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第3讲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和应用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和应用
知识排查
受力分析
1.受力分析:把研究对象(指定物体)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力都找出来,并画出受力示意图的过程。
(1)画出力。
(2)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
(3)分析弹力。
(4)分析摩擦力。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即a =0。
F 合=0或⎩
⎪⎨⎪⎧F x =0F y =0
如图1甲所示,小球静止不动,如图乙所示,物块匀速运动。
图1
那么:小球F 合=0 F N sin θ=F 推,F N cos θ=mg 。
物块F x =F 1-F f =0,F y =F 2+F N -mg =0。
平衡条件的推论
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在多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几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小题速练
(1)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受到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的作用( )
(2)加速度等于零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
(3)速度等于零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
(4)竖直上抛的小球到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
(5)宇航员乘坐神舟十一号飞船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 )
答案(1)×(2)√(3)×(4)×(5)×
2.一个质量为3 kg 的物体,被放置在倾角为α=30°的固定光滑斜面上,在如图2所示的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处于平衡状态的是(g=10 m/s2)( )
图2
C.仅丙图
D.甲、乙、丙图
答案 B
3.如图3所示,在拉力F作用下,小球通过轻绳沿光滑的斜面缓慢地向上移动,在此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拉力F和支持力F N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图3
A.F增大,F N减小
B.F和F N均减小
C.F和F N均增大
D.F减小,F N不变
解析法一设斜面倾角为α,轻绳与斜面间的夹角为β,小球质量为m,对小球,由平衡条件得mg sin α=F cos β,F sin β+F N=mg cos α,小球沿光滑的斜面缓慢地向上移动的过程中,β增大,那么F增大,F N减小,故A正确。
法二图解法:如下图:
当在绳的拉力作用
下沿斜面缓慢向上
移动时,F与斜面的
夹角增大,F增大,F N减小,
故A正确。
答案 A
受力分析
(1)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
(2)根本思路
(1)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所施加的力。
(2)只分析性质力,不分析效果力。
(3)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出施力物体。
(4)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所受的力。
(5)应结合运动状态。
(6)注意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7)遇到弹力、摩擦力的判断较复杂时可用假设法。
【典例】(2021·温州中学期中)如图4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以一定的初速度v沿粗糙斜面上滑,物体A在上滑过程受到的力有( )
图4
A.冲力、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摩擦力
B.重力、对斜面的正压力、摩擦力
C.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摩擦力
D.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摩擦力、对斜面的正压力、下滑力
解析物体必受重力,物体与斜面体相互挤压,故斜面对物体一定有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物体相对于粗糙斜面向上滑动,一定与斜面体间有摩擦力,摩擦力阻碍物体间的相对滑动,物体相对于斜面体向上滑动,故一定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物体依靠惯性运动,没有向上的冲力,也找不到施力物体,重力有使物体下滑的趋势,无下滑力,同样也找不到施力物体,应选项C正确。
答案 C
1.(2021·10月浙江选考)中国女排在2021年奥运会比赛中再度夺冠。
图5为比赛中精彩瞬间的照片,此时排球受到的力有( )
图5
B.重力、推力
C.重力、空气对球的作用力
D.重力、推力、空气对球的作用力
解析排球受重力、空气阻力,但排球与手不接触,排球不受推力,故C正确。
答案 C
P和Q,用水平力F推Q,使P、Q两木块一起沿水平桌面匀速滑动,如图6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图6
A.P受三个力,Q受六个力
B.P受四个力,Q受六个力
C.P受两个力,Q受五个力
解析分析木块P受竖直方向的重力G和支持力F N的作用,木块Q受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 N′,P木块的压力F N″、水平推力F和地面对木块Q的摩擦力F f。
答案 C
3.如图7所示,质量为M的楔形物块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
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
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使之匀速上滑。
在小物块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
那么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的大小为( )
图7
A.(M+m)g
B.(M+m)g-F
C.(M+m)g+F sin θ
D.(M+m)g-F sin θ
解析匀速沿斜面上滑的小物块和楔形物块都处于平衡状态,可将二者看作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整体,由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可得(M+m)g=F N+F sin θ,解得F N=(M+m)g-F sin θ。
答案 D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1)单个物体;(2)能看成一个物体的系统;(3)一个结点。
2.静态平衡问题的解题“五步骤〞
题常见处理方法
方法内容
合成法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那么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分解法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将某一个力按力的效果分解,那么其分力和其他两个力满足平衡条件
正交分解法 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将物体所受的力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组,每组力都满足平衡条件
力的三
角形法 对受三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将力的矢量图平移使三力组成一个首尾依次相接的
矢量三角形,根据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或相似三角形等数学知识求解未知力
