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 2016年12月,我国首颗“碳卫星”发射升空,使我国在大气监测方面跻身国际前列。

下列发射步骤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 加注燃料
B . 火箭点火起飞
C . 卫星与火箭分离
D . 进入预定轨道
2. (2分) (2015九上·三门峡期中)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橙汁饮料
B . 五氧化二磷
C . 空气
D . 稀盐酸
3. (2分)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气体
B . 用图2所示装置加热蒸发NaCl饱和溶液制备NaCl晶体
C . 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量少量CO2气体,且可控制反应速率。

D . 在实验室中,用图4所示装置除去少量黄河水中的泥沙
4. (2分)据2012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报道: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C2H6O)成行业潜规则,二甲醚对液化气罐的配件有腐蚀性,严重会造成爆炸。

下列对于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6:1
B . 充分燃烧后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C . 是一种有机物
D .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5. (2分) (2016九上·永登期末)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 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逐渐变成光亮的铜
B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C . 电解水实验: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D . 将人体呼出的气体导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成蓝色
6. (2分)(2018·丹东模拟)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Zn和Fe
B . 向含有少量NaOH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 .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氧气
D . 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7. (2分)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花香四溢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B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 . 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受压变小
D . 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可分
8. (2分)在炼铁工业中,常用石灰石将铁矿石中的杂质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除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CaCO3+SiO2X+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
A . CaSiO4
B . Ca2SiO3
C . CaSi2O3
D . CaSiO3
9. (2分) (2019九上·陵城期末) 下列关于燃料及其利用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验纯
B . 将煤粉制成蜂窝煤,能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 .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水降低了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D . 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10. (2分)下列关于混合物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
A . 除去CO2中CO﹣﹣通入氧气点燃
B . 除去N2中的O2﹣﹣通过灼热铜网
C . 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钙﹣﹣将混合物溶于水后过滤
D .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二、填空题 (共5题;共17分)
11. (3分) (2019九上·广东月考) 电脑、手机芯片的研发离不开硅这种物质,下图是工业上以石英砂(主要成分SiO2)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硅的一种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地壳中硅元素的含量仅次于________元素;
(2)流程①中石英砂和焦炭粉碎的作用是________;
(3)流程①的反应化学方程________;
(4)流程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5) SiCl4 是一种遇水极易变质的液体,沸点57.7℃。

在流程③蒸馏时的蒸馏装置中温度计________(填“需要”或“不能”)插入 SiCl4 中。

(6)尾气 HCl 有毒,若让其分解为 H2 和 Cl2 ,这样不单能避免污染环境,在经济角度上还能________。

12. (3分) (2016九上·东湖期中) 在元素周期表中,氯元素的信息如图一所示,图二是该元素的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的微粒结构示意图;
(1)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2) x=________,图二所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3. (3分)(2018·东营) “生命吸管”可直接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主要处理步骤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相似,如下图所示:(③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重金属离子、软化水质)
(1)②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填字母。

下同),④中超滤膜的作用是________。

A.去除有害菌和部分病毒
B.吸附杂质
C.除去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2)若无生命吸管,取用河水时,要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生活中常采取________方法。

(3)有的河水出现水华现象,经检测发现是河水中含有尿素、硫酸钾、磷酸二氢钾等而导致,上述三种物质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_。

(4)下列图标表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___________。

A .
B .
C .
D .
14. (4分) (2016九上·河北期中) N2O和NO2是氮的氧化物家庭中的两名成员.
(1) N2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NO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常温下,N2O是无色气体,NO2是红棕色气体,以上描述了两种物质的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工业生产中,用N2O与氨基化钾(KNH2)反应制备叠氮化钾(KN3),其化学方程式为N2O+2KNH2═KN3+KOH+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5. (4分)(2016·海南) 从①氢气、②活性炭、③二氧化碳、④碳酸氢钠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灭火的气体是________;
(2)可用于消除水中异味的是________;
(3)常用作焙制糕点的是________;
(4)被认为是最理想燃料的是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1题;共3分)
16. (3分) (2019九下·武城开学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

