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综合复习4狱中联欢 人教新课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狱中联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延续学习第三组课文的方法,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叙述顺序。
2.以本课为例,复习题目扩展、要素串联等方法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复习品读重点句子的方法,品读文中对联和重点语句,体会被关押的革命者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准确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
品读文中对联和重点语句,体会被关押的革命者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教师搜集背景资料、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旧知回顾:
学生清明节假期的活动中的征文活动和与前边刚刚学过的第三组课文有着一个共同的主题——缅怀革命先烈,自然导入对第三组学习的回顾:
我们学习了四篇课文,它们是——在日积月累中,我们还积累了一首诗,它的名字叫——我们还了解了几部课外读物,给你印象最深的是——
《红岩》讲述了1948年至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地下共产党组织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的激烈斗争。
2.导入本课。
今天,我们继续去从文字里去寻找革命先烈留下的足迹,从《红岩》中去体会革命先烈的精神。
请同学们打开书到159页,(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狱中联欢》二、学法回顾
开始学习之前,请学生回忆学习第三组课文时的过程和方法,我们完成了单元导
读中提出的三项学习任务:
⑴把握文章内容;
⑵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
⑶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⑷抓重点句段,体会写法。
三、自主感悟。
今天,《狱中联欢》这篇课文我们也要完成这写学习任务。
首先请同学们再读课题《狱中联欢》,看着课题关于“狱中联欢”你有什么疑问?(谁联欢?为什么联欢?怎么联欢?)
1.学生自学。
要求: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疑问,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并完成课后第一题。
唱歌→()→()→()
2.师生交流:
⑴孩子们,读完课文,刚才你们自己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找刚才提出问题的同学回答)不断扩充对主要内容的把握。
教师引导重点交流为什么联欢?(庆祝1949年的元旦,迎接革命的胜利)
补充背景资料:1949年初,首都北京即将举行开国大典,被关押在渣滓洞的革命者们,随时都有可能被敌人杀害。
从全国形势看,国民党反动派已彻底失败。
他们不得不玩弄“停战”的把戏,伺机进行反扑。
渣滓洞的特务对被囚禁的革命者做出一点放松的姿态。
革命前辈便利用这一机会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新年联欢,以巧妙的方式同敌人进行斗争。
你们弄懂了自己的疑问,借助课题,扩充提问就完整概括主要内容。
我们管这样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叫课题扩充法。
其实,像这种记事类的文章,我们还可以怎么概括主要内容?除此之外,我们还常用什么方法?
事件要素串联法(《灯光》、《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段意合并法(《为人民服务》)抓中心句法(《一夜的工作》)
小结:各种方法并不是孤立的,互相结合运用,效果会更好,像刚才我们概括主要内容时,题目扩充提的问题就是针对事件要素的。
总之,我们要把这些方法铭
记于心,同时,还要灵活运用。
了解了文章讲述的故事,老师想采访一下你们,读了革命先烈的狱中联欢的故事,你有什么体会?(学生自由谈)教师小结课文主旨是表现这些随时面临死亡威胁的共产党人那种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
⑵补全联欢过程(板书联欢四个节目)
你们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了,那么自学的第二个任务,你们也一定完成了,谁来填空。
课文按联欢表演节目的先后顺序来写,就是我们常说的什么顺序?(事情发展顺序)
常见的文章叙述顺序有哪些?(学生自由谈)
时间顺序、参观游览顺序、空间转移顺序、倒序、插序等等。
以学过的有代表性的课文为例,回顾理清这些顺序的方法。
小结: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曾经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
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绝不乱走的。
”这里的“路”就是文章的表达顺序。
所以,我们阅读一篇文章.一定要理清文章顺序,同时,我们在说话和写文章时也要学会有顺序、有条理地说和写。
过渡:看,这篇文章的作者就做到了思路清晰,顺序明朗。
请孩子们再看这四个部分,我们的作者还做到了什么呢?(由详略的作用,过渡到精彩段落赏析)没错,这样我们一下子就把注意力放到了文章最精彩的部分上去了,哪些部分?我们快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把文章写得如此精彩的!
三、合作学习,品读精彩
1.方法回顾:以往品读重点句段,我们是怎么做的?(学生谈后课件出示方法)读一读——圈一圈——品一品
2.分组互助学习,自由选择喜欢的对联品读。
3.汇报交流:
小结:这些对联的特点:表面上对革命、对战斗只字未提,可是却将革命者那种对革命必胜的信心,那种乐观主义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就是革命者斗争智慧的体现。
4.聚焦“猩猩”突破难点
找出描写“猩猩”的句子(课件出示)体会。
尽管敌人如此严防死守,尽管敌人费尽心机,但是,他们都没能动摇住革命者的坚定信念,当然,更不能阻止住革命胜利的脚步。
5.品读“表演节目”部分
刚才我们品读的只是“贴对联”这一部分。
文中还有许多这样含义深刻的句子,向我们展现了革命者的精神品质,请你迅速地从表演节目这一部分找出一处,这样品一品。
(学生自由品)
过渡:没错,他们就是这样对革命怀着的必胜信念,以最饱满、最昂扬的斗志面对敌人、战胜革命道路上一切苦难的。
四、拓展训练:
此时,我们的眼前仿佛看到了那动人的一幕幕。
看着革命先烈在狱中联欢的情景
我仿佛看到了他们一样的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狱中联欢》的学习,复习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常见文章的叙述顺序和品读重点句段的方法。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善于积累、善于归纳,在课外阅读中,把我们的学习方法多实践,做一个会学习、会读书的孩子。
六、课堂作业:
对联,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创作讲究对仗。
即: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不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你们也来试一试怎么样?老师给大家出的上联是:
革命先烈前仆后继
附:板书设计
狱中联欢
唱歌略写
交换礼品
贴对联详写
表演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