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 学历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镜成像》学历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3、能够运用平面镜成像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平面镜成像原理。
2、难点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设计与操作。
(2)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图。
三、知识回顾
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四、新课导入
同学们,当我们站在镜子前,能看到镜子中的自己,镜子中的“自己”和真实的自己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平面镜成像。
五、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与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是否垂直?
(二)猜想与假设
1、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三)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平面镜、平板玻璃、蜡烛、刻度尺、光屏、火柴。
2、实验步骤:
(1)将平板玻璃垂直架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
蜡烛,在玻璃板后放一支未点燃的同样大小的蜡烛。
(2)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直到从玻璃板前看,玻璃板后的蜡烛
与玻璃板前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记下玻璃板后蜡烛的位置。
(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4)改变蜡烛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四)进行实验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五)分析与论证
1、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发现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比较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发现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相等。
3、连接像与物体的对应点,发现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六、平面镜成像原理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我们能看到平面镜中的像,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
后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七、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利用平面镜成像可以整理仪表,如穿衣镜。
2、利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路,如潜望镜。
八、课堂练习
1、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2m 处,他在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_____m。
2、身高 16m 的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2m 处,他在镜中的像高_____m。
九、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还学习了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
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十、课后作业
1、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