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民为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是:B(①② 均为介词,替,给 ③动词,做④动词, 是)
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组是( )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②填然鼓 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③信也,吾 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④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⑤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⑥不之尧之 子而之舜⑦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⑧使之 主事而事治 A、①⑤ B、③⑥ C、②⑧ D、④⑦
了解万章
万章,孟子高足弟子。一生追随孟子,为孟子所 喜爱。宋政和五年(1115年)封为博兴伯,从祀 于孟庙西庑。万章是最早扬名于历史的万姓先人。 关于他的事迹,史书是这样记载的:“孟子去齐, 绝粮于邹薛,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 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七篇中有“万章章 句”凡十八章,万章名字出现22次之多;对孟子 有“尧以天下与舜”、“伊尹以割烹要汤”、 “敢问友”、“敢问交际”等之问达38次之多。 《史记》载,孟子晚年,经常同万章等弟子谈论 经书,并和万章等弟子一起著《孟子》一书。
说说孟子
孟子被后人称为“亚圣”。做为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重 要代表人,我不能不说他的作品是儒学的又一次大的飞跃。 他的命运和他的先师一样是坎坷的。在宣扬儒学,提倡仁 政的道路上,其步履是同样艰难的。尤其是在游说诸侯的 历程中,不转折碰了多少壁,甚至于险些客死他乡。然而 命运总是眷顾这些有准备有先见之明的人。尽管他的游说 并不能让诸侯改变先前的暴政而施行他心目中理想化的仁 政,但在当时广大的普通民众心中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甚至对后来的皇帝、大臣以及学者起到前车之鉴的效果。 他的作品风格在但是来说应该算是无人能比的。尤其是措 辞委婉,类比推理的作文思想,为一大批的诗人,词人做 采用。他的作品是诙谐幽默中不失脱俗,委婉例证中不失 空洞······
民为贵
序言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课 件、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解不 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 不能以天下与人。”天下者,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私有 故也。“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 万章问而孟子答也。“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 万章 问也。谆谆,详语之貌。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 之而已矣。” 下同。行之于身谓之行,措诸天下谓之事。 言但因舜之行事,而示以与之之意耳。曰:“以行与事示 之者如之何?”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 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 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 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 已矣。” 暴,显也。言下能荐人于上,不能令上必用之。 舜为天人所受,是因舜之行与事,而示之以与之之意也。 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 何?”
答案是:B(连词,表转 折)
与“今之欲王者”一句中“者”字意义和 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A、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 坚明约束者也 B、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C、言之,貌若甚戚者 D、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答案为: A(均为“……的(人、东 西、事情)”。B、放在主语后面,引 出判断C、用作“若”“似”“如”的宾语, 译为“……的样子”D、放在后置的定 语后面,相当于“的”)
二、注意下列字的写法并组词。
稷(社稷) 桀(桀纣) 圹(空圹) 鹯(鹯鸟) 淑(淑女) 谆(谆谆) 谡(马谡) 粲(粲然) 犷(粗犷) 颤(颤抖) 椒(辣椒) 淳(淳朴) 觐(朝觐) 讼(诉讼) 讴(讴歌) 践(实践) 篡(篡权) 溺(溺爱) 靓(靓丽) 忪(惊忪) 呕(呕吐) 栈(客栈) 募(招募) 搦Nuò(搦战 )
与“得天下有道”一句中“得”字意思相 同的一句是( ) A、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B、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 为苟得也。
C、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D、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答案为: D 均为“得到”的意思。 A、能够 B、求得 C、通“德”,感激
对下列“之”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 项是( ) ①桀、纣之失天下也②所欲与之聚之③民 之归仁也④天下之君⑤诸侯皆为之驱矣⑥ 今之欲王者⑦三年之艾⑧此之谓也 A、①③\④⑦\⑤⑥\②⑧ B、①③\④⑦\⑤\ ⑥\②⑧
与“舜相尧二十有八载”中“相”的意思 相同的一项是( ) A、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B、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答案是:C(动词,辅佐、辅助 A、名词,容貌B、副词,表示 彼此,互相D、名词,官名,指 宰相,丞相)
比较下列句中“为”的意义和用法,判断 正确的一组是 ( ) ①故为渊驱鱼者,獭也 ②今天下之君有好 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③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④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 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牺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 稷。”
