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机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机制
20 世纪70 年代中期以来,一种基于市场的、全新的节能项目投资机制“合同
能源管理"在市场经济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而基于合同能源管理这种节能投资
新体制运作的专业化的“能源管理公司”的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美国、加拿大,
EMC 已发展成为一新兴的节能产业。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是一种以节省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
投资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用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
以及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

能源管理合同在实施节能项目投资的企业(“用户”)与专门的盈利性能源管理
公司之间签定,“用户”的节能项目由能源管理公司来实施,它有助于推动节能事
业的发展。

在传统的节能投资方式下,节能项目的所有风险和所有盈利都由实施节能投资
的企业承担;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中,原则上不要求企业自身对节能项目进行大
笔投资,一般情况下,企业不用投资即可获得节能项目和节能效益,从而实现零
风险.
合同能源管理公司
能源管理公司(EMC )是一种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以赢利为直接目的专业化公司。

EMC 与愿意进行节能改造的用户签定节能服务合同,为用户的节能项目进行投资或融资,向用户提供能源效率审计、节能项目设计、施工、监测、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并通过与用户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来赢利和滚动发展。

EMC 是市场经济下的节能服务商业化实体,在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
EME 经营特点
1、EMC是商业性的公司,以赢利为目的,通过合同能源管理实施节能项目;
2、合同能源管理不是推销产品或技术,而是推销一种减少能源成本的财务管理方法。

因此EMC的经营首先是一种投资服务管理;
3、EMC不是技术开发实体,它为用户选择成熟的节能技术和设备;
4、由于EMC负责融资和采购,并向用户承诺和保证节约量,因此实际上EMC为用户承担了风险. MEC市场定位
1、节能潜力大的市场
2、节能效益高的市场
3、节能项目易于操作和实施的市场
EMC目标市场
1、尽可能选择高耗能行业
一般来说,化工、钢铁、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由于能耗高,能源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重大(目前我国钢铁行业﹥25%,建材﹥40%- 50%,化肥70% — 75%,石化约40%)。

这些行业节能的机会多,节能效益显著
2、充分关注对节能重视的行业和企业
EMC应该选择重视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费用的行业和企业.这些企业的决策者通常对节能的重要性、必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因此节能的积极性高,节能措施易于实施。

3、能源利用率低,设备能耗高的行业
国内一些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低,设备能耗高,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产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到目前为止,国家已经发布了十九批机电产品淘汰目录,EMC可以选择与之相关的行业进行市场开发。

4、优先考虑总体经营状况良好、稳定、发展潜力大的行业
EMC对潜在目标市场内的行业状况和发展要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要特别关注行业的稳定性以及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从中选择那些有能力接受EMC的服务并为之付费的行业和部门。

5、充分考虑项目的可复制性
项目的可复制性对EMC来说非常重要。

如锅炉、照明、风机水泵变频调速等项目,可以覆盖许多行业,相应地可以给EMC带来较多的业务机会,同时还可以减少EMC用于市场开发的费用。

6、预算稳定的机关事业单位,如学校、医院等。

服务模式
服务模式
咨询与诊断
通过对能源使用系统进行能量平衡测试,考察用能设备的运行与管理状况,综合分析系统和设备存在的问题,为您提供咨询建
议和全面解决方案。

科研与方法论证
利用公司信息资源、技术储备量丰富的优势,针对不同的节能
技术改造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论证,为客户优选出先进、适用、经济、可行的改造方案。

融资与资金管理
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机制,为您提供改造资金。

设备选型采购
利用国内外的设备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设备选型技术支持,
编制采购标书,独立或共同完成项目所需的招标采购工作.
工程设计施工安装
为客户提供工程设计、施工、设备安装、调试一条龙服务.
运行维护托管
对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实行托管。

人员培训
对客户的运行管理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节能效益支付型
客户委托公司进行节能改造工程,先支付一定比例的预付款,余额用节能效益支付。

节能量保证型
节能改造工程的全部投入由公司先期提供,如达到所承诺的节能量,
客户支付节能改造工程。

节能效益分享型
节能改造工程前期投入由节能公司支付.合同期内节能公司与客户分享由节能改造带来的降耗收益。

合同期满,节能设备及长期收益全部归客户所有。

能源费用长期托管型
客户能源费用全部交由节能公司管理。

节能设备长期的运行管理维护、更新改造再投入均由节能公司承担。

公司与客户长期合作,节能改造工程所带来的收益由公司与客户按比例长期分享。

合同能源管理"的基本概念
EMC的经营方式
EMC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产业,其特殊性在于它销售的不仅是产品或技术,更重要的是EMC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节能服务,也就是为客户实施节能项目,其实质是EMC为客户实现节能量。

