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肥料施用的几个常见问题_苜蓿资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苜蓿肥料施用的几个常见问题_苜蓿资讯
1. 紫花苜蓿可以固氮,并且改善土壤结构,那么种植苜蓿是不是不用施肥了呢?
作为豆科植物苜蓿的确通过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增加土壤中氮含量,不但满足了自身需求,还可以增加土壤中氮素含量。
但是我们知道植物生长过程中16种必需的营养元素缺一不可,下面是来自威斯康辛和其他几个美国中部地区的试验数据,从中可以看到,每生产一吨紫花苜蓿干物质,将吸收6.5公斤P2O5和27.2公斤K2O,这些养分相当于68公斤0-10-40肥料中P2O5和K2O的含量。
每生产一吨紫花苜蓿干物质,所吸收的钙和镁的数量相当于45.4公斤农用石灰中钙和镁的含量。
而这些养分的提供不是天然土壤固有的,必需通过肥料的施用才能满足苜蓿生长需求。
每吨紫花苜蓿干物质所吸收的养分量
养分
紫花苜蓿干物质(公斤/吨)
磷
6.5
钾
27.2
钙
13.6
镁
2.7
硫
2.7
硼
0.04
锌
0.023
锰
0.054
铁
0.15
钼
0.001
铜
0.0045
注:如果土壤养分含量高植物吸收量会增加
2. 怎样判断苜蓿种植地是否需要施肥呢?有没有行之有效的判定标准?
判断土壤能否为植物提供足够的养分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土壤检测,植物生长表现,植物组织分析。
土壤检测是评价土壤肥力水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也是唯一在植物种植前能够预判土壤养分需求的诊断方法。
因此种植苜蓿前必需取种植地的土壤样品检测土壤的有机质、pH值以及各种养分含量,检测结果是苜蓿推荐施肥重要依据。
当土壤养分供应不足,苜蓿生长期间会观察到植株外观所表现的缺素症状。
但是,当缺素症状表现出来的时候,缺素问题将或多或少地影响作物产量。
苜蓿缺素症状
营养元素
缺素表现
氮
生长低矮缓慢,叶片浅绿甚至发黄
磷
叶色深绿、发暗,特别是在酸性土壤上。
生长缓慢、植株僵硬、直立。
叶片皱褶在一起,叶背面和茎部发红或紫。
钾
叶片边缘出现白斑,白斑从下部叶片开始出现,但上部叶片更加显著。
随后叶片彻底变黄脱落。
钙
根部生长受伤或者腐烂。
新生叶片叶柄萎缩。
镁
下部叶片脉间失绿,新叶边缘仍为绿色
硫
整株浅绿色,与氮素缺乏有某些相似的地方,茎细长、长势弱。
硼
上部叶片黄色或红黄色,植株顶部出现因节间缩短而产生的聚集。
与叶蝉危害相似,容易弄混。
之后叶片转向青铜色,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锰
新叶脉间失绿
铁
新叶脉间失绿,叶表变白
锌
叶片变小,新叶向上卷曲
铜
叶柄严重弯曲,叶片中部出现灰色斑点。
钼
固氮作用受阻,植株因缺氮失绿,生长缓慢
在缺素症状出现之前,通过植物组织养分测定可以确定新生植株的营养状况。
对于确定硫和其他一些微量元素肥料的需求,这是最好的方法。
但这个方法不能确定推荐施肥的养分数量,作为全面系统的养分管理应该将植物组织和土壤养分测定结合起来。
初花期苜蓿植株顶端152毫米干物质中养分情况
养分
缺乏
中毒
%
氮
<>
2.50-4.00 >4.00
磷
<>
0.25-0.45 >0.45
钾
<>
2.25-
3.40 >3.40
钙
<>
0.70-2.50 >2.50
镁
<>
0.25-0.70 >0.70
硫
<>
0.25-0.50 >0.50 ppm
硼
<>
>60
锰
<>
20-100
>100
铁
<>
30-250
>250
锌
<>
20-60
>60
铜
<>
3-30
>30
钼
<>
1-5
>5
3. 如果做了土壤养分测试,发现有些养分缺乏需要施用肥料,我想播种前一次将所有肥料施入土壤中,这样比较省事。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在幼苗建成前,耕地是全生育期里将相对活性低的养分混匀的最后一次机会,移动性小的养分混匀后有效性得到显著提高。
像氮、磷、钾和硫这些养分再利用能力好,可以在这个时期通过施肥添加到土壤中。
但是由于苜蓿在各个生育时期营养需求的差别,以及肥料在土壤中活性的不同,各种营养元素的施用方式是有区别的。
4. 请详细说说各种养分怎么施用才能得到最好的效益?
好的,先谈谈大量元素氮磷钾。
氮肥。
当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2%,才推荐在播种前施用氮肥,可以提高建植当年和第一年的产量,用量是每亩施氮量1.9-2.3公斤。
但是如果播种前苜蓿种子接种根瘤菌,氮肥的施用并不能增加产量或者提高蛋白质含量,施用氮肥可能降低产量可能因杂草旺盛生长影响品质。
磷肥。
紫花苜蓿对磷和钾的需求量比较大,适量的磷能够提高建植成功率、促进根系生长。
磷在大部分土壤中处于结合态、活性较低,而紫花苜蓿对结合态磷的吸收好于追施的磷肥,因此播种前开沟施用磷肥比追施效果好。
钾肥。
钾对产量构成至关重要,降低病害侵染,提高抗寒性和越冬能力。
当土壤检测钾含量低时,播种前使用钾肥。
在第一次或第三次刈割后根据土壤检测推荐追肥。
如果紫花苜蓿对钾的吸收超过植物需求,用这样的干草饲喂动物将出现健康问题。
因此,建议每年追施钾肥,降低因奢侈吸收,造成干草钾含量超标的可能性。
中量元素硫、钙、镁。
由于我国适宜种植苜蓿的地区多为石灰性土壤,通常钙镁不易缺乏。
硫必需转变成硫酸盐态的硫才能被植物吸收,这个过程是比较缓慢的,尤其是追施的硫。
因此在建植期,如果土壤硫含量偏低可以施用硫酸钾,或者其他硫酸盐形态的肥料。
微量元素,建议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追施。
年度追肥指导方针
1. 刈割后、再生前立即施肥,避免肥料接触到湿润的叶片,以免产生灼伤。
2. 第一次刈割后追肥促进第二次和第三次刈割再生,9月上旬追肥提高了苜蓿的抗寒能力。
3. 如果在任何一年中施肥量超过每亩38公斤,不要集中追肥,避免盐胁迫出现。
4. 肥料的采购基于肥料中植物所需的全部养分含量的单位成本。
5.不要使用叶面追施的方法施用大量元素肥料,以免盐分中毒,造成养分吸收下降,当然,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最好的方法就叶面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