(1)动态平衡:是指平衡问题中的一局部力是变力,是动态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均要发生变化,所以叫动态平衡,这是力平衡问题中的一类难题。
(2)根本思路:化“动〞为“静〞,“静〞中求“动〞。
(3)根本方法:图解法和解析法。
图解法是利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或矢量三角形)中角与边长的变化情况来直接确定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典例1】 如图8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 为球心。
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静止于P 点。
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 N ,OP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 。
以下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
图8
A.F =
mg
cos θ B.F =mg tan θ C.F N =
mg
sin θ
D.F N =mg tan θ
解析 方法一 合成法
滑块受力如图甲,由平衡条件知mg F =tan θ⇒F =mg
tan θ
,
F N =
mg
sin θ。
方法二 效果分解法
将重力按产生的效果分解,如图乙所示,
F =
G 2=
mg
tan θ
,F N =G 1=
mg
sin θ。
方法三 正交分解法
将滑块受的力沿水平、竖直方向分解,如图丙所示,
mg =F N sin θ,F =F N cos θ,
联立解得F =mg tan θ,F N =mg
sin θ。
方法四 力的三角形法
将三力首尾依次相连,构成矢量三角形,如图丁所示,mg F N =sin θ,mg F =tan θ得F N =mg
sin θ
F =
mg
tan θ
应选项C 正确。
答案 C
【典例2】 如图9所示,电灯悬挂于两墙壁之间,更换水平绳OA 使连接点A 向上移动而保持O 点位置和OB 绳的位置不变,那么在A 点向上移动的过程中( )
图9
OB 的拉力逐渐增大 OB 的拉力不变 OA 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OA 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 在绳OA 的连接点A 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结点O 始终处于平衡状态。
取结点O 为研究对象,受力情况如下图,图中F 1、F 2、F 3分别是绳OA 、绳
OB 、电线对结点O 的拉力,F 3′是F 1和F 2的合力,且F 3′=F 3。
在A 点向上
移动的过程中,F 3的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F 2的方向保持不变。
由图可知,
当绳OA垂直于OB时,绳OA的拉力最小,所以绳OA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绳OB的拉力逐渐减小,选项D正确。
答案 D
1.如图10所示,有一只重为G 的蜻蜓在空中沿虚线方向匀速直线飞行,在此过程中,蜻蜓受到空气对它的作用力的方向是( )
图10
A.a 方向
B.b 方向
C.c 方向
D.d 方向
解析 蜻蜓做匀速直线运动,蜻蜓受重力和空气的作用力而处于平衡状态,故空气对蜻蜓的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即沿a 方向,应选项A 正确。
答案 A
2.如图11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37°,一个可以看成质点的小球在轻质细线的拉力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细线与斜面间的夹角也为37°,假设小球的重力为G ,那么手对细线的拉力等于( )
图11
A.G
B.G
2 C.3G 4
D.4G 5
解析 对小球受力分析,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F 、斜面的支持力和小球的重力作用,在沿斜面方向上,F cos 37°=G sin 37°,解得F =G tan 37°=3
4G ,应选项C 正确。
答案 C
P 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竖直挡板MN 。
在P 和MN 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
柱体Q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如图12所示是这个装置的纵截面图。
假设用外力使MN 保持竖直并缓慢地向右移动,在Q 落到地面以前,发现P 始终保持静止。
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图12
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
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P、Q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D.Q受到P和MN的合力逐渐增大
解析对圆柱体Q受力分析,如下图,P对Q的弹力为F,MN对Q的弹力
为F N,挡板MN向右运动时,F和竖直方向的夹角逐渐增大,如下图,而
圆柱体所受重力大小不变,所以F和F N的合力大小不变,应选项D错误;
由图可知,F和F N都在不断增大,应选项A、C都错误;对P、Q整体受力
分析知,地面对P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 N,所以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
大,选项B正确。
答案 B
处理平衡问题的三点说明
(1)物体受三力平衡时,利用力的效果分解法或合成法比拟简单。
(2)物体受四个或四个以上的力作用时,一般采用正交分解法。
(3)物体只受三个力的作用且三力构成普通三角形,可考虑使用相似三角形法。
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当某物理量变化时,会引起其他几个物理量的变化,从而使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在问题的描述中常用“刚好〞“刚能〞“恰好〞等语言表达。
平衡物体的极值,一般是指在力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
解决共点力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四字诀〞
【典例】如图13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对物体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力F,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要使物体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力F的取值范围。
图13
解析 要使物体能够运动,水平方向的力必须要大于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当力F 有极小值时,物体恰好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平衡条件可得:
F min cos θ=μF N ① F min sin θ+F N =mg ②
联立①②,解得F min =μmg
cos θ+μsin θ
当力F 取最大值时,物体将要脱离水平面,此时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恰好为零,那么:
F max sin θ=mg
解得F max =
mg
sin θ
那么物体在水平地面上运动时F 的范围为
μmg cos θ+μsin θ≤F ≤mg
sin θ
答案 μmg cos θ+μsin θ≤F ≤mg
sin θ
1.如图14所示,一根长为l 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 的小球A ,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成30°角且绷紧,小球A 处于静止,对小球A 施加的最小的力是(重力加速度为g )( )
图14
A.3mg
B.
