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同步训练试卷【完整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同步训练试卷【完整
版】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内的气体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它们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 2 所示。

说法错误的是
A.图 1 中接通电源使用电烙铁发热,引燃红磷,使实验结果更精确
B.图 2 中X 曲线表示的是氧气浓度变化,Y 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变化
C.图 2 中 BC 段变化的原因是由于温度升高所增加的气压大于氧气消耗所减小的气压
D.图 2 中当反应时间为 t1时才打开活塞K,看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2、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物理性质不改变
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C.二氧化锰只能作催化剂
D.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3、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物质是
A.木炭B.红磷C.硫D.铁丝
4、利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红磷的作用是消耗瓶中的氧气
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并读数
D.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内原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5、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可用于生产氮肥
B.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C.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D.空气中的各成分在混合后,各自的化学性质改变
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本身质量增加
B.反应前后化学质不变
C.一定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D.一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7、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
A.CO B.SO2C.H2D.PM2.5
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关于空气中气体的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燃烧离不开氧气,所以氧气可作为燃料 B.稀有气体是制造化肥的重要原料
C.二氧化碳可作为气体肥料D.氮气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1、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燃烧匙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红磷熄灭后,打开止水
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如果实验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
5
,则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写两点);
如果实验测定的结果大于1
5
,可能原因是______(写一点);该实验中的红磷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细铁丝
代替,理由是______。

2、以下是氧气的工业制法:采用________法
原理是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______不同(属于_______变化)。

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

(1)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其目的是__________。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__________时,再开始收集。

(3)制取氧气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

(4)伸入制氧气试管里的导管不宜过长,原因是___________。

(5)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____。

4、 “雾霾”是近年的热点话题,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力做好细颗粒物(PM 2.5)和臭氧(O 3)新增指标的监测,PM 2.5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1)下列行为会增加PM 2.5的是______(填序号)。

A .焚烧垃圾
B .治理工地扬尘
C .汽车尾气的排放
D .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
(2)空气污染物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______(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 ②二氧化硫 ③一氧化碳 ④二氧化氮 ⑤氧气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能为防治空气污染所作的措施有______。

5、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 1,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测出该集气瓶中的气压变化如图 2。

(1)图2中BC 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

(2)导致DE 段气压变化的实验操作是什么________。

6、为了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装置,有以下几种制氧方法:
①加热高锰酸钾;
②−−−→+通电水氢气氧气;
③在常温下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
→+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 ④+−−−−→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水氧气
(1)你认为最适合潜水艇里制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与其他方法相比,这种最适合的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

7、现有以下物质:①二氧化碳;②空气;③氧气;④氮气;⑤澄清石灰水,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

(填序号)
8、在下列物质:①加碘盐;②铁;③食盐水;④洁净的空气;⑤液氧;⑥冰水混合物;⑦稀有气体;⑧澄清石灰水,中属于纯净物有______。

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填序号)
9、实验课上,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完成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并实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如图甲)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

(1)t 2时打开止水夹,最终水面大约上升至集气瓶_____刻度处。

(2)结合乙图曲线,BC 段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________。

10、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将铁丝盘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实验中在集气瓶底部装一些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
1、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经探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约是碳酸钙质量的44%。

(1)现有碳酸钙100g ,大约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____?
(2)这些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是_____?(二氧化碳气体在该条件下的密度为1.977g/L,密度=质量/体积)。

2、如果用分离1000L 液态空气的方法来制取液态氧气,实际可制取168L 液态氧气,请计算氧气的制取率(制取率=100% 实际制取理论制取
) 3、我市某中学曹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有关的氧气实验时,发现“一同学不慎碰倒装满氧气的集气瓶,迅速扶起后,瓶中剩余的氧气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对此,曹老师让该同学往集气瓶装入半瓶水,再用排水法收集1/2集气瓶的氧气,发现瓶中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收集装置如图,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计算本实验中,集气瓶内的氧气含量实际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3g/L 、空气的密度为1.29 g/L ,一般情况下,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吸入8L 氧气。

问正常成年人每分钟需要吸入空气多少升___________?在标准状况下,每分钟吸入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克___________?(提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5、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1%,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78%。

小江老师让同学往集气瓶装入半瓶水,再用排水法收集1
2集气瓶的氧气,发现瓶中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请计算:
(1)本实验中瓶内氧气约占瓶总体积的百分比是___________(结果保留整数)。

(2)另一同学需要 2.5g 氮气(氮气密度为 1.25g/L ),理论上她大致需要空气多少升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6、在“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中,小竹同学分别收集了一瓶(275mL)呼出气体和一瓶 空气。

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发现在呼出气体中石灰水很快变浑浊(即生成了碳酸钙沉淀)且浑浊物更多。

已知:①二氧化碳密度为 2g/L ,②在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约为 4%,③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质量 与生成的碳酸钙质量成正比且每 44g 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完全反应可产生 100g 碳酸钙沉淀。

假设在小竹的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和二氧化碳完全反应。

请你计算:在小竹实验中,呼出气体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了碳酸钙__________________g 。

7、假设一个成年人每小时需要20L的氧气,请计算一个成年人一昼夜需要吸入空气的体积。

8、已知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的质量为akg,m个A原子的质量为bkg,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多少?
9、一般情况下,一棵荔枝树在夏季每天大约放出1500g氧气(氧气的密度为1.43g/L,空气的密度为1.29g/L)。

请计算:
(1)一棵荔枝树夏季每天产生的氧气的体积是 L(计算结果保留整数,下同)。

(2)每天产生的这些氧气相当于 L空气中的氧气。

(氧气的体积分数按20%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