找空药瓶及农药瓶,检查长期服用的降糖药、降压药、精神镇静药等有无大量缺少,并带药瓶到医院检查。
9.心慌、冷汗、乏力的病人应平卧,测量血压和血糖。
如果有低血糖应先吃些巧克力、糖水。
IO.若聚餐后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症状应询问同席就餐者有无异常,便于查找病因及病原体。
11.鼻出血的病人如平时有高血压应先测量血压,通常是由于血压飙升引起,服用降压药并按压止血后再就诊。
12.协助醉酒或反复呕吐的病人就诊,应把病人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被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就诊前,病人最好找出以前的病历、出院小结、重要化验检查单一并带上,以便医生快速
准确了解既往病史,也避免一些重复检查。
平时长期服用的药物、喷雾剂或最近自服的药物,
要把药瓶或说明书带给医生,也防止重复开药。
病人向医生说明病情时,先重点说明最难受的一两个症状,再按时间顺序从诱因、病情发展、加重过程、自服药后的效果等顺序说明。
一定要向医生说明“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
肝炎、肾病、药物过敏”等病史,对医生诊断和用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不说清特殊情况,
有可能在诊断和治疗中埋下隐患。
皮肤、口腔、耳鼻喉科、儿科、眼科等在有的医院没有夜间急诊,就诊前最好电话咨询医
院急诊预检室。
急诊时,有些疾病的诊断需要时间,有些项目需要反复检查、动态观察。
有时医生忙于抢
救危重病人可能会改变诊疗次序。
病人要予以理解,避免急躁。
对医生而言,急诊是高强度、高风险的岗位。
不管面对腹痛、昏迷、发热还是胸痛等病人,辛劳的医生要在最短的时间里,针对病人的症状在几十种疾病中进行鉴别,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估,治疗中进行观察。
一次成功的救治是病人与医生共同协助的结果。
如果就诊时您能记起这
些小知识,做到急而不乱,做个聪明的病人,或许对抢救和治疗有所帮助。
(作者为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
(编辑林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