32
mg C.12
mg
D.
33
mg 解析 如下图,球受重力mg 、绳的拉力F T 、外力F 三个力作用,合力为0。
那么mg 与F 的合力一定与F T 等大反向,画出力的三角形可知,当F 与F T 垂直
时F 最小,F min =mg sin 30°=1
2
mg ,选项C 正确。
答案 C
2.如图15所示,一物块受一恒力F 作用,现要使该物块沿直线AB 运动,应该再加上另一个力的作用,那么加上去的这个力的最小值为( )
图15
A.F cos θ
B.F sin θ
C.F tan θ
D.F
tan θ
解析 要使物块沿AB 方向运动,恒力F 与另一个力的合力必沿AB 方向,当另一个力与AB 方向垂直时为最小,故F ′=F sin θ,B 正确。
答案 B
M 的木楔倾角为θ,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当将一质量为m 的木块放在木楔斜面上时,它正
好匀速下滑。
如果用与木楔斜面成α角的力F 拉着木块匀速上升,如图16所示(木楔在整
个过程中始终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 )。
图16
(1)当α=θ时,拉力F 有最小值,求此最小值; (2)当α=θ时,木楔对水平面的摩擦力是多大? 解析 木块在木楔斜面上匀速向下运动时,有
mg sin θ=μmg cos θ,即μ=tan θ。
(1)木楔在力F 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有
F cos α=mg sin θ+F f F sin α+F N =mg cos θ F f =μF N
解得F =2mg sin θcos α+μsin α=2mg sin θcos θcos αcos θ+sin αsin θ=mg sin 2θ
cos 〔θ-α〕
那么当α=θ时,F 有最小值,为F min =mg sin 2θ。
(2)因为木块及木楔均处于平衡状态,整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等于F 的水平分力,即F f =F cos (α+θ)
当F 取最小值mg sin 2θ时,
F f =F min cos 2θ=mg sin 2θcos 2θ=1
2
mg sin 4θ。
答案 (1)mg sin 2θ (2)1
2
mg sin 4θ
涉及极值的临界问题的三种解答方法 (1)图解法
根据平衡条件作出力的矢量图,如只受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力构成封闭矢量三角形,然后根据矢量图进展动态分析,确定最大值和最小值。
(如T1的求解方法) (2)假设推理法
先假设某种临界情况成立,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及有关知识进展论证、求解。
(3)数学方法
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列方程,在解方程时采用数学知识求极值。
通常用到的数学知识有二次函数求极值、讨论公式求极值、三角函数求极值以及几何法求极值等。
(如T3的求解方法)
[题源:人教版必修1·P91·T1]
在光滑墙壁上用网兜把足球挂在A点,足球与墙壁的接触点为B(图4.7-6)。
足球的质量为m,悬绳与墙壁的夹角为α,网兜的质量不计。
求悬绳对球的拉力和墙壁对球的支持力。
图4.7-6
题源拓展在[上题]中缓慢增加悬绳的长度,其他条件不变,那么悬绳对足球的拉力F和墙壁对足球的支持力F N的变化情况是( )
A.F逐渐变大
B.F逐渐变小
C.F N逐渐变大
D.F N保持不变
答案 B
链接高考
1.(2021·全国卷Ⅱ,14)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
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17所示。
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
图17
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
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
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
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
解析对O点受力分析如下图,F与T的变化情况如图,由图可知在O
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应选项A正确。
答案 A
2.(2021·4月浙江选考)重型自卸车利用液压装置使车厢缓慢倾斜到
一定角度,车厢上的石块就会自动滑下。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图18
B.自卸车车厢倾角越大,石块与车厢的动摩擦因数越小
C.自卸车车厢倾角变大,车厢与石块间的正压力减小
D.石块开场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
解析物体的重心的位置跟形状还有质量分布有关,石块下滑前后,质
量分布变化,形状变化,所以重心改变,选项A错误;石块与车厢的动
摩擦因数与车厢倾角无关,选项B错误;
对石块受力分析如下图,F N=mg cos θ,F f=mg sin θ,车厢的倾角变
大,所以车厢与石块间的正压力减小,选项C正确;石块下滑时,重力的分力大于受到的摩擦力,选项D错误。
