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54分) (共18题;共54分)
1. (3分) (2016高二上·忻州期末) 据新浪网报道,欧洲一集团公司拟在太空建立巨大的集光装置,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用于分解海水制氢,其反应可表示为:2H2O 2H2↑+O2↑.有下列几种说法:①水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②若用生成的氢气与空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储存起来,可改善生存条件;③使用氢气作燃料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④氢气是一级能源.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②③④
2. (3分) (2016高二上·徐州期末) 下列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A . 液氨气化
B . 酸碱中和
C . 浓硫酸加水稀释
D . 镁条与盐酸反应
3. (3分) (2016高二上·蕲春期中)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注:△H的数值均正确)()
A . 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 kJ/mol(燃烧热)
B . 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H=﹣57.3kJ/mol(中和热)
C . S(s)+O2(g)═SO2(g);△H=﹣269.8kJ/mol(反应热)
D . 2NO2═O2+2NO;△H=+116.2kJ/mol(反应热)
4. (3分)关于反应CH4(g)+2O2(g)CO2(g)+2H2O(l)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甲烷可用作气体燃料
B . 如温度超过100℃,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
C . 可用干燥的冷烧杯检验生成的产物为CO2和H2O
D . 此式中使用箭头表示此反应主产物为CO2和H2O,还可能有其他副产物如CO、C等
5. (3分)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 ,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
B . 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586.0kJ•mol﹣1
C .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 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燃烧热
6. (3分) (2016高一下·大庆期中) 已知碳、一氧化碳、晶体硅的燃烧热分别是△H=﹣393.5kJ/mol、△H=﹣283kJ/mol和△H=﹣989kJ/mol,则工业冶炼晶体硅反应2C(s)+SiO2(s)═Si(s)+2CO(g)△H=()
A . +768 kJ/mol
B . ﹣768 kJ/mol
C . +2342 kJ/mol
D . ﹣2342 kJ/mol
7. (3分)盖斯定律指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一系列转化,如图判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 A→F,△H=﹣△H 6
B . △H1+△H 2+△H 3+△H 4+△H 5+△H 6=1
C . C→F,△H=△H 1+△H 2+△H 6
D . △H 1+△H 2+△H 3═△H 4+△H5+△H 6
8. (3分)下列各项对△H的比较正确的是()
A . 2K(s)+2H2O(1)═2KOH(aq)+H2(g)△H1 , 2Na(s)+2H2O(1)═2NaOH(aq)+H2(g)△H2 ,则△H1>△H2
B . Mg(s)+2HCl(aq)═MgCl2(aq)+H2(g)△H1 , Ca(s)+2HCl(aq)═CaCl2(aq)+H2(g)△H2 ,则△H1>△H2
C . H2(g)+Cl2(g)═2HCl(g),H2(g)+Br2(g)═2HBr(g)△H2 ,则△H1>△H2
D . 2Fe(s)+3Br2(g)═2FeBr3(s)△H1 , 2Fe(s)+3Cl2(g)═2FeCl3(s)△H2 ,则△H1<△H2
9. (3分) (2015高一下·吉林期中) 可逆反应:A+3B⇌2C+2D在4种不同的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9mol/(L•min)
②v(B)=0.6mol/(L•s)
③c(C)=0.4mol/(L•s)
④v(D)=0.45mol/(L•s)
该反应进行速率最快的是()
A . ①
B . ②和③
C . ④
D . ①和④
10. (3分) (2016高二上·桃江期中) 在某温度下2L密闭容器中,3种气体加入起始状态和平衡状态时的物质的量(n)如下表所示:
平衡状态(mol)10.5 1.5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9
B . 升高温度,若W的体积分数减小,此反应△H>0
C . 该温度下,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2X(g)+Y(g)⇌3W(g)
D . 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1. (3分) (2019高二上·北京期中) 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A . 通入大量O2
B . 增大反应容积
C . 移去部分SO3
D . 降低体系温度
12. (3分) (2016高一下·温州期中) 在一定温度下,向某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N2和3mol H2 ,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 N2、H2和NH3三者共存
B . 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C . 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 . 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N2的同时生成0.2 mol NH3
13. (3分) (2016高二上·菏泽期中) 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CO(g)+H2O(g)⇌CO2(g)+H2(g).CO2(g)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c(CO2)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在T2时,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则一定有v正<v逆
B . 平衡状态A与C相比,平衡状态A的c(CO)小
C . 若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 ,则K1<K2
D . 反应CO(g)+H2O(g)⇌CO2(g)+H2(g)的△H>0
14. (3分) (2018高二上·中山期末) 利用I2O5可消除CO污染,其反应为:反应为I2O5(s)+5CO(g)
5CO2(g)+I2(s);不同温度下,向装有足量I2O5固体的2 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CO,测得CO2气体体积分数φ(CO2)随时间t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b点时,CO的转化率为20%
B . 容器内的压强保持恒定,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 b点和d点的化学平衡常数:Kb>Kd
D . 0到0.5 min反应速率v(CO)=0.3 mol·L-1·min-1
15. (3分)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 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
B . 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C . 在合成氨的反应中,降温或加压有利于氨的合成
D . Fe(SCN)3溶液中加入6mol/L NaOH溶液后颜色变浅