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 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所以, 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 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 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 立国君。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 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 就改立土神谷神。”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 一项是 ( ) A、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盛在祭器内用 来祭祀的谷物。) B、残贼之人谓之一夫。(即独夫,指残 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C、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 河之南。(指帝王死。) D、仁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好听的 话。)
答案为:D(仁言: 宣扬仁的言论)
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 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 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 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 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 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沤歌 者,不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 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 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太誓》 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 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 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 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 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 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 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 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 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 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 ‘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 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 能以天下与人。治,去声。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 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 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 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 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 是篡也,非天与也。相,去声。朝,音潮。夫音扶。南河 在冀州之南,其南即豫州也。讼狱,谓狱不决而讼之也。 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自,从也。天无形,其视听皆从于民之视听。民之归舜如 此,则天与之可知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导语:一个时期以来,个别为官者脱离群众,对群众疾苦 不闻不问。贪污腐败,吃喝玩乐者有之;搞关系,找门子, 升官发财者有之;违法违纪,公款赌·博,大肆敛财者有之; 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授受贿赂者有之;贪图享乐,生活糜 烂者有之……着实让老百姓深恶痛绝。也正是这些不良现 象的存在一度令一些正直和善良的人们对党和国家的前途 和命运担忧。大思想家荀子也说过:“君者,舟也;庶人 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可见,“以民为本” 是何等重要。古代大思想家孟子提出仁政学说和一系列民 本思想时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更是把 “以民为本”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
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 百姓最为重要。
《尚书》也说:“民惟邦本,本固君宁。”老百姓才是国家 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也就安宁。
改用现代的口号,那就是—— 人·民万岁! 这一段是孟子民本思想最为典型,最为明确的体现,“民贵 君轻”成为后世广泛流传的名言,一直为人们所引用。有必要提 出的是,“民”是一个集合概念,“民”作为一个集合的整体是 贵的,重于国君的,但“民”当中的每一个个体,普普通通的一 介小民又怎么样呢?孟子这里没有说,也就很难说了。不过,就 我们的了解来看,个体的小民是不可能与国君的重要性相抗衡的, 不仅不能抗衡,而且还不知道要轻了多少倍哩。
一、给加点字注音
社稷(jì)粢盛(zìchéng )汤 放桀(jié)伐纣(zhòu)弑( shì) 君 走圹(kuàng )獭(tă )驱爵 (què )鹯(zhān )三年之艾(ài ) 淑(shū )胥(xū )溺(nì)谆谆 (zhūn )践(jiàn)暴之于民( pù) 朝觐(cháo )(jìn )讼(sòng ) 狱 讴歌( ōu )篡(cuàn)荐(jiàn)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于传有之。 ②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B、①得天下有道 ②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C、①以行与事示之 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D、①使之主事,而事治 ②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答案为:B(方法) A、①指传记②传递 C、①行动②动词,运 行 D、①处理的好②训练)
此之谓也。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注音,正确的一 项是 ( )
A、社稷jì粢盛zìchéng汤放桀jué伐纣
zhòu B、弑君shì走圹kuàng 獭tă驱爵què鹯 zhān C、溺nì谆谆chún 践jiàn暴之于民bào D、朝觐zhāo jìn 讼狱sòng 讴歌ōu 篡
zuàn
答案为:B A、粢,zī桀jié C、谆zhūn暴pù D、朝cháo篡cuàn
C、①③\④⑦\②⑤\⑥\⑧ D、①③\④⑦\ ⑤⑧\②⑥
答案为:C(①③助词,放在主语和 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④⑦ 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 定语和中心语之间。②⑤第三人称代 词,他、她、它(们)⑥用在时间词 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 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⑧指示代词 ,这,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