答案 C
活页作业
(时间:30分钟)
A组根底过关
1.(2021·嘉兴一中高三期末)如图1所示,一把重为G的梯子仅在一石块的支持下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梯子受到石块作用力的大小与方向分别是( )
图1
G、沿梯子斜向上
G、沿梯子斜向上
G、竖直向上
G、竖直向上
答案 C
2.(2021·宁波余姚中学期中)去年,李世石的人机对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讲解围棋的棋盘如图2所示。
棋盘竖直放置。
棋盘和棋子都是磁性材料制成,能吸在棋盘上,不计棋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图2
C.磁性越强的棋子,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D.减小棋子的质量,棋子所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解析小棋子受到重力G、棋盘面的吸引力F、弹力F N和静摩擦力f,共四个力作用,故A 错误;棋子对棋盘的压力大小与重力无关,故B错误;根据竖直方向上二力平衡知:f=G,即摩擦力与磁性强弱无关,故C错误;根据竖直方向上二力平衡知:f=G,减小棋子的质量,棋子所受的摩擦力减小,故D正确。
答案 D
3.如图3所示,一重球用轻质绳子悬挂着,且与光滑斜面接触,处于静止状态,假设绳子保持竖直状态,那么重球受到的力有( )
图3
B.重力、绳子的拉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斜面的弹力和斜面的静摩擦力
D.重力、绳子的拉力、斜面的支持力和下滑力
解析可以用假设法进展判断。
假设没有此斜面小球依然会处于静止状态,说明斜面对小球没有力的作用,A项正确。
答案 A
4.(2021·北京朝阳期末)某同学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在以下四种情况下分别处于静止状态。
其中该同学单臂受力最小的是( )
解析将人所受的重力按照效果进展分解,由于大小方向确定的一个力分解为两个等大的力时,合力在分力的角平分线上,且两分力的夹角越大,分力越大,因而B图中人单臂受力最小。
答案 B
5.如图4所示,A、B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A上,使二者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图4
A.A、B之间无摩擦力
B.A受到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右
C.B受到A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右
B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水平向右
解析对A物体,由于A匀速运动,由二力平衡可知,B对A的静摩擦力必与F等值反向,故A、B错误;对B物体,由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可知,A对B的静摩擦力一定与B对A的静摩擦力反向,故B受到A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右,故C正确;对A、B整体分析,由于A、B 一起向右匀速运动,那么地面对B的摩擦力一定为滑动摩擦力,且水平向左,故D错误。
答案 C
6.(2021·嘉兴模拟)如图5所示,一物体放在自动扶梯上,随自动扶梯匀速斜向下运动,那么物体受到的外力有( )
图5
C.3个
解析物体匀速运动,由受力分析知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故B选项正确。
答案 B
7.如图6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
物体A的受力个数为( )
图6
A.2
C.4
D.5
解析先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A、B整体只受到向上的推力F和重力(注意墙壁对A无弹力);再以A为研究对象,A受竖直向下的重力,B对A的支持力和摩擦力,所以A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答案 B
8.(2021·东阳中学期中)在某驾校的训练场地上,有一段圆弧形坡道,如图7所示,假设将同一辆车先后停放在a点和b点,下述分析和比拟正确的选项是( )
图7
a点受坡道的合外力大于在b点受的合外力
a点受坡道的摩擦力大于在b点受的摩擦力
a点受到的支持力大于在b点受的支持力
a点受的重力的下滑分力大于在b点受的重力的下滑分力
解析将同一辆车先后停放在a点和b点,处于静止状态,那么合力都为零,所以在a、b 两点所受的合力相等,故A错误;根据平衡条件有,F N=mg cos θ,f=mg sin θ,b点的倾角大于a点的倾角,所以a点的支持力大于b点的支持力,a点所受的摩擦力小于b点所受的摩擦力,车在a点重力的下滑分力小于b点重力的下滑分力,故C正确,B、D错误。
答案 C
B组能力提升
P系于光滑墙壁上的O点,在墙壁和球P之间夹有一长方体物块Q,如图8所示。
P、Q均处于静止状态,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图8
A.P受3个力
B.Q受3个力
C.假设绳子变长,绳子的拉力将变小