EMC一般通过以下步骤向客户提供综合性的节能服务:
1. 能源审计
EMC针对客户的具体情况,评价各种节能措施.测定企业当前用能量,提出节能潜力之所在,并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节能措施的节能量进行预测.
2。

节能改造方案设计
根据能源审计的结果,EMC为客户的能源系统提出如何利用成熟的技术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的整体方案和建议(这种方案区别于单个设备的替换或节能产品和技术的推销);如果客户有意向接受EMC提出的方案和建议,EMC就为客户进行项目设计.
3. 能源管理合同的谈判与签署
在能源审计和改造方案设计的基础上,EMC与客户进行节能服务合同的谈判。

在通常情况下,由于EMC为项目承担了大部分风险,因此在合同期(一般为三年左右)EMC分享大部分项目效益,小部分效益留给客户;待合同期结束,全部效益归客户所有.因此,“合同能源管理”是EMC和客户双方都受益的机制——即双赢的机制。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客户不同意签订能源管理合同,则EMC将向客户收取能源审计和项目设计费用。

4。

原材料和设备采购
EMC根据项目设计负责原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其费用由EMC
支付。

5. 施工
根据合同,项目的施工是由EMC负责的,通常由EMC或委托其它施工机构进行。

在合同中规定,客户要为EMC的施工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方便。

6。

运行、保养和维护
在完成设备安装和调试后即进入试运行阶段。

EMC为客户培训设备运行人员,负责试运行期的保养和维护,并承担有关的费用。

7。

节能及效益保证
EMC与客户共同监测和确认节能项目在合同期内的节能效果,以确认在合同中由EMC方面提供项目的节能量保证。

8。

EMC与客户分享节能效益
由于对项目的全部投入(包括能源审计、设计、原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土建、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培训和系统维护运行等)都是由EMC提供的,因此在项目的合同期内,EMC对整个项目拥有所有权。

客户以节能效益分享的方式逐季或逐年向EMC支付项目费用。

在根据合同所规定的费用全部支付完以后,EMC把项目交给客户,客户即拥有项目的所有权。

9。

项目资金的来源
在国外,ESCO的资金来源可能是:ESCO的自有资本,银行商
业贷款(国外ESCO在银行有较高的资信),政府贴息的节能专项贷款,设备供应商允许的分期支付,电力公司的能源需求方管理(DSM)基金,国际资本(如跨国开发银行)等;在国内,EMC的资金来源也应是上述可能的渠道。

EMC的上述经营方式即被称之为“合同能源管理",与客户的上述契约关系被称之为“能源管理合同”。

从EMC的经营方式可以看出其如下特点:EMC是商业性的公司,以赢利为目的,赢利的手段是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实施节能项目;EMC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推销产品、设备或技术,而是销售一个节能项目。

由于EMC向客户承诺和保证节能量,因此实际上EMC为客户承担了节能项目的风险。

EMC实施节能项目的成败关键在于对项目风险的分析和管理。

由此看出,EMC是市场经济下的节能服务商业化实体,在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与我国目前从属于地方政府的节能服务中心有根本性的区别。

“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推广的前景
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能源消费大国,同时也是能源效率较低的国家。

大量的典型案例研究和市场调查分析表明,目前在能源用户中存在大量的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节能技改项目,这些项目完全可以通过商业性的以赢利为目的的EMC来实施。

过去,我国的节能工作主要是通过政府节能主管部门、各级节能服务机构和企业节能管理部门三位一体的能源管理机制运作。

这一节能体系在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显著的节
能成就。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面向市场的转变,原有的节能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变化了的形势,也必须随之转变;在新形势下,节能的阻力主要表现为节能投资的市场障碍.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的节能工作,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是引导和促进节能机制面向市场的过渡和转变;借鉴、学习和引进市场经济国家先进的节能投资新机制,以克服目前我国存在的节能投资障碍.从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节能事业发展的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合同能源管理"这种节能新机制同样适合我国的情况,我国已有的节能机构和潜在的投资者完全可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新机制实施节能项目,并从中获得盈利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