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佛山市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8题;共52分)
1. (2分) (2018高一下·临沂期末) 工业合成氨反应N2+3H2 2NH3 ,是一个正反应为放热的可逆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B . 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C . 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放出的热量不变
D . 达到平衡时,N2的浓度与NH3的浓度一定相等
2. (2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VSEPR模型就是分子的空间构型
B . 在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一定存在σ键
C . 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 . 共价键键长越短,键能一定越大
3. (3分) X、Y两元素的原子,它们分别获得一个电子后,都能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此过程中X放出的能量大于Y,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 . X的还原性大于Y
B . X﹣的还原性大于Y﹣
C . Y的氧化性小于X
D . Y的氧化性大于X
4. (3分)某溶液中含MgCl2和AlCl3各0.01mol,向其中逐滴加入1mol/L的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关系图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5. (3分)设反应C+CO2⇌2CO(正反应吸热)反应速率为v1 , N2+3H2⇌2NH3(正反应放热),反应速率为v2 .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v2的变化情况为()
A . 同时增大
B . 同时减小
C . v1增大,v2减小
D . v1减小,v2增大
6. (3分)(2020·天津模拟) 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元素周期表中s区、d区和ds区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②d区元素最后一个核外电子一定填充在s能级上
③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④同一周期自左至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
A . 只有①②③
B . 只有②③
C . 只有③④
D . ①②③④
7. (3分) (2016高三上·江西开学考) 将反应5IO3﹣+I﹣+6H+⇌3I2+3H2O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开始时向甲烧杯中加入少量浓硫酸,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一段时间后,电流计指针回到零,再向甲烧杯中滴入几滴浓NaOH溶液,电流计指针再次发生偏转.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 开始加入少量浓硫酸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 . 开始加入少量浓硫酸时,同时在甲、乙烧杯中都加入淀粉溶液,只有乙烧杯中溶液变蓝
C . 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 . 两次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相反
8. (3分) (2016高一下·莆田期末) 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
A . 右上方
B . 左下方
C . 右下方
D . 左上方
9. (3分) (2015高一上·宿迁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FeCl3溶液需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防止变质
B . 食盐水中Ca2+、SO42﹣等杂质的去除,应先加Na2CO3溶液,后加BaCl2溶液
C . 用四氯化碳来萃取碘水中的I2 ,有机层应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
D . 用BaCl2溶液来检验暴露在空气中的Na2SO3样品是否变质
10. (3分) (2019高二上·浙江月考) 3.2g铜与过量硝酸(8mol·L-1 , 30mL)充分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2和NO,反应后溶液中含a mol H+ ,则此时溶液中所含NO3-的物质的量是()
A . 0.2+a
B . 0.1+a
C . 0.05+a
D . a
11. (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HCl溶于水能电离出H+、Cl- ,所以HCl是离子化合物
B . 碘晶体受热转变成碘蒸气,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碘原子间的共价键
C . He、CO2和CH4都是由分子构成,它们中都存在共价键
D . 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既破坏了离子键,也破坏了共价键
12. (3分) (2016高二上·河东期中) 一定温度下,对于可逆反应A2(g)+3B2(g)⇌2AB3(g)(正反应放热)的下列叙述,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 恒容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 . AB3的生成速率与B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C . 恒压容器内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D . 单位时间内断裂a mol A≡A键,同时断裂6a mol A﹣B键
13. (3分) (2016高一下·微山月考) 关于离子键、共价键的各种叙述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离子化合物里,只存在离子键,没有共价键
B . 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的单质分子(如Cl2)中
C . 在共价化合物分子内,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D . 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一定只存在极性键
14. (3分) (2016高二上·宜宾期末) 下列表述方式错误的是()
A . Fe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图:
B . 氯化钠的分子式:NaCl
C . N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3
D . HC1O的结构式:H﹣O﹣Cl
15. (3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对于其他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有指导作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在元素周期表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中寻找半导体材料
B . 利用元素周期表中氟、氯、硫、磷附近的元素研制新型农药
C . 在过渡金属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D . 在周期表一定区域内寻找元素、发现物质的新用途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方法