D.假设绳子变短,Q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增大
解析 小球P 受重力、细绳的拉力、Q 对P 的支持力和Q 对P 的摩擦力作用;物块Q 受到重力、墙对Q 的支持力、P 对Q 的压力及摩擦力作用;对小球P 及物块Q 的整体,绳子的拉力
F T =
〔m P +m Q 〕g
cos α
,假设绳子变长,α减小,那么绳子的拉力将变小;对物块Q 而言,向下的
重力等于P 对Q 向上的摩擦力,假设绳子变短,Q 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不变。
选项C 正确。
答案 C
10.(2021·杭州市余杭四校期中)自卸式运输车是车厢配有自动倾卸装置的汽车,又称为翻斗车、工程车,由汽车底盘、液压举升机构、取力装置和货厢组成。
如图9所示,在车厢由水平位置逐渐抬起的过程中,有关货物所受车厢的支持力F N 和摩擦力F f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图9
F f 逐渐增大 F f 先增大后减小 F N 逐渐增大 F N 先减小后不变
解析 设货厢底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在θ增大过程中,假设货物没有滑动,受力分析那么有F N =mg cos θ,F f =mg sin θ,滑动后受力分析有F N =mg cos θ,F f =μmg cos θ,故随着θ的增大,F N 一直减小,F f 先增大后减小,选项B 正确,A 、C 、D 错误。
答案 B
11.(2021·11月浙江选考)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四个完全一样的排球如图10所示,质量均为m ,相互接触。
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那么( )
图10
43
mg
4
3
μmg 解析 将四个球看做一个整体,地面的支持力与球的重力平衡,设地面上一个球受的支持力大小为F N ,因此3F N =4mg ,那么F N =4
3mg ,所以选项
C 正确;最上面的球对下面三个球肯定有弹力,选项A 错误;对地面上的其中一个球做受力分析,如下图。
由此受力分析可知,选项B 错误;由于小球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因此不能通过F =μF N 求解,选项
D 错误。
答案 C
12.(2021·全国卷Ⅲ,17)一根轻质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80 cm 的两点上,弹性绳的原长也为80 cm 。
将一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平衡时弹性绳的总长度为100 cm ;再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那么弹性绳的总长度变为(弹性绳的伸长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 A.86 cm
B.92 cm
C.98 cm
D.104 cm
解析 设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k 。
挂钩码后,弹性绳两端点移动前,左、右两段绳的伸长量ΔL =100 cm -80 cm 2
=10 cm ,两段绳的弹力F =k ΔL ,对钩码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sin
α=45,cos α=35。
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钩码的重力为G =2k ΔL cos α。
将弹性
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时,受力图如图乙所示。
设弹性绳伸长量为ΔL ′,弹力为F ′=k ΔL ′,钩码的重力为G =2k ΔL ′,联立解得ΔL ′=3
5ΔL =6 cm 。
弹性绳的总
长度变为L 0+2ΔL ′=92 cm ,应选项B 正确,A 、C 、D 错误。
甲 乙
答案 B
13.(多项选择)如图11所示,在固定好的水平和竖直的框架上,A 、B 两点连接着一根绕过光滑的轻小滑轮的不可伸长的细绳,重物悬挂于滑轮下,处于静止状态。
假设按照以下的方式缓慢移动细绳的端点,那么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
.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图11
A ′点,拉力变小
A ′点,拉力不变
B ′点,拉力变小
B ′点,拉力变大
解析 设滑轮两侧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绳子的长度为L ,B 点到墙壁的距离为s ,根据几何知识和对称性,得:
sin α=s L ①
以滑轮为研究对象,设绳子拉力大小为F T ,根据平衡条件得:
2F T cos α=mg ,
得F T =mg
2cos α
② 当只将绳的左端移向A ′点,s 和L 均不变,那么由②式知,F T 不变,故
A 错误,
B 正确;当只将绳的右端移向B ′点,s 增加,而L 不变,那么
由①式知,α增大,cos α减小,那么由②式知,F T 增大,故C 错误,
D 正确。
答案 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