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病原引起的母犬繁殖障碍及应对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第12期1犬布鲁氏菌犬布鲁氏菌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后可引起流产和不育,尤其给犬的饲养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犬布鲁氏菌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可特异性引起母犬不育的细菌,美国首先报道了犬布鲁氏菌不育症,随后也在其他国家发现。
Barton (1977)发现,在美国约1.5%~6.6%的母犬经抗体反应诊断为感染本病,但英国没有犬布鲁氏菌病,只是Tayler 等(1975)报道有一例母犬发生布鲁氏菌引起的流产。
布鲁氏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播,如接触流产的胎儿或胎盘组织、接触感染犬的阴道分泌物,性交传播和先天性感染等,其中最常见的是通过性途径的传播。
母犬发生感染后,流产最常发生于妊娠期的第45~55d ,但也有可能出现早期孕体吸收或产出死胎等情况,新生仔犬的孱弱则很罕见。
从血液或流产的组织中分离到布鲁氏菌可以诊断本病。
但是母犬不出现菌血症的时间可能很长,因此阴性的血液培养结果并不能说明未发生感染。
采用平板凝集试验进行筛检和试管凝集试验确定诊断并不困难,滴度在1:200及以上可诊断为被感染。
本病的治疗比较困难,在临床上联合使用链霉素和四环素或用恩诺沙星均有较好的效果,但是抗生素治疗并不能将细菌从组织中清除。
由于会出现带菌状态,带菌动物会成为潜在的感染源,因此最好将这些动物施行绝育并移出繁殖计划。
2刚地弓形虫感染刚地弓形虫能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和新生仔犬死亡,而存活下来的感染幼犬具有传播性,所以一旦确诊,就应考虑刚地弓形虫感染引起的健康问题。
此病最好的诊断方法是死亡的新生幼犬的压片检查。
虽然克林霉素经常用于治疗犬猫的刚地弓形虫病,但对缓殖子阶段虫体的作用不大。
3犬疱疹病毒犬疱疹病毒感染成年公犬一般只限于在呼吸道和生殖道产生轻微症状,但本病毒可在母犬引起生殖道的损伤,、可引起不育、孕体吸收、流产和死胎。
而且,病毒会在、动物繁育过程中长期存在。
妊娠母犬感染该病毒会引起胎盘损伤和胎儿感染。
肉眼观察可见感染的胎盘发育不良,有以局灶性变性、坏死和出现嗜酸性细胞的核内包涵体退化为特征的小的灰白色病灶。
实验性感染发现,妊娠早期感染可引发起胎儿死亡和胎儿干尸化,而在妊娠中期感染可会引起流产,妊娠后期感染则可导致早产。
病毒可、从母犬生殖道的水疱性损伤中分离到。
感染母犬的生殖前庭常可见到有大小不等的水疱,并在前情期开始时水疱变得明显,说明性交传播可能是成年公犬重要的传播途径。
幼犬可在分娩过程中感染该病毒,并死于典型的全身组织坏死病,即使耐过,也会有长期的神经紊乱。
该病主要威胁子宫内胎儿及3周龄以内的幼犬,而较大的幼犬不发生全身性病变。
对幼犬,该病可迅速致死且治疗效果差;由于使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本病无明显效果,因此,对症治疗是唯一可以采用的治疗方法。
受妊娠和分娩的刺激,病毒会从囊泡中脱落,可能引起复发。
其血清学检查只能证明有病毒存在而不能确定感染,因此,需要对胎儿进行病理学检查和分离病毒。
随着本病在欧洲的流行日益严重,新疫苗已通过审核并开始使用。
该疫苗包含有犬疱疹病毒的糖蛋白亚单位,一般在交配1~2周后第1次接种,6周后再次接种(即在预产期前1~2周进行接种)。
每次妊娠时都建议进行再次接种。
虽然抗体保护水平仅持续3个月,但效果很好。
4犬细小病毒
有些养犬者认为,犬细小病毒感染是引起不育的原因之一,但Meunier 等(1981)发现,在一个有2000只繁殖母犬的犬舍,感染犬细小病毒后其受孕率、死胎率、平均窝产仔数和平均窝断奶成活率并没有改变。
然而,犬细小病毒可引起幼犬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并常在断奶后母源抗体减弱之后死亡。
更少见的是不足2周龄的新生幼犬发生感染,这可能是子宫内感染或一出生就感染病毒的结果。
某些犬舍可能存在犬细小病毒的亚临床感染病例,可长期排毒,可使幼犬出生后很短时间内被感染。
此时,必须要停止繁育,很快清除可疑病例,进行彻底消毒,在引进新种前要对其他所有动物进行免疫接种。
5犬腺病毒
研究表明,犬在妊娠期间感染犬腺病毒会导致死胎和新生仔犬孱弱,并死亡。
腺病毒感染多见于未接种疫苗的母犬。
新生犬感染病毒,可引起3周龄以上的幼犬死亡。
病毒排出可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而且本病毒可能在环境中存活长达10d 。
带毒母犬可能是幼犬的感染源,所以母犬应该在配种前进行接种,这样可使幼犬出生10d 内有足够量的母源抗体抵抗病毒感染。
特定病原引起的母犬繁殖障碍
及应对措施
李娟
(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111)
DOI:10.3969/J.ISSN .1671-6027.2017.12.102
经济动物
. All Rights Reserved.