制造汽车要用到含铜、铁、铝等成分的多种金属材料。

(1)在汽车电路中,经常用铜做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性。

(2)车体多用钢材制造。

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________接触而生锈。

(3)汽车中由铝材制造的零件不易锈蚀的原因是________.
(4)黄铜、不锈钢、硬铝等合金比它们的纯金属应用更广泛,是因为________.
四、流程题 (共1题;共5分)
17. (5分)冰箱除味剂主要成分为利用活性炭制成的.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冰箱除味剂进行相关探究.
探究一:除味剂的还原性
(1)除味剂与氧化铜粉末反应.实验前,小组同学将除味剂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___.
(2)实验中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_.
(3)实验现象:______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小组同学在检验了装置的气密性后,往试管中加入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_.
(5)待反应结束,先将导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熄灭酒精灯,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_.
(6)探究二:除味剂的吸附效果
小组同学认为除味剂的质量会影响吸附效果,设计了如下的实验,相关数据如表.
实验编号10%红墨水溶液同一规格除味剂溶液褪色的时间
①10mL5g10min
②10mL10g5min
上述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
(7)同学们思考后认为除味剂的规格也可能会影响吸附效果,你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
五、推断题 (共1题;共4分)
18. (4分)(2017·河东模拟) A﹣F是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已知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常温下B、C为气体,D、F均为无色液体,都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 B物质固态时的名称是________
(2) E,F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若E→B的反应现象之一是红色粉末变成黑色,则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六、综合题 (共1题;共4分)
19. (4分)(2018·龙华模拟) 实验是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请回答以下有关化学实验的问题:
(1)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粉末,在通常情况下能分别与CO2、H2O、HCl发生反应,生成O2。

为了验证CO2和Na2O2反应生成的气体是O2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

①用A装置制得的CO2中常混有H2O和HCl气体,设置B、C装置的目的是净化CO2。

其中B装置的作用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C装置瓶内的液体是________。

②E装置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没有反应的CO2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如何验证CO2和Na2O2反应生成的气体是O2?________。

(2)化学小组的同学在收集满CO2的集气瓶中放入燃烧的钠,钠继续燃烧,充分反应后生成黑色的碳和一种白色固体。

【作出猜想】白色固体的成分可能为:①氧化钠;②碳酸钠;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④氢氧化钠;⑤碳酸氢钠。

请指出以上不合理的猜想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

(3)【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实验探究】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将溶液分成两份,一份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另一份先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白色固体的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

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称取12.5 g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 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 g。

试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

七、实验题 (共2题;共7分)
20. (3分) (2017九上·苏州月考)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仔细观察A图,锥形瓶内的反应进行较长时间后,用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仍不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

(2)图B和C是探究FeCl3和CuSO4对H2O2分解效果的实验,可通过观察________(现象),判断两者的催化效果。

(3)要证明CO2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你认为用________(填“D”或“E”)装置,操作方法效果更好。

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________。

(4)若要收集一瓶氧气,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使用,最好用排水法收集。

①用下列方案收集氧气,其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理由是:________。

(5)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有同学提出: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是多少?
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出的结论是: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应在30%~50%之间。

这时小陆同学又提出:能否使实验数据更加具体和准确些?小组同学又略经讨论,进行实验,得到的现象如图所示:
这时,小张同学脱口而出:“氧气约占36%时就是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最低体积分数”,而其他同学立即反对,你认为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为________(实验数据均取整数)。

21. (4分)实验室选择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

试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________;
(2)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3)制取和收集CO2时,为便于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则发生装置选________(填字母);
(4)用D装置收集CO2时,气体应该从导气管________(填“a”或“b”)端进入,为便于判断CO2是否收集满,还可以连接上图中的F装置帮助判断,其原理是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也有同学提出,若向装置E中加入试剂________(填物质的名称)也能用于判断D装置中CO2是否收集满。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填空题 (共5题;共17分)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2-1、
12-2、
12-3、
13-1、
13-2、
13-3、
13-4、
14-1、
14-2、
14-3、
15-1、
15-2、
15-3、
15-4、
三、简答题 (共1题;共3分)
16-1、
16-2、
16-3、
16-4、
四、流程题 (共1题;共5分)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五、推断题 (共1题;共4分) 18-1、
18-2、
18-3、
18-4、
六、综合题 (共1题;共4分)
19-1、
19-2、
19-3、
19-4、
七、实验题 (共2题;共7分) 20-1、
20-2、
20-3、
20-4、
20-5、
21-1、
21-2、
21-3、
2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