16. (3分) 2SO2+O2⇌2SO3△H<0是工业上接触法制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增加O2的浓度提高SO2的转化率
B . 利用该反应放出的热量对SO2、O2预热
C . 降低温度能加快反应的速率
D . 即使增大压强也不能使SO2全部转化为SO3
17. (3分) (2016高二上·茂名期中)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以下可逆反应:M(g)+N(g)⇌P(g)+2L.在不同的条件下P的百分含量P%的变化情况如图,则该反应()
A . 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
B . 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C . 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D . 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气体
18. (3分) (2018高二上·林州开学考) 粗硅提纯常见方法之一是先将粗硅与HCl反应制得SiHCl3 ,经提纯后再用H2还原:SiHCl3(g)+H2(g) Si(s)+3HCl(g)。
在2L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及不同n(H2)/n(SiHCl3)时,反应物X的平衡转化率关系如图。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 . X是H2
B . 1150℃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950℃时反应的平衡常数
C . 减小Si(s)的量,有利于提高SiHCl3的转化率
D . 工业上可采用增大压强的方法提高产率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6分) (共4题;共46分)
19. (14分) (2017高一下·遂宁期末) 某反应在体积为5L的恒容密闭的绝热容器中进行,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已知A、B、C均为气体)。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υ(A)=2υ(B)
B.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
C.υ逆(A)=υ正(C)
D.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
E.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4)由图求得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_。
(5)为了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的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容器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________,V6=________。
②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
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____。
20. (12分) (2015高二上·红河开学考) 为了研究MnO2与双氧水(H2O2)的反应速率,某学生加入少许的MnO2粉末于50mL密度为1.1g/cm3的双氧水溶液中,通过实验测定: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放出一半气体所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
(2) A、B、C、D各点反应速率快慢的顺序是________.
(3)在5min后,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不再增加,原因是________.
(4)过氧化氢溶液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1. (8分)硫酸是基础化工的重要产品,硫酸的消费量可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生产硫酸的主要反应为:SO2(g)+ O2(g)⇌SO3(g)
(1)恒温恒容下,平衡体系中SO3的体积分数[φ(SO3)]和y与SO2、O2的物质的量之比[ ]的关
系如图1:则b点 =________;y为________(填编号).
A.平衡常数B.SO3的平衡产率
C.O2的平衡转化率D.SO2的平衡转化率
(2) Kp是以各气体平衡分压代替浓度平衡常数Kc中各气体的浓度的平衡常数.在400﹣650℃时,Kp与温度(TK)的关系为lgKp= ﹣4.6455,则在此条件下SO2转化为SO3反应的△H________(填“>0”或“<0”).(3)①该反应的催化剂为V2O5,其催化反应过程为:
SO2+V2O5⇌SO3+V2O4 K1
O2+V2O4⇌V2O5 K2
则在相同温度下2SO2(g)+O2 (g)⇌2SO3 (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以含K1、K2的代数式表示).
②V2O5加快反应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其催化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
(4)在7.0% SO2、11% O2、82% N2(数值均为气体体积分数)时,SO2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3,则列式计算460℃、1.0atm下,SO2 (g)+ O2 (g)⇌SO3 (g)的Kp=________(己知:各气体的分压=总压×各气体的体积分数).
(5)综合第(3)、(4)题图给信息,工业生产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________,压强通常采用常压的原因是________.
22. (12分) (2016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甲醇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基础原料和清洁液体燃料.工业上可利用CO或CO2来生产燃料甲醇.已知制备甲醇的有关化学反应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化学反应平衡常温温度(℃)
500800
①2H2(g)+CO(g)⇌CH3OH(g)K1 2.50.15
②H2(g)+CO2(g)⇌H2O(g)+CO(g)K2 1.0 2.5
③3H2(g)+CO2(g)⇌CH3OH(g)+H2O(g)K3
(1)反应②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某温度下反应①中H2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则平衡状态由A变到B 时,平衡常数K(A)________K(B)(填“>”“<”或“=”).
(3)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则K3=________(用K1、K2表示).500℃时测得反应③在某时刻时,H2(g)、CO2(g)、CH3OH(g)、H2O(g)的浓度(mol•L﹣1)分别为0.8、0.1、0.3、0.15,则此时v正________v逆(填“>”“=”或“<”).
(4)在3L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②,已知c(CO)﹣t(反应时间)变化曲线Ⅰ如图乙所示,若在t0时刻分别改变一个条件,曲线Ⅰ变为曲线Ⅱ和曲线Ⅲ
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Ⅱ时,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
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Ⅲ时,改变的条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54分) (共18题;共5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6分) (共4题;共46分) 19-1、
19-2、
19-3、
19-4、
19-5、
20-1、
20-2、
20-3、
20-4、
21-1、
21-2、
21-3、
21-4、
21-5、22-1、22-2、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