16. (3分) (2016高二下·常州开学考) 下列除杂质选用试剂和主要操作都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试剂主要操作
A NaHCO3Na2CO3盐酸加热
B SiO2Fe2O3盐酸过滤
C I2H2O乙醇萃取
D H2O Fe3+NaOH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17. (3分)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我国科学家设计熔盐电解池捕获二氧化碳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CO2过量排放是导致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
B . 过程②中C2O52-在a极上发生了还原反应
C . 过程③中的反应可表示为:CO2+O2-=CO32-
D . CO2最终转化为C和O2
18. (3分) (2017高一上·黄山期末) 将一固体粉末含有SiO2、Fe2O3、Al2O3 ,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过滤,将所得滤渣洗涤并灼烧至恒重,最终固体成份为()
A . SiO2
B . Fe2O3、SiO2
C . SiO2、Al2O3
D . Fe2O3
二、填空题 (共4题;共46分)
19. (8分) (2018高三上·东城期末)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也是一种工业原料。
将其固定及利用,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带来的环境问题。
(1)用二氧化碳合成甲醇。
已知:2H2(g)+O2(g)=2H2O(g) △H1=-484 kJ/mol
2CH3OH(g) +3O2(g)=2CO2(g)+4H2O(g) △H2=-1348 kJ/mol
在催化剂作用下,CO2(g)和H2(g)反应生成CH3OH(g)和H2O(g),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用二氧化碳合成低密度聚乙烯(LDPE)。
以纳米二氧化钛膜为工作电极,常温常压电解CO2 ,可制得LDPE,该电极反应可能的机理如下图所示。
① 过程Ⅰ~Ⅲ中碳元素均发生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 CO2转化为LDPE的电极反应式是(补充完整并配平)________
2n CO2 + □__+□__= + □__。
③工业上生产1.4×104 kg 的LDPE,理论上需要标准状况下CO2的体积是________L。
(3)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反应合成可降解塑料PPC,同时也能生成副产物CPC,其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PPC的选择性(产物中PPC的质量与产物总质量的比值)和总产率(产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投料总质量的比值)如下表所示。
①通过表中数据ⅰ、ⅱ、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在25℃时,实际生产中选择反应压强为1.5MPa,而不是2.0MPa,理由是________。
②通过表中数据ⅱ、ⅳ、ⅴ可知温度升高会使PPC的选择性下降,结合上图说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0. (12.0分) (2019高一下·北京期中) 利用下列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请选择适当的材料和试剂。
(1) I.请写出你选用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溶液写化学式:正极为________ ,电解质溶液:________ ;
(2)负极反应式: ________;
(3)溶液中向 ________ 极移动。
(4) II.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B中S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5)比较A,B,C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__。
21. (11.0分) (2018高一下·扬州期末) 某工厂综合处理含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流程如图所示:
(1)固体1的主要成分除Ca(OH)2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为使反应①中的有关气体被充分吸收,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增大接触面积;②________。
(3)已知:
2NO2+2NaOH=NaNO3+NaNO2+H2O
NO2+NO+2NaOH=2NaNO2+H2O
为确保反应③只生成NaNO2 ,理论上应控制NO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此时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若n(NO) :n(O2)=3:1,且NaOH溶液足量,则所得溶液1中NaNO3与Na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2. (15分) (2018高二上·泸县期中) 氮的氧化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
研究氮氧化物的反应机理,对于消除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NO(g)+O2(g) 2NO2(g)△H的反应历程分两步:
①2NO(g) N2O2(g)(快) △H1<0,v1正=k1正c2(NO),v1逆=k1逆c2(N2O2)
②N2O2(g)+ O2(g) 2NO2(g)(慢) △H2<0,v2正=k2正c2(N2O2)•c(O2),v2逆=k2逆c2(NO2)
比较反应①的活化能E1与反应②的活化能E2的大小:E1________E2(填“>”、“<”或“=”) 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2NO(g)+O2(g) 2NO2(g) 的平衡常数K与上述反应速率常数k1正、k1逆、k2正、k2逆的关系式为________;已知反应速率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若升高温度后k2正、k2逆分别增大a倍和b倍,则a________b(填“>”、“<”或“=”);一定条件下,2NO(g)+O2(g) 2NO2(g)达平衡后,升高到某温度,再达平衡后v2正较原平衡减小,根据上述速率方程分析,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
(2)①以乙烯(C2H4)作为还原剂脱硝(NO),其脱硝机理如左下图所示,若反应中n(NO):n(O2)=2:1,则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脱硝率与温度、负载率(分子筛中催化剂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如右下图,为达到最佳脱硝效果,应采用的条件是2。
②用NO可直接催化NO分解生成N2、O2 ,将其反应机理补充完整(Vo代表氧空穴):
2Ni2++2Vo+2NO→2Ni3++2O-+N2 2O-→+O2-+ O2+V。
3
(3)电解NO可制备NH4NO3 ,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1。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8题;共5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二、填空题 (共4题;共46分)
19-1、
19-2、
19-3、
20-1、
20-2、
20-3、
20-4、
20-5、
21-1、
21-2、
21-3、
22-1、
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