猫传染性腹膜炎(FIP)不仅使猫易感,现已知可使猫科野生动物的多种动物发病,死亡率较高。
由于本病开始发现时为猫发生后,有多量腹水并有腹膜炎症状,因此定名为猫传染性腹膜炎。
但由于研究的进展,发现此病不仅是腹膜炎,可侵害全身脏器。
目前对此病尚无特效疗法,有的学者认为发病后大多转归为死亡。
1流行病学
从1950年即有本病的报道,本病以大量腹水及慢性纤维素性腹膜炎为典型症状。
1966年有人利用动物感染实验,证明本病有传染性,命名为FIP,此后虽然没有分离出病原体,但首先在美国以后又在世界各国蔓延,直至1983年才由多数研究者共同努力,初步证明猫传染性腹膜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猫及猫科动物的传染病。
但在诊断、病毒分离培养、防治及流行病学等方面尚存在很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尤其在野生猫科动物方面的研究更需努力。
本病的发生与品种、性别、年龄等关系不大,但有时可看
到未满一岁的幼猫、,纯种猫或雄
猫多发。
本病
虽然主要发生
于家养猫,但在国外有动物园的美洲狮及美洲豹等发病的报
道。
FIP为散发性传染病,但在猫饲养场可以大批发病,如某猫
饲养场发病后,在4个月内死亡率为17%。
由此可以说明
FIP,在散发时死亡率虽为100%,但在大批饲养场中死亡率并
不高。
此病的传染
途径尚不十分清楚,估计可能是粪尿中的病
毒经口或鼻腔感染。
此外,鼠类及吸血昆虫也是传染媒介。
实
验感染病例的潜伏期为2~14d,自然感染的潜伏期尚不明。
2临床症状
由于对本病毒的分离成功及抗体检查方法的进展,目前
发现本病的临床症状不仅是腹膜炎,其临床症状各种各样非
常复杂。
但从总的来说可以分为渗出型和非渗出型两种,尤
其是后者表现甚为复杂。
典型病例为食欲不振,身体质量减少,体温升
高至39℃以上,可持续2周以上,由于腹水的潴留,腹部逐
渐膨大,如妊娠状,但无疼痛感。
雄兽可出现阴囊肿大。
有胸
水潴留时,伴有呼吸困难及听诊时有肺杂音。
除有2周以上的持续型体温增高及食欲减
退、衰弱、身体质量减少等一般症状外,根据其病变存在部位
的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其中最常见的为神经症状,病
兽突然行动缓慢为本病在临床上的特征性症状,随着而来的
是痴呆、精神不振及肌肉强直性痉挛等症状,病毒如侵袭小
脑或脊髓,可出现眼振、斜颈、旋头运动、后驱麻痹。
运动失
调、知觉过敏及坐骨神经麻痹等症状。
在临床上也常见到眼
部变化,如角膜浮肿(浑浊),异常物质沉着、眼前房出血、眼房
水混浊、网膜炎(脱落)等症状。
3诊断
依据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等不能确诊,只能作为参考。
目前对本病的诊断主要用荧光抗体检验出抗原才能确定,但
由于荧光抗体法有一定的非特异性,所以也不能忽略临床及
病理学方面的检查所见。
通常患本病后其腹水呈透明状,遇
空气后几分钟即可凝固,腹水中纤维素含量很高,白细胞增
加,淋胞细胞数正常,用血浆做电泳时可看到血浆中丙种球
蛋白增加到1.7~7.4g/dL。
4防治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许多研究者们有的分别用抗
菌素、抗炎症制剂、抗癌药物、免疫抑制剂及营养剂等药物治
疗,也有的用上述药物混合治疗,只能起到一定的延长生命
的效果。
但现在也有少数治愈的报道,这可能和病毒感染的
强弱、机体的抵抗力以及药物的对症疗法有关。
关于疫苗,国外许多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但均以失
败告终。
如,有人用研制的抗癌飞蹄疫苗免疫后军抵抗不住
fat的强毒攻击,免疫动物均发病,出现中毒症状,近年由于
血清学荧光,抗体法的研究成功,可由粪尿中检出病毒,采取
隔离,或淘汰动物的方法,以便达到净化,及防止蔓延的目
的。
该病的防控主要在于限制病毒传播、减少接触和降低应
激。
由于该病毒普遍存在自然界,因此完全根除不太可能;即
使根除,再次感染也常发生。
由于流行区80%~90%猫血清阳
性,所以基于病毒抗体检测移除感染猫也是不可行的,因此,
消毒是必要的。
使用好的饲养笼具(例如,好的卫生设施,良
好的通风和饲喂设施)并限制粪-口污染。
减少拥挤和应激,
高密度饲养使得粪便对环境污染较重,促进粪-口传染。
不
要饲养所生幼猫后来发生FIP的种公猫和种母猫,因为它们
可能具有发生FIP的基因易感性。
猫展和配种导致感染的几
率较低;不过,在这些条件下不要让它们共用食物、水和猫
笼。
仅仅允许血清阴性的健康猫进入无冠状病毒的猫舍,排
查根据是至少连续4d粪便RT-PCR检测排毒阴性。
猫传染性腹膜炎的诊断与预防
张明明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野生动物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DOI:10.3969/J.ISSN.1671-6027.2017.12.103
6犬瘟热病毒
妊娠母犬实验性暴露于犬瘟热病毒,母犬可产生临床症
状并随后发生流产,或者出现亚临床感染并产下有临床感染
症状的幼犬。
这说明可能发生了跨胎盘感染,但在自然条件
下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尚不清楚,也可能很少见。
经济动物
120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