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版5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3课月是故乡明(2)试卷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部编版5年级下册
第1单元第2课祖父的园子分层作业(提升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篝.(gōu)火点缀.(zuì)B.无垠.(yíng)巍峨.(é)C.萌.(méng)动旖.(yǐ)旎D.浩渺.(mǎo)瑞.(ruì)士
2.对“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一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月是故乡明”照应题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B.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月亮的无限怀念之情。

C.“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上一句是“露从今夜白”。

D.故乡的月亮比别处的更明亮,令“我”十分怀念。

3.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你到了国外,可不能乐此不疲,忘记养育你的故土啊!
B.听了黄老师的讲解,我恍然大悟,原来这道题如此简单。

C.夏天的夜,天空中繁星闪烁,不可胜数。

D.在风雪中观赏梅花,雪与梅相映成趣,让人流连忘返。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狐零零恍然大梧烟波浩渺B.澄澈相映成趣美妙绝纶C.旖旎乐不可支茂林修竹D.巍峨顾而乐之碧波万倾
5.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按照作者的思绪写的,先回忆了在故乡的几件趣事:数星星摇知了看月亮梦月亮,接着用对比的写法描写了他乡的月亮与故乡的月亮的不同,表达了对故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

B.“我现在年仅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

”中“耄耋”指80岁。

C.“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

”作者这么说是因为“月亮”象征着团圆,自古以来都和思乡联系在一起,所以,提到故乡必然提月亮,提到月亮必然勾起思乡之情。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选自唐代诗人杜甫写的《月夜忆舍弟》意思是: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故乡的月亮更加明亮。

二、填空题
6.先补全下面的词语,再选词填空。

不可()数乐此不()相()成趣
()乡背井美妙绝()良()美景
1.父亲在年轻时就_________________,来到城市打拼担负起养家的重任。

2.夏日夜晚,明月当空,荷花满池,面对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我不蔡想要高歌一曲。

3.雪花飞舞,蜡梅悄悄开放,枝头上的梅花与雪花_________________。

4.月亮是古代文人经常吟咏的对象,中国古诗词中写月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_。

7.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1.“小月亮”指的是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家乡的________之情。

2.“永远忘不掉”的原因是什么?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月亮”很小,与别的地方不同,更能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B.它勾起“我”对童年的趣事的回忆。

C.它让“我”更加眷念故乡。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然后回答问题。

我在故乡只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
....,漂泊天涯。

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

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

在()的瑞士莱蒙湖上,在()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的大海中,在()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
....的,我都非常喜欢。

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

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

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8.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离乡背井: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妙绝伦: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填序号)
A.巍峨雄奇B.碧波万顷C.风光旖旎D.平沙无垠
10.这段文字中,作者写了自己见过瑞士莱蒙湖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的月亮,但作者最爱的还是______________。

11.这段文字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却到处都是。

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

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

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

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

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

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12.上面两段话选自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作家_____写的______。

13.作者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选择正确的答案()
(1)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星星;
(2)在古柳树下点篝火摇树捉知了;
(3)在大苇坑边望月游玩;
(4)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14.你对“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一句中的“此”是怎样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却写了那么多童年趣事,多余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外短文《春天放纸鸢》,完成练习。

春天放纸鸢
夜幕降临,漫步在乡间道路上,除了春风扑面有一种柔和的感觉之外,时而传来阵阵熟悉的风筝葫芦声,那“嗡嗡”的声音,不由得勾起我对童年的回忆。

在我十二三岁时,每到春季,父亲总要扎个风筝去放飞,供我们赏玩。

父亲()风筝时,左邻右舍好多人帮着()竹篾(miè)、打面糊、糊纸等。

风筝准备就绪,还是那批人帮助()着风筝到田野里,拉绳的和()风筝尾巴的就配合我父亲放风筝,一旦风筝飞到了空中,个个看了心里甜滋滋的。

后来,父亲见到别人的风筝上挂着葫芦,在空中嗡嗡作响,几里以外的人都能听到。

于是,他也制作风筝葫芦。

他先弄来几个干燥的瓠(hù)瓜,在瓜蒂处用刀截去一部分,大约留住整个瓠瓜的三分之二吧;然后,用一块圆形木块盖住截口,同时用松香封住接合处,以免漏气;最后在木块中间雕出一个倾斜的口子,这样,风筝葫芦就算制作完成了。

在风力的作用下,那葫芦就发出“嗡嗡”的响声,挂在风筝上,老远就能听到时高时低的风筝葫芦声。

受父亲的熏陶,我也喜欢制作风筝。

开始时,我只是用麦秸秆和旧报纸,制作简单的小风筝。

后来,我又萌发了制作大风筝的念头。

同伴们见到我要制作大风筝了,个个鼎力支持,跟在我后面溜溜转。

我自己制作的风筝飞上了空中,我和伙伴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从那以后,每到春天大风时节,我就有制作和放风筝的习惯。

我在同伴中是放风筝的高手,贪玩的小伙伴都很听我的话,否则我们放风筝时就不带他去。

蓝天中的风筝,承载了我童年的美好回忆,让我的思乡之情又倍增几分。

16.“手舞足蹈”的近义词是_______。

17.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在短文的括号里。

提托扎劈
18.下列对风筝葫芦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做风筝葫芦的原料是瓠瓜,在瓜蒂处用刀截去一部分,大约留住整个瓠瓜的三分之一。

B.用一块圆形木块盖住截口,同时用松香封住接合处,以免漏气。

C.最后要在木块中间雕出一个倾斜的口子。

D.风筝上挂着的葫芦,在空中嗡嗡作响,能发出时高时低的声音,几里以外的人都能听到。

19.下列对短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写出了“我”很自私,谁要是不听话,就不带他去放风筝。

B.写出了“我”和小伙伴很贪玩,也写出“我”的淘气与天真。

C.写出了“我”在小伙伴心中的地位,“我”常用放风筝来威胁小伙伴,让他们听话。

D.写出了“我”对那时的任性感到后悔和自责。

20.“受父亲的熏陶,我也喜欢制作风筝。

”这句话的作用是()。

A.点明中心B.承上启下C.总结全文D.统领下文21.“蓝天中的风筝,承载了我童年的美好回忆,让我的思乡之情又倍增几分。

”这句中“美好”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请写写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3.A
4.C
5.B
6.胜疲映离伦辰离乡背井良辰美景相映成趣不可胜数7.家乡的月亮思念A
8.离开家乡到外地生活。

非常美妙,没有什么可以比得上。

9.C D B A10.非洲大沙漠中大海中高山上故乡的月亮11.借景抒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12.季羡林月是故乡明13.(1)(2)(3)(4)14.句中的“此”是指代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点起篝火摇树捉知了。

对这两件事的回忆更突显“我”对童年和家乡的眷念。

15.这些童年趣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捉知了、看月亮、做梦都跟月亮有关,不是多余,反而更能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

16.欢蹦乱跳17.扎劈提托18.A19.B20.B21.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答案第1页,共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